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情过后物价会恢复到原来的价格吗?

库尔勒小黑


楼主你好,疫情过后物价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吗?我相信还是可以的,因为本身疫情期间导致这个生产资料比较匮乏,导致企业单位没有能够正常的复工生产,尤其是一些食品加工类企业,它不能够正常的复工生产,就导致我们日常的一个生活消费品,在市场上急剧减小,那么也就意味着是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说导致了物价的增长。

但是疫情过后,那么我相信很多企业单位也就正常的开工了,开工以后它的产能也就跟上了,所以说对于市场的投放的这些商品,都是可以完成正常的一个正常投放,所以说也就会正常的平抑物价了。那么最终回归一个理性的物价水平,我认为还是完全有可能的,尤其是我们老百姓的这个日常农产品,那么一定是会回归到理性的消费的。

所以这一点我们完全是可以放心,只不过我们现在要做的更多的人可能不是去关心这个物价,更多人可能去关心什么时候能够完全解除封闭,完全能够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和发展。因为新冠肺炎的疫情无法控制住,那么即便是物价可能会有小幅的波动,但是也是不能够有效控制物价的增长,所以说最终和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控制住疫情的发展,对于我们物价才会有一个极大的影响。


懂社保


和尚看法:疫情过后,价格会稳中回落,逐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不用担心后期生活商品出现较大短缺。

话题中“恢复到原来

”,依表述的逻辑应当是指疫情发生前的月份,也就是指环比。

先一起来看看1月份CPI变化情况:



近一年来,CPI值同比呈持续上涨趋势,春节正好是1月下旬开始,1月CPI值同比涨5.4%,较2019年12月4.5跳涨0.9个百分点。

同时,CPI环比走势同比走势要缓和,基本呈震荡走势。2020年1月,CPI环比也出现了跳涨1.4个百分点

一月CPI环比出现跳涨,主要是受春节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因素影响。从上涨的结构因素分析:食品价格上涨4.4%,影响CPI上涨约0.96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3个百分点。

国际公共卫生事件突发迅速,春节以来基本处在防控隔离状态,经济社会活动受限,人流量被锁,各行业基本处于半停滞状态,服务业相对较严重。封村、封路、封小区的情况较普遍,基于持续了一个月时间,现在农村和城市的交通相对好很多了(湖北除外)。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影响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的主要项目,都陷入不通畅、或供应不上、或劳动用工受限,疫情期间食品价格仍然会处在高位或上涨的可能。

据商务部称,目前全国粮油肉蛋奶储备充足;冬小麦面积基本稳定,冬春蔬菜在田面积8400多万亩,供应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7%;生猪生产也在稳步恢复,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1.2%,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

可以看出,随着疫情逐步缓解,封村、封路、封小区解冻,社会经济生活正在恢复,食品供应会变得通畅和充足,劳动用工活跃,春耕也趋向正常了。

同时叠加金融、财税多方面扶持政策的落实,减税降费、复工复产、畅通物流,促进农业生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作保障,天气也回暖,主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增加,价格就会稳中回落。

战胜疫情,坚定信心,一切会好起来的……

💕谢谢阅读!


野马和尚


疫情恢复后笔者相信物价会逐渐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疫情期间物价涨了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生产供应不足,一个是疫情导致的运输不畅。

1、2020年1月份的CPI高达5.4%,却另有乾坤

统计局发布了1月份的CPI数据,高达5.4%,这个都多少年没这么高了,2月份也快结束了,估计数据比1月份还高,但是这么高CPI是有原因的。一个是CPI当中的食品的比重非常高,而食品中的禽肉比重很高,禽肉中的猪肉很高,换言之,CPI高企猪要占主要的责任。

猪肉的价格去年一直上涨,原因还是环保导致养殖减少再叠加非洲猪瘟,导致生猪养殖骤减,供不应求,去年经过一些列的调整,不断的出台各种激励措施,降低环保的门槛,数量正在上来,只是从母猪到生猪有一个周期,到今年底原本是可以达到往日的产量,在疫情的作用下,这个时间点又得延迟了。

而猪肉价格的上涨,势必会带动其他禽肉价格的上涨,这个是带动整个CPI走高的一个原因。

2、疫情导致各种成本增加

疫情期间和以往的不同就是一方面外出工作的风险加大了,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各地的交通有一定的管制,而对于现代的商品流通来看,一个城市的各种物资供应都是来自于全国的不同地方的供应,这种管制也会带来运输的不畅,成本的上升,产地的物资未必能够全都输送到销地,一方面是一个地方紧缺,另一方面可能是产地的滞销。

在疫情结束后,交通管制解除,各种物流运输正常了,产地的商品可以正常到达各地,更重要的是生产活动恢复了,供应就会上来对疫情期间的上涨会是平抑作用,当然也有一些商品的价格无法在短时间内降下来 ,这个就关系到一个生产周期 ,这个主要猪肉这一块,猪肉要大量的增加,从小猪、到母猪、到小猪、到可以出栏的成年猪,这个周期要20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猪肉的价格还得在高位维持一年。

剩余的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疫情结束后都会逐步的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口罩等防疫的物资,原本是以为疫情后会降,不过现在全球有在扩大的趋势,全球的需求都会上来,而中国是主要的产地。所以,这些产品的价格还得持续一会儿,等待全球的结束。


壹号股权


这要分行业来说,我简单分析一下:

一、房地产:有房子的想涨,买房的想跌,疫情过后房地产价格不是一线刚需的都会下跌。因为很多企业破产,打工失业,购买力急剧下降。房地产企业借款到期的还款压力大,必须降价促销回收现金。开发商状态不好,会连带上下游行业受损,已经知道2019下半年-2020房地产公司破产超过100家。

二、养殖业:特色养殖跟野生动物挂钩的,不能销售全军覆没!鸡鸭鹅猪等养殖户买不到饲料,纷纷低价销售,断尾求生。养殖大户鸡苗鸭苗活埋新闻很多,鸡蛋销售运送不出去,连带蛋鸡没有饲料饿死,只能贱卖。简单说,养殖业产业链受损严重,疫情过后供应量急剧减少,但是需求增大,价格会明显上升。在1-2个养殖周期内,根据当地的生产养殖能力,半年后价格会有所下降。国家只能通过进口冷冻肉,降低肉类价格增长,简单说:冻肉价格低,鲜肉价格贵,可能会差1-2倍!

三、种植业:基本的粮食有国家储备,或者通过进口调节价格,基本持平。唯一的价格波动是因为蝗灾造成的国际粮价上涨,带动国内价格上升。蔬菜水果类来说,蔬菜周期短,价格3个月内可以稳定,水果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破产和果园砍伐更换种植品种,水果价格半年内可以稳定。

四、制造行业:因为老龄化人口加剧 全国都缺少劳动力,疫情过后各省的劳动力缺口会进一步拉大。就拿口罩生产厂家来说,个人加班费+工资翻倍+补贴,工人成本提高2-3倍甚至更高。疫情中因为运输困难导致的原材料短缺,溶纺步的出厂价翻了20倍。口罩价格成本从几毛,升到3~4元/只,在看全世界疫情爆发,这口罩需求一年都会紧张。除了华为小米美的格力这些大型生产企业巨头,原材料库存充足,有能力控制价格不涨。其他中小企业都会面临:员工+原材料+资金购买原材料现款现货的成本上升压力,不涨价就亏本,亏多了就破产。

五、服务行业:以餐饮为例子,不光面临员工+原材料+房租成本上升,还要面临顾客消费力不足的挑战。不涨价亏本,涨价顾客减少甚至断流,餐饮业(老板)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竞争对手死了一大半,小店基本都扛不住倒闭了。这样来说,疫情结束以后,活下来的饭店,客流量还是会上升的。这就看饭店老板如何经营,留住顾客了。

简单说,疫情过后短期内物价肯定会上涨,根据地区和行业不一样,有的物价会下降,比如房地产。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大概一年内物价肯定会稳定下来。


单身骑士团


先说结论:疫情过后物价会上涨,短时间内难恢复到原来的价格。为什么?

因为疫情影响,无论是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第三产业服务业都遭到了重创。绝大多数地区企业都延迟复工了,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生产资料都是在消耗的,而几乎没有产出,市场决定商品的价值,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接下来一段时间物价肯定会不同程度的上涨,具体持续时间多久就要看疫情什么时候能完全控制,企业什么时候能复工生产。

最后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早日恢复以往的平静。

希望对你有帮助。



西北草原一匹狼


疫情过后,物价不会立马恢复疫情前的价格。

原因很简单。

一,生产能力

如今很多生产别的工厂都配合作为口罩,额温枪,防护服等生产工厂,就算疫情结束,他们要转回原来的生产还是需要一段过度时间。

二,原材料

原材料其实和生产能力有一定的关联,如今大部分原材料都向口罩,额温枪,防护服等倾斜。造成其他原材料生产紧缩,供应不够,这样势必会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这是市场供应导致的,物以稀为贵,就是这个道理,供应不够,价格自然就要涨。

三,人工

就算疫情结束后,很多人还会观望一段时间才会去上班,这部分人的缺少势必会让原来的工厂人员紧缩,人员不足怎么办?就需要高价去招工,这部分工人的工资自然要算到物资成本里。

四,人为原因

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这是每个生意人,或者说是正常人的本性,这个节骨眼,哪怕是疫情结束了,不比平时高一点赚钱怎么对得起自己?这都是人的心里,毕竟算是冒着生命危险给你服务,不多收点怎么行。

五,综合因素

这个原因很复杂,各方面综合,不好说,大家都心里清楚。

总之,疫情结束后想要恢复疫情前的价格,个人保守估计要半个月以上。


大熊和他的小熊


这次疫情对大家的生活影响是比较大的,物价方面也有相应的提升,尤其是蔬菜类,肉类,很多人直呼吃不起。疫情过后物价会缓慢回落,因为复工复产有个逐步的过程,待一切走上正轨后会恢复到原来水平,但总体的物价水平还是在逐步上涨📈


专注健康财富规划


疫情过后,物价是否会恢复原来的价格这是需要看哪类物品。比如一些生活性物品,疫情过后一段时间,供给、物流等一切正常后,一定会恢复的,国家一定会保障人民消费稳定。部分由于疫情积压的物品甚至会出现打折销售。所以一切都是保证我们的国家与人民稳定幸福发展。



贤笙企业问题解答


这肯定会的,特殊时期,各种生产企业都没上班,造成源头供应减少,这就会增加物价,另一方面,群众由于受到恐慌大面积采购,这也会导致物价上涨,疫情过后,企业恢复秩序,群众恢复理智,物价自然会恢复原来状态。


小方牙668


不管什么原因,中国的物价只要涨上去就下不来!就象猪肉一样,国家把储备肉都拿出来了,肉价下来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