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多人與一名新型肺炎患者密切接觸15天左右,無人感染,怎麼回事?

用戶1522961008183


01連雲港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密切接觸30多人無一人感染

31歲的劉先生是連雲港某藥企一名普通職員,常年在武漢工作,平均一兩個月回趟老家連雲港。2020年他成為連雲港三個" 首例 ":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首例治癒病例,首例治癒後主動捐獻血漿者。

新年前後,他從老家到武漢待了一個月左右,1月15 日,回到連雲港,回家後感到身體不舒服,體溫37.5度,還以為是感冒,之後他也沒閒著,和公司10位同事聚餐,去父母家、岳父母家,還接觸了其他親戚。

21日,被確診。30日,劉先生經兩次檢測,達到出院標準。而與他親密接觸過的親朋好友均無人感染。

當然,還有很多這樣的新聞報道,不過有很多是自己去過武漢,或者知道自己可能已經被感染,然後特別注意防護,所以周圍的人沒有被感染。

但這位劉先生,當時並不知情,也沒有采取防護措施,為什麼沒有傳染給其他人呢?我想題主所問,應該也是這種情況。

02免疫力強

李蘭娟院士曾在採訪中表示:免疫功能低下、老年人等更容易感染或轉變成重症患者,這部分人需要格外重視防護。

也就是說個人體質差異,被感染後會產生不同的表現。像上述劉先生是31歲,男性,自身免疫力較強。

03傳播途徑

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發佈會介紹:衛生防疫專家強調,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

雖然與周圍的人有接觸,但在接觸過程中,無意中切斷了傳播途徑。

當然,具體的醫學原因有待科研人員的進一步研究。

但我們萬不可因為這種特殊情況的存在,就有了僥倖心理,還是要按照專家的要求,做好防護。


曉角先生


我一個朋友在初5的時候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他是7天左右的時間有發燒咳嗽的跡象,但在第5天的時候就是感覺悶,起初以為只是屋裡悶,所以一直沒有在意這個情況,但後來情況越來越不對勁了,他害怕就直接上醫院進行檢查,結果就是新冠病毒攜帶者,他不是武漢回來的,但他是從孝感回來的在年前2天就到家了。

他現在恢復的很好,前些天視頻還跟他聊起這個關於新冠肺炎接觸的問題,他因為住院的時候症狀已經很明顯了,他心裡素質比較差一度以為自己要不行了,後來醫生給他做了檢查,證明他的免疫力還是非常不錯的,所以也是告訴他不要擔心。醫生也順便把這個新冠肺炎為什麼接觸之後有的人傳染有的人不傳染給他講了一遍。

他說,這病毒主要就是通過飛沫傳播,就是咱們聊天時不帶口罩,然後病毒會通過飛沫被你吸進肺裡,之後就開始侵害肺部、腎臟等器官。但這個還是要分情況,就像有的人天生免疫力就是強,病毒到身體裡,可能就是那種無症狀患者,從頭到尾都沒有症狀顯示,最後已檢查可能病毒已經完全被吸收了。還有一種就是這個病毒的吸入量較少,沒等興風作浪呢就被自身的免疫系統給消滅了。

我這個朋友還說,一定要帶好口罩不要和別人接觸太近,不是每一個人的免疫力都很好的,一旦免疫力系統不好,那麼病毒就會慢慢產生變異,之後就會衍生出更多的病毒侵害你的身體,他們在醫院一些免疫力不好的每天都要打一種增強免疫力的蛋白,可見在沒有特效藥的時候,增強免疫力就是最好的良藥了。


一起種植


昨天有報道,一名女子與確診病人素不相識,不過擦肩而過就被傳染上了。而題主說多人密切接觸15天卻沒事,這還不算奇蹟,還有更牛的,2月16日有報道一名小夥確診,他的40多位密切接觸者均未被感染,是不是傳染病因人而異,該你的命裡逃不過,不該你的莫發愁,聽天由命算了呢?


當然不是,我們來看看這位小夥是怎麼做的。

小夥名叫小齊,陝西安康人,在武漢讀大學,在回家前已瞭解了新冠肺炎信息,知識就是力量永遠是真理。1月23日小齊從武漢坐車返回西安,在車上,這孩子全程沒有摘口罩,也沒有吃飯喝水,更沒有跟別人講話交談。第二天轉大巴回安康,在車上仍然全程戴口罩,堅持不吃飯不喝水。不說別的,能這樣忍飢挨餓,就值得大大點贊👍。回到家的小齊,先用酒精對行李箱和手機等進行消毒,社區報備,隨後在家自行隔離,與父母分餐吃飯,關在自己臥室。1月28日,小齊被確診,2月9日出院,與小齊密切接觸的父母及大巴上的同車人員全部解除隔離,無一人被感染。

小夥成功不傳染給別人的關鍵在於自我隔離。如果雙方都沒有防護措施,多人接觸15天沒有感染真是奇蹟了。


早期的日本“鑽石公主號”郵輪就是典型自然傳播的例子。

日本“鑽石公主號”郵輪搭載3700多名乘客和船員,在2月1日一名下船的香港老人被確診新冠肺炎後,於2月5日被日本厚生勞動省要求未被確診的人員在郵輪上隔離14天。我們看看會有什麼後果,一名“零號”病人己經下船,剩下部分密切接觸者和未曾謀面的人(船上人太多,不可能全是密切接觸者)。結果,在沒有新的外來傳染源情況下,病毒在船中遞次傳染,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裡,感染率29%,目前已確診600多人,隨著時間推移,船上的確診人數持續增長,有全體感染的風險。


結言:多人與確診病例接觸15天沒有人感染是有可能的,但前提是雙方做好防護措施,不可大意。否則,感染機率相當高。在當前戰疫成績高歌猛進時,千萬莫放鬆,以免前功盡棄,現在還沒有到摘口罩扎堆的時候,加油💪💪💪






已經證實了的,那就是飛沫傳播和接觸,說白了就是患者的汗液,口水,尿液,糞便。

我想沒有人會去喝尿吃屎,碰都碰不會碰,所以,傳播途徑就是汗水,口水,這兩種吧。

首先我先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已經證實了病毒不會通過皮膚傳播,為什麼接觸會有傳播?那麼接觸傳播我理解就是相互握手了,然後你的手沾上了患者身上的汗或者是他咳嗽時同手阻擋過,這樣你的手上就有了病毒,然後你又沒有洗手,直接觸碰了眼鼻口。這可能是接觸傳播的主要途徑吧。

其實我們生活中主要還是要防範飛沫傳播,也就是患者的口水噴灑出來,你是否直接或者間接的吸入自己的體內。一旦吸入,那麼100%中招。

我們知道這次新冠大爆發,主要就是因為趕上了春運,但是一列火車一個航班,也並非全部感染,按理來講,座位近的都是親密接觸者了,但是至少目前都沒有發現一整節車廂,一架飛機,一趟客車地鐵公交,全部感染的情況。

上面這些我只是想證實,病毒並不是不可戰勝的,保護好自己的眼鼻口,在碰這些部位之前,一定要洗手,那麼是完全可以防止病毒入侵的

現在已經發現的比如一家人都有可能沒被傳染,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吧,比如一家人,回到家就打聲招呼,然後就回自己房間了,吃飯的時候分餐或者錯開了時間。

這裡我還要強調一下為什麼聚餐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因為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吃飯,就是一桌人都去一個盤子裡夾菜,筷子上肯定有患者的口水,然後下一個人再吃,這就被傳染了。

所以,家庭或者宿舍成員間親密接觸,但是交流少,分餐,都有可能是沒有被傳染的主要原因,說白了就是患者的飛沫,沒飛到你的嘴裡。

中國古人就有一句話,叫做病從口入,管好嘴巴,即使你遇到了新冠患者,也不會被感染的或者說概率是很低的。

我們不要被病毒所嚇到,看到意大利韓國武漢的情況就被嚇破了膽,其實這些國家,包括我們中國前期發展迅速,主要就是因為都沒重視,都沒帶口罩,這時的病毒傳播是迅速的,當人們的防控意識加強,病毒找上你就沒那麼容易了。

醫護人員很多被傳染,其實也是因為他們就在病毒最多的地方,可以說他們的工作服隔離服上面佔滿的都是病毒,可能是勞累所致或者粗心大意,自己的手嘴鼻接觸到了病毒,就被感染了。

人類歷史上經過多次瘟疫,這次我想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病毒剛來的時候肯定所有人都沒有抗體會被感染,未來很可能會用科技,達到最有效的傳播。

現在我們國家已經研製了可以重複使用15次的N95口罩,那麼未來我們也許會有有效期一個月的,半年的,N95口罩。這樣人手一個,一旦發現了病毒,保護好口鼻,被感染的概率就很低了。

未來也會發明清毒手絹,清毒溼巾,也會有更精密的防護服,可以多次使用,並且機器化智能消毒,比如走出病房的醫護人員,先進入到一個隔離間,十分鐘,她所穿的衣服口罩護目鏡就會被全方位無死角的消毒,然後再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這樣就會免去很多失誤造成的醫護人員感染。

會有更精準的檢測儀器,不需要人工量體溫

科技會因為這次疫情得到進步,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會改變,比如前面提到的同一餐盤,這是非常不衛生的,每個人一個小盤子吃飯,或者公筷公勺夾菜,人與人對話是否要保持一定距離,排隊是否可以保持一定間距,當科技越來越發達,當上述這些都成為一個習慣,而不是病毒爆發以後我們的一個手段,那麼病毒對我們來說真的沒有那麼可怕,未來無論多麼嚴重的病毒,我們都能有效的在初始階段把他遏制住


還不讓我起名了


大家好,我是左撇子說醫,每天用簡單的語言為你科普專業的醫學知識,歡迎大家關注!

多人與一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密切接觸15天左右,無人感染。初看這一個題目,我以為是看錯了,怎麼會出現跟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觸15天還不感染的事情,難道是病毒變弱了嗎?於是我不得不在網上找一下資料,看是否有這種事情出現。還好網上真的有出現這樣的例子。

一、事件回顧:

現在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這一個“多人與一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密切接觸15天左右,無人感染”的事例:

①這個事例的主人公就是江蘇連雲港三個" 首例 "的感染者31歲的劉先生,他是武漢返鄉人員,是江蘇連雲港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也是首例治癒病例,更是首例治癒後主動捐獻血漿者。

②在劉先生確診感染的前的一段時間,從1月14日出現不舒服症狀,1月15日回到連雲港並出現低燒37.5℃,回家第二天還與20多位同事聚餐,並且19日去了父母家,20日去了岳父母家,21日去醫院檢查並最終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③也就是說,在15日到家之後一直到21日,這中間與其密切接觸的有30 多位親友,都存在被感染的可能。但是幸運的是,與他接觸的 30 多位親友,包括跟我他接觸最密切的老婆和兩個孩子,一個都沒被感染。

二、為什麼這麼多人跟他密切接觸也沒有一個感染呢?

我認為病毒能傳播感染其他人都離不開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方面,只要其中的一個環節做好了,就能避免病毒傳播感染,所以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去分析:


1、傳染源

這個事例中的傳染源就是確診感染患者劉先生,因為他是武漢返鄉探親人員,在武漢時已經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是從他返連雲港當天的狀況來看,只是表現身體不舒服,那說明病毒的載量不是很強。他有可能是二代感染者或者是三代感染者。而且回家後一直到21日,只是出現咳嗽的症狀,是去醫院排除才確診的。如果他本身身體免疫力比較強,病毒與免疫細胞一直處於僵持的局面,那麼複製出來的病毒就比較少。如果病毒載量比較低的話,即使是密切接觸過,也存在不感染的可能。

2、傳播途徑

該患者在18日時已經有意識地戴上了口罩,這樣就可以阻斷病毒的傳播途徑,從而避免身邊密切接觸的人受感染。可以說是他的有意識的保護,才能避免跟他接觸的人被感染。我們從《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診療方案(試用第六版)》中可以知道,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飛沫傳播以及接觸傳播。而戴口罩就可以有效避免病毒通過飛沫傳播。

3、易感人群

這主要是指跟患者接觸的人群,他們當中有朋友,有家人。他們雖然跟患者有過密切接觸,但是由於患者當時身體的病毒載量不是很高,即使當中不幸有感染者,也可由自身的免疫力將剛剛入侵的病毒清除。再來由於患者有意識的戴著口罩,這樣在密切接觸過程中更是阻斷了病毒的傳播途徑。

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自然是有可能即使與密切接觸過也不會造成感染。當然,在感染的確診病例中,也有一些僅僅與感染者接觸15秒都被感染的病例,但是形成感染的條件都離不開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方面。



三、總結

總之,只要將傳染病感染的三個方面都做好,隔離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那麼就會有效避免病毒的感染。所以在這一次的抗擊疫情中,這三個方面我們都需要做好,這樣才能最終戰勝新冠肺炎疫情。

作者寄語:很高興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關知識,我是左撇子說醫,每天用簡單的語言為你科普專業的醫學知識,碼字不易,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就幫我點個贊!如仍有疑問,可以評論區留言,歡迎大家關注、轉發,謝謝大家支持!

左撇子說醫


在疫情發生期間,有個患者去菜市場買菜時,未帶口罩,與同在攤位購買蔬菜的確診患者(當時未確診),未戴口罩,倆人距離較近,短暫停留(15秒)後,回家後一段時間以後被確診感染了新冠狀病毒肺炎。

還有一位大學生1月22號從武漢回家之後,自己一直帶著口罩,自覺隔離,後來被確診,但是一家人都未感染上病毒。

新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直接傳播,接觸性傳播,氣溶膠傳播。如果我們和潛伏期的病毒攜帶者親密接觸,雙方都沒有采取防護措施,互相感染的幾率還是很大的,正是因為這樣,導致了前期病毒迅速蔓延,如果當時大家都減少外出返程,都帶著口罩,自覺做好防護意識,那麼疫情可能也不會這麼嚴重。

我們從數據上看到,感染了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中,以中老年人居多,病死率也是年輕人的很多倍,小於30歲的患者基本上沒有死亡病例。


年輕人的體質比較好,身體健康強壯,不容易被感染,即使不小心感染了,但是因為抵抗力強,病症比較輕,靠自身的免疫系統就能很快就打敗消滅病毒,恢復健康。就像感冒一樣,年輕人哪怕不吃藥一段時間也會自己痊癒。

而老年人大多,身體較差,很多都有慢性病,一旦不小心感染了新冠狀病毒,那麼身體因為比較虛,很容易引起併發症,感染之後必須要去醫院進行治療。

很多傳染病,剛開始來勢洶洶,勢不可擋,可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一代,二代,三代,四代以後,慢慢的病毒性和感染性能都會變弱,傳染幾率大幅降低,即使與人接觸,被感染率也會降低。


很多人具有很強的防範意識,在知道了新冠狀病毒肺炎的危害以後,在疫情隔離期間,自身防護措施做的非常到位,外出的時候,必須戴好口罩,與人交流的時候保持一米左右的距離,勤洗手,搞好個人衛生,這樣即使與病人接觸過,感染幾率也非常低。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不小心被感染了新冠狀病毒肺炎,在潛伏期沒有症狀的情況下,自身的防護意識也非常強,那麼這種情況,自身攜帶的病毒也是不容易感染到親密接觸過的人的。

感染了新冠狀病毒肺炎,接觸了多人,可能是有人不小心被感染了,但是沒有表現出病症,潛伏期比較長,沒有被確診或者是輕症沒有被發現,這種情況可能存在的,沒被發現,所以被認為沒有感染。


有的人喝水就會胖,有的人咋吃都不會胖!每個人體質不一樣,生活環境也不一樣,自身的免疫系統也不一樣,所採取的防護措施也不一樣,被感染的幾率當然也不一樣。

總之,不能存在僥倖心裡,如果自己接觸了被確診的患者,自身一定要最低隔離十四天,如果期間感到不舒服,一定要去醫院做檢查,進行排除,千萬不可大意。


鄉間一抹陽光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感染新冠肺炎要與其病毒數量及毒性成正比。該病毒爆發於武漢地區,在武漢地區的感染者可稱之為第一代病毒感染。如果武漢地區感染者在返鄉途中,將病毒傳播給同行的旅客朋友,將被感染的旅客朋友稱之為第二代病毒感染。那麼感染的旅客朋友再將病毒傳染給其親友,其親友稱之為第三代病毒感染……以此類推,隨著病毒的代數增加,其傳染性及病毒數量會相對減弱一點。

二、與接觸方式有關。我們都知道目前新冠肺炎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飛沫、接觸傳播已經氣膠溶傳播的。換句話開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可以通過咳嗽、噴嚏等方式將病毒傳染給他人又或者將病毒殘留於車把、門把、電梯按鈕等地方,最後經手由呼吸道、口鼻腔黏膜進入人體而引起感染。所以說接觸方式很重要,這裡並沒有提及到是各種接觸方式,因而不一定會出現傳染。


三、保護條件。我們都知道勤洗手、戴口罩可有效地避免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記得有報道:武漢華南市場一住戶在獲悉李文亮醫生的預警後,動員家人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不聚餐等。在這次疫情中,隨身居疫情最重災地區,做好個人保護措施也能保護好自己。所以說,多人接觸新冠肺炎患者,做好個人保護措施也不一定就會因接觸而感染。

總的來說,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要與病毒毒性及數量有關,如果我們都做好各種保護措施,可以很大程度減少感染幾率。

健康所繫,生命相托。關注和點贊姚醫生用通俗易懂的言語傳遞科普知識,守護您的健康!

姚醫生


多人與一名新型肺炎患者密切接觸15天左右,無人感染,怎麼回事?

其實這樣的病例並不在少數,有一在武漢讀書的學生回老家過年,最後被確診,在這期間他密切接觸了40多人,這些人均未被感染。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感染者對疫情足夠重視,很多該做到的防範措施他都做得很好。

比如,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他全程戴好口罩;平時出門,無論是逛超市還是去別的地方,他都不會把口罩摘下;並且在外面他會和別人保持距離,減少交流。

比如,他回到家後,把自己的衣服和一些隨行物品都用75%酒精進行了全方面的消毒;並且勤洗手,洗手後也會用75%酒精消毒。

不僅如此,他還主動向社區上報了自己的武漢出行史,從到家後就開始進行自我隔離。平時待在自己的房間裡,和父母吃飯的時候也都會分餐、用不同餐具吃飯。


圖片來自:站酷海洛Plus


這樣的例子告訴我們4件事:

1. 外出戴口罩很重要

2. 不聚集,和周圍人保持距離

3. 不隱瞞武漢出行史,儘快上報

4. 要勤洗手,注意手衛生

做好科學防範措施,不僅保護自己也能保護他人。其實新冠病毒也沒有那麼可怕,做好防護措施,就能很大概率地避免被感染。

現在新冠病毒肺炎的確診病例增長已經得到了很有效的控制,相信不久後就會迎來真正的春暖花開,希望以後我們可以放心地摘下口罩,在陽光下自由呼吸。


執業藥師yang


遠離新冠肺炎患者是降低感染風險的主要措施,但部分患者即使與感染者保持距離,最終也感染了新冠病毒,部分患者即使與感染者密切接觸,也未感染新冠病毒。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首先需要糾正一個觀點:與感染者接觸有感染風險,但卻不一定會感染新冠病毒。新冠肺炎流行至今,表現出了超強的傳染性,曾有報道稱某患者與感染者接觸數十秒後被感染,更別說與感染者密切接觸15天時間。在此我們需要明確,接觸新冠肺炎患者後,是否會引起感染與三方面因素有關。

第一個因素是病毒的致病能力。當下新冠病毒並未變異,因此大家接觸到的新冠病毒,致病能力均一致,病毒的毒力與是否會引起感染關係不大,排除了第一個因素後,那麼第二與第三個因素則關係密切。

第二個因素是病毒的數量。只有在接觸到較多數量的病毒後,才可導致接觸者感染,因此即使接觸者與感染者有過接觸,但如果大家均採取了防護措施,如戴口罩,那麼感染者排放到空氣中的病毒數量較少,接觸者吸入呼吸道的病毒更少,被感染的幾率則相對較小;或居室通風較好,排放到空氣中的病毒很快被稀釋,空氣中病毒密度低,引起感染的幾率也較低。

第三個因素是自身防禦能力。若接觸者自身防禦能力較強,病毒進入人體後可被消滅,即使會引起損傷,但免疫功能強大的人群損傷程度也不重,出現的症狀可能也比較輕微,甚至可以全程無症狀,可在較短的時間內產生免疫力,清除病毒並自愈。

因此,即使接觸者與感染者接觸了15天,若大家的防護措施到位,接觸到的病毒數量少,且自身防禦能力較強時,感染新冠病毒的幾率較小。在生活中,這種的實例比比皆是,不少感染者與親屬或朋友有過接觸,接觸者未發病的情況不在少數。不過,也有更多揪心的病例,如一家三代均被感染,老人與慢病患者如合併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發展為重型或危重型的幾率較高,死亡風險也較高;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即使治癒,後期是否會留下後遺症,也不明確,因此當前我們依然需要把重心放在防控上。部分接觸者即使與感染者保持一定的距離,但若二者在相對密閉的房間,通風效果差,空氣中的病毒密度大,可通過氣溶膠傳播被感染,因此所有人均應遠離感染者,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才能降低感染風險。

綜上,並非所有與新冠肺炎患者接觸的人群均會被感染,若接觸者與感染者均採取了防護措施,接觸的病毒數量少且自身防禦能力較強時,感染風險相對較低;但無論感染風險的高低,新冠肺炎畢竟屬於傳染性疾病,且表現出了超強的傳染性,因此所有人均應遠離新冠肺炎患者,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以降低感染風險。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 歡迎評論區諮詢與交流!

注: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對於題主所說的多人與一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密切接觸15天左右,卻無人出現感染,感覺得百思不得其解。似乎在懷疑大夫誇大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力和危害力,感覺的用這個現實來證明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密切接觸並不一定能夠被傳染的現象。其實這種現象在醫學界是有一定的解釋的,而且專家已經通過事實來證明了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密切接觸的這方式。一旦病毒被吸到了氣管內感染率100%,並且絕對是一個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和攜帶者。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來了解一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播的方式,大家就可以瞭解了新型冠狀病毒為什麼傳播這麼厲害的最主要原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播的方式有三種:

一是空氣當中傳播。

人與人之間距離非常的近通過呼吸使得病毒傳播給對面呼吸的人。這種方式必須是病毒在空氣當中存活的時間,然後通過呼吸進入了氣管。這種方式傳播的速度是最快的,所以醫學專家要求每一個人出門必須戴口罩,這樣就能夠預防通過空氣的傳播。

二是直接接觸式的傳播。

這種傳播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比如握手或者是患者患者拿的東西或者是患者放門的門把手,在短時間內病毒是存活的,一旦健康人碰到這些東西,手上帶有了病毒以後,然後用手再去擦嘴或者擦鼻子或者擦眼睛,就有可能使得病毒進入氣管。所以避免這種傳播的方式,首先要回家必須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這也就是大夫為什麼也被感染的一個原因,就是大夫在醫院裡的病毒非常的多,大夫穿著厚厚的隔離服,有可能會用手去揉一下眼睛,或者是碰一下鼻子等等,這就會造成了感染。

三是病毒的氣溶膠傳播的方式。

這種傳播方式是比較遠的,一般是通過氣體的微小顆粒寄生,隨著空氣進行飄動距離長達1公里左右,病毒依舊還存活並傳染人。所以有的人感覺到沒有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接觸,但同樣也被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其實就是這種方式的傳播。所以預防這種方式的傳播還是戴口罩,只有口罩才能隔離這些病毒的感染。

總之,對於題主所說的與病毒患者接觸了15天左右卻沒有被感染的情況,主要是個人的生活習慣有關係,沒有與患者正面的接觸病史的病毒,沒有真正的進入呼吸道。這可以說是不幸當中的萬幸,一定要戴口罩進行隔離。或者說是知道這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對於接觸的人群採取了嚴格的疫情防控的措施,比如戴口罩、常洗手、不與患者一起就餐,儘量避免疫情的傳播。再比如說在春節期間有的患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乘坐了火車或者客車,可是並不是一定整輛火車所有的乘客,或者是整節車廂所有的乘客,或者是整輛客車所有的乘客都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大家說是這個理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