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单元自测

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红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亘古 ( )炽热 高山之diān( ) 狂1án( )

gěng( )住 ào( )悔 污huì( ) qí dǎo( )( )

2.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红的词语。

(1)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亦复如是:

(2)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污秽:

(3)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摇篮:

(4)对于关东的原野,我们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炽痛:

3.默写并填空。

(1)古诗文默写。

①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

②东市买骏马,__________,__________,北市买长鞭。


③爷娘闻女来,__________。


(2)文学常识填空。


①《黄河颂》是组诗《__________》的第二部《黄河颂》,作者__________。


②《最后一课》作者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国籍)作家。


③《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4.下列选项没用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B.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D.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5.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最后一课》是篇短篇小说,主人公是韩麦尔先生。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6.结合对课文的学习,谈谈你对下面两句话的感受。


(1)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2)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


7.在下列横线上,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春大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经理,想做一则突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母亲河的广告,你该怎么拟这个广告词?

广告词:

9.前苏联一位作家说过:“战争让女人走开!”试结合《木兰诗》全文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综合性学习

10.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后面的题目。

标题:“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自5月20日启动以来,广大青少年反响热烈、踊跃参与,纷纷通过现场签名、网上寄语等方式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福。截至今天下午16:00,在网上向国旗敬礼的青少年达2700万余人次,发表感言寄语的170万余人次。该活动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都、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起,活动开展时间5月20日至6月10日。据中央文明办介绍,为切实推动这项活动深入开展,中国文明网和央视网在显著位置推出专门网页,人民网、新华网等14家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都建立了链接。

(节选自2009年5月28日《光明日报》)

(1)请结合这则消息内容,完成标题的空缺部分,要求不超过15个字。

(2)以下是一位同学参与网上签名活动的寄语,请你也围绕这一活动主题,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发表自己的寄语(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辉煌!让我们捍卫国旗,做有道德之人,使社会更加和谐!

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析下列表格,根据表格内容,写出你的感想。要求主题明确,文字简练顺畅,不少于30字。

北京国庆阅兵资料: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阅读理解

课内巩固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语法课上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2.“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一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13.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14.就文中的细节描写,回答下列问题。

(1)“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这一细节,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2)“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这一细节,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

(3)小弗郎士对鸽子的叫声产生的联想,有什么深刻含义?

15.“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

16.“最后一课”结束了,请你续写一段,写“我”是怎样离开教室的。(60字左右)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7~19题。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乐府诗集》卷二十五 唐朝人韦元甫《木兰诗》)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红的词语。

木兰抱杼嗟____________ 朔风裂人肤____________

老父旧羸病____________ 秣马备戎行____________

18.请分别写出韦元甫《木兰诗》和乐府民歌《木兰诗》中概括木兰从出征到凯旋全过程的诗句;

韦元甫《木兰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府民歌《木兰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想象“门前旧军都”“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时的心理活动。

作文

20. 电视,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网络,给了我们无限的空间;短信传递着人间的温情——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请以“____________改变了我的生活”为题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所填词语要与科学技术有关。(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gèn chì 巅 澜 懊 秽 祈祷

2.(1)也像是这样。(2)肮脏的东西。(3)发祥地。(4)热烈而深切。

3.(1)①关山度若飞 ②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③出郭相扶将(2)①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 ②都德 法国 ③乐府诗集 南北朝

4.A 解析:B.拟人、呼告 C.对偶 D.拟人、比喻

5.C 解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都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6.(1)在困境中,要以顽强的民族精神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把祖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国家,这种奋斗,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2)为了收复故土,作者宁愿牺牲一切,包括生命。

7.略。

8.示例:“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清。”“黄河不能停止奔腾,中华的血脉容不得玷污!”或“黄河被污染了,你还洁净吗?”

9.示例:战争艰苦残酷,女人应受到关照,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应对女性怀有歧视,不应低估女性的智慧和勇气。

综合性学习

10.(1)示例: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吸引青少年(或网上签名寄语活动青少年踊跃参与)(2)示例:道德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道德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道德没有体积,却可以让人的情绪高昂。

解析:要紧扣“爱国”与“道德”的一点或两点来写,做到观点正确;语言有文采,运用修辞手法。

11.示例:表中内容反映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短短六十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已经雄立于世界。我要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要发奋学习,为祖国腾飞作贡献。

阅读理解

12.解释说明

13.韩麦尔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我”觉得他形象的高大。

14.(1)烘托了教室里的爱国气氛。(2)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语言的热爱。(3)小弗郎士的联想是他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蠢。

15.韩麦尔的举止和表情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感到极大痛苦。

16.略。

17.织布机;北方;瘦;喂牲口

18.韦元甫《木兰诗》: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乐府民歌《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9.真想不到啊,木兰竟是女子。想当初她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现在换上女儿装,简直都不敢相认了。真是不可思议呀!

作文

20.略。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