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乾隆皇帝風流成性為何能夠長壽?

尋找一種叫幸福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因此後人也稱之為乾隆皇帝。其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做了太上皇又繼續訓政,因此實際行使皇帝的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整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之一。做皇帝做到這個份上也只有乾隆獨一份了。

乾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乾隆皇帝其實是一個風流成性的人,那麼為何風流成性的乾隆皇帝可以做到如此長壽的呢?

筆者認為原因有三。

一、心態平和,及時行樂

乾隆所在的時期是整個大清朝的巔峰所在,通過他爺爺康熙、他的父親雍正的耕耘,衣缽傳給他時,他稍做努力就將整個大清朝推向了巔峰。他不像別的皇帝那樣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登基前,不用擔心有殺父弒兄的問題;登基後沒有開國亡國之憂慮。沒有案牘勞形、沒有巨大壓力、沒有過多的猜忌和疑心病,這樣一來,乾隆的心態十分平和。

此外,乾隆十分懂得勞逸結合,他在業餘時間就常常搞文學創作,喜好收集前朝的一些珍貴文物和書法、繪畫作品。他還時常在書法、繪畫作品旁邊批註上自己的見解和自己的詩詞。同時,乾隆語言能力超群,精通滿語、漢語和蒙古語,藏語和維吾爾語也達到了“能之”的程度,這在古代帝王中是絕無僅有的。他在位期間,還完成了歷時百年之久的《明史》的編著。

乾隆曾六下江南。他在《御製南巡記》中說:“予臨御五十年,凡舉二大事,一曰西師,二曰南巡。”乾隆下江南是仿其皇祖父康熙。然而,和康熙相比,乾隆下江南遊樂的目的大大增加:乾隆下江南是前呼後擁,大批后妃、王公親貴、文武官員相隨;沿途修行宮,搭綵棚。

如此滋潤的生活剛好應證了他的風流成性,但重視放鬆自己,給自己放假。

二、身體健康,常外出打獵。

乾隆是十分注重強身健體的。他不僅有文才,還善騎射。每年夏天弘曆接見武官後就會在宮門外比試射箭:賽三次,每次射三箭。弘曆九箭一般中六七箭。這等水準在當時是十分難得的,這在平時得下許多功夫的。據《清史稿》的記載,在他執政期間,他曾在平原、山野行圍一百餘次, 還有水圍四次。行圍地點更是遍及北京南苑、承德避暑山莊郊外……五臺山、趙北口、白洋淀等幾十處地方。如此喜歡戶外運動的乾隆,體格自然槓槓的。

三、懂得保養,少吃丹藥,生活規律

在乾隆時期,醫學方面較前人也有所進步,更重要的是乾隆不像他的父親那樣,痴迷丹藥。歷代許多皇帝為了長生不老或者延年益壽,往往會偏愛吃道士煉製的丹藥,但根據現代醫學來說,這些丹藥都是重金屬,對人體是有害的。

據載,乾隆的生活十分規律,他在早晨起床後, 會乘坐暖轎至“正大光明”殿看《擰鰲山》戲,後至“勤政殿”辦事。而後乘拖船到“同樂園”碼頭,等候接皇太后共進早餐。到了晚上,用完晚膳他會乘拖船遊行,至“九州清宴”稍坐,後乘四人暖轎至“山高水長”,看摔跤、放花炮、舞燈等。而後,步行到帳篷稍坐,再至前碼頭,乘拖船回“九州清宴”就寢。規律的生活也是乾隆能夠長壽原因之一。

乾隆六十年(1795),乾隆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四年(1799)正月初三,乾隆卒於養心殿,享年89歲。蔡東藩曾對乾隆評價: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多福多壽多男子,把人生榮華富貴的際遇,沒一事不做到,沒一件不享到。這句話對乾隆可以說是一句完美的概括。


鄧海春


首先,風流成性不等於縱慾過度,所以乾隆皇帝風流成性和是否長壽沒有太大的關係。縱觀乾隆的一生,他確確實實擁有長壽的資本。

我認為,乾隆長壽有兩個原因:一是一生順風順水,二是自己十分注意保重身體。

一生平安順遂

1、雍正打下大好江山

雍正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將清王朝的國力推向了最頂峰,大好的江山交到乾隆手中,不需要乾隆有什麼特別傑出的治國才能,只需要不出現特別嚴重的錯誤,清王朝就能夠正常的運轉下去。

2、順利上位

雍正為了避免九子奪嫡的事情再次在自己的兒子身上發生,採取了秘密立儲的制度,乾隆便是第一個幸運兒。他不需要明爭暗鬥,不需要精心算計,少了繼承皇位前的許多煩心事,身心愉悅自然是健康的。

3、政治順利

乾隆在位年間,並沒有發生什麼嚴重的政治事件,雖然乾隆每天都需要處理國事,但是也就是處理一下官員貪汙受賄、外族部落小叛亂這些事情,不需要花費和雍正一樣耗費巨大的精力。

自己十分注意保重身體

1、勞逸結合注重鍛鍊

乾隆不像他的父親雍正,整日待在深宮中處理國事,疏於鍛鍊。乾隆除了自小就勤加鍛鍊外,還三遊五臺山、三登泰山、四次南巡、七下五臺山,既鍛鍊了身體,又滿足了自己喜歡四處遊樂的需求。

2、自律能力強

乾隆雖然生性風流,但是也不會縱慾過度,面對酒肉美女,乾隆都會剋制自己,淺嘗輒止,不會失控。何況古代在皇帝行房時,會有太監計時,乾隆的自制力加上外界的監督,乾隆更加不會放縱自己。

以上只是乾隆長壽的一些原因,總的來說,乾隆會長壽不奇怪,不會長壽才奇怪。


大腳姑娘碎碎念


第一,乾隆皇帝是風流,但他並不縱慾啊。

影視劇裡乾隆那些男女之事大多是虛構的,乾隆也不是見女的就上,一天好幾次。清朝有祖制,為了避免皇帝沉迷後宮,影響朝政,太監會在皇帝行房時進行提醒,所以作為一個執政六十多年的規矩皇帝,他是不會違反祖制的。



第二,乾隆很注重養生。

乾隆有很多好的養生習慣,比如在吃飯時絕不說話,因為說話會影響唾液分泌,進而影響消化和吸收。

另外,眾所周知,乾隆最愛吃的一種養生食品就是燕窩,他幾乎每頓飯都用燕窩下菜,每天清晨還要飲一杯冰糖燕窩。



第三,乾隆經常運動。

一般壽命短的人都是那些養尊處優,久坐不運動的人。乾隆是帝王,但卻並不養尊處優。他是有名的馬上皇帝,經常帶領群臣和皇子到熱河狩獵,強身健體,弘揚尚武精神。

第四,乾隆沒有不良嗜好。

抽菸酗酒、暴飲暴食會影響身體健康,而乾隆基本沒有這些不良嗜好。再比如,乾隆的父親雍正熱衷於丹藥,但乾隆並沒有這樣的嗜好。



第五,乾隆有一個好心態。

有好心態才有好身體,壽命才會長。乾隆在位期間是清朝政治經濟文化的鼎盛時期,乾隆對於這個國家的掌控也比較自信,只需平穩地將這個帝國帶向極盛即可,所以乾隆執政時期心態一定很不錯,基本沒什麼糟心事。他平時還喜歡寫寫詩、鑑賞鑑賞繪畫,修身養性。不像他爹雍正,跟官僚集團較勁較了十三年,才活了五十八歲就死翹翹了。


達摩說


乾隆皇帝1736年登基,1795年退位,之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1799年駕崩,享年89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和實際掌政時間最長的帝王。


而他在位六十年間,有嬪妃29個,單數量來說在清朝歷史上僅次於他爺爺康熙大帝,因此乾隆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一位風流皇帝。

古人說“重欲傷身”,為何四處留情的乾隆反而創下了帝王的長壽記錄呢?我認為原因有四:

基因好

康熙祖父(1654—1722,享年68)與乾隆母親孝聖憲皇后(1692—1777,享年86)都是長壽之人,自然作為後代的乾隆也擁有優秀的長壽基因。



會享受

乾隆一生六下江南,賞遍江南美景,雖然因耗費頗多而飽受後人非議,但是這無疑讓乾隆老爺子心情愉快不少,而心情也是人壽命長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運動多

乾隆對爺爺康熙那可是篤信不疑,對於爺爺留下來“木蘭秋獮”的祖制也嚴格遵守,而騎馬打獵無疑也是一種健身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什麼時候都管用,長期堅持運動的乾隆自然壽命也不會短。

生活規律

乾隆不像父親雍正那樣“朝乾夕惕”過早透支了自己的身體,而他作息一直都很規律,每天早睡早起,食不言 寢不語,懂得節制。

正是因為乾隆做到了以上幾點,才兼得了“魚與熊掌”,既有美人在懷,又做到了長壽養生,在中國曆代帝王中可謂是一枝獨秀,令人稱羨!


曉史才能明事


我借用另一位長壽老人的故事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位美國記者採訪一位百歲老人,請教長壽秘訣,老人問什麼叫秘訣?記者說:就是多年來長期堅持不懈的事情,老人不假思索的回答:有三條,記者問是哪三條?老人說,這一是每天一瓶朗姆酒,這二是每天一包哈瓦那大雪茄,記者問,那三呢?老人詼諧的說:那自然就是泡妞啦!

很多人看完這個故事不以為然,覺得只是在搞笑,我卻從中看出些門道來。

百歲老人泡妞,有那個心也無那個力了,哈哈,我覺得只要有這個心就足以,童心未泯,何患老矣。

以此而論,乾隆皇帝的所謂生性風流不過寄存於心耳,豈能為宵小之輩所領略一二,十全老人,功德圓滿。


碧伶居士


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後第四位皇帝,雍正皇帝皇四子。公元1711年出生,1799年駕崩,終年89歲,系清朝歷史乃至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掌控最高權力最久的封建王朝帝王。

首先,題目中對於乾隆皇帝“風流成性”的說法並不準確,乾隆皇帝和康熙皇帝一樣,雖然後宮嬪妃數量龐大,但卻一直秉承“色而不淫”的性生活觀念。

乾隆皇帝25歲繼位,在位60年,而後當了3年多的太上皇,終年89歲,一生歷經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朝,並享受了7世同堂的天倫之樂。乾隆皇帝不但長壽,而且身體狀況很好,65歲尚能使後宮嬪妃懷孕;終生視力都很好;87歲高齡時還能外出狩獵;臨終前一天,還讀書寫字。

對於乾隆皇帝的長壽之道,通過對《清實錄·高宗實錄》和《乾隆起居注》的認真研讀,可以得出以下幾個原因:

1、生活有規律、飲食有節制

乾隆皇帝的起居非常有規律,每天大約6點起床,洗刷完用早膳。商務處理政務,議政,午後遊覽休息,晚飯後看書寫字,並嚴格按時就寢。乾隆皇帝對飲食非常節制,平時愛吃豆腐、黃豆芽、蘑菇、蜂蜜、燕窩、鴨子等具有調節機體免疫能力,增強人體體質的食物。步入晚年以後,他的飲食習慣又變得清淡,很少食用肉類,鍾愛蔬菜,喜歡喝粥等。這些飲食習慣對於調節胃部消化功能、保養脾臟等具有神奇的功效。

乾隆皇帝平日飲酒,但並不沉迷其中,醉酒的時候更是少之又少,這一點和康熙皇帝頗為相似。

2、注重鍛鍊,喜好騎射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和康熙皇帝一樣,對於出巡非常鍾愛,一生六次南巡、四次東巡、六次巡幸五臺山。在如此頻繁外出巡幸過程中,乾隆皇帝鍾愛爬山、徒步等運動方式,體質得到很好的鍛鍊。

另外,乾隆皇帝繼位後很快將雍正朝一度廢止的“木蘭秋獮”制度恢復,並對其非常感興趣,經常前往熱河圍獵。

3、愛好廣泛

乾隆皇帝縣屬琴棋書畫,喜好吟詩作對,酷愛書法。他一生遍遊名山大川,到處寫詩題詞,一生共作詩43630首,其數量之多,歷史上獨一份。他還喜歡聽音樂,經常要求樂工更換新曲。乾隆皇帝如此廣泛的興趣愛好,對陶冶情趣,延緩衰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適當服用養生藥物

乾隆皇帝對於雍正皇帝熱衷的道家丹藥非常厭惡,剛剛登基為帝,就立馬清除了宮廷圈養的道士,並嚴令禁止丹藥在宮中推行。

另外,乾隆皇帝每天都要進食些許上好山參,還時常少量飲用藥酒。步入晚年以後,一種名為“八珍糕”的寶金食品成為乾隆皇帝早晚膳食之間的主要食品。“八珍糕”由黨參、茯苓、白朮、薏米等研磨成粉於白米粉蒸治而成。

5、色而不淫

乾隆皇帝作為清朝盛世帝王,雖然擁有數量龐大的後宮嬪妃,但其嚴格控制自身慾望,絕不沉迷其中,更是沒有出現過縱慾的情況。這種“色而不淫”的性生活態度也是乾隆皇帝能夠長壽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乾隆皇帝根據自身經驗,總結出了養生四訣: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

十常:齒常叩,津常咽,耳常彈,鼻常揉,晴常轉,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施,肢常伸,肛常提;

四勿:食勿言,臥勿語,飲勿醉,色勿迷

乾隆皇帝總結的養生之道,非常符合保健養生的道理,對於今天的我們仍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


正說清代十二朝


"皇上,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麼"

乾隆一生活了89歲,在位64年。無論壽命還是執政時間,在歷朝皇帝裡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了。哪怕是他的子孫也沒有乾隆帝的壽命長,在他當太上皇的那幾年,他的兒孫都快熬不住了,乾隆還是依然活蹦亂跳。

那麼向來風流成性的乾隆為什麼會如此長壽呢?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

一、風流成性不等於縱慾過度

作為一個男人,風流乃是本性,俗話說男人本色也正是如此。據說乾隆皇帝的後宮妃子,僅有名號的就有四十多位,而且這些妃子大部分都是乾隆皇帝相中的,而不是和其他皇帝一樣由別人做主選妃。

妃子的來歷▼

乾隆的這些妃子,從出身來說,有大家閨秀,民間女子,各式各樣,五花八門。而且民族不限,滿族,漢族,蒙古族,回族等等。而且在六下江南的途中,也結實了不少的女子,有的春風一度,有的長期往來甚至帶回京城。

歷史上非常有名氣的令妃,就曾經是一個普通的宮女,但是卻偶然被乾隆這個霸道總裁注意到了,一路被提拔為皇貴妃。還有《還珠格格》裡的香妃,一身奇香還能吸引蝴蝶,在歷史上被喚做容妃,維吾爾族人。

二、乾隆帝懂得養生保健

乾隆帝的精力確實十分旺盛,在他六十六歲高齡的時候,還有了一位小公主,也是他一生中最後一個女兒,被封為孝固倫公主。

而且乾隆自己還有有一套獨特的養生秘訣,“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結合現在的養生學來說,確實是非常有用處的!

十常就是指:齒常叩,津常咽,耳常撣,鼻常揉,睛常轉,面常搓,足常摩,腹常運,肢常伸,肛常提。
四勿就是:食勿言,臥勿語,飲勿醉,色勿迷。

三、自由自在心態好

清朝有一個盛世叫康乾盛世,說的就是康熙和乾隆。但是這個盛世嚴格來說和乾隆關係不大。主要是康熙和雍正打的基礎好,乾隆才能安穩的坐享其成。當然這裡不是說乾隆帝沒有出力,只是相對而言乾隆沒有那麼矜矜業業。要知道雍正皇帝就是太熱愛工作了,以至於活活累死。

也正因為前面兩位打下的良好基礎,乾隆在管理國家上也沒有太過於操心。沒事就下下江南,造造孩子。騎馬射箭鍛鍊身體。沒事還能吟詩作畫,尤其是寫詩。我之前就寫過一篇《乾隆一生作詩4萬首,卻只有一首入選小學語文課本》的問答,乾隆寫詩就和現在寫朋友圈隨記一樣,十分的隨意,自娛自樂頗為開心。而且沒事還喜歡給文物蓋章,堪稱蓋章狂魔,彈幕始祖!

而且乾隆超級熱愛旅遊,不像其他皇帝一樣天天窩在皇宮裡處理政務,批閱奏摺。他曾六次乘船下江南,五次上五臺山,三次上泰山,在巡遊的過程中,不僅鍛鍊了身體,還能陶冶情操偶遇美女,做皇帝做到乾隆這個樣,真可謂是人生贏家了。

四、御膳飲食習慣好

要說清朝的御膳,那可真是太誘人了,滿漢全席足足108道菜。各種大魚大肉享之不盡,但是乾隆面對著這麼一大桌子美味佳餚山珍海味,卻並不大吃大喝。而是喜歡吃清淡的飯菜,而且少食多餐。

每天早睡早起,大病小病宮裡都有專業素質極高的御醫來管控這,但凡身體有點不舒服就召御醫來給調養一番,自然身上也沒有什麼暗疾。如此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怎麼可能不長壽呢?

五、長壽基因

長壽基因是指一支特殊的可以導致人類壽命延長的一種變異基因。科學家在歐洲人身上發現攸關日本人長壽的一個基因,研究顯示,世界上擁有該基因的民族,也能活得很長壽。

乾隆的生母是崇慶皇太后,本身就是一個很長壽的人。她活了八十六歲,所以,從遺傳的角度去分析,乾隆極有可能也遺傳了崇慶太后的長壽基因

結束語:綜上所述,乾隆的長壽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說白了就是生活規律,心態好,少吃多餐,勤於鍛鍊身體這幾方面,但凡能遵守這幾點的人,壽命都不會更短。比如武當派祖師張三丰,從宋朝活到了明朝,跨越了整整一個元朝。至於那縱慾過度的人,比如漢成帝劉驁,就是因為太過於沉迷床笫之事,最後精盡人亡於女人的肚皮上。

所以說,美色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瀚海說史


看看數據

乾隆出生於1711年,縱觀乾隆最後一個孩子的出生是在1775年,就是著名的固倫和孝公主,這時候乾隆60多歲。乾隆的第一個孩子是1728年,這時候乾隆不到20歲。然後再縱觀乾隆孩子出生年限,1750-1759年出生的佔了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1740-1759年出生的佔了總數的二分之一左右。

我們從數據可以看到乾隆的孩子有一半左右是出生於乾隆壯年之時,也可以看到乾隆到老年之後很少造人,特別是65歲之後就沒有造人了。而乾隆的總孩子也不到30個,和其他皇帝比算正常水平,這談不上縱慾,不然這麼長的年齡後代會遠遠超過30個。



前後對比

看完乾隆的後代,再來看看乾隆和自己的爺爺、父親還有兒子以及後裔相比,他們就沒有再活超過70歲的人了。特別是越到清朝晚期,即使皇帝再“風流成性”,也難有後代能夠出生或者存活,清朝晚期的皇帝壽命很多也不是很長。



從上文就能得知,乾隆的長壽基因不是來自父系。而乾隆的母親也活超過了80歲,所以可以得知他的長壽基因來自母系,這就是乾隆長壽的先天因素。然後乾隆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折騰自己的身體,只是好大喜功這些,所以乾隆能活這麼久也是正常的。


淡看天上月


乾隆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上幾輩人給他創下了好基業,他在位期間坐享其成。溫飽淫慾盛,乾隆後宮美女無數,還經常帶侍衛微服出去亂逛,憑著翩翩公子的形像處處留情,甚至在江南遊玩時在船上召妓。

色為剔骨刀?對乾隆來說是不存在的,這麼好色的一個人,還能如此輕鬆活到八十九歲,其實原因很簡單,保養的好。

一、起居規律

每天乾隆早上六點起床,上午上朝,治理國家大事,午後小憩一會兒,下午和國家重臣一邊遊覽,一邊私下討論一些事務。晚上就完全私人時間,做些娛樂活動。

而且那時皇帝做床上運動時,窗口是有太監監聽的,超過時辰太監就開始咳嗽,皇帝不停止運動,太監就會高聲提醒。乾隆並沒有夜夜七次,而是十點左右就按時就寢了。

好美色而不貪戀美色,是乾隆養身的根本。

二、勤於鍛鍊

滿人尚武,乾隆自幼習武,箭術馬術都不錯,春季、秋季還經常出去狩獵,在草原上馳騁。

他對溜冰也特別喜愛,冬天經常在冰上一展身手。除了劇烈運動外,平時乾隆更做慢運動,他愛做健身操,每天都抽出時間做一陣什麼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等調養氣息,放鬆身心。

強度不大,運動強度適中,讓他每天都能神采奕奕!

三、飲食節制

說到吃,天下最美味的食物,最好的廚子都在御膳房。

但乾隆並不一味滿足口欲,只吃大魚大肉。而是講究飲食均衡。豆芽,豆腐,蘑菇,新鮮蔬菜都是乾隆的最愛。對味道怪怪的豆汁兒,乾隆也很欣賞,夏天作為清新的飲品。肉類則偏愛吃用燕窩煨制的鴨子,補氣滋陰效果非常好。主食以時令粥和各色麵點為主,早晚還吃各種適量堅果,每天換樣,再好的東西也只吃七八分飽。

四、修身養性

乾隆帝不像老爸雍正那樣每天只知道批摺子,而是培養豐富的愛好。他喜歡書法、吟詩作對、收藏、下棋、旅遊、聽戲演戲等等。

乾隆書法水平雖然和大家沒法相比,但一直筆耕不輟,有可圈可點之處,他還愛四處提詩,墨寶隨處可見,並多次下江南,徜徉山水之間。乾隆甚至迷戀望遠鏡,還對抽氣機提出過改造。

反正國家表面一片祥和,乾隆就放心大膽,愛怎麼玩就怎麼玩。心情舒暢是他長壽最重要的地方吧?


實說歷史


以前看中央臺10頻道的老師說過。

愛新覺羅家族的人普遍特徵是聰明,智商高,但是身體孱弱。

所以,很多愛新覺羅家族的人早死。但是乾隆不一樣,爹是愛新覺羅家的雍正,繼承了聰明的基因。而媽據說是從小生活在東北的東北大姑娘,身體強壯,壽命長,他也繼承了他媽的身體強壯,壽命長的基因。

綜合來說,就是媽基因牛皮,怎麼浪都沒事,再加上皇帝一般吃的好,保養的好,而且滿清貴族孩子時候經常騎馬射箭之類遊戲,身體鍛鍊強。

所以,先天好+後天鍛鍊和吃好,導致怎麼浪都不翻船。

據說乾隆他媽活了80多,當然了,乾隆也80多,不得不感嘆基因的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