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大义灭亲的卫国上大夫石碏!亲情和君臣伦理之间的抉择

历史上大义灭亲的典范很多,我今天最想说的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碏(que四声)大义灭亲

的典故。如果你正好读到此处,不妨认真看看,因为这不仅可以让你学习到一段历史典故还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和引导。

大义灭亲的卫国上大夫石碏!亲情和君臣伦理之间的抉择

卫庄公的夫人和次妃都不能生育,次妃的妹妹戴妫跟随姐姐嫁给了庄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完,一个叫晋。夫人庄姜不仅不妒忌,还视完为亲生儿子,同时还把自己的宫女送给庄公,后来宫女生了一个儿子叫州吁,州吁性格暴戾,喜欢谈兵弄武,庄公非常宠爱他。上大夫石碏经常进谏说:“爱子者应该教以义方,弗纳于邪,夫宠过必骄,骄必生乱。主公如果真的宠爱他,就索性立他为世子,否则就应该制止他,不然以后会有大祸。”庄公不听。

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的关系非常好,两人经常一起驾车外出惹是生非,石碏经常鞭责石厚,还把他锁在屋子里不让他出去。后来一次石厚翻墙而出之后就不再回家,反而住在州吁的府上,同州吁同吃同玩,石碏也无可奈何。

后来庄公薨,他的儿子公子完嗣位,是为卫桓公,桓公生性懦弱,石碏知道他不会成就大事,索性就告老还家了。

石厚与州吁住在一起之后,经常为州吁出谋划策教他篡权夺位。当时恰好周平王崩,周桓王新立,卫桓王准备进朝吊贺。石厚就给州吁出主意说:“这次是天赐良机,我们的大事就要办成了。明日桓公往周,公子可在西门处设宴为他饯行,酒过数行之后,公子从袖子里抽出短剑刺他,我带领五百名壮士在门外设伏,就没有侍从敢不从了。”州吁听后大喜。第二天他们依计行事,果然刺杀了卫桓公。

大义灭亲的卫国上大夫石碏!亲情和君臣伦理之间的抉择

在古代谋权篡位是属十恶不赦的大罪,天理难容。石碏得知消息后,痛恨不已。州吁因为上位不正,百姓议论纷纷,人心不定。石厚请求他的父亲石碏出山协助州吁,因为石碏为两朝老臣,官至上卿,国人都很信服他。石碏借机给他们出了一个计谋:“诸侯即位,应该受命与周王朝。新王若能觐周,得周王赐以冕车冠服,奉命为君,国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石厚说:“话虽如此,但是新主无故觐见,周王必定会询问卫桓王的去处,到时候就麻烦了,如果有人从中帮忙通融,事情就好办了。”石碏说:“如今陈侯忠顺周王,朝聘不缺,周王很宠幸他。我国与陈素来交好,若新主亲往朝陈,央求陈侯通情与周,然后入觐,有何难的?”石厚听罢大喜,于是立即与州吁起身前往陈国。

石碏与陈国的上大夫子銭素来交好,于是割破手指写下了一封血书,派遣心腹送过去。子銭收到血书后上呈陈桓公,陈桓公看罢才知道州吁是篡权上位的,而背后的指使者就是石碏的儿子石厚。石碏来书是请求陈桓公把他俩正法处理以正君臣之纲纪。

待州吁与石厚来到陈国之后,陈桓公先是合理殷勤的款待他们,待第二天准备在太庙行礼时, 上大夫子銭突然在太庙上宣读石碏的血书,同时下令立即逮捕州吁和石厚,把他们两人关在两个地方,不让他们互通音讯。然后派遣下属去卫国请教石碏如何处理此乱臣贼子,石碏与朝中大臣商议后决定派右宰丑去斩杀州吁,他自己亲自前往陈国手刃石厚,大臣獳(nou四声)羊肩念及石碏年老不便远行,便主动请缨去陈国斩杀石厚。至此,犯上作乱的乱臣贼子被诛,卫国在石碏等的安排下迎立公子晋回国称侯,是为卫宣公。

大义灭亲的卫国上大夫石碏!亲情和君臣伦理之间的抉择

自古以来,犯上作乱谋权篡位者人人得而诛之,春秋时期的石碏就有如此高尚的情怀实在让人佩服。如果石碏没有这种大义灭亲的度量,任凭州吁和石厚为非作歹,可想而知后来的卫国处境会有多么槽糕。

爱子不等于纵容,前人石碏就做的非常好!后史学家左丘明称赞他:“为大义而灭亲,真纯臣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