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为何高原地区疫情明显弱?

有度致远


云南属于高原地区。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相当严格,截止今天二月二十八号异地返乡的除正常测试体温登记信息之外仍要居家隔离十四天。前些日子更是严格,两三天才能出小区购买生活用品平时不允许随意进出。由于严格管控所以云南的确诊病例一直保持较低,现在已经有几个州市连续几天出现双零,既零疑似零确诊。


sunmu十一郎


高原地区的人反而不吃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和平相处,高原地方的人也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我只见过他们吃牛羊肉,猪肉都吃的少。高原牧场多,粮食作物少,适合牛羊放牧,不适合养猪。还有就是人口稀少跟外界交往少,交叉感染的机会也少。空气、水都好,化学物质农药都少。再说了,高原海拔高,也不利于细菌的滋生。见过华南地区的人抓老鼠吃,虽然是田鼠、竹鼠,对我这个北方人细思极恐,后背发凉,我在北方就没有见过猫一样大的老鼠,呵呵!


游荡的皮哥


高原地区一般气候特别,紫外线强,风大,人口相对稀少,有的地方交通相对不便,再加上防控到位,所以大多地方疫情明显弱。

比如云南,虽然大部分州市处于云贵高原,但也有海拔低的州市,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而且象丽江、大理、西双版纳、腾冲等很多地方都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春节前有很多外地旅游者,因此如果把疫情弱归于自然条件,未免牵强。

其实这次云南疫情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各级政府组织有力,措施得当,老百姓积极支持配合。

比如说大年初一很多地方就对自驾游的游客进行了限制和劝返;在有的地方还在不愿帮助湖北和武汉的同胞之时,云南各级政府就集中安置这些未能及时返回的游客,积极关心、安排好他们的生活;从疫情开始信息就很透明,避免了大家的恐慌;昆明虽然不大,但城区人口也有近四百万人,政府只是倡议大家少出门,每个家庭指定一个人每两天上街买菜一次,大家就都严格执行了等等事例很多。

云南虽然在全国各方面都相对落后,但已先后派了七批医疗队支援湖北,后几批都己经从部分州市的医院抽人了,除了前两批对口支援咸宁外,其余五批大部分都到了武汉;无论政府还是民间,捐助了很多蔬菜、水果;另外还力所能及做了一些事。

当然,云南人的特点就是朴实、直率、热情,很不会宣传,比如说云南运去湖北的蔬菜和水果数量、品种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但可能没太多人知道,其实云南人也觉得没必要显摆,因为全国在云南遇到灾害或平时也给了我们很多无私的支持和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理所当然的。

到今天,云南全省确诊病的174例中,还在住院的有22例,治愈150例,2例死之;怒江、迪庆两州市仍为零确诊,临沧确诊的唯一的1例是输入性的。

前两天看到一位外省网友晒社区配送的二十元、三十五元、六十元套菜,有的网友说贵了,我在评论里回了一句“大哥,己经很便宜了,我刚才到菜市场买了半斤茴香尖,10元”,后来我备注了昆明是用公斤,不过说实话,半公斤茴香尖择一下也就够家里煮个汤。

特殊时期,肯实有很多不如意、不方便,没什么可抱怨的,淡定些,所有的不如意终将过去!








多知一二


为什么西藏还有高原上,疫情明显比较弱,就是因为流动少,新型冠状病毒,最怕的是天气比较热,地表温度达到40度以上,基本上他就不攻自破了,很多人怀疑,从蝙蝠身上传过来的,也是因为蝙蝠的体温,能够达到40度,仅此推测而已,而高原上的气候,温度很低,空气很稀薄,那么病毒的刘爨性会不会更快呢?这个有待证实。

这次春节,我们是1月15号,从成都出发,自驾拉萨,路上人和车都很少,拉萨还好,排队的人去布达拉宫,进入布达拉宫广场,每天排队的人很多,我们也去了,包括大昭寺,他有一个安检系统,即能说普通话,又能说藏语,但是,听那个机器,多数说的是藏语,这就说明本地人,到拉萨的比较多,外地到拉萨的比较少,所以内地到拉萨,过春节的人比较少,所以感染也比较少。

高原地区,不是疫情弱,而是流动少,人口流动最多的一些高原地区,病历并不少,比如说四川的甘孜,因为有稻城亚丁,冬天去的人也不少,那么这边的疫情,就要比阿坝这边严重,拉萨更是如此,冬天到拉萨自驾游的人很少,飞过去的也很少,相比夏天太少太少了,所以流动性比较少。

拉上唯一一例,还是坐火车从武汉过来的,后来已经治愈出院了,不是高原环境,而是人口流动比较少,越是那种旅游城市,比如说像北海,海南,这些地方,过年的时候人们都喜欢去海边,那么这些地方,感染的概率就比较大一些,不到百万人口,居然拥有几十例,可见是人口流动的结果。



超级自驾游


新型冠状病毒是属于传染病。杜绝传染的最好方式就是隔断物理联系。

要说是高原因素,那么,青海、云南也属于高原,这又怎么说?贵州现在的病例,要么是输入型的,就是从疫区过来的人,A类;要么是C类,也就是与A类接触者。西藏的病例也属于A类。

从人口数量说,贵州人口少于湖北、广东等大省,从人口密集程度看,也比湖北、广东小,从人口流动量看,同样也少,从贵州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方向看,湖北、武汉都不是流动的主要方向,接触少了,自然传播就少,西藏更是如此。这是大基础。如果大家查阅百度的流动地图,流动量数据就说明了一切。非典期间,贵州、西藏也是零。

型冠状病毒是属于传染病。杜绝传染的最好方式就是隔断物理联系


撸你大己己


[客观条件]

1、海拔相对比较高;

2、紫外线相对较强;

3、空气流量比较大;

4、气候比较干燥!



5、除了景区,大城市,人员分布相对要散一点!

但这次疫情告诉我们,既使有这些条件,如果不注意,风险不会因为这些客观条件会降低!

[不利之处]

1、外地游客多,各地都有,如果不采取措施,完全开放,会有风险;
2、医疗条件总体不如大城市;

附:没有游客的大自然美景告诉我们:

天地无语,万物有灵!

人类不能以人的贪欲和眼前小利,而与天地万物为敌!

如果不敬畏,人类对大自然来说就是破坏者!

如果不爱惜,不懂得与天地万物和谐,人类就是在自取灭亡!
看看下面视频,有多美!你忍心去破坏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62d1632474a46ff8d543f07235fb4bd\

沉默的吉他


客观看,云南病例几乎是输入型病例。我感觉和云南高原气候晴热天多,紫外线强度大有关。主观看,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措施有力。只要看我们单位,越是重大任务,总是全体动员,层层把关,责任到人。问题砸在谁的身上谁负责,出了问题就问责。这样严格的管理措施,当然就会有不错的成效。


义搏云天


很简单,

高原即偏远地区,

常住人口的人口密度低,

外来人口也少。

对外的交通也少。

加之偏远地区的公检法及党政力量也不薄弱,

疫情防控是政治大事,

社会全动员、全参与率高。


耘者


青藏高原冬春气候干燥、寒冷、紫外线强,特别是今年疫情期的天气更是低温又烈日炎炎,病毒依属的吐液等物在这种气候下冰冻、落地、辐射杀菌,很难漂浮在空气中生存。本人推测


金色年华212420850


大家看新京报巜石正丽团队两年前已发现蝙蝠冠状病毒感染人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