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每天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从不记得别人的好,只记得自己付出的人,是什么样的心理?

我其实不幽默


首先,我先发表一下我对这件事情的观点。

1:如果有人贬低你,太高自己,这完全是一种自卑心理,在自卑者的内心深处可能没有感受到,也许他根本感受不到,如果令你感到不舒服,你完全可以远离,或者疏远。尤其是第一感觉让你不舒服的人,以后也绝对不会让你舒服。

2:人在江湖,好坏都有,我觉得笔者应该是一个善良的人,如果我们的付出连别人的感恩之心都得不到,那你就应该学会拒绝。这样反而会得到更大的尊重。

3:我们在社会走,最基本的道德就是有感恩之心,这也是最难做到的,我们从生活中任何的事情上,也都要学会感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感受去爱。一定会有好的回报!


幸福佐敦


木林解答:这样的人的可悲又可怜。可悲的是在别人眼里,他和傻子没什么区别,人家都懒得搭理他。可怜的是他自己心理都不承认自己,希望通过踩别人认可自己,但那是假的。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有。因为我曾经一个同事就是这样的存在。而他的结果,就是逐渐淡出了同事的视线,从此不知去向。

1、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那是自欺欺人的心理

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这是自己的想法。因为不会有人去买账这种行为,除非是特别爱你的人。但是,爱你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人。

因为在自己的内心里不认可自己,所以需要以“口中踩踏”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存在。但是,它毕竟只是口中的,而不是真正他人的认可。

当不在人前的时候,内心充满了狂躁后的不安。没有朋友,亲人不待见,没有沟通。只有无声的痛苦,在逆循环着。越是不安,越是要这样,越没有阳光。

2、不记得别人的好,只记得自己付出,别人都是假想敌

我们的生活需要记得别人的好,不只是感恩别人。因为你在感恩他人的时候,自己的内心也可以得到审视,可以获得更多的温暖。

只记得自己付出的人,活得很累。因为要不断地去记忆自己做过什么,同时目光只看自己的回报。但是,却不能满足内心过度的欲望。

很显然,这是自私的心理。在内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这样的人,不会受伤。因为他已经把自己包起来,所有人都是他的假想敌。如果有伤痛,那必定是致命的。

3、每天都这样,那是一颗痛苦沉沦的内心

我们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很伟大的人,更不会是一个特别宽容和仁爱的人。我们需要经历生活的洗礼,从欲望和迷失中走出来,留下了真诚和清醒。

每天都活在自我欺骗和攻击他人的心理下,人生是痛苦的,而且看不到未来。如果可以用温度来形容内心的话,这颗心脏早已经被冰冻,还是在黑暗中。

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样的人-负能量携带体,就像我们这次的疫情病毒一样。会伤害他人,但是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

综上所述:

这样的人,不会在人前轻易承认自己的软弱和无能。就算是此刻承认,下一刻也是“翻脸比翻书都快”。

痛苦的远远不只有他,还有他的家人,他的爱人,他的子女和父母。他们从他的身上看不到正能量,只有不断的抱怨、责骂、嘲笑。

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我建议你远离他。如果你的朋友有这样的人,除非你觉得自己是太阳,否则还是不要做那个包容他一切的人。


我是【木林谈心理】,喜欢探讨生活中的心理学,通过文字给您带来温暖的感觉,陪您一路前行,我们一起共同进步。

木林谈心理


生活中有时候会一些另人很讨厌的言行举止。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就是一种典型。

这样的人其实内心本质上是非常自卑的。由于小时候在家里得不到重视,自己的需要经常被忽视,或者是被剥夺,于是内心极度不平衡,想方设法要证明自己比别人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也比较强势,基本上多数时候都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只要能证明自己强就行,并且很多时候不懂得分场合,一味追求刷存在感。

而从不记别人好,只记得自己的付出,这就有点意味深长了。这样的人不止是自卑,更多的是只知索取,不懂感恩。这就和一个人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了。如果说一个人小时候想要什么父母都满足他,或者他小时候很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父母都帮他做了,却从来没有告诉他为什么,也没有让他明白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那么,这个人就会把父母为他所作所为和别人为他所做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自然也就不会记得别人的好了。而一味强调自己的付出,就是想要回报。

不过,有一个群体比较特殊,即人格障碍患者。

1.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戏精上身的他们任何时候都在表演。在他的思想里,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每个人都要围绕着他转,看他表演,当有人妨碍他表演了,他就会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而当他想要吸引别人看他的表演时,就会不停的强调自己的付出,并且声情并茂,堪称奥斯卡影帝(影后)。

2.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多疑、自卑、撒谎成性、会演戏、易激惹……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他们的脑子里尽是YM论,有严重的被害妄想。如果你不小心和他们做了朋友,那么恭喜你,从此你进入被黑、被迫害模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是他们的强项,无人能敌,一贬低起人来,不到你认错决不罢休,哪怕你没有错,而且他们永远不会记得你的好,满嘴胡言尽是你的错,还到处宣传,闹得人尽皆知。论不可理喻,他们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

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我们将这类群体统称为杠精。


里外雅堂


答:这不配“人”字!

1、经常看到他人长处者,自己优点最多(反之亦然)

2、你看头条上的喷子,错别字连篇,脏话粗话恶语,因为在他字典里只有阴暗。

3、善人欣赏好人,好人赞美善人。

4、家母百岁全自理,一生行善积德,她老人家的健康秘诀—— 人前欣赏人,人后夸赞人!

5、赠您满目阳光灿烂🌞满心善良真诚百岁家母素颜随拍,愿您全自理到百岁以上👍








绥格格


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是自卑心理的体现

想抬高自己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是一个人内心自卑,缺乏自信的表现。这种人在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时,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但其背后的原因都是一样的。

他们经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是“你怎么那么笨呢?”“你是不是傻”“你脑子有病吧?”,其意图是要说“你看我多聪明”“看我多能干”“看我多厉害”,而实际情况往往恰恰相反。

遇见这种人,你若意图和他讲道理,他会跟你“开杠”,反复强调证明自己是对的,即使事实说明他的说法不对,他绝不会承认他的错误。当然,这种人也不是跟谁都“开杠”,在遇到他们敬重的人,比他更强势的人的时候,他在口头上会便甘拜下风,但心里还是不服气的。

可见,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的人,通常是自卑的,这种自卑带来的是执拗和自命不凡,即自卑且自负!究其原因主要是从小不被重视,意见大多不被采纳的缘故。

建议大家远离这样的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争执。如果你自己恰好有这方面的情形,建议你少说话,多做事,用实力证明自己的能力,多说无益,干出点名堂自然就会被认可。

不记得别人的好,只记得自己的付出是自私心里的体现。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私是人的正常心里。但是在社会交往中,过于自私往往于人于己都不利。

自私的人经常表现为,你为他做了多少,他都不当回事,也不领情,他会觉得你是应该的。如果你付出的是东西,你可能从他那里换不回同样大小的东西;如果你付出的是金钱,那么你能慷慨借钱给他,他却未必能慷慨借钱给你,如果你付出的是爱,那么有可能一去不回。

自私的人往往是从小得到的爱太少了,因为他拥有的东西太少了,所以他总想着不能让自己吃亏。

所以,如果你遇到了自私的人,注意衡量你和他的交往中,你的损失你是否可以承受;如果你是自私的人,那么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眼界格局,学会感恩,报恩,你将收获更多!

自卑与自私这两种心理有一定的相关性。

自私者都是自卑的,这种自卑源于他的过度贪欲,患得患失,欲求不满。

自卑者有些只是自卑而不自私,这跟他的经历处境有关系。一旦他能通过努力突破这种局限,走得出来,就成了很多有名的成功者。自卑却不自私的人蕴藏着无限的潜能,但他得先过突破自己这一关。

自卑又自私的人是非常可怕的人。

总之,我们要尽可能地提高个人修养,深入了解自己童年时的创伤,学会安抚自己的伤痛,直面自己存在的问题。做一个自信而无私的人,你将会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更好的人际关系。


微甜暖阳


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从不记得别人的好,只记得自己的付出,这是人的本能意识所体现出的一种自我心理,也可以说是自我本能的需求,是绝大部分人都具备的一种心理表现,而不同的只不过有些人表现出的比较隐晦,有些人表现的比较明显,当然这与个人的自身条件及能力是有关联的。

其实不论是贬低别人还是抬高自己,或者不记得别人的好,只记得自己付出,对于这样的行为体现我们都要客观的去看待,从整个社会上来说,相对的基本论证标准都是以高低、好坏、美丑等来认定的。

01、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你可能没有这种想法,但你未必没有这种行为,可能从本质上你的思维并没出现这种观念,尤其是贬低别人,那么抬高自己这是你不想要的吗?也可以这么说,你不想高高在上吗?回答一定是否定的,谁都想站在不论是学习(成绩)、生活(质量)工作(成就)的高点,其实你想高高在上而压制了别人的行为,可能在你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过了。

比如在你上小学的时候,课堂里老师提问,“哪位小朋友能够告诉我1+1等于几”?全班会有许多同学举手要求回答这个问题,而老师恰好选择了你来回答,你的回答是,“1+1=2”,老师会说,“你回答的非常正确,你很棒”,而此时你的心情肯定是喜悦的,但是你无形中在此刻你已经占到了你们全班小朋友当中的顶峰,这就是典型的,机会性的抬高自己而压低了别人。

长大成人参加工作以后的你也是如此,在相比小时候的你,这抬高自己压低别人的做法就隐晦的很多,因为在你内心里,每当在工作上的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你都希望自己做的很好,或者是尽善尽美,希望得到老板的赏识,而加薪升职。

当你在工作中取得了成就或有突出的贡献时候,你必定得到老板的赏识,或者是加薪升职,而由于你的成就和突出表现,自然也就与你同事们之间的距离拉开了,如果你在升职了,也成为了主管,那么你与同事之间的高低的距离也就有了,这些都是在我们内心当中,一种本能需求,让我们在不断的努力或奋斗当中所取得的,“抬高自己”的期盼心理表现。

02、从不记得别人的好,只记得自己的付出

从人性的本质上来说,哪个人又不是这样,别人对你好基本上都抱有一定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性当然包括着一种付出,而也正是这种付出,基本上都存在着相互回报的,至少能够索取到一方的回报,除非那些能够做到像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的人,可能不要回报,但也仍然是在自我保全的前提下付出的。

可能你会说,他是我的朋友,我对他好,我不需要回报,其实你对他好同样是要求有回报的,而你所要求的回报就是你希望和你朋友的友谊继续的延续而不停止,如果说我在做公益活动,我所对他们的好或者一种帮助,我不要求回报,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你想要的回报就是希望他们再得到你的帮助以后能够好起来,其实这同样是一种回报的需求。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一句话:“人的举动都不是无端的作出”。

说到只记得自己的付出,其实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每当一个人在某件事或对某一个人有付出的时候,他当然记得清清楚楚,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必定是一个体验过程,而这个体验过程将是一种经历性的经验积累,人只有记住自己的付出,才能索取自己的内心需求,而这种需求,也就是在不断自己的付出,过程中而得来的。

可以,记得自己的付出并不是一件不光彩或不好的事情,是每一个人的思维记忆的一种体现,的一些行为体现,作为一种储蓄性的回忆来不断的鞭挞自己在今后自我成长道路上的努力和奋斗,其实际性的意义也是在一种不断的总结当中前进。

结语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都感觉到别人在贬低我们,而语言上的贬低要比行为上的贬低冲击力要大一些,这也是因为我们在认知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思维模式造成的一种感知上的错觉,所谓语言上的贬低,是在表面上具备一定的冲击力,而行为上的贬低是我们内心感受上的体验。

而现实是,如果当真有人在贬低我们的时候,而我们又能够察觉到这是在贬低我,足以说明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我们被别人贬低的这一点的不足,至少可以说你有被别人贬低的地方或者是缺陷,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将别人贬低的行为或者语言转化为一种激励,来完善我们被别人贬低的不足或者缺陷,那么其结果也就是别人在贬低你的依据没有了,也就不存在什么所谓的贬低了。

如果从口头上来说,记住别人的好,那是一种虚无缥缈的表现,倒不如将别人的好体现在现实上,这样的记住才是真实可靠的一种延续,自己的付出一定要记住,而且要牢牢的记住,因为所有的付出,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也可以说是真实性的体验,更是一种经验性的积累,只有不断的总结和完善你的付出,你才有可能真正的走好你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


5分钟心理


喜欢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只记得自己付出的人,都有着极度自卑的人格。

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

有的人看起来总是高高在上,看不起别人。这仅仅是在企图通过贬低别人来掩饰自己的不安,是典型的缺乏自信的表现。而真正自信的人,总是虚怀若谷、平易近人的。

只记得自己的付出,不记得别人的好,说明这个人情感闭塞、缺乏关爱

忘记自己所付出的,但牢记别人的帮助,这是智者所为。对于觉大部分人来说,都会关注自己所付出的,这是人性,无可厚非。

不记得别人的好,有两种可能:

一是,刻意忽略别人的好,当然这也是种痛苦的体验。因为这样的人通常情感闭塞,且自觉缺乏关爱。

二是,对TA来说,这种“好”可能并不值一提。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对TA来说,“滴水之恩”可能就是“滴水”而已,甚至有可能觉得理所应当。这样的人,自然是不会知恩图报的。

总得说来,这个人的心理应该是极度自卑,且情感闭塞、缺乏关爱,你可以选择敬而远之,也可以真诚相待,去感化TA。


古月胡音


1、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是为了寻找优越感,如果一个人不给自己打造点优越感那他就会陷入自卑,一个人,谁都不如,谁都不是,屁都不算,那他活着是什么意义?什么价值?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是这样想的(我什么也不是)。所以我们应该对那些自大的人宽松些,他们大多数的自我抬举都是无意识的习惯而已。

2、“好”是不好记的,但“坏”总能让人怀恨在心,耿恩于怀。这就要进行自我反思了,静下心来你会发现,我们自己也记不起来别人太多好,更多的是不好的映像。

价值观的不同才导致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诸多误解,有可能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别人没有感觉,也许我们不经意间的举动感动或者说伤害了一个人的心灵,我们自己却没有感觉,但别人却铭记在心。

假如一个人天天为你付出(他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而你却认为他对你的付出没有任何回报,其实只是你感觉不到他所认为的意义而已,所以说三观不同互相尊重,三观不同就少接触吧,也不要耿恩于怀。

做人要大度,学会理解,学会包容。


默心理


没有感恩的心的人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懂得感恩啊,这个人毛病会很多很多,好运气不会来找到他头上,运气一个接一个健康会出问题,倒霉的事儿来了,你想一想,你做什么事能成呢?没有感恩心不行啊,太吓人了。

恶语伤人六月寒,大家已经知道呃呃语相报这样的人呢?损害的是自己的福德福德是怎么来的呢?是靠做人做事的点点滴滴,积累过来的,还这样,福德是财富啊!

人生要活明白啊,首先要会感恩,懂得感恩了,不抱怨不止咋不推卸责任,敢于担当这你的力量就一点一点一点就积累下来了,你就有力量去做事儿了,做人做好人就能做好事儿,人做不好,什么也做不好,做人的原则是什么呢?就懂得让人包容人,不怨人,不恨人,不止责任不分别人,拥有满满的正能量才能够越来越精彩,越来越顺利,越来越好。

好命啊,都是修来的福啊,我们现在就好好的去修,去帮助人去服务社会大众去绿色回大众忘掉自我,不自私,不贪婪,别抱怨别人,处处与人有礼,敬天敬地敬鬼人。一个人懂得尊重万事万物,包括小人物,我们都尊重他都包容她,让你这个人呐就容易成就了自己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挺不容易的,一定要明白因果什么是因果呢?种善因接善果,终个人结恶果,这个道理我一定要明白,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东北向前


靠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的人往往都有一颗赤裸裸的虚荣心。


今天她能告诉她买了一个多少多少钱的包包,要比谁谁的好;明天她又会告诉你,她家的孩子有多优秀和听话,然后再告诉你别人家的孩子有多蠢笨和叛逆。再然后就是各种炫耀,买过的牌子哪个哪个好用,有人却不知道这个品牌,是个乡巴佬……反正她觉得她拥有的一切都要比别人家的好,并且还要有人来附和她,她就越开心。

这样子的人生活中有很多,他们往往自视甚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个个方面都比别人好,比别人优秀。

他们往往站在上帝的角度,通过挖苦嘲讽别人来获得自我满足感、优越感。到最后,可能还觉得自己是个直言不讳的好人,常与同好挣高下,不与傻瓜论长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