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饅頭為什麼感覺越餾表面顏色越暗?

每日疑問


一看這個問題就知道您是北方人,題目上的字還是土語。饅頭在我們老家天天必吃,所以免不了每天都會重複蒸,一頓兩頓沒什麼,次數多了就變黃了,其實這是很正常的,接下來就跟你分析一下。

1.饅頭面里加了幾樣添加劑,酵母、泡打粉白糖或者鹼面,隨著加熱次數的增加,面裡添加劑就會發生變化。

2.鍋裡燒的飯也會對饅頭造成影響。有些時候饅頭皮會發黑,就跟鍋裡的食材和籠屜上的殘留物相關。

3.用老酵頭做的饅頭更容易變色,因為老酵頭是發酵時間很長的麵粉晾乾後再重複用的,它裡面的添加劑變量的程度更大,所以就容易變色。

以上這些因素都是饅頭越蒸越會色重的原因,可能不是很全面,因為這裡面有很多專業的化學知識,當初學習不好,所以只能用自己理解過後的表達方式說了。希望能解答你的疑惑。

如果覺得有用的話,記得關注50美食,一個長不胖的瘦子廚師、麵點師,每天為你分享各種烹飪美食的小技巧。


50美食


本人老家是北方的,饅頭對於我們來說是天天吃的主食,本人十六歲就會做饅頭了,最擅長的麵食製作就是蒸饅頭,平常在家裡做饅頭不可能吃一次就做一次,肯定是有多的,多的饃頭就放冰箱,下次吃時餾一下就可以吃,本人來分享一下“饅頭為什麼感覺越餾表面顏色越暗”這個問題。

一,復蒸時饃頭表皮氧化了。我們現在吃的麵粉都很白,其實真正磨出來的麵粉沒那麼白,我老家有三畝地,一年種植兩季莊稼玉米和小麥,小時候和媽媽拉著小麥去磨坊磨麵粉,磨出來的麵粉的白度和現在的麵粉差遠了,顯然現在的麵粉都加了增白劑的,增白劑的原理是利用氧化劑的反應增白的,當饅頭剛蒸好時白白的,再餾時會促進還原反應,所以越溜表面越暗。

二,儲存方式。平常我們習慣性的把吃不完的饅頭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不知你有沒有發現把饅頭放冷藏後當再拿岀來時饅頭顏色變暗了,表面硬硬的,顏色也變暗了,放冷藏室會把食物的水分吸收。正確的儲存方式是把饅頭放在袋子裡放冰箱的冷凍室裡,可以鎖住饅頭的水分不容易顏色變暗,食用時提前拿出來放一會兒解凍,再上蒸鍋蒸。

本人在屋裡做饃頭也和你一樣,做很多然後凍冰箱,這是以本人的經驗所分享的解答。


以琳日記


我家是安徽的,我們那也叫溜饅頭,就是熱一下的意思。我認為它是一種地方的方言。因為時間長了,鹼餾出來了,都積聚表面,所以饅頭越餾顏色越暗。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有別的問題大家可以加我微信或私信給我,謝謝


欣欣的爸爸


首先我們蒸饅頭都要放鹼面,第一個鹼面放了她就饅頭熱的時間越久就表面要發黃,在一個麵粉不好的話,饅頭留得越久的話,饅頭表面皮皮也要發黃。





小霞故事


首先選用高筋麵粉,發酵粉要按比例放,不能太多,否則影響顏色。



193小郭


發酵過程






靜心秀娟茶文化


饅頭在冷放得時候是要失水的,表皮的水份減少所以會和之前顏色不太一樣了,餾了的饅頭建議可以把皮揭掉再食用,這樣口感會好些。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7339c2b55e194bedb70dc3fd22ce6adb\

小李在重慶


就是一種簡單得氧化還原反應。饅頭表皮在得到氧後發生還原反應,反覆餾時會促進還原反應的進行,所以越餾越黑,最後的表皮顏色基本就是麵粉的本色了;饅頭內部無法得到氧氣,所以內部沒有被還原,內部的顏色就是被增白的效果。希望能幫助到你。



呆呆得木頭


饅頭表皮變黑是因為饅頭表皮在得到氧後發生還原反應,復蒸時會促進還原反應的進行,所以越蒸越黑,最後的表皮顏色基本就是麵粉的本色了;饅頭內部無法得到氧氣,所以內部沒有被還原,內部的顏色就是被增白的效果。


QM25743292


主要發生氧化反應。和麵用到。酵母,鹼面,如果比例沒有恰到好處,用多了,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多次蒸溜正常現象,肯定不會第一次出鍋那麼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