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复工路 工人到岗仍是难题 部分原材料“捉襟见肘”

本报记者 王登海 北京报道

疫情之下,何时能复工是多数企业如今最为关心的问题。

按照此前的政策,除湖北省因疫情防控需要不早于3 月10 日复工外,各地复工时间均在2 月10 日左右。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在政策的保驾护航下,各地复工率接连攀升。西南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月21日,全国已有24个城市复工率超过80%,主要集中在山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华东地区。

与此同时,房地产与工程建设领域也日渐活跃。但受疫情影响,部分区域仍然存在施工人员、原材料难到位等困难。房地产的实体售楼处,仍多处于关闭状态。

工人仍难到位

2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拉开了全国企业复工大潮,各地在继续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分类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维护经济社会正常运行。

事实上,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意见前后,多省市也相应出台应对疫情地产新政,通过加强线上审批、加快运转效率、容缺办理相关手续等方式来推进房地产行业复工。

2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通知,要求地方各级住建部门,根据本地疫情防控要求,有序推动企业和项目开复工。低风险地区要全面推动企业和工程项目开复工,中风险地区要有序推动企业和工程项目分阶段、错时开复工,高风险地区要确保在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后再逐步有序扩大企业开复工范围。涉及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及其他重要国计民生的工程项目应优先开复工。

尽管政策鼓励各地积极复产复工,但实际上,受疫情影响,复工进度依然缓慢。

“建筑工地具有人员集中度高、流动性大、人员构成复杂的特点,因此疫情防控的难度较大。”一家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甘肃公司建筑工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复工过程中,防疫工作是重中之重,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出现问题,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先要编制复工方案,包括疫情防控的应急方案,上报给相关部门审核。”该负责人表示,根据公司的复工申请,包括住建在内的多个部门将会实地检查,达到符合标准后才可以正式复工。

当满足政府的监管条件,工地实现正式复工后,对于工地的防疫管理便摆在了首位。多家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成立疫情防控小组是复工的的必备条件。部分企业表示,不仅集团层面要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各一线公司也要设立,专人负责防疫措施的实地落实,可以说是全员防疫。

“一般医疗物资的储备要求至少用一个星期,还要设立隔离观察室等。”上述甘肃建筑工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进行体温监测、佩戴口罩、了解有无湖北居住史或接触当地人员情况都是最基本的防控措施,根据属地要求,部分地区还要求复工人员做完核酸检测后方可上岗,并且还要对复工人员进行培训,例如培训正确佩戴医用口罩、正确洗手方法。

“目前,主要的困难就是劳务人员无法到岗的问题。”该人士表示,往年,他们工地的劳务人员主要来自湖南、四川、湖北等地,省内务工人员占的比例较小,但是受此次疫情影响,外地务工人员短时间内难以返岗,自2月21日以来,他们已安排专车前往渭南、商洛、咸阳、宝鸡等地陆续迎接工人返岗,专车出行40车次接回600余人。

除了务工人员无法到岗外,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很多建筑工地还存在材料不足的问题。上述甘肃建筑工地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年前,他们已经储备了一批原材料,目前已经“捉襟见肘”。“往常,大部分建筑材料都需要外省调用,但是受到疫情影响,上游企业复工迟缓,再加上道路封闭等原因,建筑材料也一时难以运达。”

2月25日下午,另一家全国性的建筑施工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大部分项目都逐渐复工,但是只有少数的几个重点项目全面复工,部分项目也只是局部作业,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达到全面复工的条件。

记者采访了解到,相对于南方地区来说,此次疫情对北方的工期进度等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小。“以兰州为例,北方地区都有冰冻期,每年复工都比南方晚,如果疫情在三月中旬全面控制,对我们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上述甘肃建筑工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售楼部有序开放

受疫情影响,今年1月底,特别是1月27日前后,全国各地密集出台暂时关停售楼部的通知,此后,为了缓和线下销售停摆对项目销售带来的冲击,房企们纷纷转战线上销售。为解决疫情期间购房者的后顾之忧,还配合“无理由退房”策略。

2月20日,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发布《关于有序恢复商品房销售的工作方案》,成为此次疫情后较早允许开放售楼部的城市,此后,随着疫情防控响应级别下调,各地已经逐步放开售楼处。

2月25日,郑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有序恢复售楼部开放的通知》,从1月26日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通知要求各开发企业一律不得对外开放商品房售楼部,到此为止,郑州的售楼部关闭正好30天。

诸葛找房市场研究员姜国君认为,各地鼓励并支持在建项目复工建设,体现了既要重视疫情防控,又要积极恢复生产的导向。就房地产行业来看,有序复工对保障后续市场供应,维护市场平稳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已预售的项目也应加快施工进度,尽量按期交房,充分保障购房者的相关权益。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复工的困难主要还是疫情防控本身,因相关隐患难以及时排除,疫情反扑的风险依然存在,这就对工人的情绪以及施工效率造成了不利影响。

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政策层面允许售楼部有序开放,但是部分城市售楼部依然处于停业状态。

“我们办公室已经开始上班了,但是全国各地售楼部还没有开放。”一家全国性房企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预测,即使售楼部开放了客户也不是很多,所以,现在还是在做前期准备。“因为售楼部一旦发生疫情传播现象,必定会影响项目的政策运作,这对企业来讲影响巨大。”

记者采访的多名置业顾问则表达了对售楼部开发的期盼。部分人士表示,在疫情防预措施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该适度开放售楼部,给客户一个全面了解产品的平台。“毕竟房子作为大宗资产,线上讲解即使再全面也很难让客户做出决策,难以促成交易。”一名置业顾问表示。

也有房企人员告诉记者,当前,各地交通秩序也才逐渐恢复,在目前形势下,各地返乡人员只有先回到工作地,经过当地规定的隔离期后,才能有序地投入工作岗位中。

日前 ,克而瑞调研新房市场48个城市6880个项目,发现有近七成实体售楼处尚未开放,仅20%的城市售楼处开放比例高于60%,而复工节奏最快的是销售TOP10企业,售楼处开放占比达31%。其中,有4713个项目售楼处仍未开放,占调研样本的68%。已开放比例仅为25%,其中以疫情前的日常状态开放的售楼处仅有11%。有14%的售楼处保持部分开放的状态。

此外,克而瑞的调研报告指出,当前企业复工的情况仍然不够理想,复工相对艰难,整体复工率并不高,房企多以居家办公为主。售楼处开放程度依旧受到疫情影响,且部分在建工程处于停工或者等待政府开工通知的状态。报告指出,预计3月上旬疫情较轻的城市会率先实现大量复工,然后逐步进入全面复工态势。大部分售楼处都将陆续开放,或者错峰开放。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尚未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项目复工建设的各种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且一些困难无法及时逆转,需要时间去消化。这个时候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需要通过抓重点、重承诺来应对眼前的局面,比如重点抓临近交房的项目建设,用按期交房向市场和购房者展现企业的责任担当,这将有益于树立良好的口碑,形成正面影响。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特殊时期更要保持清醒、量力而行,把做好疫情防控摆在第一位的同时,还要确保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为后续大规模复工夯实基础。”姜国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