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無土栽培與常規栽培相比,有哪些優點?有哪些缺點?

鄂西小濃人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概念】無土栽培就是一種不用天然土壤作基質的作物栽培技術,它是將作物直接栽培在一定裝置的營養液中,或者是栽培在固體基質通過一定營養液補充養分,因其不用土壤,所以稱為無土栽培。它是根據作物生長髮育所必需的外界環境條件,尤其是根系生長必需的生活條件,設計滿足這些條件的栽培裝置和栽培方式,用非活性固體基質和營養液替代天然土壤向作物提供溫度、水分、氧氣和養分,使作物能夠正常生長並完成其整個生命週期所進行的不需要土壤的作物栽培方式。 【無土栽培優缺點】 優點無土栽培是現代化農業最先進的栽培技術,從栽培設施到環境控制都能做到根據作物生長髮育的需要進行監測和調控,所以,無土栽培具有一般傳統土壤栽培所無法無擬的優越性。無土栽培能實現作物早熟、高產。如無土栽培番茄可提早成熟7~10天,產量可提高0.5~1.0倍。美國全國平均每茬每畝番茄為9000~10000公斤,黃瓜為9000~15000公斤,生菜為2000~3000公斤。番茄畝產量英國為26噸/年,荷蘭為26~30噸/年,日本為21~25噸/年。 無土栽培能生產清潔衛生無公害的產品。由於無土栽培不施用人糞尿、廄肥等農家肥料,加之病蟲害相對較少,又不大量施用農藥,不噴灑除草劑,因此,其產品減少了肥料、寄生蟲、農藥以及病菌汙染,清潔衛生無公害。 無土栽培能避免汙染。城市近郊和工礦區的蔬菜生產,由於受到廢水、廢氣、廢渣和城市垃圾的汙染,品質下降,有礙人們的身體健康。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生產蔬菜則可避免上述汙染。無土栽培具有省工、省力的優點。無土栽培不需要進行土壤耕作,整地、施肥、中耕除草以及不噴灑除草劑和少施或不施農藥等防治病蟲草害,田間管理工作也大大減少,營養液供應又是機械化或自動控制,大大改善了勞動條件,節省勞力50%以上,且勞動強度低。 無土栽培能省水、省肥。由於無土栽培是在人工控制條件下,通過營養液的科學管理來確保水分和養分的供應,因而大大減少了傳統土壤栽培中水肥的滲漏、流失、揮發與蒸騰,因此,無土栽培比傳統土壤栽培節省水肥50~70%,是一項很好的農業“*節水工程”。無土栽培能避免土壤連作障害。在保護地栽培中,由於設施條件的限制,為爭取多茬次、高效益,土壤連作頻繁而導致土傳病蟲害嚴重,土壤鹽分不斷積累,土壤酸化,土壤鹽漬化,土壤板結等連作障害,已成為影響保護地生產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採用蒸汽進行大面積的土壤消毒,又要耗費大量能源,使生產成本提高。而無土栽培能避免上述土壤連作障害的發生,故無土栽培是解決設施內土壤連作障害的有效途徑。無土栽培能充分利用空間。生菜、草莓、小蘿蔔、菜心、芥藍、小白菜和芽苗蔬菜等均可利用空間進行多層多茬次高效栽培,從而提高土地利用率。 無土栽培能充分利用土地。由於無土栽培不受地區、地平的限制,可以在樓頂、陽臺、屋面、走廊、牆壁上應用。隨著城鎮建設的發展,庭院陽臺園藝愛好者不斷增多,在樓頂、陽臺、屋面、走廊甚至牆壁上進行無土栽培花卉、蔬菜、小盆景觀賞植物,不僅能增加收入,更可美化環境、陶冶情操、增添生活樂趣。另外,由於無土栽培不受土壤的限制,還可以在不能進行土壤栽培的地方如沙漠、油田、海塗、鹽鹼地、荒山、島嶼和土壤嚴重汙染的地方應用。對於解決這些地區人民的蔬菜供應有著特殊的意義。無土栽培有利於實現蔬菜栽培的現代化。由於無土栽培簡化了栽培程序,便於栽培設施、操作管理,向自動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缺點最初一次性投資大。無論採用哪種方式進行無土栽培,都需要栽培設施、肥料和水等材料,與土培相比較而言是一筆可觀的投資。目前我國雖然致力於開發簡易的無土栽培設施,但一畝地仍需1萬元左右。無土栽培的管理需要一定的知識水平。由於無土栽培是一門嶄新的科學,其栽培技術完全不同於土壤栽培,特別是營養液的配製及防止病害侵染等技術,均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掌握,這無疑是推廣普及無土栽培技術的一個限制因素。無土栽培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由於無土栽培作物在營養液中生長,其緩衝力小,同土壤栽培相比,容易受溫度、氧氣、二氧化碳和礦質養分多少等外界因素的影響。 正因為無土栽培技術有優點也有缺點,幾十年來有關人士對這一技術褒貶不一。但是由於無土栽培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也由於優點多於缺點,無土栽培技術已成為當今世界上蔬菜栽培技術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青年釣客


無土栽培的優點與缺點

(一) 優點

無土栽培是現代化農業最先進的栽培技術,從栽培設施到環境控制都能做到根據作物生長髮育的需要進行監測和調控,所以,無土栽培具有一般傳統土壤栽培所無法無擬的優越性。

1、無土栽培能實現作物早熟、高產

如無土栽培番茄可提早成熟7~10天,產量可提高0.5~1.0倍。

2、無土栽培能生產清潔衛生無公害的產品

由於無土栽培不施用人糞尿、廄肥等農家肥料,加之病蟲害相對較少,又不大量施用農藥,不噴灑除草劑,因此,其產品減少了肥料、寄生蟲、農藥以及病菌汙染,清潔衛生無公害。

3、無土栽培能避免汙染

城市近郊和工礦區的蔬菜生產,由於受到廢水、廢氣、廢渣和城市垃圾的汙染,品質下降,有礙人們的身體健康。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生產蔬菜則可避免上述汙染。

4、無土栽培具有省工、省力的優點

無土栽培不需要進行土壤耕作,整地、施肥、中耕除草以及不噴灑除草劑和少施或不施農藥等防治病蟲草害,田間管理工作也大大減少,營養液供應又是機械化或自動控制,大大改善了勞動條件,節省勞力50%以上,且勞動強度低。

5、無土栽培能省水、省肥

由於無土栽培是在人工控制條件下,通過營養液的科學管理來確保水分和養分的供應,因而大大減少了傳統土壤栽培中水肥的滲漏、流失、揮發與蒸騰,因此,無土栽培比傳統土壤栽培節省水肥50~70%,是一項很好的農業“節水工程”。

6、無土栽培能避免土壤連作障害

在保護地栽培中,由於設施條件的限制,為爭取多茬次、高效益,土壤連作頻繁而導致土傳病蟲害嚴重,土壤鹽分不斷積累,土壤酸化,土壤鹽漬化,土壤板結等連作障害,已成為影響保護地生產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而無土栽培能避免上述土壤連作障害的發生。

7、無土栽培能充分利用空間

生菜、草莓、小蘿蔔、菜心、芥藍、小白菜和芽苗蔬菜等均可利用空間進行多層多茬次高效栽培,從而提高土地利用率。

8、無土栽培能充分利用土地

由於無土栽培不受地區、地平的限制,可以在樓頂、陽臺、屋面、走廊、牆壁上進行無土栽培花卉、蔬菜、小盆景觀賞植物,不僅能增加收入,更可美化環境、陶冶情操、增添生活樂趣。另外,由於無土栽培不受土壤的限制,還可以在不能進行土壤栽培的地方如沙漠、油田、海塗、鹽鹼地、荒山、島嶼和土壤嚴重汙染的地方應用。對於解決這些地區人民的蔬菜供應有著特殊的意義。

9、無土栽培有利於實現蔬菜栽培的現代化

由於無土栽培簡化了栽培程序,便於栽培設施、操作管理,向自動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二) 缺點

1、最初一次性投資大

無論採用哪種方式進行無土栽培,都需要栽培設施、肥料和水等材料,與土培相比較而言是一筆可觀的投資。目前我國雖然致力於開發簡易的無土栽培設施,但一畝地仍需1萬元左右。

2、無土栽培的管理需要一定的知識水平

由於無土栽培是一門嶄新的科學,其栽培技術完全不同於土壤栽培,特別是營養液的配製及防止病害侵染等技術,均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掌握,這無疑是推廣普及無土栽培技術的一個限制因素。


四川張五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在農業上也會有非常明顯的提現,就像近年來無土栽培技術的大面積普及,讓農業種植的方式方法,突破了人們對傳統種植的印象,那麼,無土栽培與常規栽培相比,究竟有哪些優缺點呢?

無土栽培技術的特點

無土栽培是用非土壤的基質,供應營養液或完全利用營養液的栽培技術,會要求最佳的根際環境。

蔬菜無土栽培的優點是:幼苗生長迅速,苗齡短,根系發育好,幼苗健壯、 整齊,定植後緩苗時間短,成活率高。不論是基質育苗還是營養液育苗,都可保證水分和養分供應充足,基質的通氣良好。同時,無土育苗便於科學、規範管理。採用無土育苗方式培育的幼苗,定植後,根際環境和育苗時根際環境相適應,因根系發育好,定植後不傷根,易成活,一般沒有緩苗期。


並且,無土育苗還可避免土壤育苗帶來的士傳病害和根結線蟲等危害。因此,無土栽培一定要採用無土育苗。

無土栽培與常規栽培相比的優點

一、節約用水

根據科研部門在秋季大棚黃瓜無土栽培的試驗中表明:無土栽培,46天需水(營養液)共21.7立方米。若進行土培,46天至少澆水5~6次,需用50~60 立方米的水,統計結果,節水率為50%~ 66.7%。

節水效果可以說非常明顯,絕對是發展節水型農業的有效措施之一。無土栽培不但省水,而且省肥,據統計,土壤栽培養分利用率約50%,我國農村由於科學施肥技術水平低,肥料利用率更低,僅30%~40%,一半多的養分都損失了,在土壤中肥料溶解和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過程很複雜,不僅有很多損失,而且各種營養元素的損失不同,使土壤溶液中各元素間很難維持平衡,造成土壤連作障礙,影響產量和質量。


而無土栽培,作物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是人為根據作物需要量身配製的,不僅不會損失,而且保持營養均衡,根據作物種類以及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階段,科學地供應養分,所以作物生長髮育健壯,生長勢強,增產潛力大,且不會造成,土壤、大氣和水的汙染。

二、清潔衛生

無土栽培施用的大部分都是無機肥料,沒有臭味,也不需要堆肥場地。土壤栽培施有機肥,肥料分解發酵,產生臭味汙染環境,還會滋生很多害蟲的蟲卵,危害蔬菜,而無土栽培則不存在這些問題。尤其室內陽臺蔬菜、花卉種植,更要求清潔衛生,無土栽培既乾淨又環保。




三、省力省工、易於管理

無土栽培不需要中耕、翻地、鋤草等作業,省力省工。肥水一體化, 由供液系統定時、定量供給,管理十分方便。

土培澆水時,費時、費力、費工,浪費水肥,是一項勞動強度很大的作業,無土栽培則只需開啟和關閉供液系統的閥門,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一些發達國家,已進入微電腦控制時代,供液及營養液成分的調控,完全用計算機控制,幾乎與工業生產的方式相似。

四、避免土壤連作障礙

設施栽培中,土壤極少受自然雨水的淋溶,水分養分運動方向是自下而上。土壤水分蒸發和作物蒸騰,使土壤中的礦質元素由土壤下層移向表層,長年累月、年復一年,土壤表層積聚了很多鹽分,對作物有危害作用。尤其是設施栽培中的溫室栽培,一經建設好,就不易搬動,土壤鹽分積聚後,以及多年栽培相同作物,造成土壤養分平衡,發生連作障礙,一直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用耗工費力的“客土”方法解決。

而應用無土栽培後,特別是採用水培,則從根本上解決了此問題。土傳病害也是設施栽培的難點,土壤消毒,不僅困難而且消耗大量能源,成本可觀,且難以消毒徹底。若用藥劑消毒既缺乏高效藥品,同時藥劑有害成分的殘留又危害健康,汙染環境。無土栽培則是避免或從根本上杜絕土傳病害的有效方法。

五、不受地區限制、充分利用空間

無土栽培使作物徹底脫離了土壤環境,因而也就擺脫了土地的約束。耕地被認為是有限的、寶貴的,又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尤其對一些耕地缺乏的地區和國家,無土栽培就更有意義。無土栽培應用農業生產後,過去無法利用的沙漠、荒原或難以耕種的鹽鹼地區,都可採用無土栽培方法加以利用。此外,無土栽培還不受空間限制,可以利用城市樓房的平面屋頂以及立體種植等種菜種花,大大擴大了栽培面積。




六、 有利於實現農業現代化

無土栽培使農業生產擺脫了自然環境的制約,可以按照人的意志進行生產,所以是一種受控農業的生產方式。較大程度地按數量化指標進行耕作,有利於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從而逐步走向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在奧地利、荷蘭、蘇聯、美國、日本等都有水培“工廠”,是現代化農業的標誌。



無土栽培與常規栽培相比的缺點

一次性投資較大,需要增添設備, 如果營養源受到汙染,容易蔓延,營養液配製需要技術知識。

總結

總體而言,無土栽培技術是科學技術進步在農業種植方面的體現,優點是有目共睹的,而缺點也很明顯,前期投入太大,但是這個缺點會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普及而改變,因為無土栽培設備和營養液配置技術會越來越平民化,所以,無土栽培技術,未來可期。

我是種植小靈通,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討論指導,關注我,帶你瞭解跟多農業知識,記得點贊關注給予支持呦!


種植小靈通


無土栽培技術的優劣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1、無土栽培的優勢

相對於傳統的土壤種植來說,無土栽培技術脫離了原生土地。使用基質或培養液來替代土壤,在種植過程中杜絕了原生土壤帶來的疾病和汙染,減少農作物的生病。並且隨時可以調節營養液配比成分,能充分滿足農作物不同時期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營養元素,快速促進農作物的生長。相對於傳統土地種植,無土栽培技術的種出產量是傳統土地產量的十幾倍乃至幾十倍不等,收益更高。另外無土栽培種植農作物,由於農作物脫離了土壤,所以用無土栽培技術種出的農作物更加乾淨,無汙染。無土栽培所需要的人員更少,但技術水平要求更高。

2、無土栽培的劣勢

相對於傳統土地種植而言,無土栽培技術含量更高,但是相應的需要搭建的大棚等設備價格高昂,鋪設相應設備成本更高,需要的技術水平也更高。並且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去管理,對於一般小規模種植戶來說很難引進無土栽培技術。

二、傳統土壤種植的優劣勢

土壤種植是最原始的種植方式,相對於無土栽培來說土壤種植農作物有以下優缺點:

1、土壤種植的優點

土壤種植相對於無土栽培來說,土壤種植不需要很複雜的技術,只要掌握相應簡單的農作物種植技術就可以進行種植。也不需要鋪設大棚等智能化的設施設備,成本低,更加適合小農耕種,當然規模種植也是可以。

2、土壤種植的缺點

土壤種植相對於無土栽培來說,土壤種植的農作物容易受到土質的汙染,更加容易生病和感染病蟲害。另外由於傳統種植處於露天當中,所種的農作物更加容易受到自然災害損害,諸如颱風,冰雹等。露天種植所需要花費的人力更大,需要人去盡心照顧,雖然技術水平要求較低,但成本較高。

小編建議:選擇種植方式時需要依據自身情況而定,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戲裡戲外一起嗨


你好,

相對於傳統的土壤種植來說,無土栽培技術脫離了原生土地。使用基質或培養液來替代土壤,在種植過程中杜絕了原生土壤帶來的疾病和汙染,減少農作物的生病。並且隨時可以調節營養液配比成分,能充分滿足農作物不同時期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營養元素,快速促進農作物的生長。相對於傳統土地種植,無土栽培技術的種出產量是傳統土地產量的十幾倍乃至幾十倍不等,收益更高。另外無土栽培種植農作物,由於農作物脫離了土壤,所以用無土栽培技術種出的農作物更加乾淨,無汙染。無土栽培所需要的人員更少,但技術水平要求更高。


雪域青藏高原


簡單概括

優點1:種植的農作物產量比常規的高,品質也相對於好(因為用的是各種營養液)

優點2:省水 省肥 省力 省人工(大部分的肥啊流失不掉管理起來也比較方便)

優點3:病蟲害少(畢竟大部分都是在封閉的環境裡)

優點4:利用空間很大,可以種更多的

缺點:其實就是成本問題了,畢竟各種各樣的營養液啊,一次性投資高,還有需要技術支持

當然還有些問題可能沒說出來,歡迎大家補充






鄉村老唐老榮


、無土栽培的優點

1、節水、省肥、高產

無土栽培中作物所需各種營養元素是人為配製成營養液施用的,水分損失少,營養成分保持平衡,吸收效率高,並且是根據作物種類以及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階段,科學地供應養分。因此作物生長髮育健壯,生長勢強,可充分發揮出增產潛力。

2、清潔衛生無汙染

土壤栽培施有機肥,肥料分解發酵,產生臭味汙染環境,還會使很多害蟲的卵孳生,危害作物,而無土栽培施用的是無機肥料,不存在這些問題,並可避免受汙染土壤中的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汙染。

3、省工省力、易於管理

無土栽培不需要中耕、翻地、鋤草等作業,省力省工。澆水追肥同時解決,並由供液系統定時定量供給,管理方便,不會造成浪費,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

4、避免連作障礙

在蔬菜的田間種植管理中,土地合理輪作、避免連年重茬是防止病害嚴重發生和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無土栽培特別是採用水培,則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5、不受地區限制、充分利用空間

無土栽培使作物徹底脫離了土壤環境,不受土質、水利條件的限制,地球上許多沙漠、荒原或難以耕種的地區,都可採用無土栽培方法加以利用。擺脫了土地的約束,無土栽培還可以不受空間限制,利用城市廢棄廠房、樓房的平面屋頂種菜種花,都無形中擴大了栽培面積。

6、有利於實現農業現代化

無土栽培使農業生產擺脫了自然環境的制約,可以按照人的意志進行生產,所以是一種受控農業的生產方式。較大程度地按數量化指標進行耕作,有利於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從而逐步走向工業化的生產方式。

二、無土栽培技術的主要缺點

1、無土栽培技術設施設備投資成本高,需要應用各種營養液來灌溉作物。

2、無土栽培技術用於配置營養液用的肥料每年需要花費4.5萬元/hm2以上。

3、無土栽培即使採用簡易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系統,其一次性投資也達300000-45000元/hm2,每年的肥料成本也需2.4000元/hm2左右。

4、無土栽培技術的主要缺點為:與土壤栽培相比投資較大、且運行成本比較高;技術要求較嚴格;管理難度大,當管理錯誤是容易導致某些病害的迅速傳播,造成嚴重損失。

擴展資料:

無土栽培的發展概況

19世紀中葉,德國科學家Van Leibig建立了礦質營養理論的雛形,奠定了現代無土栽培技術的理論基礎。Sachs和Knop在1860年前後成功地在營養液中種植植物,建立了沿用至今的用礦質營養液培養植物的方法,並逐步演變成現代的無土栽培技術。

1929年,美國的Gericke進行了大規規模的無土栽培研究,用營養液種出了高達7.5m的番茄,單株收果實14kg。20世紀40年代,無土栽培作為一種新的栽培方法,陸續用於農業生產。不少國家都先後建立起了無土栽培基地,有的還建起了溫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空軍在伊拉克沙漠、美國在太平洋的威克島曾先後用無土栽培的方法生產蔬菜,供應戰時的需要。後來,不同國家開始應用無土栽培的技術,並獲得較大的發展。

1955年,在荷蘭舉行的第14界國際園藝會議期間,一些無土栽培研究者發起成立了國際無土栽培組(簡稱IWOSC),1980年改稱為無土栽培學會(簡稱ISOSC)。

我國無土栽培的研究和生產應用始於20世紀70年代,主要是水稻無土育秧,蔬菜作物無土育苗。1980年全國成立了蔬菜工廠化育苗協作組,除研究無土育苗外,還進行了保護地無土栽培技術研究。

2016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福建三安集團建立起世界最大面積的全人工光植物工廠中科三安植物工廠,實現了無土栽培蔬菜生產的大規模產業化應用。無土栽培雖是一門年輕的科學,但它已經發展應用到許多領域,這與它具有許多優點是分不開的。


周小妹隨手記


無土載培產量高,時間短,但是成本高,常規裁培比較有農家味,我還是比較喜歡常規載培,時間長,比較好吃


用戶枚花


乾淨,衛生,空間利用率高,但人工技術投入要大


莒縣油桃


無土栽培佩佔地面積小多層培育長得快,有土栽培佔地面積大澆灌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