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逢鄂必拒”侮辱法律侮辱國民也侮辱了大數據

摘要:有些地方,防治病毒沒貢獻什麼經驗,折騰人的本事,倒是一套一套的,本領一流。有些地方,防治出現了漏洞,不是去有針對性地頭痛醫頭,而是頭痛醫腳,並且,醫的還是別人健康的腳,是不是很荒唐?這是我看了某些地方新一波折騰湖北人、過激防控之舉的感受,他們網上喊著湖北加油,現實中卻幹著“逢鄂必拒”的缺德事兒,讓很多湖北人既揹負著被歧視的精神負擔,更在現實中寸步難行。


“逢鄂必拒”侮辱法律侮辱國民也侮辱了大數據


 曹林|文


有些地方,防治病毒沒貢獻什麼經驗,折騰人的本事,倒是一套一套的,本領一流。有些地方,防治出現了漏洞,不是去有針對性地頭痛醫頭,而是頭痛醫腳,並且,醫的還是別人健康的腳,是不是很荒唐?這是我看了某些地方新一波折騰湖北人、過激防控之舉的感受,他們網上喊著湖北加油,現實中卻幹著“逢鄂必拒”的缺德事兒,讓很多湖北人既揹負著被歧視的精神負擔,更在現實中寸步難行。


《新華每日電訊》報道說:多位湖北籍網民發帖稱,自己過去幾個月沒回過老家,但因為“身份證是42開頭”,社區、基層幹部就以“大數據報告”為依據,要求強制集中隔離;有長租企業突然通知湖北籍租客,密碼鎖已被凍結;還有企業大量解僱湖北籍員工。記者說,他有親戚在深圳機場和其他湖北籍乘客一起被限制登機,即使相關證件能證明她近三個月一直待在香港,航空公司仍不放行;有個朋友自駕返程上班,中部某省高速公路工作人員查身份證時發現車上有湖北籍人員,立刻將他們勸返……


“逢鄂必拒”侮辱法律侮辱國民也侮辱了大數據

好一個“大數據報告”,估計大數據理念的創造者得哭了。本來是造福公眾的技術創新,卻被某些人當成了折騰人的工具,變成地域歧視的幫兇,這不是對大數據的侮辱嗎?濫用和誤用之外,也是對大數據的偷換。大數據本意是利用數據對人群進行精準識別,防止人工判斷中的粗放、粗糙和粗暴。什麼叫大數據?比如杭州的健康碼管理,用數據對出行進行精細管理,近期有沒有去過武漢,在哪些地方停留過,是不是在傳染接觸範圍內,可以通過移動電話的使用、交通工具的乘坐信息、電子支付情況等等,進行精準判斷。


如果真用好了大數據,豈會拿身份證42開頭這種粗放的信息作為一刀切的身份識別基礎。湖北人怎麼了?中國這麼大,地區間流動這麼頻繁,春節前很多地方交通通道就關閉了,根本回不了湖北,或者僅僅出生地是湖北。42開頭會傳染病毒嗎?還講不講基本的道理和常識。可怕的是,這不僅是對湖北人的傷害,侵犯了他們種種正當權利,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流動和生活成本,還給地方防控留下了巨大的漏洞:緊緊盯防42開頭,可身份、地域、工作對很多人是分離的,不少去過武漢卻根本不是42開頭,沒有真正的大數據作為防控基礎,這種身份綁架式的粗放、低級、原始管控手段,折騰百姓,貽害無窮。


戶籍是戶籍,人是人,那段時間有沒去過湖北,大數據還顯示不出來嗎,病毒能通過身份證號傳播嗎?喊了這麼多年大數據管理,大數據城市,投了這麼多錢,到了關鍵時候,某些地方被打回原形。沒有起碼的大數據品質,只有大爺式淫威。不管合不合科學,也不管有沒有用,用最原始最本能的手段去防控,不求真正有用、有效,但求讓領導覺得“嚴厲”。這些地方所謂“不惜代價防控”,不是自己付出管理成本,而是把別人正當權益當成“代價”,犧牲別人,用粗暴的方式掩蓋自身在大數據上的低能和無知。


不僅侮辱了大數據,也違反了法律的要求,侮辱了法律。疫情應急管理狀態,也應該在法律框架內,依法防控。無論是一級響應,還是二級響應,哪條法律賦予了地方或社區可以像這樣以身份證號開頭或地域身份對人進行限制的?無論是應急法,還是傳染病防治法,都沒有這樣的授權。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看,拿身份證開頭42作為排查和防控方式,也是違法的。這個條例對身份證的使用場景進行了限定,公民在辦理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權益的事務時,可以出示居民身份證,證明其身份,有關單位不得扣留或者要求作為抵押。這之外,並沒有對公共部門授權。某些地方在商場查身份證,拒湖北人入內,完全是違法的。


防控剛開始時,那一波對湖北人武漢人的歧視,可能是出於本能恐慌。防控到了今天,竟然還出現“逢鄂必拒”的情況,甚至演變成一種敵意,這也是對依法防控的侮辱。有些地方,缺乏對教訓進行精準總結的本事,其實這一波在某些地方的反彈,跟身份證42並沒有什麼關係,主要是既有防控管理沒有落實到位。監獄疫情突然爆發,是湖北人乾的?聚集性疫情不斷,是湖北人乾的?管理出了漏洞,不去堵漏洞,不去問責瀆職者,而是嫁禍於“對湖北人管得不夠”,將矛盾轉嫁到湖北人身上,拿“嚴管湖北人”營造防控幻覺。反正這時候好像“越過激越顯得自己很重視”,身份證42開頭的就遭殃了。


此風不可漲,必須剎住,別助長這些人“我這麼賣力地防控、即使錯了也只是方式問題”“不會被追究”的違法自負。武漢人湖北人為疫情防控作出了巨大的犧牲,身份證42開頭本應是關懷的對象,而不是被歧視的符號。大數據真正用起來,而不是用偽數據作惡,愚昧粗暴的懶政、亂防、瞎搞行為,應被依法追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