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仟葉教育:科學課?孩子學什麼?如何學?

仟葉教育想要告訴各位家長:科學是中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相對而言,當前中學階段對科學課程已經足夠重視,中高考中除了語文、數學、英語外,選考的科目幾乎都與科學有關。而在小學階段,科學課程的課時量還偏少。

小學階段是家校共育的黃金時期,居家防疫期間,小學生家長可以帶孩子補充點科學知識,提升科學素養。幼兒期家長和初中生家長,也可有所作為。

仟葉教育:科學課?孩子學什麼?如何學?

怎樣提升小學生科學素養?

首先,利用豐富的書籍和網絡資源引導孩子拓展學習。

科普閱讀孩子一般都喜歡,只要是科普書籍,孩子都可以看。

但怎樣才能讓孩子喜歡上閱讀?

我認為:一要提倡自由閱讀,即讓孩子用他們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自己喜歡的書;二要就書籍的內容與孩子進行討論分析,在此過程中多聽孩子說,多表揚,並適時點撥,以激發孩子的探究慾望。

當前,許多電視臺都開設有科普頻道,一些科學網站上也設有網上博物館等圖文並茂的內容,有的還輔以珍貴的科學探究視頻,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資源。這次防疫期間,網上也傳播了許多科普類的內容,家長可以將這些精品資源適量提供給孩子瀏覽。

其次,藉助觀察、實驗、文獻研究等方法引導孩子探究學習。

對科學探究充滿興趣是孩子的天性。對此,家長可以進行有效引導,一方面可以藉此點燃孩子的科學夢想,另一方面要給孩子提供應有的幫助。

如對於小學低段的孩子,家長可以引導他們採用觀察法和實驗法開展科學探究,比如觀察植物、動物、天文現象;提出一個科學觀點,並進行實驗驗證。

小學高段的孩子可以適度接觸文獻法。防疫時期,是幫助孩子通過文獻研究開展探究學習的重要時機,家長可與孩子討論一些共同感興趣的話題,讓孩子進行搜索探究,然後寫寫小論文。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孩子表現出的興趣比寫作水平更重要,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寫寫探究設想、過程、結果。

我特別倡導引導孩子拆裝生活用具,這個方法各年齡段的孩子都可嘗試。如舊桌椅、手電筒、電風扇、鬧鐘、飲水機,甚至洗衣機、電腦、電視,都可以讓孩子嘗試拆裝,這樣既能培養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拆裝過程本身也是一種探究學習。

小學高段的孩子還可以將拆裝過程寫出來。孩子寫作文就怕沒有內容寫,有了探究過程,寫作其實並不難。

拓展學習和探究學習貴在堅持。家庭教育抓住了這兩個核心,會對孩子科學素養的形成產生積極影響。

家長怎樣引導小學生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特別是小學中低段孩子的探究學習更需要家長幫忙。在此過程中,家長要注意如下幾點。

1.探究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探究學習的目的主要在於讓孩子摸索自學方法,而不是要探究出什麼重大成果,因此只要孩子對探究結果感到滿意或者有體會就行。即使結果很幼稚,家長也不能取笑。

2.做孩子探究學習的幫手

孩子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眼高手低的現象,想法雖然很多,卻常難以付諸行動或堅持,這時就需要家長的幫助。但家長做幫手只是幫幫而已,不能代替孩子設計與操作,不然探究的意義就打折扣了。

3.結合教材進行探究學習效率更高

小學科學教材呈現了科學知識點的整體脈絡。家長可以先讓孩子自己看教材,然後通過發現疑問設計探究方案。

4.理性面對高科技的衝擊

人工智能時代,各種機器人、航空航天器等高科技成果層出不窮,導致許多家長很焦慮,彷彿孩子不懂高科技原理就落後了。

中小學屬於基礎教育,尤其小學又處在基礎的底部,這時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志向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打好基礎,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因此這時期家長允許孩子做一做有關高科技的夢,瀏覽一下相關科普書籍和視頻等資源即可,而不必強求孩子學習高科技原理,這些內容等到孩子讀大學時再學更實際。

幼兒階段和中學階段如何引導?

幼兒階段,重在對孩子進行科學啟蒙。

孩子天生愛探究,腦子裡總有數不清的問號。當孩子提問時,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引導他們進行探究,等孩子有所思考之後,再給他們講解科學知識。在此過程中,如果能有更多的對話討論,則是最可取的。

電視動畫片對孩子極具吸引力,用心的家長可以選擇一些科幻類動畫片給孩子播放,等他們看完後再引導孩子講一講,這樣既能培養孩子“說”的能力,也可藉機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

我認為,家長如能做到上面這些就足夠了,沒必要讓幼兒超前學習科學知識,可以省下時間用於語文聽說讀能力的培養。當然如果能結合科學知識練習多聽、多說、多讀,倒是可以兼顧語文和科學學習,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中學階段,可鼓勵孩子開展多種形式的自學。

中學階段,學校的科學課程多了起來,時間也緊了許多。家長最可能做的,是關心孩子每門學科的學習情況,多鼓勵孩子勤奮好學。對學有餘力的孩子,可以鼓勵他們自學,主要是拓展學習、探究學習、預先學習。

拓展學習包括拓展閱讀、拓展練習等。拓展閱讀只要有時間都可以做;拓展練習可以像數學學科那樣,利用觀題、思考、看答案這種高效的學習方法。但這些只是補充,中學階段的科學學習主要還是依靠在學校的系統學習。

探究學習多采用文獻法。家長可以在尊重孩子興趣的基礎上,帶領他們探究歷史名人、某種科學現象等。

如我校初中部實施小課題探究自主作業,每個學生每年都要圍繞生物、歷史、地理、道德與法治等各學科開展一個小課題探究的項目學習,具體探究什麼、如何探究,由孩子自己設計,學校會安排固定課時,讓孩子們輪流分享探究成果。

科學學科的預先學習比數學更合適。因為科學的知識點更多,一個知識點學不懂,可以改學另一個知識點,學習安排更靈活。現在,很多網絡課程對孩子的預先學習很有幫助。當然最理想的是幫助孩子找到一本他們自己喜歡的自學配套書籍。

仟葉教育想要告訴各位家長:科學課的學習雖然是包羅萬象的,但是其內容卻以生活實際脫不了關係。如果家長在家實在想不出如何讓孩子上科學課,那就在家裡多給他講講生活常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