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父母子女關係中怎麼區分追逐自我夢想和極端自私自利?

褚逸飛


眾所周知,中西方教育文化存在巨大差異。這個不得不講一下中國的孝文化與西方的差別。
長時間以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是子孫滿堂,享受天倫之樂。而西方現代經濟的發達水平使得它有能力建設一套較為完整的社會保障制度和比較齊全的養老院體系,儘管許多老年人會比較孤獨,晚景淒涼,但是由於文化傳統習俗等束縛,他們更不願麻煩子女,無怪乎有人說西方社會是“孩子的天堂、老人的墳墓”。

首先,是家族本位與個人本位的差異所致。陳獨秀曾說,西洋民族以個人為本位,東洋民族以家族為本位。中國宗法社會的基本特徵是家國同構,家國一體,統治者對國家的治理是通過家族來實行的,因而在一定意義上國家就是一個擴大了的家族,只有齊家才能治天下。而在西方,個人本位的思想成為西方文化的首要原則,這種原則倡導人的自由與平等,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父母與子女也不例外。

其次,是老年至上與少年至上的差異所致。在代際價值觀上,中國是老年至上,西方則是少年至上。相對來說,中國人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較深,在孝文化的薰陶下樹立了應對父母盡孝的觀念,這是社會化作用的結果。可以說孝道是社會化的產物,而不是個性化的產物。在傳揚個性化的西方現代文明中,年輕人對傳統觀念批判比接受多,對父輩一味的遵從是無法接受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尊重過去與老人經驗的老年文化,而西方文化則是一種重視未來與青年創造性的青年文化。

在代際關係上,中國孝道要維護家族的延續、發展與團結穩定,必然強調代際整合,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緊密聯繫和相互負責的,以孝道為基本精神;而西方文化以人的自由平等為最高價值,必然強調代際斷裂,父母尊重子女的意願和個人隱私,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這是培養獨立性格的基礎。所以,代際整合與代際斷裂的差異也是導致中西孝文化存在差異的重要原因。


黑夜中的一綹光


這個你得原來,因為父母那輩就是這麼被教育過來的,另外就是我們中國在教育上的缺失,我們只負責教育學習知識了,人格健全成長,按照現在話說三觀正確引導方面我們是薄弱的。導致一代一代人的價值觀認知是有偏差的。

還記得白雪公主的故事嗎?

中國老師講就是告訴學生,哪些是重點哪些要考試

而外國老師講是互動的,是引導的,她會問孩子們,你們覺得白雪公主的後母是什麼人,開始孩子們一口同聲說壞人,但是老師說,那如果你是白雪公主的後媽,你會讓白雪公主去嗎?意見開始不同了,其實白雪公主的後媽是討厭,但是客觀的說她不是壞人,只是她不夠好。這就是價值觀的認知。如果我們的三觀很強大,那麼未來我們將面對什麼的時候都不會崩潰,如果我們的價值觀不健全,未來如果遇到挫折或者困難我們就會走入極端。

說回父母問題上,父母也是從小認知已經形成,所以他認為那樣就是好,所以才有這樣的結果。希望我們未來教育孩子時,不光只是知識的傳播,還有三觀的養成。這樣才能看開快樂!



太複雜了,話題太大,不好討論,說白了,要理解,理解了,要有體會,如果沒體會的,說了也是白說,能體會到的,也不能親切的感受到理解到箇中微妙,懂也不到其他人傳承,這是人傳人,一代傳一個的事,不是能靠討論來證明的,全世界之中,只有中國人才知道才懂,才深入骨髓的,打時打,鬧時鬧,只要有情況發生,海外華僑必定出手相助,這是根,這是有家族族人的源,外面沒人幫你,只要你真的落難,幫自己的只有親人,族人,社會,最後就是國家,最簡單的保障是,包溫飽,其他不管!中國人都有根的,其他人就像浮萍一樣,到處漂,沒中國人的思想觀念,除了以色列人


小姓劉謝謝


子女和父母一起學習文化經典,得幸福,得快樂,得大自在。一切都還來得及,否則,哼!





一尺先生談家教


中國人注重家庭情感,但是同時不會表達自己的感情,這也是一些矛盾的爆發點,還有就是,為你好,這三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