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入園焦慮”不僅是哭鬧,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家長要留心

“入園焦慮”不僅是哭鬧,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家長要留心

導語:進入幼兒園學習是每個寶寶的必經之路,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卻對去幼兒園上學這件事情表現得非常抗拒,這也讓許多家長苦惱不已。

“入園焦慮”不僅是哭鬧,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家長要留心

鄰居家的孩子彭彭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本來彭彭媽跟幼兒園園長也已經聯繫好了,計劃著新學期就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裡去。可彭彭媽哪裡能料到,自從孩子知道自己要去上學了,就開始哭鬧不止。

聽了彭彭媽的描述,我想孩子是產生了入園焦慮,才會有這樣的表現。

入園焦慮是指由於生活規律以及周圍環境的變化給剛到幼兒園的孩子造成的心理負擔。而孩子的某些行為恰好就是處於焦慮狀態的表現。

“入園焦慮”不僅是哭鬧,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家長要留心

焦慮的具體表現

第一、孩子情緒反覆

很多孩子在知道自己要去幼兒園了之後就會開始哭鬧,或者表現得以前更加粘著爸爸媽媽,這並不是孩子鬧情緒的表現,而是孩子正在向家長傳遞一種自己非常焦慮的信號。有些孩子或許在一入園的時候可能不哭不鬧,卻會在午間休息的時候抱著自己的被子死活不鬆手。這是因為孩子在離開了熟悉的環境之後就只能通過抓住自己的東西,才能讓自己有安全感。

“入園焦慮”不僅是哭鬧,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家長要留心

第二、總是喜歡一個人玩

孩子在剛入園的時候,因為對老師和同學都不熟悉,往往都會選擇一個人在那裡玩,這主要是因為在上學之前的活動範圍大多是以家庭為單位。平常能夠接觸到的同齡人也比較少。如果一下子接觸大量的陌生人,難免會讓孩子感到害怕。

“入園焦慮”不僅是哭鬧,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家長要留心

第三、明顯的生理反應

有些孩子在入園之後很可能會出現腸胃紊亂的問題,或者是出現必須得老師在旁邊陪同才能勉強入睡的情況。如果孩子出現這些狀況,家長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這些都是孩子被焦慮情緒控制的表現。

“入園焦慮”不僅是哭鬧,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家長要留心

那麼為了減輕孩子過分焦慮的情緒,在入園之前,家長可以做好哪些準備工作,來使孩子儘快適應呢?

入園前的準備工作

第一、和孩子多提提幼兒園

在入學前的幾個月,爸爸媽媽其實就要給孩子做好必要的心理建設,有意識地在寶寶面前提到幼兒園這個地方,讓寶寶們對幼兒園這個地方產生一種好奇心,這也會讓孩子的心裡有個準備,不至於一到幼兒園就開始又哭又鬧。

“入園焦慮”不僅是哭鬧,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家長要留心

第二、有意識地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

其實在家裡,寶寶都有爸爸媽媽或者其他長輩的貼心照顧,但是到幼兒園的時候就不一樣了,老師的數量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每個都照顧的很周到。所以讓孩子提前學會自己吃飯、喝水、上廁所等日常小事是非常有必要的。寶寶的自理能力增強了,他才能更快地適應這個陌生的環境。

“入園焦慮”不僅是哭鬧,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家長要留心

第三、提前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家長之所以要帶孩子去幼兒園學習其實也是想培養孩子的一種溝通能力和交際能力,但在這之前也需要花點心思讓孩子學會表達,勇於表達的孩子更能受到老師的喜愛。所以說,如果有鄰居小朋友來家裡玩的時候,家長要儘量創造同齡人之間交流的機會,這樣也能慢慢提高孩子語言表達的慾望和能力。

“入園焦慮”不僅是哭鬧,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家長要留心

第四、讓孩子提前熟悉幼兒園的作息

陌生的環境確實對孩子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所以在家我們就要做好準備工作,爸爸媽媽要儘量確定好孩子就讀的幼兒園的作息,讓寶寶在家就可以熟悉新的作息,這樣更有利於孩子適應環境。

“入園焦慮”不僅是哭鬧,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家長要留心

第五、爸爸媽媽要去幼兒園充滿信心

有些時候孩子的焦慮是被家長傳染的,所以在孩子面前的時候家長也要對幼兒園充滿信心,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爸爸媽媽對幼兒園的認可。如果在孩子面前表現的過度焦慮,孩子也會不願意去幼兒園學習。所以說,在安撫孩子焦慮情緒這件事情上,家長需要做好的準備工作還是蠻多的。

“入園焦慮”不僅是哭鬧,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家長要留心

那麼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了之後,父母還應該做好哪些事項來讓孩子儘快喜歡上幼兒園呢?畢竟有些孩子的適應能力還是比較差的,很有可能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還會對幼兒園存有恐懼。

解決問題小技巧

第一、接納孩子的消極情緒

如果在接孩子回來的路上,父母聽到孩子說,我還是不喜歡那個幼兒園這種消極的話語。家長要以傾聽孩子內心想法為主,而不是反駁他,更不要以簡單的說教來告訴孩子上幼兒園本來就是每個小朋友必須要做的事情,簡單的說教更容易激起孩子的牴觸情緒。

尤其是在孩子分享在幼兒園裡經歷的一些事情的時候,家長需要適時地鼓勵孩子,讓孩子能夠汲取到力量。就以哭鬧不停這件事情為例,家長也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小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是怎麼處理的,這樣也能減緩孩子的入園焦慮。

“入園焦慮”不僅是哭鬧,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家長要留心

第二、讓孩子正確認識分離

其實很多小孩子為什麼會在上幼兒園的時候開始哭鬧,就是因為對於分離這個詞沒有正確的認識,有些家長為了儘快抽身就會對孩子進行哄騙,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幾分鐘之後就會回來,但孩子卻會因為在之後一整天都沒有看到家長產生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所以家長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孩子接送的準確時間。在這之前,家長也要多多演習類似的場景,讓孩子有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那麼對於孩子來講,他明確地知道了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是會來接他的,他的恐懼也就會有所減少。

“入園焦慮”不僅是哭鬧,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家長要留心

第三、加深孩子的紀律意識

有時候孩子之所以不喜歡幼兒園,很有可能是因為園內的紀律比較嚴格,孩子會感覺到被束縛或者是不開心,因此如果想要孩子儘快擺脫入園焦慮,加深孩子的紀律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因為心疼孩子就一時心軟,紀律意識的加強對於孩子的未來的發展也有莫大的好處!

初入幼兒園的時候,孩子都會或多或少會感到焦慮,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只要運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戰勝焦慮,每個寶寶都是可以很好地適應校園生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