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秦,隋朝极其相似,都造成大一统,都是短命你有何感想?

银河系广角


我给你一个一个分析一下。

秦帝国:始皇帝灭六国一统天下,说白了百姓不在乎谁当皇帝,但是百姓也清楚的记着:秦国让他们妻离子散,父亲没了儿子,妻子没了丈夫,天下苦秦久矣,绝对不是一句空话。长平之战,水淹大梁等战争死了多少六国百姓,不是一夕之间就能忘记的。我觉得楚汉之争,就是消磨了六国百姓的怨念和六国贵族最后的一点势力。

隋朝: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与关陇贵族之间的角力,隋炀帝一开始建立科举制度就是为了打破关陇贵族对朝堂的垄断,但是对高句丽的战争让隋朝失去了对关陇贵族武力的绝对压制,并没有达到隋炀帝削弱关陇贵族势力的目的。说白了,唐朝就是关陇贵族推出来的。

  


历史的宠儿


得民心者得天下,后世对于秦二世荒淫无道,不足挂齿。但是对于杨广远征高丽,修大运河褒贬不一!

杨广到底算不算昏君,世人可谓见仁见智。秦二世荒淫无道,贪图享乐。对于杨广并不是没有做为。巩固边疆,远征高丽,有雄心壮志。大运河力在今秋功在千秋。隋唐大运河是人类唯一靠体力完成的人类工程。

那么这两个时代同时没有逃过灭亡命运。秦二世荒淫无道,失去了民心,亡是必然!那么杨广从得民心者得天下讲如何失去了天下。

尾大不掉是根本原因,大运河修建劳役能够给百姓报酬吗!官吏穷凶极恶盘剥,平民百姓能够堪重负。远征高丽也得老百姓儿女上阵,一将功成万骨枯。尾大不掉各级官吏利用工程或者远征对老百姓压榨盘剥,最终民心思变!

还有人为因素,朝外很多有才人已经不能入朝为官,草莽英雄这些人惊天伟地之才,能够天下太平!玩猴将相宁有种乎,为天下登高一呼,那就是干柴烈火燃烧。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者天下为家!亡者楼台为舍,嗟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得民心者得天下!


银河系广角之光


【大荒流】来回答: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也旁人无关,如有雷同 纯属意外!

一、历史宿命论者会这样回答:

这都是历史安排好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印证了“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两朝再适合这个定律不过了。

二、经济学者会这样回答:

两朝创业之君都励精图治,勤俭节约,到了第二代穷奢极侈,当了败家子,把老子的家产败光了,从而不断守寡民脂民膏,引起了国家经济马车的崩溃

三、历史学家会这样回答:

据《史记》和《后汉书》记载秦朝是因为嬴政暴虐、秦二世荒淫无道、任人唯奸,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掀起了一场反对秦暴政的农民运动,最终汉高祖取得天下;

据《唐史》记载隋朝二世而亡,是因为隋炀帝大兴土木、开挖运河、征伐高丽,过度劳民伤财,后太原李渊,王世充等群雄逐鹿,推翻了隋朝,建立大一统的唐王朝,并由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一派政治清明的景象。

四、小朋友会这样回答:

老师说了他们该灭亡,因为他们是万恶的封建社会。谁也阻止不了历史前进的车轮。

最后一条:纯属皮一下。谢谢大家阅读喜欢可以+关注!我们换个地方喝茶聊!

文【大荒流】





大荒流


秦对汉说:小汉啊,老秦我走了九百余年了,能阻止天下统一的人或组织都被我消灭了。不过老秦我杀伐过烈,得罪的人太多了,老一辈政敌没有死完,新一代政敌又成长起来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小汉你来做了,除恶务尽,再次完成天下一统!记住一句话“大秦可亡,秦政不可亡”!

汉对秦说:老秦啊,事情你都做得差不多了,现在只差一个背锅侠了,为了天下统一,我只好让你当背锅侠了。所有的恶都是你老秦做的,所有的善都是我小汉种的,汉承秦制,必再一统江山,还天下万民一个太平盛世。

隋对唐说:小唐啊,你我本是亲戚,江山姓杨还是姓李,都是可以的,只是不能姓宇文,毕竟是我们两家联手消灭了宇文家的。你看鲜卑汉化已经完成了,天下再次统一了,老隋我不得不学习老秦,再当一次背锅侠,以成就大唐盛世。

唐对隋说:老表你放心走吧,你留下的好东西我都会继承,像大汉继承大秦一样,我大唐一定在大隋的基础上再创辉煌。谢谢你扶我上马,还送我一程,隋大哥,您一路走好。


大秦铁鹰剑士


秦朝和隋朝,确实有很多相似点,都是我国历史上经过长期的分裂之后再实现全国统一的朝代,而且都很短命。这两个王朝虽然短命,却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后面替代它们的两个朝代(汉、唐)走向鼎盛起到了很大作用。

我觉得这两个王朝都是伟大的朝代,嬴政和杨广被后世评价为“暴君”、“炀帝”,太冤了。可以说,没有秦朝,何来大汉;没有隋朝,何来盛唐!

在“大分裂”后实现“大一统”,为后朝奠定了疆土基础。

秦朝灭六国,结束了东周多年的战国分裂状态,实现了统一。秦始皇还北御匈奴,南征百越,使国家的疆土空前辽阔。杨坚建立隋朝几年后,又灭掉南朝的陈,结束了南北朝数百年分裂的局面。这两个朝代的后继者,汉朝和唐朝,都是在前朝的疆土基础上继续扩张。

开创全新的政治管理制度,为后朝奠定了政治制度基础。

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是中国城“皇帝”第一人,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还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同时建立郡县制,以此加强了对国家的治理。

汉朝在官制上沿用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也基本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分封制。

隋朝开创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等,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本就是隋朝大将,又和隋炀帝是姨表兄弟,建国后基本沿袭了隋朝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唐太宗时期加以完善,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且公正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为唐朝选拔杰出的政治人才提供帮助。

施行统一的经济制度,为后朝经济繁荣发展提供了制度参照。

秦朝统一货币,把秦朝的货币“秦半两”作为全国通用的货币,同时统一度量衡,大大促进了不同区域之间的贸易来往。

秦朝的半两钱,也是后人谑称的“孔方兄”的样子,汉代的钱币也是这个样式。不仅如此,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到清朝末年,钱币都是这个样子。在度量衡上,汉代做过修订,也是执行全国统一。

土地制度上,秦朝自统一六国前的商鞅变法时就实行土地私有制,大大激发了耕地热情,促进了经济发展,汉朝也是实行土地私有。

大力开展经济建设,兴修水利,为后朝提供了丰厚的物资基础。

嬴政和杨广都是有远见,具有真正雄韬伟略的帝王。秦朝兴修水利工程,其中,灵渠、都江堰、郑国渠是三大水利工程。

隋炀帝时兴修的京杭大运河,真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秦朝和隋朝的这些水利工程,都给后面的替代王朝留下了丰厚的财产,这毫无疑问是给后朝走向盛世的非常重要的物资基础之一。

重视文化的力量,都为后朝文化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秦朝统一了文字,把原来秦国人使用的大篆加以整理,然后在全国统一使用。这种字体被称为小篆。汉代初年,都是承袭秦朝的篆字,后来才出现汉隶、草书、楷书等。隋朝时推行“文治”,“儒、释、道”兼容,对社会文化非常宽容,各种文化繁荣发展。唐朝时全部沿袭了隋朝文化,所以才有后来的唐诗、书法、绘画等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的出现。

这里说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大型纪录片《秦始皇》中有解释,说秦始皇焚烧的是民间的部分书,不是所有,很多关于儒家的书籍在官方得到完好保存。秦始皇此举,也是为了“大一统”。在那样一个环境下,也中国人在历史上第一次统治者如此庞大的国家,一些带有暴君成分的行为,不但是不得已而为之,或许,有些时候也是有必要的吧。

秦始皇和隋炀帝,都有雄韬伟略,但操之过急,用民过度,以至民怨沸腾,可惜都“二世而亡”。

秦始皇在位时,筑长城,还为自己修工程浩大的皇陵,统一后的短短十几年时间,想要把所有的大事都做好,谈何容易。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固然重要,但耗资巨大去为自己修建陵寝,建造如此巨大的地宫,却是不应该。隋炀帝之所以残暴,是因为大兴土木,又几次征战高丽,对人们征收繁重的傜役,终致王朝崩塌。

虽然如此,都不能否认秦朝和隋朝在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地位。


微文创


我是文史面面观,一个热爱历史的90后,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

秦、隋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斗争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但却都是三世而亡,百姓苦于苛政,千百年来诟病两朝。

但其实历史也是客观的,老百姓骂归骂。但从来都说秦始皇、隋炀帝是“暴君”而不是“昏君”,这一字之差,可是天壤之别。我只是一个历史爱好者,所以仅提几点个人的拙见,与大家交流。

武力实现大一统,奠定版图基础

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亡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大刀阔斧的制度改革

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

隋朝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

服务“大一统”的文化改革

秦始皇以原来秦国的制度为标准,整齐划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一些制度,企图尽可能消除由于长期分裂割据造成的地区差异,以利统一。

隋朝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

对外强势的“天朝上国”

秦朝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隋朝出现万国来朝的局面。当时周边国家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以日本遣隋使最为著名。

这些都是有记载的这两朝的历史贡献。


秦隋两朝,享国不过短短几十年,都进行了前多未有的改革,给后世留下宝贵的政治资本,但都亡于滥用民力,内外举措过度消耗国力,引发民变和贵族叛变。其实从施政者而言,秦始皇、隋炀帝都是高效率、有魄力的“大老板”,但都因过于强势,改革过于激进,才加速了王朝的覆灭,从今人的角度看,他们的改革措施确实强效有力,颇为先进,但在古人看来,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改革,阻力颇大。

作为今人,我们应该肯定和庆幸我们有灿烂的文化遗产,这是祖先留与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文史面面观


先来看一下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制国家。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实现了皇帝对地方的直接管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向北抵抗匈奴,修筑了万里长城;向南平定百越,建置了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

秦朝疆域空前辽阔,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北达阴山、南据岭南,国土面积达340万平方公里左右。全国初设三十六郡,后来增加至四十八郡。

公元前207年,秦朝历经二世胡亥后,在秦王子婴即位46天时,开门投降了驻军灞上的刘邦大军,秦朝灭亡了。

从秦统一六国到灭亡共历经十五年。

再来看看隋朝: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建立了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军攻入建康,南陈灭亡了。第二年隋安抚岭南之地,实现了全国意义上的统一。隋文帝身体力行,勤俭节约,开创科举制,沿袭均田制,轻徭役、减赋税,与民休息,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史称“开皇之治”。

隋朝疆域东起辽河、西至敦煌、北抵大漠、南据交趾,国土面积达427万平方公里,大业五年(公元609年)时隋朝一度吞并吐谷浑、伊吾,疆域达到极盛,国土面积达到467万平方公里。隋炀帝时实行郡县二级制,全国设190个郡。

公元618年,李渊夺取隋朝政权,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建立唐朝。隋朝国祚三十八年。

秦朝和隋朝在某种意义上有其相似性,具体详述如下:

一、结束分裂局势,实现国家统一。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长达二百五十余年的动乱年代;隋统一了南北分裂的局势,结束了“永嘉之乱”后南北朝二百七十余年的混乱年代。两个国家的统一疆域均达到辽阔,功高至伟。

二、国运时间短暂,两世而亡国。秦朝国运十五年,秦二世而亡;隋朝国运三十八年,隋二代而亡。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三、废除太子,国基不稳。秦太子扶苏被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矫诏害死,扶持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即位;隋文帝诸子为争皇位明争暗斗,最终太子杨勇被贬为庶人,次子杨广即位。

四、皇权旁落,奸佞当道。秦二世时,宦官赵高害死了丞相李斯,把持朝政,“指鹿为马”,昏庸腐败,谋权篡位,害死胡亥后想自己称帝未成,被秦王子婴杀死;隋炀帝时,权臣宇文家族显赫一时,后发动兵变逼死杨广,自称为帝,不久被其他联兵剿灭。

五、贪图享乐,耳目闭塞。秦二世胡亥政权交由赵高,自己整日沉溺后宫,以致天下大乱,群起攻之,还不知晓;隋炀帝杨广整日游玩享乐,政务交由权臣处理,最终死于江都。

六、大兴土木,民不聊生。秦时重刑厚敛,修筑驰道、万里长城、阿房宫、骊山陵墓、河渠等,民不聊生,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和后来的刘邦项羽起义,导致秦的灭亡;隋炀帝时营建东都洛阳,修驰道、筑长城,兴建大运河,三征高丽,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给人民生活带来沉重负担,后期爆发了翟让、李密的瓦岗起义,其余各地群雄并起,祸乱伊始。

七、为下个朝代的盛世开创打下基础。汉朝大体沿袭了秦的“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所不同的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创下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等一系列盛世,国运四百余年;唐朝沿袭了隋的“三省六部制”,并在此基础上日臻完善,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整顿吏治,知人善用,休养生息,完善科举等,创下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元和中兴”等一系列盛世,国运二百八十九年。

以上为秦朝和隋朝的一些相似点,唯一值得褒奖的是秦昭襄王时修建了都江堰,秦始皇修建了郑国渠和灵渠,隋炀帝杨广时修建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虽然当时耗费了大量的民力财力,然而对子孙后代来说却是功利千秋,福泽绵延的一件大好事。


说说历史那些事


秦朝与隋朝,的确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例如均终结乱世重塑一统,又如均传位出错致二世而亡,再如汉承秦制、唐承隋制均成盛世等等。此外,就连两个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同样有诸多的相似之处。

相似之一:虽然均统一天下,但又存在内忧外患

秦朝终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乱世,隋朝则终结了五胡十六国以来的乱世,然而两个王朝虽然均实现了大一统,但其实又都存在极为严重的内忧外患,而这同样是两个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1、上层社会矛盾剧烈。秦朝和隋朝均存在极为严重的上层社会矛盾,其中秦朝主要是山东六国文化与秦文化之间的矛盾,而隋朝则主要是门阀士族之间的矛盾。

  • 秦朝:由于春秋战国以来的长期分裂,各地区早已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例如齐鲁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等等,而这些文化之间又存在极为严重的文化壁垒,这便使得统一天下的秦国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这种剧烈的文化差距也导致了山东六国知识分子对于秦国很难认同。虽然秦始皇曾尝试将秦文化与六国文化融合,但历经数年努力却始终未能成功,例如秦始皇依照齐鲁文化泰山封禅,却遭遇山东儒生耻笑,而这最终酿成了“焚书”事件的爆发、

  • 隋朝:自西晋以来,权力便始终是贵族门阀手中的工具,朝政大多掌握于门阀士族手中。因隋朝继承于北周,因而核心权力基本掌握在关陇集团手中,而被灭掉的北齐权力核心却掌握在山东士族手中,南陈的核心阶层则是南方贵族门阀。隋朝统一天下后,山东士族与关陇士族本就矛盾重重,而南方士族又本就对北方胡人政权极为抵触,这导致隋朝内部门阀士族存在极为严重的矛盾。

2、民间矛盾极为激烈。秦朝和隋朝同样存在极为严重的民间矛盾,其中秦朝主要是百姓对新生秦国的不认同,而隋朝则主要是地位差距所致。

  • 秦朝:由于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天下诸侯虽然表面上仍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各地百姓早已是“只知诸侯而不知天子”,而从各种史料来看,当时的百姓对外均已诸侯国自称,例如魏人张仪、楚人屈原等等。因此,秦国虽然统一天下,但短期内却很难获得天下百姓的认同感。

  • 隋朝:北周灭北齐、隋朝灭南陈之后,北周(隋朝)上下均以征服者的姿态对待北齐和南陈百姓,例如他们称北齐之民为“机巧奸伪,避役游惰”之民,而南陈百姓对于隋朝统治者同样极为不满,例如《北史·苏威传》中就有“于是旧陈率土皆反,执长吏,抽其肠而杀之,曰更使侬诵五教耶”的记载。北齐百姓对于低人一等极为不满,南方汉人又叛乱不断,这使得民间矛盾极为尖锐。

3、统治阶层矛盾突出。其中秦朝主要是山东六国贵族集团的亡国之恨,而隋朝则是皇室和关陇集团的分裂。

  • 秦朝: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虽然将山东六国贵族迁居关中而就近监视,但六国贵族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在各地仍然存在极为庞大的实力。对于山东六国贵族来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损失最为严重的就是他们,因此他们对于秦朝不仅怀有亡国之恨,对于恢复往日辉煌更有极强的愿望。

  • 隋朝:从西魏到北周,其权力核心一直是以“八柱国集团”为主的关陇士族,虽然畏于当时杨氏家族的权势,关陇士族对于杨坚篡位只能承认,但内心的不满却是必然,甚至连杨坚的弟弟杨瓒对此也多有怨言。杨坚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称帝之后便对关陇士族进行持续打压和排挤屠杀,甚至连帮助过自己的刘昉也处死了,这自然激发了皇室和关陇士族的矛盾。

相似之二:改革遭遇极大阻力,统治根基严重动摇

秦朝和隋朝可以说是历史上改革力度最大的两个王朝,也正因如此使得继承他们制度的汉朝和唐朝受益良多,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改革,极大的动摇了两个王朝的统治根基。

1、秦朝。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曾经推行了大量的改革措施,例如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又如废除六国文字、度量衡,再如土地改革等等。虽然事实证明,秦始皇的改革是一项极大的进步,然而想要推翻实行了数百年的制度,又谈何容易,这种激烈且涉及面极广的改革,直接导致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反对,百姓难以接受,而尤山东六国贵族后裔和知识阶层更是抵触严重。也正因如此,秦始皇每推行一项新政,各地便总会爆发叛乱,其中尤以楚地最为严重。

2、隋朝。随着皇室和关陇士族之间矛盾的不断激化,杨坚和杨广均急于摆脱关陇士族对于皇权的掣肘,隋朝首创科举制度的原因便在于此,目的便是为了从寒门吸收人才,从而打破朝中的权力结构。此外,隋炀帝迁都洛阳的目的同样在于此,目的就是为了将政治中心迁离关陇地区。而隋炀帝父子对关陇士族的持续打压,以及急于摆脱关拢士族的做法,使得关陇士族集团感觉到了危机,并进一步激化了皇权和关拢士族之间的矛盾。

秦朝和隋朝的剧烈改革,毫无疑问极大动摇了统治根基,秦末天下动乱之时,虽然是从陈胜吴广而起,但主力仍然是六国贵族后裔和知识阶层;而隋末天下大乱时,同为关陇士族的李氏家族得以迅速崛起,凭借不多的兵力很快便攻入了长安,并最终夺取了天下。

相似之三:地方势力太过弱小,天下大乱时无力扑灭

地方势力过弱,这是秦朝和隋朝共同存在的严峻问题,不过秦朝是由于官制改革导致的问题,而隋朝则是由于乱世以来遗留的问题。

1、秦朝。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之后,为了实现中央集权统治,因而推行了相应的官制改革,中央朝廷推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的高级官员则全部由中央朝廷直接任命。然而,由于当时没有相应的官员选拔制度,地方上也仅有郡守、郡尉、县令、县尉等高级官员由朝廷派遣,而再下一级,实际上仍然是从地方上选拔而来。此外,秦国于各地的驻军主要集中于战略要地,地方上的军队要么是新征募的,要么便是原六国投降后的。如此一来,秦末天下大乱时,各地豪强迅速聚集起大量兵卒,杀死各地官员投入叛乱之中,而这也是秦末天下叛乱迅速蔓延全国,而各地军队却难以发挥作用的原因。

2、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基本延续了东汉以来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制,但由于战乱频发职务分配需求扩大,加上为了防止地方威胁中央权力,因而各个政权均对“州”进行了大量拆解,导致南北朝时期天下合计设有220州、999郡,但由于当时国家众多,问题尚不突出。隋朝重新统一天下后,为防止“刺史”权力过大威胁中央,杨坚于是“罢天下诸郡”,重新恢复“州-县”二级制,但由于当时“州”的数量实在太多,使得中央难以管理,因此隋炀帝继位后大量并省州县,并效仿汉制,改州为郡,再次实行“郡-县”二级制。然而即使如此,隋末时期天下仍然设有190郡、1255县。由于一级行政区域设置过多的原因,导致在隋末天下大乱中,各郡力量过小自顾不暇,根本无法凝聚力量勤王救驾,朝廷根本无力扑灭起义的火苗。

如上所述,秦朝和隋朝由于地方势力太过弱小,导致天下大乱时根本无法迅速扑灭叛乱的火苗,反而使得叛乱迅速蔓延,最终毁灭了王朝的统治。

相似之四:皇位传承问题严重,二代帝王耗尽根本

秦朝和隋朝均存在严重的皇位传承问题,不仅二世的继位本就令人生疑,而且两人的所作所为均耗尽了王朝统治根本,最终导致二世而亡。

1、秦朝。虽然最新的研究表明,胡亥极可能是秦始皇钦定的皇位继承人,但从他继位之后对于宗室子弟的大肆屠戮来看,他夺取皇位的手段或许并不见得正大光明,甚至就连秦始皇的突然病故都极为的蹊跷。而秦二世继位之后,更是一味的贪图享乐,反而将朝政全权委托于宦官赵高,结果不仅整的朝廷乌烟瘴气,朝政混乱不堪,就连自己也最终死在了赵高手中。也正是由于秦二世的统治,导致秦国的统治根基《秦法》开始变质,而且毫无顾忌的滥用民力最终激发了民变,进而演变为了推翻秦国统治的天下大乱。

2、隋朝。隋炀帝杨广本就是凭借善于伪装,从太子杨勇手中抢来的太子之位,甚至继位过程中还存在“弑君篡位”的嫌疑。此外,隋炀帝统治期间,不论是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还是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虽然有其政治目的在里面,也体现出了他解决各种矛盾的思路,但由于急功近利的原因,不但没能化解各种矛盾,反而使得矛盾更加激化,造成天下大乱,不但自己在江都被杀,也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

可以说,由于以上几点原因的存在,秦朝和隋朝的统治本就不是很稳固,王朝的覆亡有其必然性,但这并非是两位二世帝王甩锅的理由。

以上便是秦朝和隋朝灭亡原因的相似之处,作为历史上极为短暂的两个大一统王朝,这两个王朝存在的时间虽然很多,但对历史的影响力却极大,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两个拐点。


香茗史馆


两个王朝都创造了大一统的局面: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列国纷争乱世,统一天下;隋文帝结束了自西晋“永嘉之乱”以来近三百年的动乱和分治。

两个王朝的建立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始皇开创帝制,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隋文帝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为后来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两个王朝开创者晚年都听信谗言,废除太子,选错了继承人,导致二世而亡,王朝短命。

可谓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更印证了那句老话:创业难 守业更难。




流浪猫加菲呦


对于大一统,通常有两个历史构成:一是通过战争而形成的大一统,一是通过文化而形成的大一统。而历史上的秦朝、隋朝都是第一种的典型,通过战争而形成的大一统。

从历史经验教训来看,朝代的更替,文化是一个稳定社会形态的基石,通过武力解决的形式的大一统,没有文化的根基,社会结构就会变得极不稳定。

秦朝隋朝,虽然通过战争解决了大一统的问题,但是由于统一后的施政施策过于激进,没有顾及到休养生息和民生感受,在基础建设领域劳民伤财。由于社会的动荡在战争的阴影和损失还没有消散,由此而带来的大一统只可能是短暂的和带有戾气的。

而展望衔接秦朝和隋朝的汉朝和唐朝,则恰恰是大一统后先休整民生,巩固文化,在民间富足和百姓安康之际,再开疆扩土,由此,历史上才会出现汉武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综上所述,简单的说,使用战争换来的大一统,是一阵强心剂,而文化的繁荣,民心的归一,才是真正的大一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