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潢川县王迎辉:穿梭在战“疫”一线的新闻人

“迎辉,饭吃完没?”

“没呢,有事儿吗?邹台。”

“有紧急任务,赶紧回台里。”

“好,马上到”······

这是2020年1月24号,大年三十夜晚7点多钟,潢川县电视台新闻部记者王迎辉在潢川县后街老家吃年夜饭时接到的紧急电话。

放下碗筷、穿起衣服,冒雨回到台里后,台长邹大为向他告知了马上录制播出“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的公告。顾不上擦干淋湿的衣服,他便进入演播室,开始录制公告。

“一顿没有吃完的年夜饭,一条加急的防控公告”,让潢川电视台记者王迎辉从大年三十的夜晚加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新闻部是整个潢川电视台的核心部门,承担着全县所有的视频新闻宣传任务和对上级传输视频新闻的职责。疫情的视频宣传如何开展,考验着新闻部每一名记者的职业素养。

从那以后,有着十年记者生涯经验,2019年荣获信阳市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第一名的王迎辉,主动请缨,要求加入到了全县疫情防控一线宣传报道工作中。

这些天,因为疫情期间实施交通管制,公共交通全部暂停,他就和同事们自己驾车奔跑在一个个新闻的现场。有过从早到晚一天五个乡镇采访报道的匆匆忙忙、有过深夜探访全县防控卡口的不知疲惫、更有过一天3顿的饥肠辘辘……他用手中的摄像机和笔,记录下了疫情发生以来所有的点点滴滴。

疫情一线,王迎辉先后到过桃林、黄寺岗等12个乡镇和汽车站、火车站采访报道了《潢川县疫情防控无死角 宣传动员见成效》、《疫情宣传出实招儿 戴书记版疫情防控顺口溜火遍网络》、《黄久生:疫情不息 捐赠不止》等防控典型报道。

他第一时间电话视频连线宁和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及海外爱心企业家和潢川籍爱心人士,宣传全县广大干群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无私大爱和正能量。

2月7号和2月17号,他先后两次进入潢川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宁和医院进行采访报道,积极传递着医护人员科学救治、与病患共克时艰的奉献精神。

王迎辉说,非常时期,作为记者,不仅要会采访,还要懂编辑。因为每天新闻采访回来以后,必须要在《潢川新闻》节目截稿时间之前,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节目编辑机房采集原始采访素材,然后再回到县融媒体大厅办公室整理稿件。由于每位记者的原始采访素材只有自己最清楚,所以这些天,采访以后所有的素材剪辑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完成的。

除了要做记者、编辑等工作,他还同时担任《潢川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每天晚上20点,他录制的《潢川新闻》会准时与潢川县88万电视观众见面。

非常时期的王迎辉,正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成长为一名“采编播”样样精通的全媒体记者。

通过他和同事们真实地宣传报道,全县广大电视观众第一时间了解了疫情发展变化、熟知疫情防护知识、理解全县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艰辛和付出,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居家防护和个人健康监测。

2月8号,正月十五那天,由于一整天采访,他中午没能回家,到了晚上录制完节目回到家已是深夜10点多钟。可能是每天在外工作,很多天一加班就到深夜,回到家中也没有消杀处理措施,妻子既担心每天疲惫的他在外被感染,又担心可能传染孩子。于是,当天他的妻子一反平时关切的态度,跟他大吵了一架:“怎么别人家就不忙,你为什么天天就这么忙呢?”想到妻子每天也很辛苦,他并没有过多辩解便进屋了。

其实,“逆行”中的他,是那样的无所畏惧;可每当采访结束,拖着疲惫身体准备进家门的那一刻,他却畏畏缩缩、不敢推门。“家中妻儿的安全”成了他前行中的“软肋”。

台领导了解情况后,召开会议,果断决定:为了彻底阻断防控一线记者和家人的接触,把参与防控工作每天在一线外出采访的记者统一住宿,住在单位旁边的小旅馆里。截至目前,他和几个同事已经近二十天都没有回家了。

现在的他,每天醒来就来台里,然后外出采访,录播节目,晚上回旅馆住,周而复始。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依旧在疫情防控一线采访的路上奔跑着······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职责仍在肩上。我将继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当好宣传标兵。”王迎辉说道。(杨尚达 万东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