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揭示了教育真正面對的核心問題:獨立人格和愛的能力

疫情期間,作為一名老師,我思考了很多問題。


一個方面是因為現實刺激。由於疫情的緣故,我們意識到當前教育的很多痛點。學生居家隔離,遠離學校和教師,他們是否具有內在的學習動機?如若沒有,線上教學的實效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形同虛設;如果學生有學習的願望,他們又是否具備獨立安排自己學習和生活的能力?因為這需要良好的習慣來支撐,絕非易事;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由,我們很多的孩子可能會無所適從,不知該如何安排,甚至會因此而感覺到枯燥煩悶;在相對封閉空間裡的長時間相處也考驗著我們的親子關係……


另一個方面是因為居家隔離造就了一種孤獨的情感體驗,人有機會直面自己的內心,去追問一些根本性的問題,比如說,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工作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一段時間的思考,關於教育本質的靈魂拷問竟然和眼前的教育痛點有了交集。


起初以為,眼前因疫情而來的痛點是暫時的,但是,思考後卻發現這些痛點一直延續在生命的常態之中。即使學生離開學校,這些問題仍然會是他們生命中最常見的困擾甚至伴隨一生,沒有奮鬥的動力,不會駕馭自由甚至逃避自由,缺少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沒有終身學習的意識……而這一切或許正是教育需要面對的核心問題,也是我們工作的意義所在。


教育是為了應對未來的挑戰

追求人生的幸福


首先談談對教育的本質與意義的思考。


在思考這一問題之前,我想到了一個更為根本的問題,即所有生物存在的共性目的究竟為何?答案是延續,延續的本質是在更長的時間中對更大空間的適應。


生物通過遺傳和變異延續下來,並不停地進化,更好地適應周圍不停變化的環境,從而生生不息。蒲公英的小傘,蒼耳的小刺,其背後都是小生命對延續的大渴望。


人類離不開生物的底色,人類生存的終極目的依然是活下去,活得好。不過對於“活下去”人類有了更多層面的解釋,包括肉體的延續,也有精神的內涵;“活得好”自然也有了更加多元或者說凸顯人性高貴的標準。


以此為出發點,我認為,教育就是人類主動發起的精神層面的遺傳與進化,是為了應對未來的挑戰,追求人生的幸福。


疫情揭示了教育真正面對的核心問題:獨立人格和愛的能力


於一般動物而言,他們有技能的傳遞,但談不上教育,因為那更多是在模仿中喚醒本能,是一種被動的過程。而人類的遺傳與進化雖然依就要適應自然,卻增添了更多的主動選擇。


文字是人類文明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有了文字,我們便有了記錄與歷史,人類便有機會了解一個更大的時空,並在大時空中反思自己的存在狀態。人類具有了主動選擇和把握方向的可能,這也是人類被稱為“萬物之靈”的原因,是人類能夠站在食物鏈最高端的憑藉。在這個主動選擇的過程中,人類提升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力量,也包括自己的高貴。


因為代際傳承的緣故,終究有一天,我們的孩子會獨自行走在未來的世界,我們希望他們能夠行走得穩健而有尊嚴,充滿著活力與溫暖。教育就是為這一希望所做的準備工作。


換而言之,教育就是為了應對未來的挑戰,追求人生的幸福。倘若如此,教育中最重要的內容和要素又應該是什麼?對於這一問題,答案並不唯一。但有兩個基本維度,我想大家應該能夠達成共識,其一是獨立,其二是愛。


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是教育的首要任務


既然教育要應對未來的挑戰,那麼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獨立的人格,關乎孩子的尊嚴,更關乎他們是否有能力安排自己的生命,應對未來的挑戰。


擁有獨立人格,才會有獨立的生命意志,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也會有針對人生目標而設定的行為模式。生命中的每一段時間都是實現人生目的的重要資源,不管外在環境如何,我們都會按照內心的渴望去做該做的事,將生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這段時間,朋友圈裡流傳著一個故事:牛頓因為躲避1665年倫敦瘟疫而居家隔離,在隔離期間,讀了很多書,思考了很多問題,為他後來物理學理論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牛頓本人來講,這不過是一件尋常的符合正常邏輯的事而已,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牛頓,於我們來說,他的這份堅持極其熱血勵志,值得我們膜拜,我們往往稱之為:因自律得真自由。


對於那些有獨立生命意志的人來說,疫情看似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模式,但究其本質,並沒有什麼改變。學習總是要學,改變的不過是學習地點和學習方式而已,在家學,在學校學;線上學,線下學都不是重點。該鍛鍊的還是會鍛鍊,別說因疫情隔離在家,就是在監獄裡也妨礙鍛鍊。我看過一本書《囚徒健身》,就是講在監獄中如何利用自身重量鍛鍊身體。


反之,若沒有獨立的生命意志,我們就失去了方向,無法做出有效的安排,就可能會荒廢時間,無所事事,感覺到無聊苦悶。


疫情揭示了教育真正面對的核心問題:獨立人格和愛的能力


既然獨立人格重要,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呢?結合目前的教育現實談幾點思考。


真正意識到獨立人格的重要


現在教育中有很多問題都是假問題,因為大家只是表面著急,卻並沒有發自內心的重視,自然也無從解決問題。


想幹一件事,我們會去尋找方法,不想做一件事,我們會去尋找藉口或理由。在今天這樣一個快節奏的時代,很多人更在意表象的光鮮,而容易忽視那些隱藏的重要。殊不知,沒有不為人知處那堅實的積澱,一切都只能是空中樓閣。


所以說,意識到重要是第一步,是解決問題的前提。


克服兩種庸俗的情感慣性


其一是過分的保護欲,其二是過頭的塑造欲。


獨立人格是孩子原本就有的。去掉一些不合理的干預,孩子的獨立人格就會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來了。教育是構建,是加法,也是觀望,是減法。


對孩子過分的保護欲,大都體現在生活方面。舉兩個簡單例子,一個是喂孩子吃飯。對食物的喜愛與追逐是人最基本的天性,但是很多父母喜歡喂孩子吃飯,最後反倒使得孩子對於食物失去了興趣,非常的反常。另一個是校園霸凌泛化的現象。學校中的確存在著校園霸凌的現象,但是我們需要注意,校園霸凌也有被泛化的趨勢,很多家長把孩子保護的過於嚴密,校園中很多同齡人正常的衝突也都被冠以霸凌的性質。


對於孩子過頭的塑造欲,則更多體現在學習方面。很多教育人(包括家長)以“為你好”的名義安排了孩子的一切,而不顧孩子的生命個性與年齡發育特點。


這兩種庸俗的情感慣性的背後都是在教育人用自己的生命感受替代了孩子的生命感受。殊不知,生命自有其能力,過分保護是一種蔑視,過分塑造是一種殘忍。這兩種情況雖然都有著好的初心,但最終卻都免不了緣木求魚甚至是南轅北轍的結局。


創造積極的教育場域


教育要做減法,當然也要做加法。教育的加法更多地體現為創造教育的場域,認真地觀望,細緻地交流和有針對性地指導。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安排孩子做力所能及的決定與選擇。在一過程我們追求的不是決定本身的合理與完美,而是提升孩子獨立的意識和獨立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去包容孩子的決定中的瑕疵。


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夠擁有平和與包容的心態,孩子的決定大都不會太過荒謬,相反,他們還會徵求我們的看法。很多時候,孩子性格中的戾氣與選擇中的荒謬往往與父母師長給予的壓力有關,以致他們為反抗而反抗。


我們也可以試著讓孩子逐漸面對真實的世界,而不是將他們封閉在一個人為的空間裡。前者會讓孩子增加自己的見識與格局,而且也能增加他們的共情能力,擁有更多的感恩之心。


如果我們擔心孩子會走錯路,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升師生、親子交流的質量。除了交流,我們還可以引導孩子去閱讀,讓孩子在更大的世界裡尋找那些觸及自己的靈魂的人或事,然後慢慢形成自己的獨立人格。德國人說,沒有閱讀,就沒有人格,這句話很有道理。


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力量源泉


欲應對未來的挑戰,獨立只是第一步,是基礎與前提。除此以外,孩子們還需要力量,讓他們活下來,活得好。


動物的力量多來自於肉體層面的技能,而這些技能又多是本能的賦予。而人不同,人的力量更多來自於愛,來自於後天人與人的互動。互動得好,人自然就是萬物之靈,假若互動不好,人或許還不如禽獸。


站在人類學的角度來說,人類之所以能夠站在食物鏈的最高端,就是因為人類能夠凝聚更多的同類,獲得更強大的力量。人類如果想擁有更美好的未來,就要繼續增強同類間正向而有效的互動。


讓我們迴歸到教育,仔細分析,愛如何在應對未來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愛如何帶來力量。從兩個角度來思考,一個是孩子通過接受愛獲取力量,另一個是孩子在付出愛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力量。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需要的是來自父母和師長的關愛。當孩子獲得了很多真正的愛,他們就擁有了一生的底氣與港灣。


有句話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所謂幸與不幸,不在物質層面是否富足,而在於精神層面與情感氛圍的差別。


童年有愛與溫暖相伴,孩子會擁有良好的自我認同,會有一種安全感。反之,孩子就會缺少自我悅納,容易自卑,進而引發一系列的人格障礙。更重要的是,這樣一份情感層面的影響會成為孩子的生命底色,成為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慣性。也就是說,這樣的一份自信陽光很難被後天的困難打倒,而這樣的一份自卑很難因為後天的努力與成就而徹底消除。


疫情揭示了教育真正面對的核心問題:獨立人格和愛的能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遇到兩種人。第一種人,他們雖然相貌普通,能力也不是很突出,也沒有非常優越的物質條件,但是他們總是很開心,非常陽光明亮;還有一種人,和第一種恰恰相反,他們很優秀,我們似乎都找不到他們生命中的不足,但是他們卻總是很陰鬱,缺少自我認可。這兩種人的差別往往在於他們有著不一樣的童年,有著不一樣的情感狀態。因此,他們的生命體驗甚至是所謂的人生命運都會大相徑庭。


因為被愛,孩子心中本然的柔軟就得到了呵護,他們愛的能力也慢慢被喚醒。他們開始用力所能及的行為來表達對於家人的關愛,並進而關愛這個世界。因為愛,他們心中的力量也開始慢慢被喚醒,正所謂:慈悲生智慧。一個人有多大的愛,就有多大的擔當,就會有多大的成就。一個從內心願意為父母付出的人在成就了父母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高貴的人性。一個真心為學生付出的老師成就了學生,也必然成就自己最美好的教育生涯。


往更高處說,聖人就是那些試圖將世界扛在自己肩膀上的人,聖人原本未必具備扛起世界的實力,但是內心的愛會驅使他們去不停地努力,從而在成就這個世界的同時也成就了偉大的自我。所以,世間最美好的邏輯就是彼此成全。


關於愛,結合教育現實,我就談一個點,希望對大家會有所啟發。


我們每位老師、家長都會認為自己是愛孩子的,然而孩子們的感受卻未必如此,如果孩子感覺不到愛,後續的一切都會出現問題。所以我們需要反思造成這樣一種狀況的原因。


我們對於孩子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這個“無條件”並不是我們對於孩子沒有嚴格要求或者是細緻的引領。而是我們要尊重孩子這個獨特而又活潑的生命,以他們的自然狀態作為我們教育的起點。

而不是帶著強烈的主觀意願,提出很多超越他們生命特點的要求,在他們無法完成時給予他們很多的苛責。


或許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會覺得這份愛是有附加條件的。他們會認為,這份愛其實是一種交換,他們必須迎合父母師長的要求才能換回愛。這不是真愛,父母師長的全力以赴,並不能掩蓋這份情感的瑕疵。


同時,我們在尊重孩子的心理發育特點的基礎上,需要對於孩子的道德規範、基本生活習慣方面進行嚴格的要求,這樣的要求並不影響愛的純淨,因為這份要求是孩子可以理解並且可以做到的。


客觀說來,現在的教育中存在這一定程度的錯位。對孩子應該包容並等待的方面我們常常很是嚴苛,而對於需要嚴格管理的地方卻過於寬鬆,最後就會形成教育的困境,付出了很多愛,卻沒有培養出充滿愛的孩子,關注能力與學業,卻沒有真正地讓孩子愛上學習或者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應對未來的挑戰,追求人生的幸福的旅途中,我們的教育還有太多值得審視和反思之處,趁疫情將我們從匆忙的工作中抽離出來,我期待著和大家一起找尋解決教育核心問題的更多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