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与精绝古城的消亡

1995年,新疆尼雅遗址1号墓地8号墓出土了一块织锦护臂。织锦上有孔雀、仙鹤、虎、龙等瑞兽,更让人惊奇的是,上面还贯穿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

紧接着,考古人员在同一个地方又发现了一块织锦,上面绣有"讨南羌"三字。两块织锦做工、用料、出土地方一致,考古人员认为它们应该属于同一块织锦。而它们上面的文字,应连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

尼雅遗址

两块织锦皆为蜀地织造做工,工艺复杂,为汉式织锦最高技术的代表。而这种绣有龙形图案并带有星宿占卜的蜀锦,只有汉朝皇室有资格使用。

新疆尼雅遗址是精绝古城的故址,为何汉朝皇室的用品会出现于精绝古城呢?"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与精绝古城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织锦

一、精绝古城与汉朝的关系

西汉王朝控制西域时,这块土地上有三十六个小国。它们夹在汉朝与匈奴之间,来回摆动。经常发生前一刻降汉,后一刻又降匈奴的事情。唯有精绝国是个例外,一直效忠于汉朝。它距离长安有8820里,有480户人家,全国3600人,士兵500人,设有精绝都尉、左将、驿长各一人。

由此可知,精绝国只是一个弹丸之地。但是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商贾云集、繁华富庶。因此,精绝国成为了周边势力争夺的目标,特别是羌人。羌人是河套地区的土著人民,自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时常掠夺来往商旅的物资。

西汉朝廷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稳定,对羌人发动了多次战争,将他们驱离出了河套地区。之后羌人就将目光放在了西域小国的身上,他们想通过占据西域小国,重新掌控丝绸之路的财富。

汉朝疆域

对于羌人的打算,精绝国王和汉宣帝都心知肚明。当先零等羌族部落蠢蠢欲动,准备联合反汉之时,汉朝星象官观测到了"五星连珠"的天象。

"五星连珠"的天象在古人的心中,一直被当作是大吉之兆。此天象前一次出现是在刘邦攻入秦地咸阳的第二年五月,当时的儒生们将"汉之兴"附会于"五星连珠"天象的出现。

而此次"五星连珠"天象的出现,被汉宣帝当作讨羌战争的大吉之兆。《史记·天官书》记载:<strong>"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不久之后,老将赵充国毛遂自荐,出兵讨伐羌族。汉宣帝颁诏道:<strong>"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

汉宣帝剧照

汉朝皇室为了鼓励精绝国与羌人作战,便做了一套织锦赐给精绝王室,"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织锦因此才会出现于尼雅遗址。

赵充国来到南羌之后,没有冒然进攻,而是先派数个分队先进入羌区侦察。他从反馈回来的情报得知南羌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是互相倾轧。于是他率领数万汉军驻扎在今西宁一带,并游说南羌内部的各方势力,导致他们分裂。

赵充国眼看南羌分裂,陆续瓦解了南羌的各方势力,最终取得了胜利。那么,精绝国在这场战争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考古人员是在一座两人合葬墓中发现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织锦,而墓中尸体身披刀箭,一旁的陶器用品刻了一个"王"字。由此可以看出,墓主人很可能就是精绝国王,就算不是精绝国王,那至少也是精绝国的王室成员。

发掘遗址照片

精绝王室在收到织锦之后,有极大的可能曾派兵支持汉朝讨伐南羌,毕竟羌族是他们共同的敌人。这套织锦见证了精绝国与汉朝之间的友好关系,但也为精绝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二、精绝国的消亡

对于西域各国而言,它们永远不会保持坚定的立场。因为无论是占边汉朝,还是占边匈奴,如果选择一方,势必引来另一方的打击。而精绝国效忠汉朝的立场,导致了精绝国的灭亡。

精绝古城地理位置

鄯善国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国都位于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它东通敦煌,西通且末、精绝,东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地处丝绸之路之要冲。

它本名楼兰,公元前77年,汉昭帝对楼兰王两面派的行为大为反感,于是派著名外交家傅介子杀死了楼兰王,汉朝之后更其名为"鄯善",将其王城迁往了伊循城(今若羌县米兰)。

鄯善国虽然在国王被杀后效忠于汉朝,但很快又投降于匈奴,并吞并了精绝、且末等小国,成为了西域七雄之一。精绝国自此成为了鄯善国的一座小城市,精绝国宣告灭亡,但是精绝城仍然存在。

在接下来的历史中,鄯善国数次降于汉朝,又数次降于匈奴,围绕鄯善国的战争就未停止过。鄯善国在沙漠化和战争的双重影响之下,变得日益不堪,精绝城亦是如此。

公元448年,北魏派大将万度归西征。万度归率领五千精骑,以雷霆之势攻打鄯善国。当时的鄯善国百姓正布满田野,忙于耕种放牧。万度归于是下令秋毫无犯,这一举让鄯善国的将士和百姓大为感动。最终,无奈的鄯善国王真达只好选择出门投降。

古代战争剧照

之后北魏派韩拔为鄯善国王,对鄯善国实行郡县制管理,历经600余年的鄯善国,至此灭亡。

400年后,玄奘大师一人前往印度取经,当他路过精绝城故址时,描述道:<strong>"媲麽川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即精绝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唯趋城路仅得通行,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萨旦那以为东境之关防也。"

前尘往事,唯剩一捧黄沙。被环境变迁和战争影响带走的精绝古城,似乎只剩荒芜。但是它留给世人的,确是华夏历史上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一套绣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织锦。

然而这套织锦其实不完整,上面的文字也不是一句完整的话。

鄯善国成为沙漠

三、科技复原

2015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新疆委托中国丝绸博物馆对"五星锦"进行复原。被用于织造"五星锦"的原型是2013年出土于成都老官山汉墓的西汉提花机模型,织机因长期泡于水中,已经难辨其形。

幸运的是,在2014年的时候,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成都博物院等相关科研机构,还原了汉代勾综式提花机的结构,解决了汉代提花机的学术问题。另外再加上当时3D展示技术的成熟,这一切让原机具、原工艺复原"五星锦"成为了可能。

复原后的"五星锦"

专家们历时一年多,期间工作量巨大,"错综复杂"、"丝丝入扣"是对他们工作的形象表达,其中涉及10470根经线,84片花综,2片地综,最终成功复原了"五星锦"。

2017年5月20日,中国丝绸博物馆在举行的"五星锦"复原项目中期汇报会上,像人们展示了复原后的"五星锦",而它上面绣的完整文字是:<strong>"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与天无极!"

今时今日,精绝古国早已不在,但是大汉王朝传承了下来。汉族实现了<strong>"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与天无极"这句话,精绝国王可以安息了。


参考文献:

《史记·天官书》

《汉书》

《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