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战国时期赵国经过胡服骑射改革,为什么还打不过秦国?

品谈古今


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改革,使赵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此后赵国更是成为唯一可以和秦国在军事上抗衡的国家。但总体而言,秦国仍占据更大优势,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最终失去和秦国抗衡的资本。

何谓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是指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发起的一场变法改革。其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强大,摆脱赵国疲弱的窘境。根据《战国策》的记载,这场变法改革主要的措施为“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

  • 易胡服:所谓胡服就是当时西北戎狄之人所穿的紧身断袖的衣服。这与传统的华夏宽衣长袖截然不同。这一做法就是要让赵国的国民从上到下改穿胡人的衣服,以适应军事上的变革,方便行动和作战。

  • 改兵制:是指将传统的车战、步战为主的兵制改为胡人的骑射兵制。简言之就是从将军队改造成以骑射为主的机动兵种。当时华夏民族的军队是以车战兵和步兵为主,军队围绕战车构建,衡量一个国家的势力就是有多少战车,所谓千乘之国和万乘之国就是由此而来。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华夏族第一次组建成建制的骑兵。

  • 习骑射:这就是对赵军士兵的技能要求,即让赵国上下学习胡人的骑射作战技能,以适应整体军制改成骑兵的作战需要。

通过以上三条措施,赵武灵王成功地将赵军改造成高机动性的骑兵,成为当时战国时期的天下雄兵。这三条措施是相辅相成的,服饰的改变、骑射技能的推广普及和军队的改造升级,这些措施就是让整个赵国的军队发生脱胎换骨的变革。

  • 胡汉融合:胡服骑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当时赵国国内的胡汉融合,因为赵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当时赵国国内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以邯郸为主的华夏文明区域是当时赵国的主流文化,而以代郡等地为主则是赵国国内胡人文化区域。赵武灵王敏锐的意识到胡人的作战和生活方式非常有利于提高赵军的战斗力,于是他大力推行胡人化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是从服饰上与胡人贴近,将赵军改造成以骑射为主的骑兵,必然就大量使胡人加入赵军,也必然提高胡人在赵国的政治地位。而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胡人在赵国的地位上升又反过来促进赵军的整体战斗力提高。

  • 军力提升:刚才说了胡人的融入,为赵军带去了骑射为主的骑兵作战方式,这就大大提高了赵军的战斗力,一方面骑兵是古代最具杀伤力和冲击力的兵种,这种作战方式在冷兵器时代一直长盛不衰,可以说赵国的这次改革为他们带去了超越时代的兵种优势。

胡服骑射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在实行后不久,赵军就向老对手中山国发起进攻,接连击败以顽强善战著称的中山国,此后又向西进攻胡人,史称“辟地千里”,逼得林胡王献马求和。使赵国一跃成为可以和秦国抗衡的军事强国。

胡服骑射与商鞅变法的异同

赵国之强始于胡服骑射,而秦国之强源于商鞅变法,两国都是靠着一场著名的变法改革走上强国之路,那么两者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

  • 全方位变法和军事化变法的不同:显而易见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涉及方方面面的全方位变法,而赵国的胡服骑射更多的是一场军事化改革。从两国变法的措施可以看出,秦国的变法不单单针对军事,有许多关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等的一系列变法措施。而赵国的胡服骑射显然针对性更强,但是局限性也更强,赵国的变法措施集中在强军方面,其他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措施则几乎没有。

  •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不同:秦国的变法由商鞅主导,商鞅不是秦国人,因此他更多的代表一种新兴地主阶层的利益。而胡服骑射的主导是赵武灵王本人,他本是赵国国君,所以他很难做到完全脱离赵国的旧贵族势力。因此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自上而下的变革,因此它的措施很难深层次的触动旧贵族的势力。而商鞅的变法不能说完全自下而上,但是至少它顺应和代表了新兴地主阶层的利益需求,因此商鞅的变法措施更激进,也更深层次的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因此他也死的很惨。

这些秦赵两国变法的不同,就导致了两者的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差异。赵国的胡服骑射因为侧重于军事化改革,因此赵国的军事力量迅速壮大,这一点比秦军的变化更大,在长平之战前,赵军并不惧怕秦军,双方互有胜负,大一些的战役甚至赵军占优。但是商鞅变法的全面性和彻底性远远高于其他各国,为秦国建立起一整套先进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而秦国凭借这些制度的推行建立起强大的综合国力优势,而这就决定了秦赵对决,秦军可以败,可以耗,而赵军却败不起,耗不起。一旦进入像长平之战这样的长期消耗战,赵军就必定失败。

结语:战略环境和综合国力的差距导致赵国最终不敌秦国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迅速成为军事秦国,此后经赵惠文王的守成治理,赵国国势仍保持上升态势,但是秦赵两国的综合国力差距依然不小。

而赵武灵王本人在立储问题上的失误导致他壮年离世,这不仅是赵武灵王本人的悲剧,也是整个赵国的悲剧。此后的历代赵王再无魄力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能做到如赵惠文王一样守成治理就不错了,这也就导致秦赵两国因为变法路线不同的差距变得更大。

而秦赵两国的地理位置和战略环境决定了赵国很难如秦国一样腾挪出二十年的时间来变法图强。赵国虽处于三晋北方,但是秦国强大之后一直致力于蚕食三晋,交好齐楚的总体战略,也即所谓“远交近攻”之策。而秦国所处的关中地区属于相对封闭和安全的环境,敌对国家除了函谷关很难攻入秦国本土,赵武灵王甚至考察过从北方攻打秦国的可能性。而赵国则时刻面对秦国的威胁,东边的齐国又时不时的扯后腿。

在外族入侵方面,秦国自打击西戎立国以来,逐步消除了西戎的威胁,到后期只有义渠这样的外族能稍有威胁,但是秦国将函谷关一封就能安心对付义渠。而赵国先后有林胡和匈奴的威胁,虽然都被赵国先后击败和驱逐,但是北方外族始终是赵国的一大威胁,导致赵国始终在北方留有一支重兵集团镇守。

综上,赵国变法之后的确很强,但是与秦国的主要差距在于变法路线不同带来的综合国力差距,加上身处四战之地,始终忙于战事,让赵国很难再有机会安心变法图强。最终综合国力的差距始终无法赶上,到长平之战后,赵国惨败国力大损,再无法抗衡秦国。


围炉品茗人


相对于秦国的商鞅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一、赵武灵王虽然在赵国推行了“胡服骑射”,但是无非就是:“命令赵国军队完全穿胡人的服饰,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戴着插有貂尾或者鸟羽的武冠,穿皮靴,加强训练马上射箭的作战。” 由于学习胡服骑射,赵国很快成为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诸侯国。

二、长平之战中,赵国彻底失去了能与秦国抗衡的力量。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输给秦国,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白起和赵括两位统帅差距很大。但是,赵国过于偏重军事学习“胡服骑射”,而秦国的“商鞅变法”则是对全国进行改革,显然两者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赵国学习胡服骑射来说,确实增强了赵军的战斗力。但是,这仅仅是局限于军事方面,而赵国的国力仍然没有增加,然而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不仅秦国的军队战斗力加强了,而且秦国的综合国力也增加了。

三、根据《史记》记载,商鞅从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一样的度量标准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策略。对此,秦孝公非常信任商鞅,并在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了“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的变法策略。由此来看,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进行最全面的一场变法,这为秦国对外作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相对于胡服骑射,商鞅变法还实行了一系列的度量标准和建立县制等的策略,比如:实行郡县制,直接增强了秦国的战争动员能力。而且,商鞅还在秦国实行了魏国李悝的《法经》策略,削弱和限制了秦国贵族的权力。

秦国经过商鞅一系列的变法,在整体实力上已经遥遥领先于赵国。而,赵国的胡服骑射太过于片面,并没有全面增强赵国的实力。所以,在长平之战中,赵国因缺粮而无法长期坚持下去,所以,只能派遣赵括去速战速决。
总体来说,“胡服骑射”后,赵国虽然实力大增,但这只是相对于魏国、韩国、齐国、燕国、楚国,而和秦国的实力相比,仍然差距很大。

公元前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咱先来讲一下“胡服骑射”与“商鞅变法”。

胡服骑射即赵武灵王赵雍在赵国推行的一场军事变革。赵国地理位置特殊,在北侧经常要面对娄烦、林胡、东胡等部落。与他们作战时,胡人穿着短袖服饰,骑马射箭,机动灵活,来去如风。赵武灵王面对国内屡战屡败的囧境界,亲自教习骑马射箭,带头穿胡服,推行“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以胡制胡”,使骑兵代替了笨重的车兵,并在实战中展现出恐怖的战斗力。赵国一跃成为军事强国。

秦孝公推行的“商鞅变法”改革归纳为政治制度的改革与经济制度的改革。政治制度方面:

  • 乡邑聚县,通过县的设置,乡邑内的政治权利收归中央。

  • 官僚制,废除世卿世禄,鼓励建立军功。

  • 军功爵制度,平面当官的不二之选,设定二十级军功。

  • 改革户籍制度,连坐制度,五家一伍,十家一什。遏制私斗,明法纪。

经济方面:

  • 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极大提高国民生产积极性。

  • 强制分家。一方面遏制私斗,另一方面增加税收。

通过以上改革措施将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法纪达到一个全面的提升。但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仅仅是在赵国军事上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在国家内部生产力方面并没有提高,这种差距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明显,综合的体现就是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上面。

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是高于秦国的,但由于赵武灵王前明后暗,搞一个“二元政权”最终被饿死沙丘。经历国家内乱之后,国力开始下降。到赵惠文王时期,秦国已经可以与赵国五五开甚至高于赵国,在“渑池之会”中赵惠文王的表现可以看得出来,靠着蔺相如勉强挽回颜面。

秦国击败赵国奠定两国国运之战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足足打了三年,最终以赵国的失败告终。赵国廉颇的坚守与秦国的进攻互相僵持,战争持续了三年,期间赵孝成王频频崔战,在战事不顺之时又想主动求和,最终实在是顶不住压力中反间计派赵括替代廉颇主动进攻,最终长平惨败,被白起坑杀45万士兵,赵国从此跌落神坛。

长平距离赵国的都城邯郸要比到秦国近的多,消耗下来赵国是占据优势的。但正正因为国内生产水平低下,综合国力比拼不过秦国,从而赵孝成王首先顶不住压力,才导致昏招频出,最终赵国惨败。

赵国打不过秦国笔者总结为以下两点:

  • 改革不力。胡服骑射强调的是军事方面的改革,促进的是民族大融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革国内的生产力,综合国力没有提上去。而商鞅变法连同经济、制度、军事全面提升。

  • 君主能力欠缺。赵国赵武灵王可以说是创业之主,赵惠文王守业之主,后面直接守业都守不住了。国力一直下降。反观秦国,连续几代都是明君,国力一直上升。



李时针的时针


赵武灵继位时,接过的摊子并不好,公元前354年,赵、魏战争,两败俱伤,赵国又常被周边秦、齐、魏等强国攻击,可谓四面受敌,赵国君王疲于应付。

赵武灵王继位后,初尝败绩,决定进行一系列改革扭转局势,主要是“胡服骑射”。

根据丘陵、山地不适于战车作战特点的,果断淘汰战车,并改用胡人着装,便于行军打仗,"弃长袍宽袖,改着胡服;淘汰战车,改习骑马射箭",建立骑兵军队。另外,还修建长城,采取实施“交好邻国,剿灭胡夷”的措施,多措并举,最终灭了中山国,征服了三胡。

为什么赵国进行了改革还赢不了秦国?

需要注意的是,在赵武灵王的改革前,秦国商鞅,已初步完成了变法(公元前350年)

。其内容有: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改法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等改革方略。

可见,商鞅变法,其内容是将秦国朝着军事强国的方向改革,是国家政策层面的,为秦统一六国夯实了基业。

而赵王灵王的改革,没有触及国家内政根本问题,没有解决赵氏乱政弊病,只是技术战术层面改变军事装备和战术战法,赵武灵王晚年饿死沙丘便是内政问题。

因此,强秦灭赵不无原因。


点亮万家灯火


进入战国时代之后,各个国家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变法运动,在改革的变法浪潮中谁能占得先机,就有可能率先实现国家富强;谁能进行深刻变法便有可能实现国家长久强大。魏文侯任用李悝和吴起进行变法,魏国成为战国初年最强大的国家。楚国和齐国也实行一定程度改革,最终国力也得到了提升。


战国时代的所有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深刻,也最为彻底。商鞅变法涉及到秦国的各个方面,甚至连民风、民俗也有所涉及。秦国经过商鞅的改造,彻底发生变化。秦国也一跃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赵国没有进行深刻变法,但是赵国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革。赵国的改革便是“胡服骑射”。赵国经过胡服骑射,军事改革完成,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赵国的主要兵种由步兵和车兵转变为步兵和骑兵。赵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之后,赵军立刻呈现了巨大的活力和战斗力。赵国骑士也成为仅次于秦国锐士的一支强大军队。赵国军队屡次打败秦国、魏国、燕国、韩国等国军队,赵国也成为战国中后期山东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了长平之战,该战也是战国时代最大战争。秦赵双方都在这场战争上赌上了国运,双方上百万军队投入战斗。最终秦国取得了惨胜,以伤亡近二十万士兵的代价,歼灭了四十五万赵军。长平之战之后,赵国被彻底打趴下,彻底丧失了和秦国抗衡的实力。

为什么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还是打不过秦国呢?难道因为赵国不够强大吗?真的是因为赵国不够强大!


战国时代虽然各个大国此起彼伏,但是秦国强大之后就一直没有衰落,归结原因则是强大的范式不同。魏国的强大在于甲兵、府库之强,楚国的强大在土地辽阔,人口众多之强,齐国强大在于渔盐之利、明君贤臣之强,赵国强大在于军队建设之强。这些强大都不是根本强大道路,只强大一时而不能持续强大。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确立了君主制度下的“法治思想”,采用法家思想规划国家。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军制等多个方面深刻改造国家,走向了持久强大之路。秦国也曾经遇到过想秦庄襄王这样的弱君,但是秦国的国力依然没有任何削弱。商鞅虽然最后惨遭杀害,但是商君之法并没有随着商君被杀而废止,这和其他国家人亡政息不一样。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其本人也被自己的儿子逼死。秦国的商鞅变法远远比赵国的胡服骑射更加彻底,秦国的抗击打能力也远远比赵国更加强大。


秦国商鞅变法涉及的面非常广,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习俗、迁都等多方个方面,秦国等于被商鞅重新改造。变法之后的秦国焕发了强大的国力,而且还有强大的后继力。商鞅把秦国的主要任务总结为“耕战”二字,实行奖励耕战政策。通过这样的方式,秦国老百姓的尚武精神被彻底激发,秦国的战争以农业做为依托,农业又靠战争获得更多发展空间。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秦国积累了强大的国力,秦国的战争抗击打性与战争持久性更加强大。赵国的改革面太窄,基本上只局限于军事领域,强大、先进的军事制度嵌接在相对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上。赵国的战争潜力远远没有秦国强大,赵国的战争抗击打性与战争持久性也不如秦国强大。


长平之战时,秦国商鞅变法已经持续近百年,国家实力已经非常强大,国家根基也已经相对雄厚。赵国胡服骑射的时间晚了二三十年,赵国的积累相对较少,国家根基也没有秦国雄厚。秦国当时的国土面积超过赵国,可耕地面积也超过了赵国,人口至少在五六百万,赵国也就是三百多万。秦国竭尽全力,聚集了大概六十万军队,竭尽全力征召了四十五万军队。战争打到最后,赵国不是被白起击败而是被秦国的强大国力击败。秦国由于依靠关中和成都平原,粮食基本上有保证,赵国则需要四处借粮。借粮无果之后,赵国才想求变,给了秦国可趁之机。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仅仅在战场上面,而是由多方面因素合力构成。赵国之所以会失败,归根到底是失败于庙堂之上。赵孝成王被秦国的反间计欺骗,临时用赵括代替廉颇,成为这次战争发生变故的重大因素。

此外这场战争从一开始,赵国就已经出去了先机。长平之战,赵国理亏在前,秦国攻打赵国则名正言顺。

战争期间,秦国在外交上也取得了胜利,成功地“唬住”其他国家。楚、韩、魏、燕、齐五国在战争期间,几乎没有给赵国任何支援,基本上保持着中立姿态。赵国联合他国共同抗秦的愿望化为泡影。


秦赵双方的将领也是决定这场国运之争的重要因素。秦国的将领为王龁和白起,赵国的将领为廉颇和赵括。双方将领的曾经存在明显差距,廉颇整体上防守大于进攻,是一位善守性将军。赵括善于进攻,但是统兵经验严重不足,更难以统帅四十五万大军。秦国的王龁虽然比不上廉颇此等老将,但是在战争的关键阶段,秦国秘密换上了白起。白起号称为人屠,战国四大将军之首。白起的军事才能远非廉颇和赵括所能比拟。秦国换上白起之后,战争的天平也开始倾向于秦国。最终白起在长平围困赵军四十六天。赵括被射死之后,赵军投降,四十万赵军被全部坑杀。

长平之战后,秦国统一六国最大的绊脚石被搬走,东方六国再也没有能力对抗秦国,秦国统一天下大局已定。


依稀说史


赵国不是打不过秦国,而是耗不过秦国。

若两军对垒,秦赵两国各有所长,甚至赵国还要略胜于秦国。《过秦论》里说,长平之战之前,秦赵之战有五,赵国三胜而两败,处于上风。赵军在心理上并不怵虎狼之秦,因此成为六国对抗秦军的主力军和精神领袖。

赵孝成王即位时,就是处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天下诸国中,齐国与六国有隙,明哲保身,置身事外;楚国新破,国力大衰,退出争霸行列;韩魏割地求和于秦,请为附庸。山东六国中,只有赵国具备与秦国一战之力。

赵国不仅有攻灭秦国的军事能力,还曾进行过战略可行性研究。赵武灵王深入秦境,考察风土,并且制定出了一个从河套一带的九原郡南下,直扑咸阳的掏心战术。这条进攻关中的路线,在后来的历史中多次出现。可是,赵武灵王在选择接班人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技术性失误,不仅自己死于非命,还让这个奇袭计划缺少了实际执行人。

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大大增强了赵国的军事能力。沿北境三国中,赵国的开拓是最富有成效的。赵国不仅击败了游牧民族,还就地取材,征发当地游牧民族当兵,做为赵国的尖兵部队。赵国开出的俸禄要比中原兵种高出2到3倍,楼烦、林胡等少数民族有不少青年人加入了赵军。这些人都是天生的骑士,由此赵国的军事实力一度冠绝天下,即使秦军见了也要甘拜下风。秦军多以阵型取胜,赵军则以突骑见长。

秦国不甘心被赵国封锁在函谷关以西,希望能打通东进的通道,频频用兵函谷,韩国被打怕了,洛阳以东尽数割让给了秦国,连冶铁基地宜阳也被占领了。楚国的南阳盆地被白起打下来了,江汉平原一多半被秦军占领。魏国的河西之地全部失去,河东地区也被占领多半,连魏国的旧都安邑都给丢了。此时的秦国兵锋之强已经独步天下,只在赵国手里认过栽,阏与之战10万大军被击溃。秦军在光狼城之战中也打输了,虽然不是大败,但也让秦军有意避开了赵军的大本营太原盆地,只是对韩国、魏国、楚国用兵。短时间内,秦军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国力越发强大了。

赵国君臣也没有干等着,硬气的赵国也知道能让秦国认怂的关键是赵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因此,赵国在料理停当了内部政变的风波之后,持续用兵北疆,扩大了代、九原、雁门等郡,招募到了更多更优秀的骑兵队伍,还在北地建设了长城以守卫内地。

不过,与秦国相比,赵国的处境是不利的。同样是扩张,秦国获得的土地要么是军事基地(宜阳、安邑等),要么是粮食基地(南阳、江汉),而赵国却受历史包袱的拖累,打不得韩、魏,作为关东六国的纵约长,赵国也没法对齐、楚用兵(惹怒了诸国,又担心五国伐齐的故事重演),打下来的土地只有北方边疆,难以种植粮食,能够提供的只有骑兵。秦国在不知不觉中,综合国力已经超出赵国三倍不止了。秦国在下一盘大棋,从北、东、南三面包抄赵国,现在已经在寻找一个有利时机,要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打掉赵国的军事优势。

长平之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当秦昭襄王听到赵军40多万被围,而秦军也已是强弩之末,无法发起围歼后,立刻尽起全国之兵,悉数增援上党战地。战区的民众,更是被组织起来,每人赐爵一等,男子为战,女子转运。赵国君臣救援不能,赵军突围不利,中心开花的战略构思难于实现,最终战局朝着利于秦国的方向发展。

秦军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天下第一劲旅,代价也是非常惨重的。如果此时的秦国凭借胜利的余威,星夜奔袭赵都邯郸,将没有时间组织抵抗的赵国灭掉,秦国统一天下可能会提前40年实现。可是,正因为此战秦国也大伤元气,秦国不敢赌此国运,最终选择了稳妥的休养生息,徐图后举的策略。战国的历史,又延续了40年。这给了另一名战国大将李牧提供了历史舞台,以疲弱之赵硬扛虎狼之秦,竟然也能战而胜之,用兵之道,不过如此。争奈虎将殒没在自家人手里,赵国也随后而亡。


而知而行的历史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胡服骑射不就是嫌弃当时的衣服不好打仗吗?我秦军连穿衣服打仗都不穿,赤膊上阵。论军事改革之彻底,军队好胜之风之强盛。山东诸国谁人可比。

《韩非子·初见秦》:“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赵国真打不赢秦国吗?

事实上秦赵两国在战争中,赵国是打的过秦国的。

在长平之战前几次局部战争,赵国都是胜多败少。《战国策》中曾记载当时的赵国是“尝抑强齐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就是对赵国实力的真实写照。

然而,长平之战的惨败,让赵国彻底无翻身之力。

长平之战,赵国败在国力不如秦国,非军事上的失败。

此战中赵国最大的问题是在本土作战后勤保障居然还不如远道而来的秦军。(这也暴露出了赵国改革不彻底,只是军事改革,没有做到秦国那样的全面政治改革,以耕战为核心将国家打造成一个战争机器)

在国力快要支撑不起,赵国快要被秦国拖垮之前只得临阵换将,以速战派赵括领军,以图一举结束战事。这种大决战既是不能全胜,或者是败只要能重创秦军。

赵国未来还是可期。

然而结果是所用非人,纸上谈兵的赵括将赵国的家底一战全部败光,却没能给秦国重创。使赵国从此再无有与秦军争雄的可能。


历史小知


胡服骑射闻名天下,赵武灵王大英雄!

春秋战国战火连年,沧海横流英雄本色!

秦赵争雄,四海云涌!

战国之际,秦赵争锋,有三方面得注意!

第一,胡服骑射是民族政策和军事化改革。所侧重在军事,所以后勤保障、粮草、整体政策布局,可能来不及细致做。

第二,赵国是四战之地!

急切的是赵国,所受牵制颇多。战争就是这样,忌讳多线作战,或者多线牵制,难以合力于一。

第三,政策的延续性!

政策要延续,这样才能持续发力,一个国家才可能强大起来,战胜对手。我们看历史的一些记载,赵国的国君的既定治国路线,变化比较大,不稳定,缺少一条长远的、综合性质的


反观秦国,地理位置有优势,国内有商鞅变法留下来的,稳定的、综合的治国策略和政策,政策与措施的执行,比较稳定和持续!

总之,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难免有失偏颇!分析历史和历史人物,算是一种缅怀和尊重!祖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光前裕后!


聿剑传统文化


胡服骑射确实让赵国有了质的改变,这是一步能让赵国崛起的妙棋,也让赵国有了和秦国叫板的实力。但在“沙丘宫变”中,赵武灵王被饿死,此后,胡服骑射改革流于形式,改革不彻底,对于赵国来讲,可以说是一大遗憾。到了赵孝成王时期,诸多决策上的失误使赵军饮恨长平,再也没有与秦国抗衡的能力。

胡服骑射,赵国崛起之本

赵武灵王执政初期,赵国在诸侯国中处于弱势群体,内部有“千乘之国”中山国这样的心腹大患。外部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相对,西北与林胡、楼烦为邻。而这些部落又大都是游牧民族,能骑善射,时常侵扰赵国边境,赵国苦不堪言。

胸怀大志的赵武灵王下定决心改革强国,他采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法。

燕赵之地多侠义之风,赵国屡次战败绝不是赵人畏战之过,尤其是面对一些游牧民族的战争,他们的实力本不如赵国,但他们的骑兵机动性极强,打完就走,赵国笨重的步兵和车兵很难找到发力点。

赵武灵王决定组建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可赵人的衣服太过繁琐,不适合骑马,倒是游牧民族的衣服简短干练,骑起马来游刃有余。于是,赵武灵王决定摒弃世俗理念,让赵军改穿胡人的衣服,提高军队战力。

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彊兵之救,是亡社稷,柰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吾欲胡服。”

虽然遭到了赵国贵族集体反对,但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加上肥义等重臣们的支持,“胡服骑射”得以施行。


很快“胡服骑射”带来的效果,让赵军在实战中一改往昔之颓势。

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

变革仅一年的时间,赵国连续战争取得双线告捷。北面打的林胡王献马求和,既有良马,何愁骑兵,赵军形成了良性循环。内部屡败中山国,逐步蚕食,终于在十年后,灭掉了如鲠在喉的中山国。

而后,在齐国被群殴,楚国被秦国组合拳暴揍的情况下,赵国一跃成为了当时仅次于秦国的第二大诸侯国。已经具备了和秦国掰手腕的实力,但为何最终还是败给了秦国呢?


沙丘宫变,赵国内耗损失惨重

赵国在王位继承这一环节历来是问题不断,他们并不像其他诸侯国那样,嫡长子顺理成章的成为下一任君主,而是君主喜欢哪一个儿子就立哪一个为继承人,甚至还有不传给儿子却传给侄子的。这样一种病态政治,就注定了王权争夺必须要经过一段血雨腥风。所以,赵国多年来实力羸弱,与内部混战有很大关系。

到了赵武灵王这,同样没处理好这个问题。而且,不但没处理好继承人,还搭上了自己的老命。

话说赵武灵王有一位“梦中情人”,是根据赵武灵王梦中描述在现实中找到的人,人称“吴娃”,是大臣吴广的女儿。赵武灵王非常宠爱她,两人有个儿子赵何。由于爱屋及乌,加上吴娃死前遗愿的缘故,赵何被立为太子。这样一来,原来的太子赵章就稀里糊涂的成了废太子。


赵武灵王不但立赵何为太子,甚至还把王位直接让给了他,自己玩起了“太上皇”的把戏。可他没想到权力一旦撒手,再想收回难于登天,哪怕是自己养大的儿子。

一次宴会上,他看到赵章颓废的样子,心生内疚,又有些后悔。而且,由于总也不打卡上班,他发现自己被边缘化了,等他回过神来想收权,却发现局面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范围了。于是,他想复立赵章为代王,让赵国出现一山二虎之势,自己借斡旋之机再重新掌权,可赵何断然拒绝了他这个奇葩的决定。

赵武灵王明白了,赵何如今是真正的君主了。但他心有不甘,还想赌一次。于是,他借游沙丘行宫之机,暗示公子章“便宜行事”。名相肥义觉察苗头不对,决定替赵何赴宴,结果肥义被杀,赵成和李兑以勤王之名将公子章反杀。他们怕赵武灵王秋后算账,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困毙了他,赵何默许之。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竟落得如此下场,不由得让人唏嘘。


这场内斗损失的不仅是赵武灵王,还有肥义,这个改革派,实干派,一生为赵国鞠躬尽瘁的名相。而这俩人的离开直接导致了胡服骑射改革只剩下形式上的改革。其实胡服骑射并不单单是指在服饰风格上的改变,作为统治者赵武灵王更多的是在传递一种改革的决心,只要能使赵国强大,不论用什么办法,哪怕背离祖宗礼法,哪怕受天下人嘲笑……这与秦国秦孝公的《求贤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惜,赵国未能一直贯彻下去。

随着一场宫斗赵国的改革化为了泡影,而同时期的秦国,虽也经历了内乱,但不论是在宣太后芈月还是秦昭襄王赢稷执政时期,改革从未停止,法制体系日渐完善,《商君之法》这部战时法典也日益彰显其威力。此消彼长,赵国综合国力自然还是不如秦国,加上长平之战,赵国决策上的失误导致自绝外援,赵括与白起的能力差距等等因素,最终导致赵国彻底丧失了与秦国争夺天下的机会。


历史夜孤城


赵国在战国中期却是经历了胡服骑射这一场军事改革,尤其是骑兵的正式建立并将其成功引入中原战场,也使得各国的作战能力获得较大提升。作为始作俑者,赵国的军队实力爆发式增长,巅峰时期与秦国相差无几。甚至在五场战役当中三胜两负大败秦军。虽然没有与秦国的正规军正面决战,但是这一战绩也足以在山东六国当中傲视群雄。


但是为什么胡服骑射之后的赵国依然打不过秦国呢?

主要还是秦国商鞅变法与胡服骑射,两者之间的性质差异。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一种全面的变法包括政治,经济,农业,外交,社会,风俗,习惯,政权体制,以及军事,农业,商业。这种全面而成体系的变法,使得秦国在贵族国家当中,脱颖而出,由贵族国家转变为封建国家,这种制度上的优越性就好比英国与清朝之间的差距,不论是生产力还是战斗力上秦国都远远高出山东六国。

而赵国进行的胡服骑射主要是在军事上的改革,包括运输,武器配备,士兵的作战能力,作战方式以及骑兵的建设。所以赵国在军事实力上与秦国相差无几,但是胡服骑射并非全面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根本没有进行,或者说只是进了小幅度范围的调整。在商君书当中说道。

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处什二,田数不满百万,其数泽、溪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又不尽为用,彼士狭而民众,其宅参居而并处:其寡萌贾息民,上无通名,下无田宅,而恃奸务末作以处;人之复阴阳泽水者过半。此其士之不足以生其民也,似有过秦民之不足以实其土也,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而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如此而民不西者,秦士成而民苦也。臣窃以王吏之明为过见。此其所以不奇三晋民者,爱爵而重复也,其说日:“三晋之所以弱者,其民务乐而复爵轻也。秦之所以强者,其民务苦而复爵重也。

可见赵国身处三晋之地人多而地少。土地改革很难进行。

一方面是贵族势力强大,而且尚武之风颇厚,每一次政权交接都会发生残酷而血腥的政变。拥有实权和军队的贵族在没有雷霆之势的系统变法之下,人地矛盾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贵族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自己的封地,而民众因为人多地少而挤在一起做不到合理的搭配,也做不到合理的鼓舞,即便每一个人都拥有土地拥有一小块,这也无法完全激发民众对农耕的兴趣。

在秦国尤其是商鞅变法以后的20年里,根据每一个人的平均劳动水平分配土地,单个劳动力获得最大的农业成果。这必须得在人口土地开发足够的情况之下。而赵国不具备这一国情。

第二点最重要的是商鞅变法实施的国有化的改革。不论是农业商业还是手工业都由政府严格管理,一旦发动大规模的军事战争很多资源,可以由国家调配而且山林湖泽也已收归国有,武器装备的铸造冶炼也都由国家支持和使用。但是在山东六国的旧体制之下,虽然军力强盛,但是对于国内资源的调用不如秦国。赵国的大商人,在当时并不少。在赵国经商的各国商人更是云集于邯郸,但是这些根本不是赵国的力量。换句话说,商君当中的国强,而民弱。

赵国并没有做到,国强民弱。

意思是国家能够调用社会资源,而民众必须接受管理。并不是国家强,让普通的老百姓虚弱不堪。在经济上就是国有化主导各行各业,而非由官吏贵族和商人掌握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造成国家资源无法被调用,扩增私利。

在政治上,秦国由于有一整套的体系,可以保证秦国政治效率维持在高位有效运转。而赵国在整个长平之战上,对山东六国的外交是失败的,甚至还自负到认为自己掌握外交主动权。而且秦国当时的君王秦昭王将长平征战作为国运之战。但赵国君臣都没有意识到这场长平之战意味着什么?在他们看来他们依然认为这场战争是与平时规模大一些的兼并之战罢了。



最后的差距就是在战场上。

与其说赵国朝堂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倒不如说赵国确实没有持续的支持这场旷世之战的国力。我们都说廉颇坚守不出,但实际上廉颇曾设下三道壁垒,并主动进攻。后被秦军连破两道必须坚守最后一道壁垒,阻止秦军进攻,而并非从始至终坚守不出。但是51万的军队耗时两年有余,原本赵国认为秦国远道而来,自己可以以逸待劳。但这只是赵国君臣单纯的看待地理位置造成的错觉。

在长平之战前秦国已经夺得了河东地区,原本就是丰饶之地。再加上河西秦国数年的开发经营,都能够给秦国提供有效的军事给养,同时还有天府之国,通过栈道源源不断运输粮草。在昭王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亲自督导河东运良,几乎发动了当地所有的青壮年男子每人进爵一级,可见秦昭王对这场战争的重视程度。而平原君赵胜,再向列国求援时又不愿意做利益交换,而且首鼠两端,与秦国进行外交活动,这令其他五国也没有了同仇敌忾的紧迫感。秦赵双方常平对决在政治和外交上也与各国伐交频频。

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这只不过是两强的对决而并非谁欺负谁?直到长平之战赵国损失50余万的军队,其他五国才胆战心惊。而且在胡服骑射之后,也不断对周边国家攻伐频频,所以六国在两强对决之初也并没有明显的支持与倾向,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两个国家都不好惹,同时这两个国家都自诩霸主,对自己都有军事行动。某种程度上也十分愿意两强对决,这样自己的军事压力就会减小很多。


同时这场旷日对决也直接能够反映出两者综合国力的差距。

秦国能够调动自己所掌握的所有资源,虽然远道而来,但是粮草的运输和后勤补养并没有出现太大问题,赵国虽然表面上以逸待劳,但是对国内的商人民众无法做到像秦国那样的有效调动。再加上长平之战期间,北方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赵国到最后,政府粮仓也所剩无几,这才是撤换廉颇,由赵括代替并主动进攻的原因,以期在短时间内结束这场旷日之战的根本原因。

否则赵国在长平战场与秦军对峙两年有余,为何在这两年期间没有人提出更换廉颇,而到最后挺到不能再挺,国家无力支撑以后才换赵括。所以最终的战果是两国综合实力的区别而并非因为赵国君臣中反间计,赵括志大才疏。毕竟但凡有一点能与秦军耗下去的可能,赵国都不会替换廉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