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想見你》: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父母難辭其咎

最近,一部燒腦神劇《想見你》大火。

在劇中,生活在1998年的女主人公陳韻如成為很多人討論的話題,彷彿從這個敏感自卑的小女孩身上看到了自己。

相比自信活潑、敢於做自己的黃雨萱,陳韻如著實讓人心疼,她從小性格內向、懦弱、喜歡逃避,是個典型的“討好型人格”。

《想見你》: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父母難辭其咎

在家裡,父母不在乎她的感受,弟弟經常吼叫她。為了孝順,她不敢反駁家人,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在學校,她非常在乎別人的看法,沒有朋友,更無處訴說心思。經常帶著耳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即使被同學嘲笑欺負也不敢反抗。

……

在她的日記本中,赫然寫著這樣一段話:“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宇宙中最黯淡的那顆星,拼命地發光,想要有人發現我渺小的存在,可是最後等待我的,卻只有墜落。隕落的那刻,我知道,世界上沒有人記得我。

就這樣,她一直沒有價值感的活著,直到黃雨萱的靈魂穿越到她的身體,令她與家人之間的關係從疏遠變得親密,也讓她收穫了很多朋友。

黃雨萱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呢?答案很簡單:做真實的自己。

陳韻如始終為迎合他人期待而活,所有人都希望她:要開心,要快樂,不要再變回以前的陳韻如了。

當她發現自己再也變不回以前的樣子,又扮演不好黃雨萱時,放聲大哭,徹底絕望。

導致陳韻如“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很大部分源於她的原生家庭。父母離異,父親重男輕女,害怕被父母拋棄,小心翼翼地活成別人期望的樣子,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需求。

《想見你》: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父母難辭其咎

心理學家霍妮在《我們內心的衝突》一書中寫道:<strong>“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在童年時候,由於生活環境的影響,擔心自己被拋棄,因而拼命壓抑自己,討好父母。長大成人後,總是對別人笑臉相迎,看別人的眼色行事。”

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往往與成長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父母錯誤的教育成了孩子“討好”他人的催化劑。

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催化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

表妹從小成長在父母頻繁吵架的家庭環境中,大姨和大姨夫因為一點小事兒便吵起來,也不顧及表妹的感受,有時候氣頭上時,這樣的話語經常脫口而出:

“我們吵還不是為了你啊!”

“你就不能省點心嗎?每次考那麼差!

“如果我跟你爸離婚,估計沒有人要你!”

……

漸漸地,為了獲得父母的認可,能讓父母開心,表妹逐漸地成為一個討好者。努力變成父母期待的樣子,幫助父母做家務,父母出現情緒波動跡象便覺得與自己有關,主動去道歉,去討好父母,害怕是自己的原因惹得父母不開心。

《想見你》: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父母難辭其咎

每次去姥姥家時,其他的姐妹在一起吵吵鬧鬧,而表妹總是幫著大人做做家務,給大家提供一些端茶倒水的“服務”,家裡的親戚都誇她是個懂事的孩子。

表妹小心翼翼地去討好別人的背後,又隱藏著多少心酸呢?

父母無端的訓斥和不斷施壓,讓她感到自己被孤立對待。為了贏得父母的關注,不得不刻意去迎合,這恰恰促使其“討好型人格”的形成。

但很多父母卻不自知,錯誤的以為孩子的“討好型人格”與天生性格有關,卻沒有意識到是自己錯誤的教育方式造成的。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學原理》中提到一個詞“self-satisfactory”,意思是對自己滿意,而那些<strong>討好型人格的孩子想要得到的就是這種自我滿意,這也算是一個誘導因素。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家庭教育。

因此,不要讓你的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一旦形成便很難改變,甚至會發展成不健康的行為模式。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終其一生都難擺脫

日劇《風平浪靜的閒暇》中的女主人公小凪也是個典型的“討好型人格”。

童年時代,父親為了躲避賭博債務失蹤,她和母親一起生活。母親的強勢和潛移默化灌輸的罪惡感教育,讓她在一次次的反抗失敗後選擇順從,給她帶來巨大的精神傷害。

長大後的她為了生存,徹底變成了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失去自我,人生過得越來越悲劇。

《想見你》: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父母難辭其咎

在職場上,總是察言觀色,強迫自己去合群。不停的翻看社交軟件,怕錯過同事們的動態而忘記點贊。對於同事的請求,即便犧牲自己的時間,也會有求必應,從不拒絕。

在感情上,把男朋友捧在手心,愛得卑微,無條件地滿足他的歡心。每天等著他回家,還要早早把飯準備好。因為男友的一句“長直髮好看”,從小自然捲的她每天早起2小時,趁男朋友睡覺的時候把頭髮拉直、將自己打扮好。

在生活中,去菜場買菜發現少找了錢,害怕與收銀員發生爭執,選擇沉默。即使面對自己最親近的家人也無法擺脫精神緊張,被媽媽逼著要錢整修房屋,為了滿足媽媽所謂的面子而犧牲自己開洗衣店的夢想。

最終,她被無法消化的情緒所負累,尤其在聽到男朋友的評價“我對那種小氣的女人簡直是生理性抗拒”後難以接受,如同溺水般缺氧暈倒了。

後來她為了擺脫“討好型人格”,自我救贖,搬到鄉村生活,結交了新的朋友。當反思自己之前的行為時,她說到:<strong>“我之所以不敢直說,就是因為怕眼前這個笑容消失的瞬間。”

雖然,經過一個月“逃避現實”的生活,小凪慢慢嘗試著改變,但最終還是沒能徹底擺脫“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是一種認知上的缺陷,在你討好別人的過程中,不斷迷失自我,最終連自己都不認識了。

正如太宰治在小說《人間失格》裡所描述:<strong>“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如何避免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可以戒掉嗎?可以,但是很難。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就要使用正確積極的教育方式。

  • 不要無端責罵孩子

有的父母經常無端責罵孩子,即使不是孩子犯的錯也習慣性地將過錯怪罪到孩子身上。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中,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孩子形成順從心理。

在《爸爸去哪第六季》中,大家都被楊爍的兒子楊雨辰圈粉,但是這個溫柔懂事的男孩面對爸爸時,卻變得唯唯諾諾,不敢大聲說話和表達自己的想法。

《想見你》: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父母難辭其咎

究其原因,在生活中楊爍經常對兒子呼來喝去,只要兒子哪裡做得不夠好就訓斥他。他希望通過嚴厲的教育方式讓兒子成為男子漢,結果與期待相差甚遠。

除此之外,父母本身就有“討好型人格”也會影響到孩子,他們對外討好,對內嚴厲。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就大誇特誇,對自己的孩子十分苛責。

孩子的心智還沒發展成熟,在面對父母的苛責時,會降低自我滿意度。如果父母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會變得沉默怯懦,一步步走入取悅他人的深淵。

相反,給予孩子理解,心平氣和的跟孩子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在心理上能和孩子靠得更近。

  • 不要給孩子過度施壓

很多父母會在學習上給孩子施加壓力,經常說出這樣的話:

怎麼才考了這麼點分?

這次在班裡排名又這麼靠後,花這麼多錢白補習了!

下次考試一定要考好啊!

我們付出這麼多,還不是為了你能有個的好未來!

……

這些看似激勵孩子的話語,卻像一顆大石壓在孩子胸口,被束縛住,無法暢快呼吸,無法自由行動,甚至變得恐懼。

《想見你》: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父母難辭其咎

為了讓孩子變成他們期待的樣子、變得更加完美,父母總是提出各種要求。他們拿起手上的弓,將孩子從弦上發射出去,箭矢射得越遠,父母越開心。然而孩子在過度的壓力下,只會越來越消沉,心靈產生扭曲,不僅學習學不好,還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所以提倡賞識教育很有必要,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們的心裡一旦得到滿足便會成為積極向上的原動力。不貶低孩子、不過度給孩子施加壓力,而是使用賞識教育,能讓孩子建立自信、充滿動力,找到父母眼中“好孩子”的感覺。

  • 與孩子多溝通多傾聽

正確溝通和傾聽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門必修課,有問題及時溝通並傾聽孩子的心聲比苛責要強百倍。

當孩子不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開始順從父母的意見時就要警惕了。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與父母共同語言變少,缺乏交流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最後在父母面前什麼都不願意說了。

《想見你》: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父母難辭其咎

可以試著在空閒時間與孩子交談,從孩子感興趣的足球、畫畫等話題談起,引導孩子說出來,認真且耐心傾聽他們所說的話,讓他們有種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覺,自然就會與父母主動溝通,勇敢表達自己的觀點。

只有採用正確的教育方式,用呵護的愛來滋養孩子成長,用發現的眼光來欣賞孩子,用溫和的言語來激勵孩子。大聲告訴孩子,你不必小心翼翼地為別人而活,勇敢為自己而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