02.28 当你们第一次月薪一万是什么感觉?

深黑色22


您好,我是阿力聊管理,东莞一家电子厂的生产经理。

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以下观点只代表个人:

拿到手的第一感觉,为了这一万真的很不容易。太辛苦了。

1、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国内月薪上万的人有多少?

据2019年不完全统计,以深圳为例,月薪过万的只达到16%,其它三四线城市不足8%,这样一看,是不是我们月薪过万已经超越了国人90%以上人的收入。

2、我是怎么样一步步拿到月薪上万的?

我2017年到东莞,处于什么都不懂的状态,就更不用说是管理方面了。在经历了一个月的找工作过程里,在一家电子厂面试居然通过了,也是我的第一家公司。当时的职务是生产部拉长,月薪5K,在这个公司学到了特别多的东西,也许是我善于模仿他人,我每天都是看着我的主管,我的经理他们一天在做什么,然后再分析,慢慢的我觉得管理其实也并不难。

到2018年就辞去第一家公司,就去面试生产主管,因为没有实际经验,我的所有知识包括经验都是靠模仿来的,也是找工作差不多花了半个月时间,最后选择了一家公司,月薪7.5K,在这里跟第一家公司接触的人还有要处理的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经过这一年多时间的学习再加上自己通过培训、看书等方面的提升,主管这个职务就已经完全难度了。

到2018年12月辞去第二家公司,转入第三家公司,月薪10500每月。在这家公司的模式就完全不一样了,所有生产方面的负责人,并且还做了公司6个月左右的副总,后来因为我能力有限,老板给的工资也达不到副总的标准,到2020年1月就辞工了。

3、对成长经历的总结

虽然才三年的时间,月薪达一万以上,已经超越了常人的成长,因为我是从什么都不懂开始的。但是这里面艰辛只有自己才知道,也不知道放弃了多少休息时间,也不知道看了多少书,也参加过很多管理方面的培训,我只想说,这一切都来之不易。

高收入的背后有着更大的压力,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当你拿到这份上万月薪的工资时,你也不得不感叹,经过这么久的努力,我的工资终于有突破了。

虽然有些跑题,但是希望还是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阿力聊管理


说下自己的经历吧

我是11年七月毕业,7月去的国企(成都),记得很清楚第一个月到手1980。然后女朋友分手,个人觉得是嫌弃我没有出息(能够理解)。后面也问了些来得早的师兄,到手4000+,加上女朋友分手的刺激,11月份离职。

12年春节后来到深圳,从新开始,原来做机械,到深圳后改行做门窗设计。记得那时候和前女友还有联系,因为有点舍不得,也有点不能释怀。那时候跟她说我一定要上年薪10万+(那时候挺没出息的哈[捂脸])。

新行业,新公司,新开始,开始试用期3000一个月。不得不说,年轻就是有干劲,我记得那时候天天晚上主动加班,看图纸,学下单,没有记错的话有半年的时间自己天天在公司待到晚上10点左右下班。付出还是有回报的,那时候加薪也很快(私企以能力说话,感谢付老板)。

试用期3000,两个月。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谈的是转正后加500,两个月后,我操,没有给我加,郁闷了。问了下师傅,师傅要我问老板娘,老板娘说可能是你能力还达到转正要求。我再问经理,经理后面问老板,老板说,忘了我。那天中午经理QQ跟我说:下个月开始,每个月薪水加1000,还要我不要跟别人说,因为别人都是加500。很开心,出公司,到外面跑了一圈才回来。

后面越做越开心,越做越带劲。记得6个月后再加薪1000,5000一个月。12年年底再加薪500,5500一个月。回家过年全家开心的不得了。13年年中加薪2500,8000一个月。8000一个月对我来说算里程碑了,他到了我的目标年薪10万。那天晚上跟前女友打电话:我知道你以前跟我分手是嫌我没出息,所以我来深圳的时候就跟自己说一定要上年薪10万,今天我做到了[捂脸][捂脸][捂脸]。估计她那时候觉得挺无语的。

年薪10万不多,在深圳算温饱,不过我应该算大学班上第一个上年薪10万的吧。

傻逼的青春,傻逼的不甘心,傻逼的过去,回头一看自己那会挺有意思的一人。


夏天的阳光0624


12年毕业,出来在一家小公司做服装买手,一个月3500不包吃住。几乎什么体力活都干,每个月拿出2000请公司运营吃饭喝水,偷学淘宝阿里巴巴运营,干了八九个月吧。13年跑去学服装跟单以及布料采购,为的就是熟悉服装从布料到出货的整个流程。这时候月薪4000左右,但每天布料市场跑来跑去,勉强维持买水跟吃饭。14年后来自己单干了,开始赚了40几万。到了16年又后来慢慢的赔了进去。17年一蹶不振,在家混吃等死玩游戏。18年拿出所有的积蓄佛山买了套房,然后去公司上班做运营,8500元底薪加提成,平均一个月提成3000左右。再到现在涨了600元底薪。总之机遇跟心态很重要。

还有就是,以前拿着3500工资的时候就想着,要是有四五千工资该多好啊。想干嘛就干嘛。接着有四五千工资时,就想要是有五六千工资多好啊,我就能随心所欲买新款手机了。然而不小心一下子赚了好几十万,那时候简直信心爆棚,看同龄人的眼神都是居高临下的,感觉自己简直天下无敌。后来一盆冷水下来心如死灰。混吃等死了一年,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看到个个逼装的老大了,买车买房什么的,刺激到不行。于是重新整合自己,拿着剩余的一点点钱再跟家里凑合首付,破釜沉舟似的去找工作,因为有运营的经验,随便去一家公司找了份运营工作。直到慢慢的还房贷,顺便还买了一部10来万的小破车。。想想都是挺大起大落的。。随便写写自己经历,各位看过就好。



路人美丶


十年前刚出国,做第一份工作,就是洗碗,月薪从国内做服务员1200升到了一万块。感觉飞天一样的感觉,做了两年洗碗,赚了二十几万还父母出国花了十几万。后面开始学做厨师,工资上到两万一个月,做两年,在国外买了第一套房子和车子。欠银行些贷款,后来找了老婆月薪到达三万,两个人月薪6万加一些福利,月收入这差不多7万人民币。不过做一年就感觉生活没有意思了,卖掉了房子又借了一百多万去自己开餐厅,现在开第二家餐厅,有一栋别墅,除去一切开销月收入约30万人民币,这样一年不过,300多万,我的营业额都接近2000万一年,还是不过瘾,明年计划买下一栋酒店,钱还是不够,所以钱永远不够,你越多赚越害怕,越有压力,因为会害怕失去,当你不在,你的员工偷懒,赶客人,品质下降,服务不好,甚至乱报账。所以你的收入越多,你晚上越睡不着,并不是你抠门,而是没有能力控制局面,怕会失去努力创造的东西,所以你收入每提高一点就会出现新的事等你去花,国内更是如此,你要不断提升,即使是马云,马化腾,之流,也每天怕睡醒碰到个跨界竞争者吃掉。


OlivarlucasApS


感觉少,因为我在月薪8K的时候就想着15K,超过10K后已经在想怎么上20K,因为薪资一万的时候觉得自己早该一万了,为什么现在才1万,没有什么激动的心情,只有深深的焦虑。

2016年毕业,专科生,专业是应用电子技术,实习工作是电梯维修,实习时实在闲的慌,感觉不能一辈子就这么天天待着,千万学校实习证明立马就辞职了。后来培训四个月新媒体,但第一份工作是SEO,刚开始4000左右,不到一年涨到9000K+主要是因为当时被提拔为小组长了,有管理奖金,但工作半年后觉得岗位发展不行,这时候才意识到需要好好规划自己的未来的职业发展了,于是在工作之余将互联网的大多数岗位研究了一遍,决定转产品,后在公司工作之余自学了半年,转了产品,薪资降到5k+,现在转岗已经一年,换过一次工作,目前薪资13K,但还是很焦虑,因为是专科学历,找工作更是没有优势,今年明显感觉工作非常难找,对目前公司也不是很满意,因为不是互联网公司,团队也不是很正规,对自己成长和发展很不利,但不敢裸辞,因为还负债4万多。

因为我从有自我学习意识开始,上网课,付费课程,培训班,认识了很多人,可能也是因为认识到更多优秀的人,因此眼界也比较大了,眼光也告了,月薪不到10K时已经在担心怎么到20K。


蜉蝣撼树


友情提示,本文是自己的真实经历,由刚毕业到月入过万的经历,全文有点长,希望我的描述能够让亲读的下去。


刚毕业的时候不要说月入万元

我TM第一个月才1175,好吗!?

我记得再清楚不过了,那是在2012年秋天的午后,我还清楚的记得听到手机铃声看到的银行通知的短信,9月份工资1175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心里满了!

你造吗?

不是饱了!

是满了!喉咙里有有一种很大又不噎的东西!又高兴又感动,我恨不得立马离开猪圈去超市买一件芬达,天天当凉水喝。(就是那种2L的大瓶装,绝对不是那种小瓶的!哈哈!)

猪圈?

是哒!当年刚刚毕业,进入以业务身份进入正大集团,但是根据集团规定,新人需要养猪三个月,以积累技术经验,将来能够更好的卖饲料。

不过当我无意间看到其他同事的工资的时候,我默然了,养猪的技术部的工资都有4000+,在2012年,这个数字冲击了我的心灵,并在夜间无时无刻撕咬着我脆弱的灵魂。

时间来到工作的第二个月,我每天兢兢业业伺候着1000头育肥猪,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清粪、上料。累死累活。

当年的工作内容和环境以及工作状态和下图这位大哥很像

咦?有朋友发现了,怎么就两件事?两件事怎么能够累死累活?

是的,你没看错,当时的我,每天五点起床,十月份的乡村早上已经挺冷的,我穿着迷彩服,拖着疲惫的身躯,迷离的眼神,走向猪圈,哦,对了,我就住在猪圈旁边,猪猪们打呼放屁,拉屎撒尿,打架斗殴我都听的一清二楚,有时候甚至能听出来是哪一头欺负哪一头猪。哈哈!

每个猪圈有十头200斤左右的猪,十个猪圈是一个育肥场,我负责的是十个育肥场,而每个猪每天能吃6斤左右,共1000头猪,也就是每天要吃6000斤,3T,而每袋饲料40KG,也就是说,我需要搬运75袋40KG的饲料,但是小推车每次最多能装5袋或者4袋,算下来每天我需要往返仓库和猪圈30次。

而仓库离猪圈并不近。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期间充满了上坡和下坡,工作干到下午,最后几趟竟然到了需要情人帮忙才能将小车推上去的地步。

我每天要用我并不雄壮的身体和并不宽广的肩膀承受3T,从凌晨5点到晚上7.8点,除了吃饭其它时间都在猪圈,有朋友会问:只是吃饭不在猪圈吗?嘘嘘这种事儿难道也。。。

是的!嘘嘘这种事儿,随便就。。。哈哈哈!

虽然很累,但是第二个月的工资如期到达2250,这次心里并没有第一次发工资兴奋了,反而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在我脑中不断地出现。

爸,妈,我能挣钱了养活自己了,你们不要那么辛苦了。

咱当时刚出校门,并且出身农村,心地单纯,一心想着工作。

这也促成了我在工作期间得到驻厂领导以及公司领导高度评价,甚至技术部的领导看我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就想把我挖走,进入技术部,本来嘛,业务部和技术部都可以进的,技术部领导还亲自给我打电话,询问情况,我当时也唯唯诺诺,谦卑敬礼,说了半个多小时,为我规划好了美好灿烂的未来,我当时高兴极了,发誓这一辈子就要献身技术部,将来做一个技术大牛,受人尊重,受人爱戴,我会当个老师儿带学生,带出来的学生都很牛,最后桃李满天下,功成身退。

所以,我选业务部。

当我回到公司开会,技术部领导看我的表情是这个样子

因为,业务部领导只用了一个工资表就把我又拉回业务部了。

我看到,技术部平均工资4200左右,而业务部竟然有8300!

并且,如果想在技术部达到4200,需要一年半,而在业务部有可能两个月就可以达到了,并且上不封顶。

出身贫苦的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业务部,并申请提前一个月进入业务部开拓市场。

第三个月,在一位技术出身的老哥带领下,我开始了在南阳乡村跑业务的历程。

我的性格是这样的,在熟人面前大大咧咧、满嘴跑火车,毫不拘束的人,但是见了陌生人就变成了沉默寡言、三脚踹不出个屁来的那种人。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跑业务,骑着一辆无牌照二手嘉陵125摩托车,跑到一位大爷家,在全身发抖中背了前几天做的培训的内容,我全程不敢看大爷的眼睛,而且有时候大爷想打断,问问我某些他感兴趣的问题,我都不想停下来,甚至不想让他打断我背书的节奏,最后终于背完了,我松了一口气,我也不知道我背的什么。

大爷跟看孙子似的,满脸问号。

想,这货在干啥?

他到底想说啥?

之后我也体会到了我的不合适,走之前连连向他道歉,虽然之前背书背的内容忘了,但是到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住了我当时对大爷说的话:

“叔儿,这是我第一次跑业务,心里还很紧张,如果我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请多体谅”

我还鞠了个躬。

当然到后来就是这样一种画风了:叔儿,来,抽烟,啥?不抽?嫌我烟不好了不是?来来来,拿住,拿住,俺婶儿不叫抽就不抽了?

哈哈!

过了第一个客户,我的脸皮从薄如蝉翼瞬间就厚如城墙了。

到了第三个月,工资到账2750

第四个月,转正,工资到账4570

第五个月,工资到账6100(加上了年终奖1000)以及某超市500的购物卡,一箱红酒,五盒正大大虾米。

再往后的工资就记不清了,大概就在7000左右徘徊,没有超过一万的。现在想想,时间已经过去七年了,心里还有点怀念和感伤。


好了,时间来到2014年,当时,感觉父母年龄越来越大,我想在父母身边,就在家乡找了工作,找了几份,工资都是两三千,不得已,我又重操旧业,在家附近一个号称中原上市公司养猪第一股的公司上班了,不过,看新闻,前几天这个公司退市了。

工作内容变了,我负责产房,也就是老母猪和小猪

大概就是这样

那里面的猪都是好品种,市面上比较贵的原种,比如长白猪,大白猪,大约克,杜洛克,一头猪一两万,而且每头猪都上的有保险,有几百头甚至是从丹麦和法国坐飞机来的。(喵了个咪的,我还没有做过飞机咩!猪先坐上了!)


期间也是备尝艰辛,具体内容就不讲了,说一个当时的财路

当时有外人找到我,让我把产房的药品和饲料甚至小猪往外卖,自己赚差价。

因为公司规定死一头小猪罚款100,但是卖给外人,别人出5000,因为这是原种长白猪,懂行的人知道这种猪为什么这么贵。

公司又规定产房所用药品每个人有个账户,用完就罚款,罚够200之后就不再罚了,因为有疫情的时候,药品都是不够用的,所以,有人就大量囤积药品,而且都是那种拜耳,普莱柯,天晴这种大品牌的很好而且很贵的药

比如一公斤替米考星自己报货到自己手里不要钱(我是说被罚完200之后),但是在市场却可以卖到1200!一公斤氟苯尼考市价900!

如此种种,财富可以迅速积累。

在那时候,大概两三天之内就有人找我,我心动不已,但是出于对来人的不信任,以及对自身诚实守信的内心的遵守,我并没有去尝试。直到某天,我的一个同学找上门来。

我的同学在市场跑业务做药品,一次聚会,让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当时厂子正在流行“流行性腹泻”,小猪们天天“玉碎”,最后基本上都快碎光了,公司把这些损失极大地转嫁给员工,我算了算,那个月最多只能发个几百了,别的全部都扣光了。我就多报了几箱药品,反正也不要钱,找个机会给了我那个同学,之后我又怕公司下来查,就暗地里花钱把其它同事的药品每个人都买了些,全部给了我那同学。

干完最后一个月后,我的工资到账1200,算上买同事药品的钱,我月入-1000

当时我就想,没关系,根据我和同学的计划以及五五分账的方法,我还能得到大概能够分到3W左右,但是心里有点小慌,一是担心公司查出来再告我,二是担心同学卖不出去砸在手里。

事实证明,我的前一个担心是多余的,公司乱成了一锅粥,中层领导换了一批,根本没人管这事儿。

我的后一个担心也是多余的,因为

我的同学把我拉黑了,拉!黑!了!

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联系。。。

我的月薪变成了-1000

时间来到了2015年,我到了祖国首都,在那里通过“忽悠”找到了一份工作。

具体就是做银行第三方服务的,这个签的都有保密协议,就不多说了,公司地址可以说下,某坛那边的摩根大厦。

简单说下,同事和工资

同事素质都很高,姑娘都漂亮有气质,我想娶她们任何一个,但是没有一个看得上我,哈哈!

工资从试用期的固定的4300到转正的边边角角加起来大概7000左右

还是没过万,是伐?

之后的两年多时间,在家里做了多份工作,并不如意。

工资也是三千上下。

心里郁闷到极点。

时间的车轮无情地碾压着属于人们不多的岁月,在他们的脸上、身上、心里都留下了痕迹。

当车轮走到2017年的时候,我思考了之前我最赚钱的时候是在什么时候。

恰恰是在我最不赚钱的时候!

也就是养猪的时候,也就是挣-1200的时候!

当时在操作空间内存在巨大的信息差,如果那个同学有契约精神和念及同学情谊的话我当时那个月就能达到3W了。

我就思考着现今的互联网还存在什么信息差的故事。

那个时候我在淘宝买东西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商品在别的平台也卖着而且价钱却很低,这能不能构成这种信息差赚钱呢?

这时候我就接触到了无货源店群。


以前做过淘宝店群的人应该都知道,特别是15年,16年,淘宝店群在市场上传开,介入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身边有团队都拿到几百万的风投在做,可见,这个隐形行业有多么暴利。

当时淘宝店群已经不好做了,在经过了多次改革,多次完善,甚至很多时候都在打击店群类的玩法,店群玩法的利润相比拼多多少之又少。而拼多多店群正处于红利期,上升势头极其迅猛,而且平台对中小企业极其友好,无论是门槛,还是规则。

实话实说,第一个月,由于对各种规则不熟悉,被降权,被封店,被顾客投诉的事情都发生过,但是随着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完善,到第二个月已经可以每个店铺盈利400~800了,第二个月利润就达到了七千多,到了第三个月,嗯,慢着慢着,我要另起一行再说,这太重要了,太令人兴奋了。

达到了13000!

之后的数月虽然偶有波折,但也还算平稳,盈利一直持续到现在。

月入过万就是这样了。

哈哈!你看,我从月薪三千到一万用了6年时间


真要说有什么体验的话,月入过万的体验就是高兴,月入更高那就,哈哈哈,更高兴。

有钱人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啊!啊哈哈

首先,生活中绝大多数矛盾都是由钱引起的,如果解决了这个矛盾会出现什么情况?

老婆变得像初恋一般温柔可人,不再无故找茬,父母也不会为自己的子女在生活上过分操心,买东西也不用纠结买什么样的,买贵的就是好的。

就是这么开心啦!


千之络君


在当前全国工薪阶层平均月薪只有几千元的形势下,月薪一万应该属于整个社会中的高收入群体了,月薪一万也成为好多人的目标、梦想!

回想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薪酬变化,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整整十六年以来,我的月薪(扣除五险一金)根据职位变化分为几个阶段。

一、2003年刚毕业到2005年,在国有企业的最基层单位做最基础的工作,平均月薪为2000元,这其中有半年的时间月薪只有500元,可谓吃饭租房都不够,那是一段最难熬的日子。

二、2005年到2009年在国企的较上一层级单位工作,基本月薪在4500-5000元,这个时候觉得生活才稍稍有些结余。但是换大房子仍是空想。

三、2009年到2011年我在这个单位得某部门副职竞聘中胜出担任副科级岗位,这时走的月薪才刚刚到达一万,直到现在也没什么改变。

由于长时间的月薪在5000元及以下,因此月薪达到10000后我异常兴奋,发工资的当个周末,我和老婆在外面好好吃了一顿,两个人花了600多块钱,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个人高消费。

但兴奋的时间不长,我又陷入平常心的思维和态度当中,因为这个水平的月薪代表着更多的努力、更大的压力、更大的责任、更多的担当与付出,收入是与付出和担当成正比的。

因此,没有无缘无故的收入提升,所有的收入增长,如果你与本单位的其他人共同增长,那是政策,如果只有你或者只有小部分、极少数人的工资增长,那肯定是因为你的付出后的岗位晋升或者努力得来的回馈。





职场叶绿速


第一次月薪过万倒是没有多大感觉,但第一次跳槽工资的变动却给了我很大的震憾,也意识到眼界真是会限制你的想象力,多和日常生活圈子的人多交往交往,多了解一下其他行业的情况,才不会坐井观天,才能给自己的发展更大的想象空间。


我1998年毕业,第一份工作在制造业,单位在保税区,偌大的保税区,当时只有我们一家公司,几千人,单位99%的员工也全是当年招入的应届毕业生。


试用期满一个月基本工资是1100元。单位有食堂,吃饭免费,住在宿舍,不用交钱,上班穿工作服;经常加班,有加班费。


几乎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也没有谁可以攀比,一度自我感觉还不错。


因为不习惯台资企业的企业文化,终于在毕业一年半后裸辞,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记得有一次是参加南方周末的一个招聘,在排队面试时,和一个同样参加应聘的女孩聊天。她说自己工作已经三年,在一家公司担任中层职位,月薪3000元。只是一直放不下从小的记者梦,所以在领导的支持下参加报社的招聘。


听到她的月薪,当时就把我吓着了,只是比我工作早一年半,工资居然是我的两倍还多。我第一次对自己原来的工资心理预期产生了怀疑。因为在我原来的概念中,如果新找到的一份工作能够有2000,就已经很满意。我决定把自己的预期工资底线调到2500,低于这个的,一律不去。


不断地重复投简历、面试,复试,两个月后,我进了一家互联网企业当编辑,试用期工资3000,转正后3500,超过了自己的预期。老同事问起我找工作的情况,说起工资,他们初都不太相信,后来就一致认为我是运气好。


后来入职后,和一些同事聊天,他们说新浪、搜狐、赢海威这样的门户网站编辑工资都在五六千,我们单位的工资水平在行业内不过是中等水平而已。


只是不到三个月,前后工资翻了两倍,并非是个人能力特别出色,仅仅只是换了一个行业而已;而在换行业前,当一个毕业三年的人告诉我自己有3000的月薪时,我还惊为天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只是我原来一直生活在制造业这样的一个圈子里,身边的同事都是刚毕业的,对于其他行业情况,对于毕业多年后的薪资变化,和我一样,一无所知。所有的看法,都来自于单位灌输的理念,以为所有行业都如制造业一般的薪资水平,以为单位的待遇已经是不错的水平。直至跳出这个圈子,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大不一样。


所以,不论是工作或是职场,都不能让自己太闭塞,应该与外界积极沟通。即使不跳槽,也可以用尝试找工作、读书、与专家交谈、阅读论坛文章的方式去看看人才市场的需求,看看市场能够给予自己工资的公允水平;看看跨行跳槽的可能性,看看新的行业可能的发展机会。


如此,才能知已知彼,进退有据。


1.点击【关注】,每天免费获取职场小技巧2.作者:红尘笑笑生,超过16年管理经验的职场老司机,多个平台说书稿签约作者,专注分享职场干货和个人成长。

红尘笑笑生


回想起当时的场景,都觉得那是一种幸福

毕业后因为一个工作可以双休,而选择进入了金融行业,每天整理着名单,学习着经验,联系着套路,在两三个月0业绩的情况下,拿着底薪一千多,苟延残喘的活下来了,即将准备“纪念”第三个月业绩为0的时候,一个客户给了我希望,也是人生的第一次业绩成交!

才开始我觉得运气好,上天是眷顾的!后来时间久了,慢慢回想才清楚,那是前三个月的沉淀

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工资直破5位数,每次工资就只看开头数字是1-9的是什么数字就行!

反正后来总是餐馆吃饭了,东西随便买了,随便旅游了,只要之前因为钱的问题没有尝试过的,从此不再是问题了!

后来也由于自己的年少轻狂,没有任何人生规划,选择了离开之前工作,后来就一样,一个月领着几千块,拘谨过日子了!所以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很重要

当时经理讲了一个故事和一句话我清楚记得

故事:一农夫,左边种着竹子。右边种着树苗,一年过去了,都长高了。二年过去了,树苗都快人高了,竹子感觉都还是发芽的状态,三年过去了,树苗都比人高了,竹子还那么矮小,第四年了,树苗还是一样高,长粗壮了,而竹子在这一年足足长了几米十米,后来告知我们,竹子不是不长,是因为前三年树根在努力的向土里深扎,就为有一天一飞冲天,厚积薄发!

一句话:这个月的工资可能是最高的一次!

也是一种分享,也是给你一些建议

范大师出品必属精品




范氏家族的传奇


14年的时候,不知道哪里来的底气,作为一个高中生的我过分的高估了我的职场竞争力,没有任何准备的就辞职了。我满心以为以我的水平,很快就能找到工作。但现实狠狠的给了我一巴掌。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依然没有一个公司向我递出offer,那时我的心态已经崩溃了,早已经不期望着什么高薪工作,只要能给我一份工作就行了。

眼看着就要绝望的时候,转机出现了,一个与老东家是竞争关系的公司向我伸出了橄榄枝,邀请我过去面试。路程的远近已经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只要谁能够给我个工作就行。

面试过程特别繁琐,技术面,经理面,人事面,总经理面一共四轮面试,全部下来又花了两周的时间,这两周的时间里内心又是如何的煎熬,每天无数次的打开手机查看短信,是不是有入职邀请。

终于在即将崩溃的边缘,我收到了用人部门的电话,大意就是我被录用了,薪资定在11000左右。那一刻我相信我是幸福的,毕竟在失业一个月以后终于有了新的工作。虽然工资涨幅不高,但至少不是坐吃山空了。

随着入职的喜悦流逝,渐渐的开始觉得这份收入就是个鸡肋,在试用期内,只有不到九千元,刨去各种保险费用,只剩下7000不到。而且入职之后一个陌生的环境带来的心理落差还是巨大的,那段时间每天都想着是不是要离职,离职的话,又怕重蹈覆辙。就在这样的纠结中一天天的过去,直到对这份收入习以为常,能够比较平和的看待这份收入,那时候才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上来。这个纠结的过程,足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