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公交分局戰“疫”一線

疫情當前,西安市公安局公交分局不但全力確保全市公交行業疫情防控工作,還在2020年元宵佳節當天,抽調警力奔赴西安北站執行防疫核查工作任務,確保進入西安市的每一名乘客填寫相關信息,全力守護西安北大門。請戰上一線的民警年齡最大的57歲,最小的只有22歲。他們逆行而上,以最飽滿的熱情,以必勝的信念投入“戰鬥”,他們是疫情阻擊戰中在一線集結衝鋒的公安戰士;他們是舍小家、為大家的鋼鐵防線;他們是疫情中並肩跋涉的逆行者。

公交分局战“疫”一线

我參加過抗擊非典 讓我上!

“抗擊‘非典’時候,我就在部隊專門負責消殺。消毒流程我已經擬好了,讓我上!”西安市公安局公交分局的反扒民警杜登寬在得知分局增援西安北站的消息後,立刻拿著提早擬定好的消毒流程主動請纓。作為一名曾經在武警部隊從醫的老兵,在轉業當了多年反扒尖兵後,杜登寬又一次幹回了老本行,每天為230多名執勤同事集中統一進行消毒,一遍一遍與“毒”作戰著,大家都叫他“消毒王”。

西安北站出站口,有三個大帳篷,這就是杜登寬的“陣地”。公交分局的230名民警分為三班,輪流上崗執勤,直到當天的列車全部停止。杜登寬最早一個到崗等待,等所有人離開他才離開。

每批人員上崗前,他都要仔細講解防護服、眼鏡、手套如何使用,提醒大家一定要愛惜。每批隊員輪崗時,他最緊張,一方面為撤崗同志逐一消毒,檢查裝備進行登記,一方面又要馬不停蹄地為上崗人員發放防護裝備。當大家離開後,他又開始對防護服進行二次消毒、晾曬、通風,確保在下批隊員上崗前能夠使用。因為防護物資緊張,有的人穿防護服時不小心弄破了,他非常心疼,會馬上仔細修補。他還憑藉經驗,自己調合了兩種比例的消毒劑每天進行三次消毒。

“在部隊的時候,我是從事臨床醫學的。疫情一開始,我就一直在關注著,消毒流程我都提前制定好了,這是我的專業,防疫也是戰場,我一定能做好!”杜登寬充滿了信心和鬥志。

公交分局战“疫”一线

不用怕,有哥呢

2月1日凌晨3點40分,公交分局刑偵大隊民警劉鵬飛接到分局第一起涉疫情警情。一名出租車司機報警說自己拉了一名自稱正在隔離的湖北籍男子。劉鵬飛穿戴好防護裝備立即準備出發。看到身邊年輕同事稍有不安的神色,劉鵬飛拍拍他的肩膀,笑著說:“不用怕,有哥呢!” ,“你們先不要靠近,我去問問情況。”到達現場後,他讓其他同志站在安全距離外的上風口,自己迎上前對相關人員進行詢問。原來這個湖北的小夥子到達西安後已經經過了14天的居家隔離,他檢查瞭解除隔離的材料,測量體溫、登記信息、上報單位,順利解決了這個警情。2月8日起劉鵬飛又走上了西安北站防疫核查的戰線。發稿當日,西安北站的客流量已經達到了8000人,劉鵬飛在哪裡他都是衝鋒在前,不懼危險。

面對疫情,公交分局與行業主管單位聯動,形成合力共同戰“疫”。制定了公交客運行業、出租汽車行業關於加強疫情防控應急聯動機制,分別制定了工作預案,確保一旦在公交、出租汽車上發現疫情,立即啟動預案,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

我不老,我和大家一樣

已經快要到“花甲”的年歲了,可是馮波這位57歲的老民警依然像是壯年時一樣,始終在這場疫情阻擊戰裡衝鋒在前。馮波家中有85歲的老母親,他自己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為了戰勝這次疫情,他把照顧老母親的責任交給了妻子,把自己的病也拋到腦後,每天都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自從1998年部隊轉業到公交分局以後,馮波就再也沒離開過這個大家庭,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為公交治安事業揮灑汗水。再難再苦的工作,他都從來沒有退縮過、畏懼過。

在西安北站,馮波和其他年輕戰友們一樣,在乘客下車檢測口一站就是幾個小時,仔細地做好每一名乘客的檢測工作,克服了疲勞、喝水和大小便帶來工作不便,盡心盡力地完成了每一項工作任務。穿著防護服,和戰友們並肩而立,57歲的馮波伸手拂了拂警徽的位置,彷彿回到了22年前剛剛走進公交分局的時候。

公交分局啟動戰時工作機制,在北客站內搭建帳篷,建立現場指揮部靠前指揮,制定查控工作方案,自奔赴疫情防控工作崗位的第一天起,就面臨著諸多從未遇到過的風險和困難:環境艱險,與高風險人群近距離接觸;穿上防護服上廁所就不那麼方便,而且脫下防護服就必須再次消毒,更換一次消毒服,平均需要40分鐘,為了不因上廁所而影響核驗工作,大家都減少了喝水量;從早上第一班高鐵至深夜末班車,持續高負荷運轉至今。

(董麗君 高虎 通訊員 楊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