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坐而論道立國策,遠交近攻好計謀,秦相范雎初試韜略


秦王跪在面前,口中言辭誠懇。

冷落了將近一年的心並沒有變的狂躁,他比以往跳的更加平穩。面對秦王的懇求,范雎只是輕輕的嗯了幾聲。

為了得到范雎的幫助,秦王第二次請求范雎,他知道,有才能的人都會有些傲氣,何況是被冷落了這麼久的人。

范雎依然只是輕輕的嗯嗯幾聲,並沒有說話的意思。

秦王第三次跪求,請先生教導予我!見范雎還不說話,秦王問道,先生是怨恨我,不願意教導嗎?

范雎這才開口,我不敢。

秦王很高興,知道範雎要開始講話了。


坐而論道立國策,遠交近攻好計謀,秦相范雎初試韜略


范雎講了一個故事,當年姜太公只是釣魚的老頭,周文王聽了姜太公的話便拜他做了太師,並且與他一起坐車回城。從此以後,太公對文王說了很多深切的道理,出了很多有用的計策,幫助文王與武王奪取了天下。大王您看現在的我們,我是一個無家可歸的人,寄居在秦國,與大王也只有這一面的交情,我們之間還比較疏遠,這種情況下我很難了解大王內心真實的想法,因此一開始您問我三遍都沒有回答您。

秦王說,先生,您不用害怕。

范雎說,我也知道害怕沒用,如果我今天說了,您覺得我說的不好,也許明天就能殺掉我。

秦王忙說,哪能呢。

范雎說,如果我說的計策大王能夠認同並且在治理國家中使用我的計策,我就是死也不足惜。如果您用了我的計策,使秦國更加強大,那還是我的榮耀;如果我把計策說出來,人卻死了,那麼以後人人都有可能綁住雙腳,誰也不肯來秦國,這才是我擔心的事。

秦王誠服的點頭。

范雎說到重點,大王您身居深宮,上有威嚴的太后,對下,不好說您身邊沒有奸臣蠱惑,如果您一生都在宮中,就離不了身邊近臣的把持,您會被長久迷惑,這樣您就不能分辨是非奸邪,長此以往,國家會陷入危難,您個人陷入孤立,這是非常危險的。


坐而論道立國策,遠交近攻好計謀,秦相范雎初試韜略


聽到這裡,秦王激動的說,先生您真是上天派來救我的,現在請您不要再懷疑我,您把您的智慧一定要毫不保留的教導予我。

范雎知道說動了秦王,對秦王下拜,說動秦王等於拿到了上升的通行證,這時還要保持對秦王的尊重,讓秦王徹底的離不開自己。

看到范雎下拜,秦王覺得這位先生的怨氣已經消失,他要講真實深刻的東西了,不談感情,要談真金白銀了,想到這秦王進行了回拜。

一切成功都需要雙方的互相尊重,否則你再有才,你再有權,也不可能達到有效的結合,智慧與權利也不會實現最大化的成績與利益。

范雎講秦國優越的位置,邊界重關險隘,保證攻守兼備,兵力百萬,戰車千乘,只要想出兵就有足夠的兵力,士兵勇猛,與六國作戰好比兇猛的獵犬收拾斷了腿的兔子。擁有這些,秦王應該大展宏圖,建立不世霸業。講到這裡,范雎話語中有些幽怨,他說最近十幾年,秦國一直封閉在函谷關內,這裡有大王失策的地方?

秦王一點不袒護自己的錯誤,難能可貴,忙問,我哪裡失策了?

范雎正想說,突然發現一個情況,附近有人偷聽,有人在監視他們。


坐而論道立國策,遠交近攻好計謀,秦相范雎初試韜略


秦王看到范雎欲言又止,他也發現了問題所在。秦王有苦難言,正如范雎剛開始說的那句話,秦國哪裡有大王,不是隻有穰侯跟太后嘛。秦王不是不發火,是沒辦法發火,范雎說的一點不假。他繼承王位三十幾年,朝政一直在別人手裡,他想改變,無奈一切都在別人把持中,就這宮裡,跟他一條心的也沒幾個。今天范雎的話,句句說到了他的心思,也說到了他的痛處。

范雎清楚,有人監聽便不能說秦國內部的事情了,只能說對外征戰之事。當下秦國有對外的戰事,穰侯策劃通過韓魏兩國借道攻打齊國。對這件事情范雎認為不可取,他說,攻擊的齊國與秦國並不挨著,如果攻擊還需從韓國魏國借道,這樣隱含很大的危險,先說齊國,勞師遠征,如果兵力太少根本對齊國夠不成威脅,如果派出太多的軍隊,秦國就會變得危險。

秦王不希望派太多軍隊,在這點上與范雎不謀而合。

范雎接著分析,不管派軍隊多少,總之需要路過韓國與魏國,雖然眼下這兩個國家對秦國非常友善,這種友善並不是真誠的,秦國與他們交戰無數,兩國損兵折將,丟掉國土無數,在這種情況下,秦國軍隊出現在他們的地盤上是非常危險的。齊國曾經南下與楚國開戰,而且大獲全勝,開拓千里國土,最終卻一寸土地沒有得到。這是為什麼,齊國辛辛苦苦打下的土地不想要?當然想要,是當時的形式讓他們不得不放棄,齊國當時已經很虛弱,各國諸侯也都看出來了,就聯合起來打齊國。如果攻打齊國,韓魏兩國肯定會對秦國不利,打贏了齊國也會損失實力導致軍隊疲憊,誰敢保證韓魏兩國會不會報仇?如果打輸了,秦國連退路都不會有的,魏國與韓國會從背後下手,秦國現在也還沒有實力同時與三個國家大戰。


坐而論道立國策,遠交近攻好計謀,秦相范雎初試韜略


秦王問,先生的意思應該怎麼辦?

范雎說,何不將戰略調換一下,對離我們遠的國家,可以與他們交往,保持友好的關係,在我們進攻別國的時候,希望他們保持中立,不去幫我們的敵人就好。秦國要進攻哪些國家呢,進攻離我們近的國家,這樣的好處是秦國攻下多少土地就能佔領這些土地。當年中山國緊靠趙國,被趙國攻佔之後趙國一下實力大增,各國諸侯一時不敢對趙國動武。

秦王佩服的五體投體,之前對於國家之間的攻守秦王的思路是混亂的,經范雎一指點一下明朗許多。

范雎接著指出秦國最先要攻打的國家,韓國與魏國,這兩個國家在中原大地,佔據通往四方的中心,秦國想要稱霸天下,必須攻佔韓魏,那樣就可以向東向南向北任意進攻了。

秦王激動的說,那我們現在就攻打韓魏。

范雎說,現在還不是時候?

秦王問,什麼時候合適?

范雎說,要處理好各國之間的關係,如果趙國強大就跟楚國保持友好,楚國強大則去親近趙國,跟趙國楚國都保持友好的關係,齊國就會害怕,會謙恭的主動與秦國交往,當楚國,趙國,齊國都跟我們保持良好關係的時候正是攻打韓國魏國的時機。

秦王大喜,他認識到范雎的價值,任命范雎做了專門負責軍事攻守的客卿。有了范雎相助,秦王也決定小試牛刀一把,派人攻打魏國,順利的佔了一座城池,過了兩年又佔領了魏國的一座城市。魏國吃了虧,卻不能組織有效的反擊,實力不及只能捱打。


坐而論道立國策,遠交近攻好計謀,秦相范雎初試韜略


秦王還想收拾韓國,秦國與韓國的國土有一部分交錯在一起,范雎曾經說過,這種情況是最危險的,好比在秦國的肚子上埋伏一把刀子,如果天下太平,這把刀子就會沒事,如果天下大亂,這把刀子可能一下插進秦國的肚子,給秦國造成不可挽救的損失。

對於心腹之患,秦王急於除之後快,便向范雎問計。范雎說,對付韓國不用大動干戈,只需帶兵攻打韓國的滎陽,佔據這個地方,就隔絕韓國北方上黨地區,也能阻斷鞏邑方向的道路,直接將韓國分成互相不接觸的三塊,韓國就會實力銳減,坐等滅亡,這時韓國會乖乖聽秦國的。秦王派遣使者去韓國,使者一嚇唬韓國就嚇壞了。

秦王與范雎的關係越來越親近。秦王心裡有一個很大的心結,到現在也打不開,只要這個心結不去,秦王每天吃飯都沒味道,睡覺也不踏實。作為秦王最親近的人,范雎非常瞭解秦王的心結,他也知道,秦王的心結不去,他范雎也只能出點注意,耍耍嘴皮子,想要實現抱負是不可能的。

幾年過去了,范雎終於要幫助秦王解開這個心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