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孔子就真的这么讨厌女人吗?

我们先看原文,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第十七》: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 不孙,远之则怨。

很多女性朋友一听到这句话,恐怕要火冒 三丈,马上准备展开反击了。大家先别着 急,听我慢慢地为你解释。

这里的"孙”,同逊。孔子说,有两种人最 难供养,最难让他们高兴,一种是女人, 另一种就是小人。与他们太接近、太亲近 了,他们就会傲慢无礼,丧失对你的恭敬 心;如果疏远他们,又会招致他们的怨恨。

孔子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在卫国时期。孔 子带领弟子到卫国,是希望帮助卫国恢复 礼乐之政,但最终卫灵公并没有任用他。

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南子,南子是国君夫人,名声不太好,但精明强干,卫灵公非 常宠爱她,当时卫国的朝政大权,都把持 在南子手里。卫国还有一个人叫弥子瑕, 深得卫灵公和南子的恩宠,这是个小人, 对孔子很不恭敬。所以孔子感觉在卫国实 现不了自己的抱负,无奈之下,最后就离 开了卫国。大概是在离开的时候,就说了 这么一句话。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孔子就真的这么讨厌女人吗?

为什么孔子说这两种人难养?这两种人都 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重感情,不重理智, 容易感情用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非常任 性,做事往往不讲礼仪规矩,更谈不上道 义了。

这句话讲的"女人和小人",指的是没有接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不懂礼仪,不明 事理,喜欢感情用事,动不动就会闹情 绪,随着性子来,很难和他们相处。所以 这句话并不是指所有的女人,那些学了道 德礼仪的女子,就不在此列。

那孔子这句话,究竟有没有歧视女性的意思呢?

当然是没有的了,孔子要求学生做到“泛爱众”,对一切人、 事、物都要平等地去爱护、尊敬,当然也包括这里的"女人和小人”,学生都必须做到,老师怎么会例外呢?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孔子就真的这么讨厌女人吗?

所以孔子说女子难养,并没有歧视妇女的 意思,而是激励我们去学习道德礼仪,接 受圣贤教育。通过学习圣贤教育,普通女 子也会变成淑女、贤女,小人也会变成君 子、贤人,这就不难养了。

所以说圣贤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接 受教育的话,就很容易变成孔子说的这 种“女人和小人”。我们现在社会就非常缺 乏圣贤教育,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孔子说的 这种现象。

比如现在的家庭,家长都很溺爱孩子,父 母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就是缺少孝 道的教育。所以孩子対父母就没有恭敬 心,经常看到小孩子在大庭广众面前,对 父母呼来喝去,把父母当仆人。父母稍有 不从,还算不上疏远,只是稍微怠慢了一 点,不顺他的意思,孩子的怨恨心就生起 来了,要不对父母破口大骂,要不离家出 走,甚至有的还报复父母。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孔子就真的这么讨厌女人吗?

这就是因为没有学过圣贤的道理。能怪这 些儿女吗?不能呀!养不教父之过,都是 因为父母没教他,没有给他做一个好的榜 样,所以才养成孩子这种坏习气。很多家 长可能觉得委屈,我们也天天在教育孩子呀!但要知道,言教不如身教,父母要自 己做到,才能上行下效,自己做不到,给孩子说再多也没什么用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