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菜鸟物流和京东物流对比,你觉得哪个未来更具潜力?

南都映像


菜鸟从来就不是物流公司,菜鸟自己内部对标的仍然是顺丰,在外界看来,代表的是协同和自营模式之争。


菜鸟的最大两个主体是“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核心是供应链管理+科技,说直白一点,还是挣高科技的钱,至于劳动密集型的揽收、库内作业、运输、配送全部依赖社会力量。如果要从估值或者盈利的角度上来说,毫无疑问菜鸟更有潜力,但是正如马云所说,“世界上最挣钱的生意是国家模式,收税、收水电煤”,阿里巴巴也一直是这么定位的,但是我们要明白,国家要承担很大的社会责任,比如养老、医疗、基础设施、灾难防护的应对,包括军事保护,所以国家内的企业和个人在承担了繁重的税收的前提下,还能够维持社会体系的稳定运行,阿里巴巴会承担这些吗?从阿里商家、物流服务商的实际情况来看,会有一定的红利期,红利期一过绝大部分的人将会为阿里巴巴打工,物流商的利润也会持续流入菜鸟的口袋,最终留下的是低成本、高密度、无社保保障的加盟商和快递小哥们。

此次新冠疫情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旦出现灾难,高度依赖菜鸟的通达们以及加盟商们几乎全部哑火,直营的国内三大王牌:邮政、顺丰、京东物流成为了明星,体系的优势尽显无疑,无论是内部自身的防疫措施,还是救灾物资的调度,以及终端配送的时效,是所谓协同模式无法比拟的。

回到问题本身,菜鸟物流和京东物流的未来,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在跨境场景下,特别是从国外到国内,菜鸟物流的优势比较明显,因为这类业务的供应链和物流全部自营几无可能,加上阿里本身的体量,未来菜鸟前景更大;

(2)在国内场景下,从利润的角度上来说菜鸟前景更大,菜鸟的收入模式会继续沿用佣金、技术服务费等模式,扛过亏损期就会进入收割期,估值也是以科技公司进行估值,PE可能达到上百倍,京东这方面肯定吃亏,不太能到这个倍数,毕竟有那么大的重资产;从收入的角度上来说毫无疑问还是京东更大,其实京东对标的还是顺丰而不是菜鸟,估值和市值对比也是在一个水平线上;

(3)从社会治理角度看,邮政、京东、顺丰一定会进入国家的应急物流体系中承担重大的社会职责,甚至有可能会进入军事应急体系,其重要性会进一步提升;

(4)两者定位不同,注定方向不同,菜鸟永远不会是物流公司,按照菜鸟万霖所说,菜鸟是端到端的数字化供应链优化服务商。


大熊阿


两家都用过,从我个人看来,京东物流的潜力大些。

不是说菜鸟物流不好,背靠阿里这么大个公司,菜鸟物流享受的资源不可能少,但是问题就出在菜鸟物流享受了这么好的资源,却没有发挥出来什么优势,或者说没有形成什么拿得出手的杀手锏。

上学的时候没少用菜鸟物流,有一次买了一件NBA球星的球衣,就为了班级篮球赛的时候想穿上耍耍帅,结果4天才给我送到,比赛都完事儿了,黄花菜都凉了。还有一次托人从日本买了一双AJ的鞋,足足送了20天才送到,到手之后鞋子是没啥事,可是包装已经快被揉成椭圆形了,人家好好地一个鞋盒子到底做了什么孽你们要这样对它,哭了。

再说说京东物流,众所周知,京东物流的成本很高,他们虽然也享受着不错的资源但是压力应该是很大的。估计京东也是为了缓解下压力,才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全国各地建智能物流中心、无人配送站等等设施,如果以后这种技术成熟了,那他们的人工成本就会下降许多,现在在科技研发上投入的资金也就值得了。听说最近京东还新加了个人快递业务,估计是想把自己在电商物流上的成功经验利用到个人快递领域,再拓展个新业务赚点外快。

综上所述呢,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京东的,当然了,菜鸟的靠背也非常硬,潜力也是有的。


科技抱拳奥特曼


两者的估值

虽然估值不能说明谁更强,但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指出了更看好谁。

菜鸟物流和京东物流均没有上市,但都有融资,目前,获得最新的公开消息,菜鸟的估值是1300亿,京东物流是800亿。

从估值上看,投资者更看好菜鸟。

业务成长性

菜鸟物流和京东物流两者的业务都主要依托自家的电商平台,前者是阿里巴巴,后者是京东,2017年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交易额是4.8万亿,市场份额是80%,京东1.2万亿,市场份额是12%。

现在不代表将来,代表成长性的是增速,京东从2017年三季度起增速基本在30%,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同期均在40%以上。

目前,业务份额和增速,阿里巴巴更胜一筹,意味着菜鸟物流业务增长更有预见性。


业务模式

菜鸟物流是轻资产模式,做的是平台,除了自有大的仓储中心,配送交给四通一达这些快递公司,做开放式的众包模式;

京东物流是重资产模式,自建仓储,自组庞大的配送队伍,做的是封闭式一体化服务。

两种模式,无疑,京东物流投入大,执行力强,用户体验高,菜鸟前期无法保证用户服务质量,只能通过标准建立,并优胜劣汰平台上的服务商,慢慢优化服务。

那一种模式更代表未来?

如果往后拉三十年,无论中国,美国,自建物流体系更成功。

中国,顺丰自已拥有货机,各地配送中心均为直营制,所以,它比四通一达有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好的用户体验,由此,收入和利润都远超四通一达。外国的联邦快递,UPS,DHL无不如此。

但往前看三十年呢?

以前的物流多依赖于人力,不管是仓库,还是配送,都得有人开车或拣货,如果整支队伍都是自己人,执行力更易得到自下至下的执行,效率更高。

现在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黑科技的不断应用,人为因素减少,这个因素将慢慢减弱。

所以,两种模式势均力敌。

我个人来说,更看好菜鸟物流,无它,因为马云。

马云更具有雄才大略,更有前瞻性,而且懂得合众,用人。

因为不管那种模式,企业总会随着经营形势和环境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手段,就像马云一开始也说不建物流啊,一看苗头不对,立马成立菜鸟物流。

能以变应变,且合能人成事,这不就是商业之道吗?


琥珀想想


我觉得菜鸟更具潜力,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貌似京东物流更好。但从物流行业来看,菜鸟更具优势。

物流行业的本质就是运营品质和客户的服务体验

现在除了京东、淘宝,又多出个拼多多,还有很多小平台,比如唯品会。

当今的物流市场肯定是供大于求,而且现在购物者对物流越来越严苛,而物流涉及太多的运营细节,要满足客户的需求需要越来越强的管控能力。

从购物者的角度来看,肯定是青睐京东,毕竟上午下单下午达。

京东物流的效率和服务体验,是建立各种仓库来实现的,重资产模式风险是极大的。最近比较火的神舟电脑和京东之争,就是因为这种模式的弊端。

一旦京东的订单量减少,会对京东物流带来沉重的打击,这种情况也正在发生。

拼多多凭着百亿补贴活动,挤占了京东电子产品的订单,而京东物流也随之开始面向个人收发快递。

从客户服务体验来看,京东是目前物流领域的佼佼者,而从运营品质来看,是有不足的。

反观菜鸟,不碰具体物流配送,没有一辆快递车,没有一个快递员,依靠巨大的订单量,吸引物流公司参与。

可以说菜鸟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物流公司,从物流角度讲肯定是不如京东的。

菜鸟在成立的目的并不是物流,而是建立一个物流平台。

通过获取加盟的物流公司的接口数据,对生产流通的数据进行整合运作,实现信息的高速流转,而生产资料、货物则尽量减少流动,以提升效率,因为货物的移动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损耗。这种模式颠覆了传统的物流模式。

从客户服务体验来看,加盟物流公司的服务体验就是菜鸟物流的体验,主要是“三通一达”。

“三通一达”的配送质量,相信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从早期的货物都可能找不到,但现在大部分货物三天之内抵达。

效率提升的主要功能得益于菜鸟的物流调度系统,当然这也依赖物流公司提供的接口数据。前几年的顺丰丰巢与菜鸟之争,本质上就是数据的争夺。

菜鸟非常依赖物流公司,如果系统开发处理,而物流公司不用到实处的话,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马云在卸任前,分别投资了“三通”以及百世快递。

了解物流本质后,再去看京东物流和菜鸟的发展前景,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京东物流走的是自营模式,走的是重资产模式。需要不断的投入资金建仓储物流。格外依赖订单量,如果订单量减少,那仓储成本都能压死京东物流。

随着平台订单被拼多多挤占,所以现在京东物流开始开放给个人和企业,并调整配送员薪资体系,鼓励“兄弟”们收件。

菜鸟则是走的平台化,算是加盟模式,轻资产,风险低。并且菜鸟的调度系统是开放的,只要配送货物,皆可接入使用。

菜鸟并不局限于电商领域,而是整个物流领域,包括现在的新零售战略,线下店也接入菜鸟系统。

物流效率的提升,最关键的是资源整合的能力,一个物品从发件到收件,经历的入库出库次数越少,那么物流效率越高。

菜鸟主要做的就是资源的整合,而京东更多的是内部仓储流程的优化。

在菜鸟网络之前,阿里巴巴集团已经在电商物流上以多种方式尝试,比如在2010年初入股星辰急便等快递企业。

面对物流这块肥肉,阿里巴巴不是不想吃,而是没能力吃。尝试自建物流和投资第三方物流都宣告失败。

2011年初,其又正式推出“物流宝”,通过接入第三方快递、仓储的信息,为卖家提供入库、发货、上门揽件等方面的信息调配服务。

之后便成立菜鸟,接管“物流宝”工作。

其实从京东物流和菜鸟成立的背景,就知道谁的潜力更大了。

京东物流只能算是另一个顺丰,而菜鸟有更多可想象的业务场景。

不得不感叹,阿里巴巴平台化思维,任何行业,能做平台绝不做商户!


我是非著名工程师,欢迎点赞留言支持,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非著名攻城狮


京东物流是自营模式,京东从2007年底开始自建物流,在一片反对声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做到了国内物流三巨头之一。

菜鸟是平台联盟模式,菜鸟的创立就比较有意思了。马云最早说阿里坚决不做物流,就专心做电商。但是后来却牵头组建了菜鸟物流,把行业内有点实力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都拉了进来。为什么阿里会产生这种战略上的变化呢?

有人分析说是因为京东物流做的越来越好,给京东用户提供的配送体验越来越好,几年前京东在大部分一二线城市就能做到当日达,在大部分三四五线城市做到次日达。这种配送体验和阿里系的配送体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配送体验的差距足以影响一部分用户对电商平台的选择,所以阿里不得不出手,利用自己的技术、资金优势把各自为战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组织起来,以求能尽快提升阿里系商家的配送体验。

阿里把菜鸟物流建起来之后,在配送体验上确实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菜鸟物流这个联盟看起来很强大,内部其实也是问题重重。阿里做菜鸟还是平台思维,菜鸟这个平台是阿里的,干活的是加盟的各第三方物流公司,最苦最脏最累的活都让第三方物流公司干了,但是最有价值的数据资让阿里拿走了。

那些第三方物流公司也明白这种模式就相当于被阿里电商业务绑架了,但是他们也没办法,不跟阿里混那就没什么业务可做了,以三通一达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对阿里电商快递业务的依赖是极高的。这其中只有顺丰是比较清醒的,没有把身家性命都放在阿里电商快递业务上,虽然参股了菜鸟,但是占股很少。这也导致菜鸟和顺丰是面和心不和,前年还因为数据接口的问题吵过一架。

现在京东物流和菜鸟都是行业三巨头之一,谁更具潜力就看谁的发展更稳定了吧,京东物流需要在电商快递业务之外拓展更多的其他业务,菜鸟物流需要保证联盟内部的互联信任和团结。


时代科技漫谈


我觉得京东物流在未来更具有潜力。

以下是我的个人观点:

物流和支付作为支撑网落购物的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可以说这两个环节的重中之重可见其地位。

回答你的问题我不需要详细来说支付了,所以在这里直接抛开支付这个环节不谈,单独细说下物流这个环节。

网络购物不同于实体地,消费者去实体店购物消费的时候看中了某件商品都是现钱现货就拿走了,但是别忘了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也是在享受这家店的服务,比如说这家店员的态度。

当消费者在网络购物的时候,同时也是不仅仅在购物,也是在享受这家店的服务,包括客服,但是由于网络购物的特殊性,所有的货物都必须要通过物流这个环节来实现送达,所以不可否认的是物流虽然是个独立的第三方,但是他的服务体验直接影响到你对这个商家的服务印象,网络购物消费者会潜移默化,无形中下意识的把第三方的物流服务态度和在商家的消费体验直接挂钩。因此物流第三方的服务态度不好,会间接影响到这个商家的生意或销量。


由于菜鸟物流只是一个平台,不是淘宝自有的物流体系,所以淘宝对菜鸟的话语权并不是有多高,菜鸟在建立之初是由四通一达加入进来的。四通一达这几家快递公司的模式是由私人老板承包制的制度,真正送快递一线的业务员的薪酬待遇被极大的压榨,所以最基本的五险一金都没有没有,因为最大的利益都被承包的私人老板赚去了。四通一达一线的收派件业务员,因为最基本的福利待遇问题。所以常年的服务态度跟不上去,甚至每年一线的收派件业务员跟流水一样,招了来,来了走,走了又招。基本上天天都在招人,很少有稳定的业务员。我们再看看现在的菜鸟物流的送件模式,竟然把客户的快递统一放在小区附近的商店里,短信或电话通知用户自取。请容许我说一句脏话,我特么在淘宝店家买了东西付了运费,你特么发的快递还不给我送货上门。试问你这叫哪门子的客服体验与服务?在菜鸟没成立之初,四通一达的业务员,素质普遍不高。因为薪酬待遇福利被很大的剥削与压榨。试想一下最基层的员工连最起码的五险一金都没有,你让他如何提升最基本的服务品质给客收派快递。菜鸟的模式是为了解决派送的最后一公里,本质是为了提升快递的派送效率。但是却不仅没有有效的提升派件效率更对其服务品质进一步的对客户加大了伤害。菜鸟的快递存放点很多都是小区的小商店,所以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和管理。收件的很多客户本身就不情愿去自取快递,但是因为这些点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和管理,还要去忍受那些商店老板极差的态度。(你好老板,过来拿快递,老板说:中通的圆通的还是申通的呀?客户:中通的,老板手一指小山一样的快递堆在那里自己去找然后继续做着自己的生意,客户心里顿时一万个草泥马飘过。)


我们再看看京东的物流体系,由于京东的物流是仓储一体化管理。所以它的派送效率是淘宝无法比及的。经常用京东的会发现下单的时候都会一目了然的看到预计送达的时间,很多地方早上拍,下午就能收到货。甚至连派送员在送快递的时候,派送员的位置都能清楚的看到,这才是真正的时效。京东的物流一线业务员的待遇都是由京东统一管理的,所以他们的薪酬待遇很公平。至少有最基本的五险一金,派送多少拿多少提成都很正规。所以一线的派送员服务态度也上得去。并且由于系统时效的保证,派送员在送快递的时候都是有时效的限制的。如果在规定的时间没有送达京东对派送员是会有相应的惩处的,当然服务好派送员的也有相应的奖励。

我以前经常在淘宝上买东西,但是现在我会下意识的到京东上去买。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京东的物流快,而且服务好。收淘宝的快递基本上都是四通一达,我去拿快递的时候还要看别人脸色。而起初我家里面的大家电基本上都是在京东上买的,京东的这个大件派送非常到位,直接给你送上楼,我是六楼没有电梯。派送员给你送到楼上,还跟你客客气气。淘宝上的大件给你送上楼,门都没有。最多给你送到楼下,还有甚者要你到物流网点去自提。京东自营的大家电基本上都包邮。价格跟淘宝的比起来差不多,但是服务却不止高了一个点两个点。我一开始是喜欢在京东上买大家电这些东西,后来因为淘宝的菜鸟送快递太垃圾了。所以干脆连一些小的物品,现在都很喜欢在京东上买。

四通一达的运行模式本身就有问题,个人承包的私人老板太多了。没有办法做到统一的管理,统一的标准。各个网点的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怎么能给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菜鸟网络本身就是为了提升效率和提升服务的,奈何菜鸟的成员并不给力,至少在菜鸟网络成立之初,四通一达还送件上门。成立了以后,反而不送件上门了。服务和效率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

综上所述,我个人更看好京东物流。只是我个人观点,不喜勿喷。但是欢迎来论。


夏雾


要说谁更强大,其实我们可以看看阿里和京东都是怎么做的。

阿里为什么要建立菜鸟?

因为天猫的需要,天猫上有千万级别的商品,为了保证这些商品能够高效的送到消费者的手上,而阿里最近在做的新零售,也是需要一个庞大的物流体系来支撑的。所以,一个完善的物流体系是必须的。

但是,菜鸟其实除了系统和硬件外,其余的部分都不是自己的,仓库几乎都是租来的,物流配送也是委托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和快递。可以说,阿里的菜鸟打造的是一个面向零售领域的共生物流生态。

而京东物流呢?

京东物流喜欢自己做,仓库要自己建,当然,还是有很多是租的。物流团队要自己建,配送也都是自己的团队。但确实,京东的物流是非常高效的,至少现在来说,菜鸟的时效性和京东还相差很多。

因此,京东的背后一定是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操作流程和体系来配合京东的商城的,也正因为这套体系的存在,使得京东物流想要为更多的社会物流需求服务的难度变得更大。

菜鸟物流和京东物流谁花钱多呢?

其实,我们通过一些数据可以发现,在物流仓储的投入上,其实京东和菜鸟的投入差距其实不是特别大。毕竟京东虽然建了很多仓库,但是更多的还是租用,而硬件设备和软件投入,其实菜鸟和京东也都是相差不远的,都有AGV机器人,传送带,分拣机器人等等。只是京东现在的仓库比菜鸟要更广一些,布局也更早一些。

但是,京东用了相当大的资金来建立自己的配送团队,整个中国,京东的配送小哥应该超过了10万人,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据。但是,菜鸟一个都没有。

因此,同样是500亿的资金花进去,菜鸟物流会有更多的部分用到仓储的建设上。

两种模式谁更能够代表未来呢?

我觉得是菜鸟。为什么呢?

因为,菜鸟是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优化自己的流程,让各方都能够在这个生态上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够有优胜劣汰,也能够将成本有效的控制。

而且,菜鸟由于这种模式,有非常大的可升级空间,未来,面向社会物流进行开放也不是不可能。

就好像曾经的诺基亚,塞班的系统很好,于是诺基亚买下了塞班,并且,诺基亚的手机供应链都是控制在自己的手上的,虽然组装交给了中国的很多代工工厂,但是核心的原材料生产供应都是诺基亚自己的。也因此,在智能手机发生大的革命的时候,iPhone出现了,诺基亚由于船太大,所以没有办法调头了。

而京东的效率很高,服务很好,就好像以前的诺基亚一样,什么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上。如果有一天,物流的行业出现了革命,那么菜鸟只需要转变自己的软硬件及仓储资源,其余是交给各个部分的服务商自行的优胜劣汰。虽然不容易,但是有空间。但是京东由于什么都是自己的,那么无论是资金上,还是响应速度上都会超出菜鸟。

而商机可能就在这一瞬间流失了。


会技术的葛大爷


我们先来看下二者的区别,菜鸟物流的出现是为了配合阿里的线上电商业务,菜鸟除了系统和硬件外,其余的部分都不是自己的,仓库大部分都是租来的,物流配送也是委托给了第三方物流公司和快递,因此阿里的菜鸟打造的是一个面向零售领域的共生物流生态。

而京东物流呢?刘强东更喜欢把一些东西抓到自己手里,仓库要自己建,物流团队也要自己建,也正是因为对这些物流方面的核心要素的把控,京东的物流是非常高效的,不过京东物流背后有一套非常复杂体系用来来配合京东的商城,也正因为这套体系的存在,使得京东物流想要为更多的社会物流需求服务的难度变得更大。

菜鸟物流和京东物流谁运营成本搞呢

通过一些数据可以发现,在物流仓储这类沉没成本上面,其实京东和菜鸟的投入差距并不大,因为京东虽然建了很多自有仓库,但是仍有很大比例是租来的,而硬件设备和软件方面的投入,菜鸟和京东也都是相差不远的,包括AGV机器人、传送带、分拣机器人等等。

唯一能来看运营成本的是什么?自然就是物流末端庞大的配送团队了,菜鸟网络很聪明,他善于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来搭建自己的生态,因此在人员成本上菜鸟物流是非常有限的,而京东物流则不然,其搭建了非常庞大的物流团队,整个京东物流的员工规模有将近10万人,所以同样是500亿的资金花进去,菜鸟物流会有更多的部分用到仓储的建设上。

也正因为此,这次缩减运营成本,京东无论是裁员、取消底薪、降低公积金缴纳比例,都是在员工规模最为庞大的京东物流员身上开始的。

谁能代表未来?

其实谁都不能代表未来,因为菜鸟物流跟京东物流是两种不同的经营模式,菜鸟只有一个,而类似京东物流的还有顺丰等等,所以很难说谁能代表未来,不过在未来发展规模、创造价值方面,我仍然比较看好菜鸟物流。

因为,菜鸟是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来优化自己的流程,让各方都能够在这个生态上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够有优胜劣汰,也能够将成本有效的控制,而且菜鸟由于这种模式,有非常大的可升级空间,未来面向社会物流进行开放也不是不可能。

而京东物流的效率虽然很高,服务也很好,只是其转型升级的难度会比较大,而且这种发展模式会比较笨重,因为京东物流跟顺丰还不是完全一样,其诞生之初就是为了配合京东商场,所以目前京东物流的运作体系,即便是开放了社会物流业务,仍然难以达到顺丰那样的水平。

而且庞大的物流团队还会给京东造成很大的成本压力,如果京东能挺住压力持续推进自己物流体系搭建还好,但如果先这次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京东率先从京东物流开刀,裁员、取消底薪、降低公积金缴纳比例,无疑会造成自己物流业务的动荡,对于赢得快递员、市场的信任,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木石心志


除非菜鸟更改目前的运营模式否则不可能有什么潜力,只能被淘汰。

网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送货上门,以本人亲身经历来说菜鸟驿站没出现以前,只要快递开始派送当天一定会送到位,公司下班之前一定会拿到货。菜鸟驿站出现居然不给送货,去年快递新规明确要求必须按照地址送货,我的地址根本不是驿站的地址,为什么把包裹送给驿站?违规揽件还不给送货,快递费是用户出的还要用户自行取件?简直是笑话。

当然了驿站也有相应的作用也有人愿意使用驿站,我也不反对驿站的存在但是必须按照用户需求吧,地址没写驿站你就不能违规揽件这是基本准则,目前菜鸟管理混跟京东的专业物流相比差距很大,用户对菜鸟驿站的投诉居高不下,这样发展下去只能被淘汰。


毅风云


作为桐庐系的承包区,也作为菜鸟物流网络投资的一份子,我们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哪一家前景更大吧。

从资产控制上来看,菜鸟网络秉承马云的不亲自做物流思想,轻资产重服务。主要特征就是买股份,获得发言权,得到部分控制权。不用花钱做运转中心和大量仓储,也不会和主要物流企业出现冲突。好处是花小钱做大事,坏处就是,不能完全控制物流企业的变动和政策。京东正好跟他相反,花大钱做累活。什么都自己做,坏处就是到现在为止京东物流一直在烧钱,烧的亏损。好处不用提了,完全的控制权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底薪说没了就没了,公积金说降就降。不是菜鸟松散的联盟制度能够比较的。

在服务上,菜鸟通过菜鸟工单罚款执行以罚代管的思想。还有菜鸟裹裹收件和菜鸟驿站派件控制收件端和派件端,本来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拼多多的问世打破了原有收件端的垄断,所以菜鸟网络的服务本质上还是桐庐系的服务,没有根本上改变。

而京东拥有自己的派件网络,在派件上不依赖驿站,评价基本不错,现在又增加了收件业务。散件价格有点小贵,可什么都是自己的,价格弹性不会小。所以从长远看,京东物流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在管理上,菜鸟网络不能直接对承包区进行管理和规范,约束性等于没有。只要投诉就罚20的规定很没道理,所以对于菜鸟的以罚代管,一线快递员工和承包区对此不屑一顾又烦躁异常。

而京东物流对员工的奖惩甚至是开除聘用都是说到做到。我有时候在想,这是不是刘强东一言堂的强势才能造成的局面呢?可是这种控制权对于一个物流公司来说不是坏事,隔壁顺丰的直营模式也是他优质服务的保证。当然他们开出的高薪也是优质服务的底气所在。

所以,京东物流在因为亏损造成的没有底薪风波中开始起步收件完成自救。短期可能效果并不好,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很有看头的。刘强东通过这招倒逼京东一线员工去收件创造效益,也许会创造一个另一个精致的顺丰也说不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