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靠顏上位,母憑子貴,歷經六位皇帝,這位皇后的一生有多傳奇?

靠顏上位,母憑子貴,歷經六位皇帝,這位皇后的一生有多傳奇?


最近古裝劇再一次回到了大眾視野,首當其中的便是湯唯時隔12年後迴歸出演的電視劇《大明風華》,該劇改編自網絡小說《六朝記事》。講述了皇后孫若微歷經坎坷,充滿傳奇的一生。

在正史上,孫若微的原型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孝恭孫皇后。要說這位孝恭孫皇后的一生,雖然並沒有電視劇中那般跌宕起伏,但是她出身低微,卻能一路高歌猛進直接被封后,在此後的人生路途中也是各種斬妖除魔,對明王朝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經歷,還真值得寫一部電視連續劇好好給大家掰扯掰扯。

01 憑藉美貌 她飛上枝頭當鳳凰

孝恭孫皇后,生年不詳,山東鄒平人,歸德府永城縣主簿孫忠之女。作為一個縣主簿的女兒,出身顯得有些遜色。不過在她出眾的美貌面前,出身就顯得毫不重要。

按理說孫氏出生有點低,若不是因為某些原因,應該是不能進入皇宮,並且最終成為皇后的。孫氏之所以能與朱瞻基成就姻緣,還要感謝一個人。這個人,便是孝恭孫皇后的老鄉——明仁宗誠孝張皇后的母親。

明仁宗誠孝皇后張氏的母親彭城伯夫人,與孫氏一樣,同樣是永城人。孫氏的父親是永城縣的主簿,與彭城伯夫人有所接觸,由於孫氏的賢良淑德在當地出了名,在當時彭城伯夫人時常出入宮廷,常常對人說孫氏非常賢德。


不得不說,好營銷真的很重要,聽的多了,張皇后就留了心,便將孫氏詔入宮中。

孫氏入宮的時候,方十餘歲,張氏便親自教她宮廷禮儀。不過令人奇怪的是,一個十歲的小孩,怎麼可能看出她有多美、多麼賢良呢?

後來皇太孫朱瞻基大婚,以濟寧胡氏為正妃,孫氏為嬪。孝恭孫皇后的第一仗算是打贏了。

說到這位正妃胡氏,史書上評價她忠厚善良、天性貞一、舉止莊重、無媚順態。對一個皇后有這麼高的評價,想必皇上本人與皇后定是伉儷情深恩恩愛愛吧?

錯!

由於這位優秀上進胡氏由於時常勸誡帝王,反而被帝王不喜。反倒是美麗的孫氏,依靠自己的外貌,在朱瞻基厭棄胡氏的同時,抓住了機會,讓皇上心中的天平漸漸偏向了自己。

“男人都是大豬蹄子”,這句話真是再一次被靈驗了。


靠顏上位,母憑子貴,歷經六位皇帝,這位皇后的一生有多傳奇?

還好作為婆婆的張氏皇太后,也就是親自教導孫氏的那位,為人比較正直。她親自下旨,維護胡氏的皇后地位,尊孫氏為貴妃。

後來明宣宗朱祁鎮繼位後,改元宣宗,依照張氏曾經的旨意,胡氏被封為皇后,孫氏被封為貴妃。

說到這位明宣宗,孫氏與他青梅竹馬,感情深厚,當時冊封皇后,宣宗有意改立其為後,但是因太后張氏一句兩人地位已定,因而只能屈居貴妃之位。上面的旨意也阻擋不住兩人兩小無猜的愛戀,因此他破格像太后請示,希望能制金寶賜與孫氏。

說到這賞賜珠寶,按照明朝舊時的宮廷禮制,皇后被冊封后賜金冊寶,貴妃以下有冊無寶。而朱瞻基對孫氏的寵愛,為其破例,讓孫氏成為明朝第一位有金寶的貴妃。

更關鍵的是,明宣宗26歲結婚的時候還沒有兒子,這在古代是一件很丟臉的事。還好在朱瞻基28歲這一年,孫貴妃的肚子很爭氣,生出了長子朱祁鎮。朱瞻基高興壞了,為此大赦天下,並冊立朱祁鎮為皇太子,立馬廢了胡皇后,立孫氏為皇后。

明朝選妃的標準,比起美貌,更多注重的是賢德。因此看似不懂風情的胡氏被尊為皇后也不是沒有道理。而孫氏長相漂亮,姿態妖嬈,能討得宣宗歡心,並且及時生下了兒子,為自己成為皇后立下了汗馬功勞。相比胡氏,聞名的是賢名,所以才會被廢,繼而孫氏成為皇后。

可憐的胡氏便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將更多的機會留給了這位靠臉吃飯並母憑子貴的孫皇后。

02 出謀劃策 她周旋於大臣之間

孫氏不是一個一般的女人,不僅僅只擁有外貌,她具有極為開明和遠大的政治眼光,為後世的影響及其深遠。

當上皇后的孫氏並沒有驕傲,很好地擔負起了皇后的責任。對待自己的婆婆張太后非常好,也很約束自己的兒子。

朱瞻基英年早逝,37歲就去世了,而皇太子朱祁鎮才9歲。在去世之前,朱瞻基便做好打算,將輔佐兒子的得力助手選拔好,其實他也很想讓孫皇后來輔佐兒子,但明朝是不允許後宮干政的,朱瞻基就讓內閣把國家大事報告給皇后和太后再執行。

朱祁鎮登上皇位後,孫皇后成功上任孫太后。張太皇太后和孫太后嚴格按照朱瞻基的遺詔做事,明朝仍然處於“仁宣之治”中。在土木堡之變前,整個明朝政局也是十分穩定的。


靠顏上位,母憑子貴,歷經六位皇帝,這位皇后的一生有多傳奇?


那麼說到她的政治眼光,就不等不提“土木之變”。

正統十四年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事件,史稱“土木之變”。這裡的土木指的是一個地名,是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境內的一個城堡名叫土木堡。

當時北方遊牧民族對邊境進行了騷擾,1449年,朱祁鎮便率隊親征。在兒子率隊出征期間,孫太后命郕王朱祁鈺監國。可惜這一舉動,為將來埋下了巨大的禍患。

沒過多久,朱祁鎮就被俘了。

於是孫太后又升任于謙為兵部尚書,把備戰禦敵的重任交付給了于謙。要注意這裡的于謙並不是我們熟悉的相聲演員,而是大明王朝一位清正廉潔的好官。


皇上被俘,遲遲未歸,見到此情此景的群臣們藉機請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為帝,以安人心,孫太后準議,最終朱祁鈺得以即位,為景泰帝(明景帝)。

作為皇太后的孫氏,並沒有忘記自己被俘的可憐兒子,在被俘期間,她多次為兒子送衣物送金銀。只不過這份關心並沒有維持多久,明英宗還朝之後,就被明景帝幽禁在南宮。

眼看著自己的兒子不僅皇帝沒當成,還被自己另外安排的皇帝囚禁了起來,孫氏真是有苦難言。俗話說的好,虎毒不食子,孫太后倒是並沒有想陷害自己的兒子,可惜面對這種結局,做母親的換了誰都會無法容忍。

於是乎,她協助英宗朱祁鎮復辟,並且蠱惑皇帝,以“謀為不軌,迎立外藩”的罪名處死於謙。這位原本清正廉潔的好官,無辜成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而孫太后依靠這次政變,成功輔佐兒子迴歸,並上徽號曰:“聖烈慈壽黃太后”。

孫太后的一生歷經明朝六代,雖然在一些歷史關鍵時刻起到重要作用,但她顯然不像武則天、竇太后、孝莊等人那般主動活躍在朝政上。叱吒風雲並非她的追求。

公元1462年,孫太后崩逝,與明宣宗朱瞻基合葬於北京景陵。兩人分開27年之後,終於又相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