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房住不炒定位不能因“疫”而变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特约评论员 胡建兵)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2020年1月,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35个三线城市环比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近期,全国有40多个城市出台了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

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短期内疫情对于房地产的影响,主要是项目施工及销售延迟带来的现金流紧张,相比现金对利息的覆盖程度高,压力仍主要集中在到期债务偿还上。为应对疫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多个城市陆续出台了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引发关注。如苏州市发布了被市场解读为“取消封顶销售、取消现房销售限制”的政策;河南驻马店市将首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调为20%;广西南宁将公积金贷款的比例上调到最高50万元。此外,无锡、南京、天津等地也发布措施,减免或延期缴纳税费、延期或分期缴纳土地款、调整预售条件、延期还款等。

面对疫情的影响,地方出台一些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是及时且必要的,但必须守住“房住不炒”这一底线。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再次强调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能因疫情影响而出现政策放松,要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调控机制,统筹做好房地产金融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特别是因城施策仍将是行业调控主基调,疫情过后行业调控尤其是重点疫区政策或将出现灵活调整,但不能与“房住不炒”定位出现冲突。否则,会搅乱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和良性循环。

实际上,从需求端看,虽然受疫情影响,房地产行业按下“暂停键”,但并没有实质改变市场需求总量,合理的房地产市场需求不会凭空消失,只是延后释放。从供给端看,受疫情影响,多地出台的支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特别是延缓土地出让金交付,对于很多之前拿地的企业有较大支持作用。

目前,我国已进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发展的新阶段。各地针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及时精准施策,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于企业而言,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当前的困难,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逐步有序地开展业务,以顺利渡过难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