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考研本校老師如何知道你是本校的?

用戶64977396472


研究生考試主要分為初試和複試兩個環節。初試也就是所說的筆試,全國統一組織,統一考試,如果是報考本校的研究生,專業課複習會相對容易一些,畢竟是自己曾經學過的教材和知識,還參加了期末考試,教授都是劃過重點的,歷年考研真題也可以很輕鬆的從師兄師姐那裡得到;複試環節因為形式多樣,還伴有面試,如果是本校的學生或者複試教授剛好教過的學生,臉熟,在很大程度上會佔有一定的優勢,中國有句古話常說:“熟人好辦事”,當然也不是絕對的,大多數教授還是更青睞於實力強的考生,這一點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從以上兩方面來看,報考本校的成功率會更高一些,這也成為大多數本科母校還不錯的考生考研的首要選擇。

想讓所報考專業的教授知道自己是本校的學生,比較容易,方法還是很多的:

一、如果是自己本專業學科的任課教師,教過自己,因為大學裡一個班級的學生很多,一週又只有幾節課,一學年下來,學生看到教師知道,但是教師並不一定認識每個學生,可能只有幾個表現比較突出的或者比較優秀的學生才能被老師知道,想讓老師提前知道自己,就可以直接去辦公室或者實驗室找老師說,表達出想要報考他研究生的意願,同時也能瞭解一下他現在的研究方向,在學校校園裡遇到老師的時候,真誠的打招呼,而不是害怕的躲過去,一來二去不就認識了。

二、可以通過已經考上的師兄師姐引薦,有的導師只帶研究生,不帶本科課程,或者有課程但是因為導師太忙了,沒時間講課,一般會安排自己的研究生去代課,就比如說我的專業,實驗項目很多,一些基礎的實驗都是研究生指導做的,跟教師不經常見到,但是跟他的學生接觸比較多,一般情況下師兄師姐都很樂意為之。

三、在學校網站上一般會有各個導師的聯繫郵箱,通過上面的辦法不能實現,還可以跟導師發郵件,表達自己想報考他研究生的意願,或者詢問一下老師什麼時候在學校,可以去面談。

四、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比較早的時間裡就已經決定要考本校哪個導師的研究生,本科階段可以申請跟著導師做項目,提前進入狀態,到時候畢業論文也不用太糾結,表現比較出色的,研究生初試過線,複試基本沒有什麼問題,主要是在項目上配合默契,說白了就是幹活做實驗用起來對脾氣,而且一般在暑假的時候就能夠投入到項目中,而不用等到九月份開學再重新磨合,既節省了時間,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項目上。

每年跨學校、跨專業考研的學生非常之多,考上的比例也很大,由此可以看出,考研最重要的依然是精心準備、好好複習,導師知道不知道是不是本校學生、認識不認識你,影響並不是很大,專業課閱卷密封,複試的時候面試的教師都對應試者的基本信息非常瞭解了,是不是本校的學生十分清楚,所以,增加自己的實力才是關鍵,想那些有的沒的很累也很耽誤工夫,最後初試如果都沒過,還有什麼意義。


清絡飲


我參加過多年考研初試閱卷和複試面試,比較有發言權。當然,這只是代表我工作的學校,考研招生有學校差異,不能代表所有學校。

考研初試的話,都是密封改卷,老師不知道考生的相關信息。

不過,考研複試的時候,從我校的情況看,每個老師手裡都會有一份學生詳細信息資料的。這份資料包括學生的考號,是否應屆,本科就讀學校,本科學校是否是985或者211,初試分數以及複試筆試分數(如果複試筆試分數出來了的話。)

所以,你是不是本校的,老師其實一目瞭然。

另外,一般複試的小組當中會有教過你的老師,如果其他老師沒有教過,她或者他也有可能說兩句關於你平時表現的話。當然前提也是你給這個任課老師留下了印象。


半島外語


都走開,我來答!考研本校老師知道你是本校的途徑有幾個:

1、主動告知!一般而言,考本校有很多優勢,本校老師在複試時內心會比較偏向本校學生!畢竟是自己學校出來的娃!確定考研院校前,一般會找自己前輩或者老師提供意見,這時候會告知老師自己考本校了。或者初試成績出來後,也會主動聯繫本校老師,表達自己的意願,以增加被錄取的幾率。

2、老師主動詢問!畢業論文指導老師或者跟你關係好的老師會問你的未來打算,他們自然而然就知道你要考本校了!我論文答辯的時候,答辯組的老師就問了我考研和工作的問題,並且提出如果有需要儘管跟老師說!面試的時候,有一個自我介紹的環節,肯定會涉及本科學校。就算跳過這一個環節,面試組的老師大多數也會問的。

3、報名信息表上有!報名信息表上有你個個人信息。在面試之前,每個老師可能已經對每個學生有一定的瞭解了!

最後,提醒一下,如果報考了本校,跟老師也不是很熟,初試成績出來後一定要厚臉皮跟本校負責招生或者面試的老師聯繫一下,可能會有意外驚喜哦!護犢子是人類共有的情感,對比其他院校來的學生,本校老師更喜歡自己培養了四年的知根知底的學生!


小高讀史


哈哈,第一次看到有人問這個問題。


大家要翻看各個學校研究生的錄取名單,會發現,本校錄取的人最多。知道為什麼嗎?有些學校是本校報考本校的研究生多,但有些學校並不是,像清北、熱門的985、211大學等,外校考生要多於本校考生。但一般說來首先錄取本校的學生。


研究生考試分兩輪,一輪是筆試,一輪是面試。筆試是全國統一考試,無話可說,到面試的時候,還是比較主觀的。


當然,現在要求都比較嚴了。面試現場全程錄像,不允許提前透露學生的個人情況。因為如果提前知道個人情況,在問問題的時候,稍微放下水,就輕鬆過關了。

但是,因為面試前,老師還是需要看學生的個人情況的。說實話,是不是本校的太容易發現了。一個實驗室並不是很大,面試的老師不是自己專業課的老師,就是畢設天天在實驗室見面的老師,大部分學生都會有印象。大家要知道,在高校當老師的人,能參加研究生面試的人,都是比較厲害的人,記性都是很好的,不說過目不忘,也差不了多少。所以,本校的學生還是能認出來的。


即便認不出來也沒有關係。錄取研究生終究不是一個完全憑分數的事情,到最終取捨的時候,是按照老師意願來取捨的。經常有綜合評分第一的被刷下去。去年挺火的一件事,有位北郵的女生考清華工物系,她自稱筆試考了第一,面試得了60分,沒被清華錄取,控訴清華性別歧視。


其實清華從不性別歧視,有時候對女生還優待一些,會優先錄取女生。這是在清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因為清華女生太少,一般成績達到,老師們趕緊就招。我們自己私下猜測,那位北郵女生把自己剃了個光頭,說不定這是最大的被拒的理由。當然,清華明面上不會說這事。

這很好理解,研究生和導師的關係,就是原先師徒關係,導師希望找優秀的、投緣的、有緣分的學生,看不順眼的,老師們不會要的。本校的學生總是會有優待,因為有感情了啊,本科就在自己學校讀,相當於自己家的人一樣,只要不是極為地差,肯定優先考慮。


問這個問題的學生,是不是擔心老師不認識你?如果真不放心,從現在起,天天去實驗室晃,見到老師就打招呼,告訴老師,你考本校研究生了。我相信是有用的。


大家覺得呢?


五道口的顏學姐


*高校專業那些事*為你分析解惑

2020年考研已經過去,下一步就是等待國家線和34所自主劃線分數出爐,然後趕緊準備面試了。

考研比高考公平

各位考研的朋友都知道,這個考研啊,是人生的第二次投胎,第一次是高考,這個我們每個人無法決定,都說高考是最公平的,其實是省內公平,省與省之間最不公平。

河北的考生在北京能上211,在河北只能上二本。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而考研呢,是全國統考,再也沒有北京,河北,山東,河南省的區別了。所以考研是最公平的,當然最公平的真相下是考研的不公平,因為考研生最重要的不是靠多少分,而是本科到底是哪個大學呢?

考研的基本情況

考研麼,既然是人生第二次投胎,肯定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考研肯定是三本忘一本、211/985上考,211肯定忘985考,985往好的985考。基本上沒有985主動考211的(央財上財等頂級211是例外),211院校畢業的那百分百不回去考非211的院校。

因此一個學校的考研生,生源最好的肯定是本校學生。

那麼本科考研生在面試時候怎麼讓老師知道你是本校的呢?

其實這個是多慮的,你是本校的,外校的,老師是一清二楚的。至少面試時候,你的資料已經被所有老師知道了。

複試時候,你需要提交的材料有大學成績單原件,各種四六級證書等,顯然這個學校是一清二楚了。

考研到底存不存在院校歧視

這一點是所有跨校考研者的頭等疑慮,也是考本校的學生最喜歡的事,這一點可以說:百分百的存在歧視。

頂級的清華北大,基本上如果你不是清北華五,錄取概率就很低,非211基本上機會為0,當然你優秀的不得了的除外。

2019年,北郵的美女考清華大學,初試第一名,結果複試被打個超低分,北郵這麼牛的高校都這樣被歧視,你要是非211,那就更慘了。

如果是清華本校生,那初試第一名,我相信那絕對不會被刷的。

這個強調本校的事情,讓我想起了找工作強調本校的事情:

當年哈工大,哈工大威海分校,等到就業時候,大量威海的學生在哈爾濱蹲點,結果引起了本校學生的不滿,因為很多專業,哈爾濱和威海都有,找工作的時候就寫自己畢業院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

現在呢,哈爾濱工業大學有了深圳校區,結果哈工大分成了三等了,

  • 第一等: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畢業證上有深圳字眼,哈工大深圳第一牛是分數比本部搞20分以上,第二牛是畢業證和本部不一樣,有深圳校區培養二字。


  • 第二等:哈爾濱工業大學(本部)

  • 第三等,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威海校區畢業證和本部一模一樣,高考分數比本部低20-40分。

如果都考哈工大的研究生,是不是哈工大的學生都這樣說:我是哈工大畢業,另外一定要強調深圳校區,哈爾濱校區,如果是威海校區的估計都不願意說了。

哈工大的研究生,應該沒有各個校區之分了吧

你看一個哈工大,本校的都分三個檔次,別說外校的了。

老鐵們,我說的對不對?


高校專業那些事


考研初試的公共課(英語、政治)部分是由所報大學的省招辦閱卷,這樣的話你公共課部分和你是不是本校毫無關係,考研初試的專業課是由報考院校的老師去閱卷那麼存在一定的可能,部分老師知道本校的會偏袒一點。

其實最重要的是考研複試,一般來說你去複試的時候每個老師都會有你的相關資料,不管是你之前報道交的還是學校統一發放的,那麼老師知道你是本校的也不會太奇怪,同時一些學生自我介紹也會加上自己來自本校來突出自己的優勢等等。那麼本校學生在複試真的會有優勢嗎?這個和學校還是有一定關係的。

1.一些學校本校的都會刷。

重慶大學2019年土木工程學院真的就刷了本校的學生,複試還是非常公平的。因為沒人知道是怎麼分組的,老師都不知道他會被安排到面試誰,現場公佈分組,然後去複試,完全按照老師打分和初試成績來決定錄取的名額。

2.一些學校真的會故意偏袒本校的學生。

有些學校真的就會偏袒本校的學生,像之前有回答說雖然回答問題錯了四個但是一說是本校的還是被錄取了。老師偏袒本校其實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這樣的話你考研結束就可以跟著我提前做事,不需要還等到明年,同時這樣也不需要再磨合,畢竟都還是熟悉的。

3.哪些學校複試不太公平外校學生一定要重點關注,報考的時候就要避坑。

這些信息最好都要提前蒐集清楚,怎麼看呢?你完全可以看每年的錄取名單裡面外校所佔的比例是多少,同時你也可以詢問是否有外校的學長學姐順利錄取,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結束語:對於本科不太好的考生再選擇目標院校的時候就要注意考研複試歧視的問題,儘量選擇那些複試相對公平的學校,可以通過詢問學長學姐的方法來避坑。如果是本校的學生考本校的話,還是有非常大的機會能夠順利錄取的。


高校研究生


如果不是你主動告訴你們的老師,而老師也不不認識你的話,那麼很多老師是不知道你考研的,因為每一個老師上的課都是好多學生的,平時老師也是比較忙,事情很多,不會像高中的老師那麼熟悉學生的情況。

但是,很多本校老師要知道他那個學院的學生是否考研是很容易的,有些研究生導師,他們在上課的時候都會跟學生交流,對於那些有意向讀研的學生他們還會特別去關注的,有可能的話他們還會叫這些學生進他們的實驗室跟著學習,提前按照研究生的要求去培訓,到了大四,很多這些學生基本都是保研跟著實驗室的導師讀研 了。

除此以上,很多學校都會統計每年參考考研的學生名單,只要是老師想知道,都可以問學院的相關工作人員找到的;而且在考研的時候,你的考研信息上面是有本科學校的名單。在複試的時候,面試的老師也會問你本科相關情況,所以說,本校老師知道你是本校的是非常簡單的問題。如果你是考本校的研究生,建議你提前跟相關老師進行溝通,對你考研是非常有幫助的。

以上是我個人經驗看法,謝謝。


可憐小貓貓


題主這裡的考研,指的應該是考研複試環節,而且是複試中的面試環節。因為前面的初試環節和筆試環節,考官們是看不到你本人的。而一般來說,參加複試環節的考官們手裡大多都有考生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畢業學校,初試成績。你進入面試場所時,即便老師都不認識你,也能差不多知道你來自哪個學校,何況你還要做自我介紹。

不過,為了避免面試時出現打招呼、照顧等情況,一些學校和一些學院可能會採用全匿名的面試方式,考生全程只有一個編號,考官在面試結束前都是看不到考生信息的,考生也不能做自我介紹。而且,由於面試過程全程錄像,在面試過程中,考官基本上就只能提專業性的問題,也不能提誘導性問題。在這種面試方式下,如果考官不認識你,那不管你是本校還是外校,都一樣對待。整個過程相對比較公平。

但是,大家也不要想多了,這個面試結果肯定也不是最終結果。對二本、三本、三非高校的本科生來說,想指望面試環節的公平實現逆襲恐怕也很困難,因為最終排序的時候,學校仍然會參考畢業學校等因素、甚至性別因素,綜合考慮。很可能是985、211、雙一流本科生一個隊列,三非高校的又是一個隊列。

舉個例子,今年我接觸到的一個專業的研究生面試,20來個人參加複試,總共招5個人,裡面有第一志願也有調劑的,有2個985高校,2個211外校的,還有本校的4、5個(也是211)。綜合筆試和複試結果,1個985的排第一,2個三非高校的排第二三,2個211外校的排第四五,本校的則在前五以外了。但學院確定的錄取結果是2個985,1個211外校,1個本校和1個三非高校的。也就是說,其中1個三非高校學生儘管各方面都還不錯,但最後也被平衡下去了。最後,其中1個985學生面試另一所高校成功,放棄我校了,學院又補錄了1個211外校的,仍然沒有三非高校學生的機會,甚至也沒給本校學生機會。據老師們說,本校這幾個學生髮揮確實不好。而且,本校真正優秀的學生都推免或者考985高校去了,剩下考本校的通常都比較一般,還不如從211外校招。

總的來說,目前研究生面試環節中,學校的主觀性還是很強的。因此,如果能提前做一些工作,還是可以提升錄取概率的。提這個問題的同學,在學校裡估計是小透明一樣的存在。這樣是不行的,建議在考研過程中主動與本專業的老師們“套套近乎”,比如請教一些問題,或者去實驗室轉一轉,混個臉熟,讓老師們對你有所信任,這樣,在面試環節即便發揮失常,老師們也可能會寬容你一下。這是本校學生最大的優勢,如果不從平時開始把握,到面試時再問這個問題,恐怕就晚了。


高校人才真經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看到這個提問,小西腦海中瞬間晃過個大大的“?”啊!

一是有該疑惑的朋友是本校學生,主要再擔心自己的優勢無法體現。
本校學生的優勢誰也不好否認,也沒必要否認。
面試的主觀評分有一定偏向,無法做到和筆試的封閉糊名閱卷打分一樣。畢竟,考官都是本學院的博導、碩導,對本校學生更加了解、熟悉。或者,部分學生之前有跟她們的團隊做創新課題、畢業設計或論文等。
相對來說,考研都是“往高處走”,如雙非院校報考985、211院校,211想去985,985的學生也會想去排名更高、平臺更好、地區更發達或是導師實力更強的院校。當然,在調劑過程中去低層次院校的名校生也是吃香的。
在這個報考鏈中,本校學生就是難得的好生源。比如說,本校培養體系較好,學生動手能力、創新思維等較好。而且,本校生源具有熟悉學校環境,進入課題研究狀態快等優勢。

二是有該疑惑的朋友是外校考生,重點在於怕自己初試過線後複試被歧視。
之前,常有發生外校考生的初試分數較本校生要高不少(如雙非報考985),卻因面試環節分數不高而導致總分低些被淘汰,只能無奈選擇調劑渠道、工作或來年再考。這點也是讓很多外校考生比較擔憂的,尤其是跨專業、跨學校、跨區域的“三跨”考生。
討論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我想說大家也不能一上來就說本校學生被偏袒。我們也要承認本校生中的不少人一樣優秀(起碼大學之前不差,否則也考不上名校),並不是留下幾個最差的選擇報考本校。
不曉得其他學校的情況如何,我們這裡學院輔導員每年都有做些動員工作,如鼓勵自己專業的學生推免或報考本校,其中不乏優秀的學生留下。之前,小西也有被邀請去給本專業的學生做個講座,介紹我們專業的優勢,讓本校學生有歸屬感、榮譽感,即考研選擇本校。

複試環節存在的意義是擇優錄取,其中就有將學生的科研潛力考慮進去。讀研和大學錄取不同,後續需要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課題研究,並撰寫完成小論文、學位論文等。
這些內容是無法在初試成績和短短的幾分鐘面試環節全部展示出來的,也就導致部分優秀的學生得分不高。相反,導師熟悉的本校生因為之前的接觸,優勢就出來了。
之前,也有老師們常勸自己的學生,不是每個專業的學生或每個人都合適或許需要考研讀研。學院也會通過考研複試環節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優質學生,也是複試環節存在的意義。否則,就會和高考一樣,直接採用分數高低排序錄取,更加省事呢。

不管是本校的,還是外校考生,比較關心的這個如何判斷本校生的問題,其實沒有必要。比如說:
1.每個考官會有一份輔導員提前準備的考生個人資料,如學校、專業、績點、四六級成績、獲獎、成果等內容。這也是部分考官會問一些“挖坑”的問題,如“你本科階段為何掛科?”就是從個人資料中看出來的(部分學校會標註補考,或重修後分數高低都只給60分)。
2.考官之前有上課、帶學生做創新課題,或者學位論文或畢業設計,對自己本專業的學生也許不一定叫得出名字,但是肯定有印象。比如說,一門課程上下來,我基本能記住班上一大半的學生,尤其是還帶有實驗的課程。

3.其他。也許,輔導員會提前告知考官(學院輔導員有統計),哪些是本校生。或者說,個人自我介紹環節自己主動提及。甚至說,在小西那時候考研,複試沒有如今嚴格(現在全程錄音錄像),面試的問題也很隨意。
當然,萬一是本校生,自己不夠努力,也不參加各類活動。結果是不止考官對你沒印象,輔導員也不認識你,想體現本校優勢就難了。
最後,我想說不管是報考哪裡,這個時間點調整好心態,認真備考最重要。
小西提前預祝各位考生2020年考研順利上岸,加油。也對各位為考生擔心焦慮的父母說句,您辛苦啦!

小西的答題肯定有些許不到之處,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考本校的,基本應該都是考本院本專業,當了班乾的優勢更大,比如我,面試一推開門,老師說,是你呀,當我回答不上來時,老師說上課的時候我跟你說過呀,回去再好好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