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同是中年人,我为什么理解了蒋方舟


同是中年人,我为什么理解了蒋方舟

前段时间看了几集《圆桌派》,我承认很喜欢里面的几位嘉宾,但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蒋方舟,也是弹幕中争议最多的一位,几乎有一半的内容在骂她,说她蠢,没内涵,说她丑。

同是中年人,我为什么理解了蒋方舟

这一点蛮好玩的,我想,应该并不是因为她的言论,可能是她看起来太年轻了。对待年轻人,人们总是显得比较刻薄,如果是年轻的才女,恐怕还要加倍。

就我看节目的感受,觉得她作为一个资历尚浅的年轻人,跟窦文涛,梁文道,马家辉,马未都等等这些前辈大佬坐在一起,至少是放松的,跟得上他们的节奏,没有故意卖弄自己的才华和表演,反而把自己放到很低的姿态,甚至会自爆一些自己生活中的糗事,是一个很真实的青年人的表达。

能在这样的男性话语场中,做到淡定自若,把自己放在恰当的位置上,表达一个女性知识分子的角色,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倘若把我放在那个位置上,我大概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靠主观判断当然是片面的,于是我去查了她的资料和多篇报道。

同是中年人,我为什么理解了蒋方舟

蒋方舟,女,1989年10月27日出生于湖北襄阳,中国青年作家、杂志副主编。她自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此书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书。20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并引起了较大争议;2009年10月在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第七届人民文学奖评奖中,蒋方舟获得散文奖。201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

这是百度百科中对她的简介,一直以来还有很多关于她的争议。

2012年方舟子曾在微博质疑蒋方舟的不少文章都是其母亲尚爱兰的代笔,事实如何双方都无回应,我们也不好下定论。

2008年清华大学降60分破格录取蒋方舟时曾遭受质疑,后来她公开回应自己是按自主招生的办法,没有破格录取。

2012年蒋方舟一毕业便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引起轩然大波。据悉,她在进入清华时,就已成为特约记者,后升为主笔,再成为副主编,是一步步走上来的。

由这些大概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这位青年作家的看法和臆测,我找到一个她在星空演讲的视频,题目叫做《聊聊这个社会对才女的荒诞想象》。

自7岁开始就被人冠以“才女”这个头衔,这对她来说似乎是种压力,像所有的名人一样,不得不活在聚光灯下,一遍遍被人检阅她的一切,甚至于蒋方舟作品的口碑从来没有超过她本人的热度,只能靠着“7岁写作,9岁出书”这样的故事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蒋方舟痛恨这样没有创造力的事情,她说一个作家的死亡是从重复自己开始的。

另一个话题是她对于两性方面的阐述,讲到在男性社会,才女的才华被限制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男性需要女性明眸善睐,圆融识大体,但是又不能具有攻击性。而当女性的才华真正地冲击和挑战到了男性权威的时候,她就不再享受才女的优待了。

有人说她思想内有“男权遗毒”存在,我觉得这也是社会现实的一个方面,无可否认,当前社会制度的确是倾向于男性的。

与她对比明显的是上过《圆桌派》的另一个“才女”徐静蕾,在那期节目里蒋方舟显得有些焦虑怯懦,当徐静蕾说出“才女是个简陋的标签,我才不管他们怎么想我呢”这样铿锵的语句时。

我真正开始理解她就是从她的焦虑开始,她恐慌地强调自己老了,觉得自己是被挑选的,而徐静蕾显然更加洒脱率直,表示“你应该挑选他们才对”,这种表达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反观蒋方舟是站在一个普通男性的立场去表达观点,甚至她写过的一篇关于自己去相亲的文章也被很多人熟知。

这是徐静蕾无法理解的事情,她出身富庶,天生丽质,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娱乐圈闯荡多年,比他人有更多的资源和特权,言语中透出的都是作为新女性的风采。一个40岁的女性本就比28岁的女性更从容淡定,相比蒋方舟就有些小家子气,也是这期节目引起众人批判她的原因。

似乎所有的鸡汤文,都在倡导光明伟岸,塑造最昂扬最明亮的那些东西,来标榜自己的正确性,提升优越感。

可是我在她身上看到了无数普通女孩真实的一面,表达着自己成长中最隐秘的心事和反抗。不到30岁的年纪,刚刚步入社会不久,没有经历过沧桑,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在哪儿,不知道未来会嫁给谁,不知道会生几个孩子,不知道老去时是什么模样,我们为什么不能迷茫。

这个时代有多着急,年轻人们的焦虑是显露在脸上的,有时候在朋友圈看到比自己过得好的同龄人,也会开始焦虑,晚上睡不着,会病态地刷微博,越焦虑越刷,越刷越焦虑。

这让我又想起了曾在节目上哭惨的吴昕,在众多优势不如自己的人面前哭诉自己的劣势,多少有点矫揉造作,所以大家对她们的反感居多。可是哪怕一个看上去很有成就的人,也是有很平庸的焦虑生活。这些真实接地气的表现,可能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公众人物的期许。

圆桌派最受欢迎的嘉宾应该是马未都了,生长在北京城大院里,他谈吐间的气度和见识,都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可是看似平易近人,你仍然觉得他跟普通人之间隔着樊篱。然而我越是靠近蒋方舟,她的畏缩,不自信,就越是像镜子般赤裸地照射出我自身的焦虑,这也是我们现在年轻人都避无可避的困境。

后来我找了她的三本书来看,分别是一本小说集《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一本散文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还有最近出版的《东京一年》。

我挺不喜欢她写的小说的,是三本中唯一没看完的一个,感觉像青春文学的做派。她曾说自己很喜欢张爱玲,我不知道有没有模仿的痕迹,但显然张爱玲看得更透,文笔刻薄尖酸,带着对人性敏锐的观察和精准的思考。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更多是对人生的无望,弥漫着哀伤忧郁无所适从,带着悲情色彩,没有引起共鸣。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算是比较喜欢的一本,收录了作者过去几年的各类文章,描写了在童年,青春期,以及在时代背景下的年轻人的成长历程,包括对时事热点,社会新闻的思考和批判。一些观点还是比较深刻的,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她23岁之前写的东西,就表现了超出同龄人的成熟。

《东京一年》是最近新出版的,一本日记体随笔,记录了她在东京居住一年的生活,内容包括旅行,看展,读书等的记录。

这本书在豆瓣上评论最多的是,

“住一年的流水账拿来卖钱,思考也未免太廉价了。”

“豆瓣一刻的水平,却出了精装书。“

”如果作者不是蒋方舟,这书有出版的机会吗?”

其实我倒是很羡慕,若有机会,我也想过这种在异国他乡,吃吃喝喝观展看画的生活。当然她自己也说其实去了,鸡毛蒜皮还是鸡毛蒜皮,生活和远方从来没有对立。

在书中写:有生以来第一次,我度过了一段完全真空的生活,没有目标与意义,每天一睁眼就是一大片需要填补的空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把时间拉得很长远,把浓度稀释,才能填充过完一天,所以我必须认真凝视美术馆里每一幅画,认真咀嚼每一口食物,认真地把每一个念想变得绵长。

人们评价她的还有就是掉书袋严重,罗列出很多小说和电影,转述和评论占了大部分,自己创作的内容很少。这一点确实存在,我看的时候也被种草了不少书。

至于太过引经据典,生活阅历浅薄等等,这是我开始写公众号才慢慢体会的。

没有人生来就会写作,那些出口成章的句子还不是依赖于大量的阅读,以及从模仿引用开始。最初写观影笔记(我甚至都羞于将它们称为影评)时,我也是完全不会,只好去找专业的影评,一篇篇的去看,去总结,理解那些形而上的术语,慢慢的形成自己的语言。

为了挖掘观点思想,开始不断剖析反省自己,而越是看得多,就越是明白自己的无知。大部分内容,是对他人经验的转述和评论,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反应,竟然不如虚拟作品更有激情。我觉得那个书名起得很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当然这些是站在我的立场上的对于写作的认知,而蒋方舟作为年少成名的作家,写了这么多年依旧在使用这个套路,大约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或者说是她没有成长为人们期许中的正统作家的样子,不过倒也没有评价中说的那么差。

里面部分日记确实比较像流水账,不过也有不少主题明确,思想集中的文章。扪心自问,这样的日记,我没办法写得如此游刃有余。但也不得不承认,她的阅读量很大,也许是有这样的支撑,她很多文章的切入点很独特以及用词的精准,非常冷静客观的文风,比如那段关于脱衣舞的描写,关于不爱泡温泉的描写。

在前面提到的星空演讲中,她提出了女性写作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女性的阶段。把自己带入到写作的女主角中,通过和男主的互动发掘自己身为女性的力量,是一种模仿式的写作。

第二阶段是女权的。用故事抗争男性世界多么可恶,树立起对抗关系。

第三阶段是人性的。走出性别的压迫,既不顾盼生姿,也不为自身的气质而抱歉。找到自己的语言,用最严苛的文学标准来要求自己,探索社会的秘密,讲述的是身为人类的不公,语言具有公共的力量。

同是中年人,我为什么理解了蒋方舟

我目前大概还处于第一阶段,我觉得我们对于自己的期待和实际的力量差太多,变成提出各种各样的原则,但自己没有勇气和毅力去坚持,所以充斥着伪善和夸大,怯懦又可耻的活着。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这个全民表演虚无主义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多的反思自己,回归生活,不放弃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在蒋方舟刚到东京的时候,就传来江绪林老师自杀的消息,当时曾有人问她“人苟活的理由是什么”,她在书中写道“大概我依然卑微地渴望爱与被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