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看點六:全是乾貨!看山西如何用好破解政法工作難題“金鑰匙”


編者按:平安山西、法治山西建設的號角已經吹響!2020年全省政法工作怎麼幹?重點任務有哪些?敲黑板!山西政法小編為大家梳理了省委政法工作會議精神的八大看點!現推出看點之六,敬請關注~


看點六:全是乾貨!看山西如何用好破解政法工作難題“金鑰匙”


改革創新與智能化是破解政法工作難題的“金鑰匙”。如何把深化政法領域改革和加快智能化建設,作為推動政法工作創新發展的“車之雙輪、鳥之兩翼”,突出系統集成,強化配套效應,持續激活政法工作新動能?省委政法工作會議劃出了重點。


——進一步完善政法機構職能體系。要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導向,堅持扁平化、專業化相結合,加快推進省市兩級法院內設機構改革與辦案組織建設、“四大檢察”機制完善、省以下公安機關大部制大警種改革、司法行政機關職能融合、國家安全職能體系建設和法學會領導管理體制改革,不斷優化職權、機構設置和力量配置,理順事權、層級、結構關係,推動警力下沉,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構建起有統有分、配合有力、制約有效的政法機構職能體系,切實增強政法機關戰鬥力。要繼續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進一步健全政法幹警分類管理、單獨序列、職業保障機制,構建覆蓋全流程、全環節的司法責任體系,推動責任落實到位、職能轉變到位。


——進一步健全刑事訴訟制度體系。加快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完善不同訴訟階段基本證據指引,嚴格執行“三項規程”,健全證人、鑑定人、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制度和檢察機關引導取證、退回補充偵查說理機制,推進庭審實質化,推動律師辯護和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全覆蓋。持續深化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認罪與不認罪案件分流機制和速裁程序運行機制,規範簡易程序、普通程序適用。依託大數據提高量刑建議的精準度,保障律師充分履職,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現“幕後交易”等司法腐敗問題,確保公正與效率相統一。


——進一步深化民事訴訟制度改革。要實行案件繁簡分流、快慢分道,案件多的基層法院要組建速裁團隊,推行審判輔助事務集約化、社會化管理模式,增強訴訟便利性、高效性,實現減負提質增效。要堅持在各級黨委政府領導下開展訴源治理,依託“零案件”創建打造“零訴訟”鄉村(社區)。充分調動社會資源,發揮好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律師調解、專業組織調解在解紛止爭中的作用,多措並舉推動訴訟案件受理進入下降“拐點”。


——進一步夯實政法工作根基。要堅持把改革作為攻克基層工作堵點,提升基礎建設水平的有力抓手,激活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制度,賦予其統籌綜治中心、矛調中心、信訪中心,以及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檢察室、法學會法律服務站等基層政法資源職能,推動形成信息共享、力量協同、職責互補、配合有效的基層政法工作新機制;要穩步推進警務輔助人員改革,細緻做好思想引導,分期分批穩妥推進現有人員身份轉化、去留等工作,確保輔警隊伍穩定;要及時總結政法實踐中的好經驗好做法,研究制定政法工作規範化科學化運行急需、滿足人民群眾新要求必備的制度機制,使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工作效能。


——進一步加快智能化建設步伐。要強化頂層設計、統籌指導,加強對政法智能化重點建設方向及應用前景、拓展趨勢的研究,做好總體架構設計和中遠期建設規劃,統一基礎數據標準、共享服務標準,有效解決部門之間信息不互通、數據不銜接的問題,充分運用區塊鏈技術,推動公檢法司聯盟鏈與政法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臺深度融合。要以基層一線業務需求為指引,加快“206”系統與辦案平臺的有機銜接、深度應用,實現立案偵查、審查起訴、審理判決、刑罰執行工作全網流轉,不斷優化提升刑事案件辦理模式。要加強區域、系統智能聯動,加快數據流、業務流、管理流融合,推動社會治理、司法運行、公共服務等工作流程再造、手段創新、效率提升,推動政法工作轉型升級,推動我省政法智能化建設早日躋身全國先進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