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散 文)战“疫”必胜,武汉 加 油

历史的过往,与现实的行进有着许多巧妙的契合。
在疫情当前,全民防控的今天,从城市到乡村,从大街小巷到互联网络,到处回荡着激动人心的呐喊 —— “战疫必胜、武汉加油”。


透过激情豪迈的呼啸,穿越历史的烟尘,我想起了“武汉加油”这句豪言的鼻祖;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深处,去探寻“加油”一词的原始出处。


(散 文)战“疫”必胜,武汉 加 油



传说清朝道光年间,晚清名臣“武汉城市之父”张之洞的父亲张瑛,在贵州做知府时 —— 经常自掏疫必胜“武汉加油”腰包,从自己的俸禄中挤出一些银两,用以支持和鼓励年轻人读书。
每到午夜交更时分,知府大人张瑛,都会派出两个差役带着油桶沿街四处巡查,如发现有读书人挑灯夜读,就会给读书人的油灯里添一勺灯油,以示鼓励。并伴以“知府大人,给相公加油!”的声声长唤。这便是“加油”一词的由来。
湖广总督张之洞上任之后,子袭父业。张之洞在湖北大办新式实业、开办师范和国民教育;兴建兵器工厂,修筑铁路、大办洋务运务;构建了武汉近、现代工业和城市的基础。被誉为近代历史上的“武汉城市之父”。



笔者知道武汉,源于一张面值2角的人民币。在层次分明的人民币上:一道如长虹卧波、飞架南北的长江大桥,在武汉宽阔的江面巍然屹立。它不止一次的给了我许多美的向往和难以言状的情愫。


记忆中的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是中国内陆地区最繁华的都市区域。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生息。城市北郊的盘龙城遗址系武汉建城的开端,距今有3500年历史。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城区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民国时期汉口高度繁荣,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三镇综合实力曾仅次于上海,位居亚洲前列。

当我真正走进武汉,用肌肤亲吻这座美丽城市,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1999年。
那时候,36岁的我带着对毛泽东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丽憧憬,与县城一位乐于助人的摄影大师,取道武汉直奔浙江杭州,参加中国国际摄影博览会。

在武汉,我们不仅观赏了柔顺粉红的樱花,登越了新建在长江大桥边的黄鹤楼,参观了集游览、观赏、文化、娱乐、饮食、游艺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的武汉市中山公园。并在武汉摄影市场购置了一台松下M3500型摄录一体机。


在购置松下摄录机的过程中,武汉人的真诚、直爽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记得销售摄像机的商家曾经问我,买摄录机是用于商业摄像还是搞哒好玩。他说,如果是商业摄像,建议我买另一款价格相对便宜、而且成像质量更好一些的索尼牌摄录一体机。

看着货架上两款不同的器型,受一定程度虚荣心的驱使,通过比较,我没有接受商家的建议,买下了从外观上比索尼机更专业、更大气的松下M3500。
如今,先后拥有三个肩扛式摄录机的我,每当想起这些,我为当时商家的人品,为自己没能听取商家建议的那种后悔心情,直到今天有增无减。



2020年鼠年春节,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让武汉这个千万人口的城市为“外防扩散、内防蔓延”,不得不采取“封城隔离”。
在极短的时间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人民解放军抽调大批精兵强将,直奔武汉及湖北范围多个区县。
八十高龄的钟南山,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医务人员,他们头戴两层口罩、脚套两层鞋套,手戴五层手套,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为武汉加油”。


一位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向康复者鞠躬的照片流传网络,给人启迪。一位参加抗疫的医生,写给全国人民的信,更是让无数人热泪奔涌,为之动容。

拔地而起的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在短短十天胜利建成,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五零后、 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抗疫不分年龄。在抗疫一线,疫情就是命令,抗疫不分出生先后。
这场由新冠肺炎引发的感染疫情,虽然来势凶猛,但是,目前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武汉,这座历经沧桑的英雄城市,有全国人民超乎寻常的地支持、有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万众一心地奉献,有武汉人民自身不怕艰难地战疫气魄,我们定将战胜酷寒的冬季,彻底、干净地消灭由新冠肺炎引发的这场瘟疫。
前进吧,武汉必胜;战斗吧,武汉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