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河南商丘为何寿星多?

河南商丘为何寿星多?

今年,河南省商丘市将实施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据当地公安、民政部门统计,全市现有百岁以上老人641位,占732万常住人口的比重约为十万分之八点八,超过了联合国评定“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十万分之七点五,下辖的10个县(市)区中,已有约半数获授“长寿之乡”称号。

河南省商丘市为何寿星多?中国城市报社等单位组成长寿课题组,赴当地就该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发现几大原因。

河南商丘为何寿星多?
河南商丘为何寿星多?

中原长寿带环境优良

长寿区域就像产业集群、城市集聚一样,呈带状分布。中原长寿带里的河南省商丘市位于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由黄河、淮河冲击而成,伴有剥蚀残丘。科学家曾对河南省商丘市的夏邑、宁陵等县多个乡的土壤进行1000余个样点分析,结果显示,每千克土壤中,碘、锌、硒的平均含量分别达3.3毫克、57.3毫克、0.47毫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通过对以上县市的地质背景及土壤、水、大气的环境质量调查显示,这些长寿之乡的奥秘之一在于良好的水土环境,水土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正所谓好水出好酒,历史上,商丘市9县(市)区几乎都出产名酒,如张弓酒、林河酒、睢酒等。但商丘人性情忠厚,产酒不嗜酒,多用于待客。

商丘市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该地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14℃左右,年平均无霜期21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0-800毫米,平均空气质量良好率多年保持在96%以上,拥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源充沛、水质优良、空气清新等环境资源优势。

商丘市注重环保,历来以农林业发展为主,几乎没有重工业。2018年,其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7年下降6.51%,全市8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在100%达标率。另外,这里平原民居多选择开阔地建造,以独院为多,通风透光好,活动空间大,自然温度体感适中,因此村民较少使用暖气或空调,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长寿文化源远流长

相传,古时燧人氏在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一带)发明钻木取火,史称华夏文明之火,所以商丘人善于用火,多吃熟食,较少吃生冷食品。

葛天氏在这里发明了“乐舞”,多利于人们强身健体。

伊尹在这里发现了药食同源,被后人称为厨师鼻祖,也是制药鼻祖。

商丘籍养生学者刘正良主编的《这样饮食更健康》专著,被养生界喻为“食疗小百科”。许多商丘人认为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工疗,享受工作,奉献社会就是养生,重视中医,重视物理疗法,有益身心健康。

心态良好、生活规律

商丘人乐观开朗,性格随和有历史传承。孔子的祖籍、庄子的故里、吕坤的家乡都在此。这里人笃信“仁者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看淡名利。生活饮食奉行大道至简,大味至淡。商丘市是七朝古都,乡绅乡贤有告老返乡、回归田原传统。

闻名中外的《睢阳五老图》原作现分别藏于美国三大博物馆,“五老”是宋仁宗年间闲居在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的五位“高级退休官员”,五位老人年龄都在80岁以上,最年长者94岁,他们的年龄相加足有400余岁,在那个时代实属罕见。

商丘人千百年来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当地人很早就有生物钟的理念,生活作息规律。正因如此,商丘人由内而生的良好心态,成为长寿秘诀之一。

邻里和睦、动乐适度

商丘市一个自然村就是一个亲情融和的团队,相互之间宅地相连,房檐相接。大家共同信奉“远亲亲不过近邻,近邻亲不过邻门”的说法。在这里,大人小孩间相互串门,来往自如,邻居们欢聚在一起时更是无话不谈。

平日里大家喜欢热闹,困难时则一家有难百家帮。邻里间偶有纠纷时,其他邻居会自发而至,劝东家说西家,讲亲情,摆道理,和谐共处。

当地居民经常劳作于田,奔波于市,喜欢漫步田园,融入自然。农民的娱乐活动简单活泼,在乡村的小路上,在绿茵如毯的田地里,在一处处村舍里,随时可听到吟唱着、欢笑声。

养老医疗保障有力

商丘市市委、市政府重视养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普及,医疗水平逐年提升,老年保障等工作积极推进,其中,当地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了老年补贴,各项措施不断完善。据统计,当地平均基本养老制度覆盖率在99%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率在99.5%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则已达到100%。

商丘人的长寿信念已深入人心。长寿课题组研究员曾就预期寿命的问题询问当地一老人,老人自豪地说:“我们是长寿之乡,长命百岁不稀罕。”

河南省商丘市为何寿星多?刘正良也用“十字养生法”总结了商丘人的长寿原因:一颗善心,二所清静,三餐有节,四时不懒,午(五)憩子眠,六欲不纵,妻(七)贤家和,八面交往,酒(九)少烟绝,十分规律。

河南商丘为何寿星多?

来源/中国城市报

商丘市委网信办发布

关注网信商丘 了解权威发布

河南商丘为何寿星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