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战“疫”一线】他们与病毒“面对面”——记咽拭子采样人

“啊!嘴巴张大。”医护人员将压舌板放进患者的口腔往下一摁,用无菌棉签深入到咽喉部位,停留几秒,左右擦拭……这样的场景每天重复出现在宁阳县第二人民医院感染楼,每一次咽拭子采集,都是一次冒险。

【战“疫”一线】他们与病毒“面对面”——记咽拭子采样人

程柏华、周茂芬采样中

新冠肺炎诊断标准中至关重要的指标就是核酸检测。咽拭子采样是直接面对患者的气道,将棉签近距离伸进患者喉咙,擦拭扁桃体甚至更深的部位。一个张嘴的动作,意味着可能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飞沫。由于条件反射,采样时,患者常常会忍不住咳嗽、喷嚏,甚至呕吐,为准确获得标本,采集过程中队员们需要与病毒“面对面”,与病人近一点、再近一点……

【战“疫”一线】他们与病毒“面对面”——记咽拭子采样人

程佰华、陈超、赵桂珍采样中

【战“疫”一线】他们与病毒“面对面”——记咽拭子采样人

孙庆营采样中

“做采样任务时,我们有时被呕吐物喷洒过全身,因为当拭子进入口咽时,被采样人会感到不舒服、紧张,可能会想打喷嚏、咳嗽。”第一梯队队员张山彪说道,大家都是普通人,谁都会有求生欲,不害怕是假的,但职责使命所在,总要有人去做。如果我们也害怕、后退的话,这样无疑会给被采样人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后来,随着采样多了,我们也掌握了更多的技巧,已经可以做到‘从容淡定’了。我们之间相互提醒,力求把细节做好。特别是面对那些对刺激敏感的患者,不仅要救人,还应该尽可能让患者感觉到舒适和温暖。”王海洋说。

【战“疫”一线】他们与病毒“面对面”——记咽拭子采样人

【战“疫”一线】他们与病毒“面对面”——记咽拭子采样人

新冠肺炎疫情现已进入到防控的关键时期,每天都有发热病人送往宁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进行咽拭子采样。“说实话,结果没出来前,我们也都是悬着一颗心的,每一次检测结果出来是阴性后,我们才会松一口气。对于所有的患者,我们都希望得到的结果是‘阴性’。也更希望这场防控阻击战的胜利快点到来!”第三梯队队员杨明燕道出了感染楼医护人员的共同心声。

【战“疫”一线】他们与病毒“面对面”——记咽拭子采样人

杨明燕采样中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句话:“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这些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面对令人“惊恐”的对决,却勇敢地向前,再向前!他们带给我们数不尽的感动,值得让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铭记。


通讯员:陶明星、孔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