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鍾南山院士: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但不一定發源在中國,“首先發現”和“發源”不能劃上等號

今日(27日)上午,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24場疫情防控保障專題新聞通氣會(廣州醫科大學專場),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院士出席,回溯廣州抗擊非典經驗、介紹廣醫疫情防治並答記者問。

鍾南山院士: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但不一定發源在中國,“首先發現”和“發源”不能劃上等號

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但不一定發源在中國

當下我們首先是研判,我們強調,在中國,只有在武漢出現了大規模爆發,在廣東等其他城市並不是大規模爆發。目前我們判斷RO值是在2到3之間(即一人可傳染2-3人)。


現在重症病人傳染性更高,輕症更低一些,但是傳染非常快。我們希望武漢本身一定要控制,同時解決全國。有外國專家預測,估計2月4號,中國病人應該到16萬,我們的預測值是7萬8。此外,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但不一定發源在中國。


鍾南山表示,國外的預測認為,中國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基本控制要在5月底。但他認為,對疫情預測要特別注意兩個特別影響因素:國家強力干預、春節後可能的迴流高峰。“這兩個因素做好了控制,我們力爭4月底可以基本控制好,我們希望比試一下!”

據@廣州日報 ,鍾院士在會後補充,從科研角度看,“首先發現”和“發源”不能劃上等號,但我們也不能就此判斷疫情是來自國外。只有對新冠病毒進行溯源,有了結果,才可能回答這個問題。

鍾南山院士: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但不一定發源在中國,“首先發現”和“發源”不能劃上等號

病毒80%都是從動物來的

鍾南山表示,病毒80%都是從動物來的,尤其是南方野生動物很多,所攜帶的病毒會傳染給人,新冠病毒的宿主一個就是蝙蝠,還有穿山甲,華南農業大學的研究顯示穿山甲身上具有高度同源性的病毒。


“有一個礦井有大量蝙蝠,有五個人進去,之後發生了肺炎,後來還特別請專家做了一些調研。“鍾南山表示,所以現在應該禁止吃野生動物,特別在廣東,野生動物攜帶病毒不會產生疾病,但會傳染人。“吃野生動物本來就是人類的陋習,之前沒東西吃,吃野生動物,現在就不要吃了。”

“這一次也是一個極大的教訓。”鍾南山表示,如果在十二月初或者一月初能夠採取嚴格的防控措施,病人會大大減少。


“現在已經是人傳人了,但這個病毒從哪裡來還是存疑。”鍾南山說,發現有這個病毒的第一例是12月中下旬,以前是不是已經有了都不知道。


中國增加病例已經少於國外


鍾南山說:“現在的問題,中國的增加的病例已經少於國外增加的病例。國外比較突出的是韓國、伊朗和意大利,可能中國的一些做法有一些啟發。所以我這週末將應邀向歐洲呼吸學會做一個視頻報告。這是人類的病,不是國家的病。所以廣州和哈佛大學、多倫多大學有臨床試驗的藥品已經寄來了。我們也很感謝企業,包括恆大,幫助聯繫和哈佛大學的溝通。”


特大型城市怎麼做好防控


韓國、日本、意大利等國家先後出現了疫情爆發現象,特別大的城市怎麼做好疫情防控?鍾南山表示,所有急性傳染病中,首先還是要控制上游,要做早發現、早隔離,這是最關鍵的舉措。


鍾南山院士表示, 第二個建議就是收治上要到定點醫院,現在普通的收治環節,患者去普通醫院,消耗大量的人力、物質和場所。


此外,對重的病人要綜合科室救治,這一次疫情反映出來了。 傳染病怎麼做好治療,更重要是生命支持,我們新冠肺炎,密切觀察病人,但不斷護理、保持生命,病毒載量就會慢慢變化。“給予好的生命支持。當然,我們也非常需要國際合作,很多領域,能極早發現方法。”


不要忘記對日韓的支持


針對目前周邊國家日韓出現了較多病例的問題,鍾南山院士表示,現在實際上中、日、韓的病例都比較集中。


日本主要是鑽石公主號,現在有700多人確診,相當高的比例,當時採用的戰略辦法就是不許下船,在船上隔離,結果越隔離越多,實際上有點失敗。“這個做法比較失敗,這個船不管怎麼豪華怎麼大,氣體的傳播,都在船上這個狹小的路閉路系統,這個閉路系統是極容易促進傳染”。


“那麼會不會在過一個階段後,我國的新冠疫情變成輸入病例為主呢?這個也有可能,有些國家控制的不好,比如韓國”,鍾南山表示,伊朗距離我們比較遙遠了,韓國和我們距離就非常近。“我的看法是有更好的加強國際的合作互相交流,我們也希望這麼做,能共同分享成功的經驗,有一個聯防聯控的機制,互相對這些病人早發現,其實早發現我個人看法,85%以上都會慢慢好,這些經驗需要通過國際合作和交流來完善,這個很重要”。


“在危難當頭的時候,日本、韓國都沒忘記對我們的支持。現在他們的疫情再發展的話,我們也不要忘記對他們的支持。中國人就是這樣(感恩)。”鍾南山院士表示,他很願意,通過一個地區性的一個科學委員會、交流體系,及時的交流我們掌握的防控疫情有效方案和治療方法,這樣更加有助於控制疫情。


早預防、早發現、早隔離,收治定點醫院


現場媒體提問,從對抗非典到抗擊新冠肺炎,廣州對抗疫情的方案有什麼可以分享給世界?鍾南山表示,首先最重要的還是控制上游,早預防、早發現、早隔離;第二個建議是病人應該收治在定點醫院。“在普通的醫院會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急性傳染病的治療有一定的專業性。


鍾南山表示,危重病人的治療要運用綜合學科救治。“不能只用傳染病學,包括新冠肺炎的治療,單一學科也不行,我們現在正在密切觀察病房的病例,在不斷的護理保持生命穩定的情況下,病毒的載量不斷在下降,運用多學科綜合治療,病人是可以過關的。”


另外,鍾南山表示,像廣州這樣大城市要注意國際合作,這對大城市的防疫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