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劇透瀋陽中小學 線上教學 “追課”指南您收好


劇透瀋陽中小學 線上教學 “追課”指南您收好

3月2日起,瀋陽市中小學生將進行線上教學和線上輔導。2月28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在瀋陽市教育研究院瞭解到,按照“同一年級、同一課表、同一授課教師”的原則,全市統一制定覆蓋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的課程安排,即“瀋陽雲課”,所有課程內容提前一週錄製完成。下週一起,包括東北育才學校、瀋陽二中等瀋陽市多所學校的多位優秀教師將陸續為學生們帶來耳目一新的課程。

小學:課程融合實踐性、拓展性與知識性

“預習性學習不是簡單的預習教材知識,而是廣義的學習,包括能力、習慣等方面的學習。”瀋陽市教育研究院小學語文教研員任海寧介紹,課程設計實現實踐性、拓展性與知識性有效融合,讓學生為新學期做好能力、習慣等方面的準備。任海寧以語文學科為例介紹:“小學1至6年級的語文第一節課,我們設計習作和寫話課,主題包括即將到來的春天、特殊的一節課、通過疫情看到科學的重要性等,讓孩子們抒發這段時間的感觸。”

小學數學課程以實踐活動課為主,是瀋陽小學數學學科工作站教研團隊近3年的研究成果。學生將探索圖形中的秘密、尋找規律、瞭解經典數學故事,還可以看到數學在戰疫過程中如何大顯身手。

“‘綜合與實踐’可以提升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瀋陽市小學數學教研員孫湘文介紹,實踐活動課側重讓學生在問題引導下自主參與,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學習地點也更靈活,改變學生認為數學就是計算、答題的觀念,感受數學的價值。

初中:初三複習為主或涉獵新知識點

在線上教學中,初中課程將覆蓋全部課程標準中涉及的學科,包括語數外等共18門學科,除體育每天一節課,其他學科大約每週一節課。

“預習性教學更適合線上教學形式,遵照課程標準,依據教材進行。”瀋陽市教育研究院義務教育研究部初中教研室主任、初中語文教研員吳燕介紹,初中每課時長30分鐘,內容設定包括預習的知識點、能力點、素養點。在每節課的30分鐘裡,重點培養學生能力和習慣。吳燕表示,家長可以根據教師推薦的拓展項目,豐富學生學習內容。針對初三年級,吳燕表示將以複習為主,也可能在預習中涉獵新的知識點。

具體到初中學段語文學科的課程,選擇了閱讀和寫作兩個大的單元體系。“寫作內容選擇的都是學生已經學過的課文,還有課程標準要求的學生初中階段應該閱讀的名著。通過經典案例,講授寫作方法,讓學生會寫作。”

高中:網紅教師不拘教材講歷史

高中課程除9門高考科目外,還包括體音美等共14個學科。“高中的課程結合每個年級的特殊性,高一高二強調拓展、特色課程,強調預習性。高三強調複習課,包括單元複習、熱點複習,內容包括對試題答題方法技巧的講解。”瀋陽市教育研究院高中與民族教育研究部副主任高敏介紹。

此次課程錄製遵循大部分高中已開始的二輪複習框架。“比如圍繞疫情這個主題,各個學科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備考知識點的串聯。”高敏表示,課程還包括結合近幾年高考真題,講解答題技巧和方法。

在高中課程中,曾參與錄製《我是演說家》等節目的瀋陽市教育研究院高中歷史教研員、歷史老師王磊,將作為高一歷史科目主講教師亮相“瀋陽雲課”。“高一年級面臨新課改要求,對學生知識面要求很高,所以我們不拘泥教材,引起學生對學科的興趣。”王磊表示,高中歷史科目課程將以中國成語為切入點,儘量掃除學生的知識盲點,也為學校推薦教學指導的方向和方法。

體音美:適合全家一起“追課”

“我們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以賞析為主,挖掘優秀美術文化資源。美術課程也將鼓勵孩子利用家裡現有材料動手實踐,將審美生活化。”市教育研究院藝術教研室主任、美術教研員王婷介紹,美術課程中,孩子們將欣賞到世界名畫,以及敦煌壁畫等優質美術文化資源。同時,內容還將包括遼寧省博物館、瀋陽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課程。“在小範圍試講中,家長反饋很喜歡課程內容。”

王婷表示,每天一節體育課,音樂、美術課小學一二年級每週各一節,三至六年級每週各兩節。市教研院體育教研員李麗介紹,體育課內容設計了不同類別,包括有氧健身操、體能素質練習等。此外,線上課程每天還安排了課間操時間。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王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