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一個景區作死,門票260元,遊客被坑再不買賬,如今門可羅雀。你旅遊時被坑過嗎?

媒體大律師


此路是我開,

此樹是我栽。

如要從此過,

留下買路財。

毫無疑問,對於單純的依靠旅遊景點門票收入來賺取暴利,大發橫財的,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短期行為,在我們絕大多數遊客的心目中,留下的都是這樣的剪徑的印象。

全國的風景名勝,旅遊景點,我最欣賞和佩服的就只有杭州西湖一家,別無分店了。猶如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閃爍在千古名城——杭州的美麗懷抱中,猶如一塊綠色的翡翠,鑲嵌在杭州的腰腹部位。偌大的一個文化歷史底蘊深厚的名勝古蹟。它早就聞名中外,如雷貫耳了。一個魅力無窮的人文自然景觀聖地,為杭州這一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添彩增輝,增添了無限的詩情畫意。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世界各地,全國各地的遊客不遠千里萬里,慕名前往,紛至沓來,都是希望捷足先登,一睹為快,大飽眼福。它的美譽度,它巨大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最令我感到驚訝的,就是杭州這座古城在現代經濟環境中的無限寬容與大度。西湖那麼大,那麼美,那麼神奇,歷史沉澱那麼深厚,人文誘惑力那麼強大。居然不設置門檻,沒有收取遊客的門票。不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只要身在杭州,你都可以隨便去觀賞與遊玩。而且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盡情地漫步湖濱小道,尋訪古人的足跡,回顧歷史的風雲,觀賞目不暇接的美景。湖光山色,如詩如畫,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可謂是美輪美奐,美不勝收,令人心醉神迷,流連忘返。正如宋代的大文豪蘇東坡在他的詩中所描繪的那樣: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在經營城市,搞旅遊開發方面,杭州人的大氣,杭州人特立獨行,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都是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當全國各地的風景名勝,旅遊景點都在拼命地漲價,瘋狂地抬高門票價格。見利忘義,有恃無恐,肆無忌憚地攔路宰客時,他們並沒有盲目地跟風,通過門票收入來隔離遊客,賺取暴利。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敞開大門,不收門票,歡迎大家光臨。讓參觀者,讓廣大的遊客自由出入,免費參觀。沒有貪圖眼前的蠅頭小利,沒有采取鼠目寸光,急功近利,殺雞取卵的經營方式。而是細水長流,博取好感,吸引遊客,籠絡人心,留下一個好印象,創造一個好名聲。這是何等的氣度、胸襟與格局啊!我堅信,凡是到過西湖的遊客,是沒有幾個不豎大拇指,不為西湖,不為杭州點讚的!去了一次,還想去第二次。

於是,我們就不得不承認,浙江人長袖善舞的經營思路就是不一樣,敢為天下先。令人刮目相看,不得不欽佩!

風物長宜放眼量!毫無疑問,到頭來,做足了人情功夫,夯實了感情基礎的杭州的旅遊經濟,會比其他地方發展得更好更健康,會走得更遠的。如此一來,所有到過杭州,去遊玩過的遊客,都成為了它的忠實擁躉,都是它的形象代言人,都是它的流動的活廣告。而且是自願的,免費的。口碑好了,還愁沒有客源嗎?外國遊客就不說了,光是我們中國,就有14億人口,旅遊市場之大,無與倫比,想要賺足遊客的錢,讓遊客主動掏腰包,還是先把口碑豎立起來吧。急功近利,瘋狂宰客,一次性的旅遊消費,是沒有發展前景的。

在其他的風景名勝,旅遊景點的開發經營者眼裡,都有一種雁過拔毛,攔路打劫,收取買路錢的經營思路,眼光很短視,視野也非常狹窄。他們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自以為是,自作聰明,我行我素。自以為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根本就沒有把自己的衣食父母——遊客們放在眼裡。宰你沒商量。把遊客當成是伸長了脖子的,任人宰割的大傻瓜。有一種山大王,地頭蛇般的思維定勢在支配著他們的眼光、判斷與行為。

他們的選擇十分單一,就是一個勁地在門票上做文章。不斷地尋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和藉口,理直氣壯地漲價,不斷地抬高門檻,哄抬物價,門票價格年年上調,一漲再漲,根本就沒有停歇的意思。動輒幾百元一張的門票,巴不得漲到天上去,貪得無厭的逐利心理無法滿足,賺它個盆滿缽滿都不知足。巴不得把每一個遊客都榨乾,把他們的腰包都掏空,把他們都狠狠地宰上一刀才解氣,才罷休。單純的門票經濟,早就是名聲掃地,惡名遠揚,令人詬病不已了。被遊客們無情地拋棄,也是意料之中的事。遊客們用自己的雙腳來投票,表達自己無聲的抗議,這就是最好的回答,去哪裡遊玩,他們也有自己的話語權和選擇權。名聲景區自絕於遊客,慢性自殺,景區自己要作死,咎由自取。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當然是誰也救不了它們的。

在我們的理解之中,所謂的旅遊經濟,完全不是門票收入那麼簡單的。門票在其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最重要最關鍵的是以旅遊作為龍頭產業,充分地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每一個遊客遠道而來,來到這裡旅遊,他都要坐車,吃飯,住宿,購物,都會有各種各樣,一應俱全的生活消費。這才是旅遊的本質屬性。旅遊帶動這麼多的消費行當,它的拉動作用到底有多大呢?可以說是無可限量的。留得住遊客,讓他在這裡停留駐足,他的消費就不會少了。服務的品質提高了,遊客滿意了,他就願意消費了,市場消費也就繁榮熱鬧起來了,經營者的創收也就大大提高了。這是兩全其美,這是雙贏的策略。可是那些非常偏執的,抓住門票經濟不撒手的經營者們偏偏就是對此視而不見,熟視無睹。當他們張著血盆大口,高高舉起宰客的快刀,拿高價的門票去恐嚇遊客,將遊客們拒之門外時,憑藉他們狹隘的思路,當然是不會去考慮到明天的發展的!

旅遊業的開發經營者如果還要固執己見,執迷不悟,不改弦更張,改變自己思路的話。離死就真的為期不遠了。


滄海一滴


景區收小交通費,實際上收的是二次門票費。現在景區門票漲不動了,都在小交通上做大文章,離景區遠一點的地方建個停車場,收取幾十元的小交通費,名曰為了環保,實則就是變相漲價,收二次門票費,這一招比門票漲價收入多多了,門票要執行老人殘疾人學生等減免規定,小交通費沒有免費這一說,所有的人一個價,僅這一項景區一年多收多少錢。

八里溝景區大門向外延伸了十幾公里,景區的門票由60元漲到80元,增加小交通費是每人40元,原來進門是60元,現在門票實際變成了120元,整整翻了一番,再把免門票的小交通費算進去,景區的實際收入遠大於翻一番。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建個大門停車場景區的收入就翻番,難怪現在好多景區都在停車場上做大文章,挖空心思的收小交通費。


長白山天池小交通費比門票還貴,自駕車不讓到長白山大門,每人38元小交通費到大門,進了景區到天池還要兩段車,一段80元一段85元,三次小交通費203元 ,收就收吧一次收203元也好,倒倆次車折騰遊客,勞民傷財,苦不堪言。

20年前去石林旅遊大巴直接開到景區門口,前幾年又去了一次,冒出個觀光車,景區離大門將近有3公里距離,不得不乘觀光車,每人20元。還有去年上半年去敦煌西線,每個景區都有觀光車,最離譜的是雅丹地貌,大門跟景區相差30公里,觀光車費每人70元。

茶卡鹽湖的內部交通是去時坐船90,回來坐火車50,看起來門票70感覺不高,但進去一趟要210,就是來回都坐火車也要170元。


華山更是想盡一切辦法收小交通費,在市區邊上建一個豪華的停車場,售票驗票後,七彎八拐以為進入景區,最後上了一臺車,每人四十元〈返程還要四十元)坐了十幾公里車程,雲裡霧裡到了華山景點下面,進入景區還要爬上百步臺階,年紀大點,腿腳有點毛病的還要花幾十元坐電梯才能上去,,簡直是想起法子收錢。

去年九月份開車全新疆遊,大部分景點都是如此,以喀納斯最缺德,230元的景區門票,區間車把你拉上後(觀魚臺)景點不售票,又直接把你拉下來,而且要排1個多小時的隊,(觀魚臺)是看喀納斯湖的最佳地點,後來我們又多出一千伍佰元租一臺車上去了。


張家界的小交通費收的稀裡糊塗,讓我至今搞不清這小交通費是怎麼收的,與旅遊團籤合同時,合同上明明寫著包括交通費門票費,快到張家界時導遊在車上解釋,團費所含的交通費是景區外的交通費,景區內的小交通費自理,無奈旅遊團每人又補交了160元的小交通費,到了百龍天梯,不坐無路可走啊,坐在交100元,這就是明擺著搶錢,比強盜還強盜,古代遇到強盜還能逃跑,這地方下車就斷後,自投羅網,宰你沒商量。

韶山是不收任何門票的,去年以環保為由,讓所有車輛停在指定停車場,收取20元的小交通費,上車拐了個彎就到了,時間不到三分鐘。

甘肅白銀黃河石林景區。門票40元,需要有30元大巴車才能到景區,但到大巴車終點距景區還有3公里左右,這是小電瓶車名正言順又收15元車費!讓人頓感厭惡情緒!

壺口瀑布17年去的時候,大巴車直接開到景區門口,今年去離景區還有十多里,只能坐景區大巴,來回40,赤裸裸的佔山為王。

天津薊州區梨木臺把原來的景區大門外延後收取20元的小交通費,70歲的老人也不免。河北省霧靈山景區內的交通費80元,原來坐農家院的車只要50元。現在不讓農家院車進山了,無故多化30元錢。



臨沂一些景點最奇葩,不光停車場距離遠,觀光車還分段,沂蒙山停車場到大門十元,大門到索道20,索道上去再80。你可以不坐吧,步行通道說是為了看景,實際大門有多少景,一條直線的路弄的曲曲折折,別說爬山,大門到索道的車如果沒坐,這到爬山和索道分叉口大部分人就已經累的不行了,這時候看看還沒爬的山只能索道。這還沒結束,索道上去一條山路故意繞好遠,實際有條近路只能返回用,累到極限的時候,想回去回不去,想下下不了,有滑道,不用走下山,滑道直接到停車場,還是簡單的路繞啊繞,然後直接到停車場,在買車票,停車場到大門,在買車票回進口停車場,關鍵有些車距離很近,其實只要人走的路不要修的那麼曲折也不會很累。一趟坐四個車,一個索道,一個滑道,比門票貴的多。



珠峰大門離景區100多公里。自駕車到景區收費320元一個車,還不包括每人160元的門票,簡直在搶錢。

德天瀑布售票處在離景區七八公里的地方,也得坐一人40的擺渡車去買票!然後再拿著票回到景區門口檢票進入,德天瀑布門口那麼寬敞,就不能建個售票處?頭一次見到售票處不在景區門口的地方

剛從新疆回來,一小時車程外就限制了,幾十上百的區間車。一個景點門票錢+區間車再+觀光車,近四百塊!景區就是地方的壟斷行業,變著方的收錢。

五月份去祖山,景區售票處不賣給我們通票,怕我們走不動。我們還以為遇到好心人了,感激涕零。結果買小交通票110元,買索道票時,又忽悠我們買來回索道票300元,結果不算門票我們就花費400多,下山看十里畫廊。

陝西壺口景區,旅遊車從景區大門經過不停車,把遊客拉到十公里外停車。然後乘坐他們的短途車到壺口瀑布大門三十元。

幾年前雲臺山收交通費60元,可是最近去了幾個景點,都收了交通費,五龍口40元,神農山20元 ,寶泉30元,老年人也得購交通票,既然有交通票,你車就必須停在景點,還得交個停車費。

延安雨岔大峽谷,門票免費,可從售票處至景區,交通費70元。不論何人均不能免費,比門票還厲害。

去年國慶前往峨眉山 ,什麼到0公里要交來回車費90多,不交還遊不了 峨眉山,一天有50000人入山, 一張90 算30000人坐車, 一天收費多少錢。

畢棚溝進山必須要坐景區大巴60,然後換乘電瓶車兩次,各30每次,合計120元

天津九山頂一樣,分第一停車場,第二停車場,第二停車場離景區兩三公里,第二停車場離第一停車也有兩三公里多,第二停車還不讓進,搞的你就必須坐擺渡車,來回40元。


現在好多景區都在開闢小交通線路,原本沒有距離的景點人為設置距離,為收小交通費創造條件,像八里溝景區,原來進門就是景點,現在把大門向外移了十幾公里,為收40元的小交通費創創條件,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好多景區都在想方設法開闢小交通線路賺錢。

我經常出去旅遊,這幾年發現景區內的小交通線路越來越多,原來沒有小交通的景區現在人為的增加距離,設置小交通線路,讓遊客耗錢又耗時,這樣發展下去還能留住遊客嗎?


泰山157534450


有一個景區作死,門票260元,遊客被坑再不買賬,如今門可羅雀。你旅遊時被坑過嗎?

俗話說得好:不作死就不會死!

不要以為全天下只有自己聰明,別人都是傻子,被坑過一次,遊客還會再買賬?真是天真呀!

我經常旅遊,所以被坑的經歷太多了,先吐槽兩個吧。



被坑景點一

門票80元,抱著很大期望進景區,結果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村子,而且髒亂差,很失望!

這個地方我不想說出來,因為它在廣東省還是有一定名氣的,4A級景區,,被譽為“中國瑤族第一寨”, “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沒去之前,我是帶著無數幻想的,所以買門票的時候也是毫不猶豫。

進景區走了一圈,落差不是一般的大,真的非常普通,不就一個鄉下嘛,只是有點古老的房子,而且東西也是亂擺亂放,垃圾到處都是。說實在的,現在農村環境保護意識都不錯了,也不會像這個景區那麼髒亂差。 這樣的景區免費讓我來我都不會去了,更別說還要80塊大洋。



被坑景點二

以前遊客少可以自駕進景區,一旦火了,只容許在裡面訂酒店的車進去,其他人必須坐景觀車,25元一人一趟,來回50元,真坑!

作為周星馳美人魚拍攝基地,景色確實很美,也是我在深圳海邊景區中最喜歡的海灘之一。以前得空了就去那裡走走。但是後來因為景區火了,該景區就變著法子圈錢了,遊客不能開車進去,必須坐景觀車,當然自己也可以走路,但是路程有點遠,走路太辛苦。

所以去的人是不得不坐景觀車,說實在的,太貴了,才5公里呀,25塊錢/人,一來一回50,還要加上停車費20元,真是貴!



不得不說,中國的有些景區真的會圈錢,但是有因必有果,既然選擇了坑遊客,門可羅雀的後果也是遲早的事情。所以建議任何景區,不要只看眼前利益,而要把眼光放長遠一點,利國利民才是上策!

我是小玩家,一個自駕遊愛好者,喜歡體驗各種不同方式的戶外活動,喜歡戶外出遊的朋友們可關注我,小玩家會給你不一樣的戶外體驗!當然也可以私信給我,小玩家自駕遊俱樂部與你同行!

自駕小玩家


自己家門口就有風景,何必捨近求遠?人哪,就是犯賤。我家門口有一池荷塘,盛夏季節,草青荷綠,蛙鳴蝶舞,風輕雲白。我就常常獨自漫步其間,看含苞待放的荷花,聽田田荷葉下的潺潺水聲。雖然只有我一個人,卻也其樂無窮。有人從外地旅遊回來,津津樂道,講述旅途的見聞,大有見多識廣的驕傲。我卻不屑。我走過很多地方,諸如港澳,俄羅斯,我沒看出來有什麼特殊的風景,不過錢倒是沒少花。我不是不認可旅遊,作為一個產業,是需要人們去做的,做了,推動了產業的發展,是好事。可是,明晃晃地被人宰了,那滋味真的不好受,不是地地道道的二百五嗎?我可以說中國的所有景區真正不宰客的不多,尤其是景區帶寺廟的,宰你沒商量。人呢,就是傻,明明知道別人在騙你,你偏偏去上當,而後又牢騷滿腹,何苦呢!如果你有足夠的錢,又想去外面的世界走走,可以,那就大大方方的,人家要多少你就給多少,不去計較。否則像我一樣,把家門口當風景,吸免費的空氣,趟不要錢的小溪,盡情享受大自然無價的恩賜。


地之北1


我以前很少旅遊,最近幾年年年去旅遊,之前我挺反感跟團,覺得幹什麼都受限制,比如幾點起,幾點出發,幾點集合等,會覺得玩的不自在,後來跟了幾次團後發現挺好的,報名交了費用,一切就不用操心了,就根據導遊安排就可以,而且跟團有很多好處,門票,住宿都便宜,而且導遊會給你介紹可以去的景點,去過自駕遊的話,或者坐高鐵旅遊,景點要自己找,門票還貴,你可能玩了這個景點就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景點了,我覺得跟團挺好的,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就是沒跟團,l和朋友去青島玩,坐高鐵去的,路費100多,吃住行花了不少,玩了兩天沒頭緒,就讓酒店老闆介紹了個團,這才玩明白


前世找你來戀愛


如果去北京故宮,長城,會發現門票並不比三四線城市景區門票貴,如果仔細打聽,會發現很多地方憑藉身份證,證明是本地人的話,門票會是標價的一半甚至更少,這些地方所謂的高價票明顯是對外地人的。

這就是我們的辦事邏輯,好像宰一次是一次,當地旅遊管理的人,門票價格制定的人都被驢踢了吧。

最氣人的是,花了60、70元,甚至幾百塊的門票,進去之後發現沒啥好看的,一些景點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沒有歷史沉澱,而且資料堆砌得很簡陋,有時到了誤導人的程度。

這裡吐槽下知名景區敦煌莫高窟吧,自從多瞭解點佛學方面的知識,才感覺導遊對壁畫的解說是多麼淺薄甚至可笑呀。

依此類推,絕大多數導遊的解說都不能說過關的,他們就背誦些資料,搞些沒法印證的傳說或笑料。我相信,今後這些現象都要也都會得到糾正,不然也太可笑了。

如題中的260元門票,明顯是針對外地人的,現在網絡那麼方便,什麼都有點評系統,還有各種攻略,如果價錢貴,多數人都有被欺騙感受的話,相信其結果就會沒人再去,就會自己作死。

隨著人文素養的提高,遊客對景區的要求提高,景區會被逐漸淘汰一批的。


財經作家邱恆明


石林最坑人。原來石林景區大門外是停車場,進大門不遠就是景區,相當方便。去年我帶著92歲的老父親到石林億舊。發現原來老門不在開放,老門前的停車場改成綠化地段。新大門改到很遠的左側。我和老爸雖然都免票。但是我推著坐在輪椅上的老爸根本無法乘坐景區的擺渡車。我們推著坐在輪椅上老爸走了大約5公里才到景區。老爸年事已高不可能去爬山。我們到表演去看了一下就出來了。老爸五十年代曾在這裡工作過。這次來是想回憶過去的年代。我們看到景區為了多收費人為的改遠路程是很不地道。這才是天有情人無道一切向錢看。


lwt26166920243


全國景區千千萬,坑人的景區倒是有不少,他們掛著國家級景區的招牌,不思進取,不懂的飲水思源,只想著殺雞取卵,顧著眼前的利益,幹著違背遊客意願的行為,非常可恥。

我曾經旅遊的時候就被坑過,那就是北海潿洲島。

剛開始不懂,以為船票很便宜,上島也不需要錢,結果去了才發現,船票需要買來回票一共320多元,上島還必須另外買登島費98元,美其名地質公園門票。這什麼都沒玩呢,就必須先付400多元了,是你的話心裡舒服不,這是我見過最坑的景點。

除此之外,島上的娛樂設施也非常貴,海上娛樂平臺150元,遊艇160元,帆船150元,潛水235元,直升機還分等級最低498元,而且這些設施玩耍時間都不長,非常的不划算,這一趟行程下來單單只是玩樂,平均每人最少都要1200元了,如果一天玩完,都玩不到一整天,坑得要死。

除了這些,基本的吃飯住宿也比較貴,普遍比北海市區貴1到2倍,因此我不建議來北海玩的朋友,花那麼多冤枉錢在不必要的地方上,最好不要上島,上島也不要玩這些非常貴的遊樂設施,不划算。其實市區內也可以玩的很好了,比如海底世界,北海老街,冠頭嶺森林公園,銀灘,紅樹林景區等地方,都可以夠你玩好幾天了。

我還記得去年北海銀灘本來是免費的,突然想搞收門票,還不便宜要100元,後來大家堅決抵制,沒有人去玩,景區迫於壓力最後又不收門票了。

所以我想對大家說,遇到不公平待遇的景區,就該堅決抵制,該不去就不去,中國地大物博,這裡坑可以換一個地方去遊玩,不能助長景區的不公平舉動,傷害到大家作為遊客的利益。


愛好旅行的紳士


說個偏題的,前年清明節跟幾個小夥伴去廈門鼓浪嶼玩,在網上訂的民宿,普陀山好再來飯店,價格適中,不便宜也不貴,因為幾個女生在外怕不安全,所以訂的超大房,2張床拼在一起睡的。

事後真是慶幸只訂了一間房,我這個人睡覺比較淺,半夜迷糊間聽到門把手轉動的聲音,真是嚇的我一個激靈,瞬間就清醒了,門把手後來轉開了,索性還有第二道鎖攔著,感覺房門往裡推出了一點距離就被攔住了,我悄悄叫醒了小夥伴們,等了有五六分鐘,那個人實在推不動房門就上樓了,真是嚇死了🤯,後半夜我們都沒睡好,就怕他再來。

第二天就跟民宿老闆反應,老闆態度超差,說是樓上沒人,哪有人推我們的門,說我們大驚小怪的,回來後我就果斷給他差評,還提醒女生一個人千萬不要住,超級不安全,老闆看到評價就猜到是我了,電話轟炸我讓我改差評,被我拉黑了。



山澗那眼清泉


這說的哪個景區啊,對號入座的話應該也不難找吧?關於著名景區“著名”的圈地收門票事件,已經在很多地方几次三番的上演了吧,最著名的當屬鳳凰古城,在景區收門票以前,遊客如織。


自從收門票以後,遊人便不再買賬,去的人越來越少,旅遊的開發最後既沒有造福當地百姓,也沒有提升相應的稅收收入,這應該就是說的搬起石頭幹自己腳上的那種吧。

其實筆者倒沒有因為旅遊被坑過,就說雲南這幾年的旅遊口碑不是很好,經常出現欺客詐客現象,但是筆者曾先後兩次到過麗江、大理那邊,天是真的藍,雲是真的白。

因為基本上都是在景區玩耍我,沒有刻意找一些野線尋找一些特別的刺激等等,也沒經歷過什麼仙人跳,不過說實話雲南的景區雖然名氣都很大,但其變化的確不大,第一次到麗江,滿城的那個“嘀嗒”歌聲。


第二次再去就有點亂了,聽得最多的就是那個“我的小寶貝”,在景區入口處照例要買一張90塊錢的門票,好像是可以頂兩日的自由出入吧,說實話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次根本就玩不了兩天,一天綽綽有餘。

當然除了麗江古城,你也可以再去拉市海劃劃船,不過那邊可能就與題目有關了,騎馬划船吃當地的特色農家樂,這都沒啥,關鍵是那個菜價,高低不一,定價太隨意。

騎馬、划船倒還好,價格都還算是明碼標價,一吃飯就不行,沒溜兒!不過拉市海的水倒是十分清澈,不愧高原明珠的稱號,當時冬天去的,棉襖穿在身上,不過不是太冷,為什這樣說,因為筆者被搖船的幹水裡去了。

那些個當地搖船的,多數都是些年輕人
,也可能是臨時拉來的苦力,玩心也大,遊客瞎胡鬧,在船上不老實晃啊晃的,搖船的也不好好搖船了,也跟著搖,這不好,搞得脫了衣服大太陽底下曬半天,當時可是一月份,這算不算宰客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