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百年前關中舊影,西安咸陽渭南銅川

陝西省咸陽市永壽縣永平鎮,永壽縣為咸陽市下轄縣,北周時期改稱永壽縣。永平鎮為永壽縣的下轄鎮,距咸陽近七十公里。秦朝時期,永平鎮被稱為麻亭。永平鎮位置在永壽縣的北部,距離縣城十四公里;該鎮現下轄二十二個行政村


百年前關中舊影,西安咸陽渭南銅川


HD


陝西省咸陽市涇陽縣崇文塔,涇陽縣位置在陝西中部;明清時期,該縣隸屬於西安府。境內崇文塔位置在涇河北岸,為國內最高青磚塔。該塔自1591年(明朝萬曆十九年)開工,1608年(明朝萬曆三十六年)建成;塔高(十三層)近八十八米

百年前關中舊影,西安咸陽渭南銅川


HD


陝西省咸陽市三原縣清峪河,三原縣隸屬於咸陽市,因境內東、西、中原得名。自北魏年間設縣,已有一千五百餘年的歷史;該縣距離西安僅三十公里。明朝弘治年間至清朝時期,該縣一直隸屬於西安府。清峪河流經縣境,河長逾四十公里


百年前關中舊影,西安咸陽渭南銅川

HD


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城牆,陝西省的地級市渭南,距省會西安六十公里。前秦時期,因縣城位置在渭水之南,得名渭南;八十年代中期,渭南改縣為市。華陰市(縣級)隸屬於渭南市,已有二千三百餘年的歷史;有天下楊氏出華陰之說

百年前關中舊影,西安咸陽渭南銅川


HD


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城牆,隋朝初期,敷西縣的轄地併入華陰縣。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為今華陰市(弘農華陰)人。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今華陰市區隸屬於京兆郡。新中國成立後,華陰下轄四十二個鄉鎮。五十年代末,華陰劃歸渭南縣

百年前關中舊影,西安咸陽渭南銅川


HD


陝西省銅川市宜君縣,銅川市位置在陝西中部,境內山高溝深、山巒縱橫。北魏時期,設置銅官縣(縣治在今王益鄉)。北周時期,改為同官縣。明末清初,同官縣隸屬於(陝西布政使司)西安府。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同官改名為銅川


百年前關中舊影,西安咸陽渭南銅川

HD


陝西省銅川市宜君縣,一千多年前,大唐君王在此地修建避暑行宮,得名宜君。明朝末年,縣城毀於戰火。清朝康熙年間,城池得到整修。明末清初,宜君縣隸屬於延安府。民國初期,宜君縣隸屬於榆林道。八十年代初,宜君縣隸屬於銅川市

百年前關中舊影,西安咸陽渭南銅川


HD


陝西省西安市灞河灞橋,灞河古稱滋水,全長逾一百公里;灞河東西橫穿西安市灞橋區區境。灞橋區位置在西安東部,因境內的古灞橋得名;最早的灞橋建於秦穆公時期。隋朝開皇三年(583年),重新建造了灞橋。清朝道光年間,曾經加建灞橋

百年前關中舊影,西安咸陽渭南銅川


HD


陝西省西安市鐘樓附近的商業街】西安鐘樓位置在市區中心,為明代磚木結構建築。鐘樓向西安四座城門,各輻射出一條主幹道。鐘樓周邊的街道,歷史上就是西安城最熱鬧繁華的地區

百年前關中舊影,西安咸陽渭南銅川

H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