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在战“疫”的一线,有这么一群青春的力量

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这片土地

有的请战上一线抗“疫”

有的争当社区志愿者

有的为医护人员子女免费辅导

……

在“逆行者”的队伍中

吹响了青年志愿者战“疫”的集结号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武汉大学:志愿者为医护子女义务线上家教


听说很多医务人员夫妻双双上战场,孩子没人管。2月11日晚11点,武汉大学志愿者协会发出了“为武汉大学医务工作者子女进行网上教学招募志愿者”的倡议书,免费为这些孩子提供网上“一对一”辅导。


“仅仅48小时,3个500人的QQ群就已经报满,共收到符合线上教学时间要求的有效报名表990份,涵盖40个院系的本硕博学生。”负责统计信息的该校学生杜昱薇说:“目前仍有很多校友以及外校同学都积极报名,我们只能婉拒。”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本科生王佳怡正在给武汉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子女韩诗雨进行英语语法辅导


该校学生王琇琨和苏嘉烨负责信息匹配和对接。“医务人员太辛苦。我们想了最便捷的方法去统计他们的需求信息,但他们往往都是在凌晨2点左右给我们回复信息,原来他们都是这个时间才换班。”近1000名志愿者的27141条个人信息,100多个家庭的需求信息,为了完成匹配,他们熬了通宵。“只要能在这场无声的硝烟中,为白衣天使们擎起一点光亮,这些不算什么。”


华中科技大学:主动递交《请战书》


作为拥有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主动向湖北省、武汉市、学校疫情防治指挥部递交《请战书》,学院上下纷纷建言献策,在疫情分析、病人救治评估、防控决策、消毒指导、社区防控策略等方面提供支持,向指挥部表露出了“召必战、战必胜”的信念。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图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请战书》


同济医院2017级专业型研究生器官移植科郭志良主动申请回到一线,和科室的前辈们一同作战,他默默无闻地肩负起协同值班及管理病人的工作。这是他远离家人的第一个春节,也会是他研究生期间最难忘的一次实习经历。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武汉人就是热血而勇敢的,我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能让更多人充满希望,早日战胜疫情。”刚过完22岁生日的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博士生梅沐阳从医生父亲那得知硚口区卫健局工作人员、车辆紧张。于是他报名成为志愿者,把自家车开去,连续两天从青山区搬运防疫物资,运送到硚口区防疫一线。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我正在做一件很帅的事情!”


“非常时期,作为华中大人,作为武汉人,我想尽一份力保护我们的主场”,早上9点,李思哲骑着单车到达了汉阳国博中心,主要负责分装医疗防护物资。一天的工作紧凑充实,每个志愿者都在与时间赛跑,争取更快将物资送到抗疫的一线。看到协助分拣的医疗物资即将运送到医院去,为更多医护人员提供防护,李思哲在朋友圈写到:“我正在做一件很帅的事情。”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华中师范大学:学子毫不犹豫地报名请战


得知湖北省疾控中心雷神山医院负压隔离病房验收检测小组缺人手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谢放毫不犹豫地报名请战,并成为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员。


他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和配合专业人员,扛设备、领耗材、做记录……这些事情虽然很琐碎,却是保障检测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时间久了,他也会帮着做一些基础性的检测工作。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谢放在雷神山医院志愿服务 谢放/供图


华中师范大学有的院系还组织了爱心助教团队为有需要的同学和战“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子女提供网上志愿辅导。化学学院童添翼同学加入了学院“化学人战‘疫’志愿者团队”。“我们针对中学生群体开展了线上学业辅导活动,帮扶在学业上存在困难的同学,我们想用实际行动响应学校疫期学生行为倡议。”他认为,志愿服务既帮助了有需要的人,也充实了自己的生活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武汉理工大学:志愿“父子兵”,战“疫”齐上阵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武汉理工大学大三学子刘益嘉和他的父亲刘康福这对志愿“父子兵”,毅然加入抗击疫情志愿者队伍,跟随武汉蓝天救援队一起战“疫”。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艺设学院刘益嘉同学和父亲刘康福,志愿“父子兵”,战“疫”齐上阵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19级研究生魏然,积极响应号召,报名参加防疫志愿者,参与到应急救援物资搬运志愿服务中,为隔离点建设贡献力量。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法学1802团支部袁潇依加入武汉青山区三级隔离区消杀队担任志愿者,负责为即将入住隔离区的人员发放物资。这里的防护措施极其严格,她笑着说,“我到岗第一天就洗了五十遍手,但这一切都值得!”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华中农业大学:家乡战“疫”他们不缺席


孔繁霄是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的学生,在得知社区服务工作面临人手短缺的现状后,主动提出帮助社区工作人员。他的主要工作是登记小区的进出人员和车辆信息,劝离春节期间拜访亲友的人。“每天被抗击疫情的消息模糊了双眼,很想用实际行动致敬坚守在一线的每一位天使。再努努力,我们熟悉的生活就要回来了,寒冬过后必定春暖花开。” 孔繁霄说。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孔繁霄在协助社区工作人员登记进出人员信息


在湖北省宜昌市,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保1704班杨柳,向村支书报名参与村里的防疫工作。杨柳就挨家挨户走访、监测体温,并为村民们宣讲疫情防控知识。在走访的同时,杨柳还详细了解了大家对春播和生活物资的需求情况,并及时报告给村委会,以便统一采购和配送。“几天工作下来,大家越来越配合我的工作,疫情面前,能够帮助家乡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辛苦点也值得!”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水族1602班的钟雅琴是负责湖北省慈善总会海外捐助方流程对接工作的一名志愿者,她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海外捐赠人士填写资料并对其进行审核,同时跟踪捐赠物资的物流动态。“越是这种艰难的时刻,就越能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带给人的温暖。”她说,“海外物资捐赠的流程非常繁琐,采购到医疗物资也非常不容易,但这些海外爱心人士都不怕辛苦,也不怕麻烦,他们的爱国热情让我深受感染。”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白威是华中农大动科动医学院的一名在读研究生,也是陕西省第一名捐献血浆的新冠肺炎康复患者。2月16日,白威接到主治医生王泳骏大夫的电话,“他回访我的治愈情况,然后问我是否愿意捐献血浆,当即我就答应了。”白威说:“受到了那么多人的关心帮助,我也应该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给社会做一份回馈。”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中国地质大学:13名留学生组成“钢铁侠”


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来自丝绸之路学院的13名留学生组成了一支志愿队,为留学生们服务。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贝宁留学生大明:这位来自贝宁的非洲小伙名叫大明,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在读博士生。疫情发生后,为配合学校保障320名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主动发起成立了一支志愿队,成员由来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日利亚、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卢旺达、贝宁、也门等13个国家的同学组成,大明还给这支队伍取了个名字——叫做“钢铁侠”。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也门留学生阿里克:现在学生不能出去,菜不好买,我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一起抗击这个病毒。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阿富汗留学生杨康:这是我的责任,也是全世界的责任,我们必须得保护自己。尽管每一个国家的学生都在这里,我们用一个声音为武汉加油,为了武汉我们也付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抗疫志愿者社区服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院2016级抗疫志愿者徐乐表示,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战斗在与疾病斗争的第一线,但我会继续多出一份力,作为抗疫志愿者她向社区户业主打了电话,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并回答关于买菜、取快递和出行等方面的问题。


决战疫情,武汉大学生这样做


在寒假期间,武汉不少高校的学子加入到了志愿者行列,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参与了物资运送、人员排查、巡逻防控、应急值守、医学科普、网络宣传、线上答疑等工作,努力协助家乡社区开展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是有史以来,最长的寒假。”对于武汉百万大学生而言,抗击疫情本身,就是一本内容复杂、分量沉重的活教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