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與病毒“密切接觸”的幕後英雄——記戰“疫”中的樺甸市人民醫院檢驗科

疫情當前,在最美逆行者身影中除了臨床醫護人員,還有這樣一群“離病毒最近的人”,他們承擔著所有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感染性標本處理及實驗室檢測,努力為疫情處理提供科學、有力的數據支撐,他們就是樺甸市人民醫院檢驗科的醫務工作者們。

戰“疫”有我 | 與病毒“密切接觸”的幕後英雄——記戰“疫”中的樺甸市人民醫院檢驗科

自疫情發生以來,檢驗科主任張志偉第一時間響應醫院號召,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帶領全科人員堅守在了自己的陣地。

張志偉及時制定了檢驗科新冠肺炎應急預案、新冠肺炎實驗室廢棄物及汙染物處理流程。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第一版至第六版,他對全科人員進行再培訓、再傳達、再學習,持續“加碼”,確保應知應會。

在應對新冠肺炎患者診療過程中,無論是疑似病例,還是確診病例,實驗室常規檢測是診斷該病毒重要的一環。走進檢驗科,消毒水味撲面而來,緊閉的大門後是一個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檢驗人員與臨床醫生並肩作戰,隨著發熱病例、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相繼出現,疫情防控對檢驗需求量也迅速提升,急診檢驗要為發熱患者提供快速準確檢驗指標:血常規、心肌酶、肝功能、腎功能、降鈣素原和肺炎支原體衣原體(IGM)等,篩查疑似患者,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

在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初期,患者血液、尿液、便等樣本未發現傳染性,但病毒學科屬於微生物範疇,在吉大一院檢驗科進修學習半年微生物的張志偉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疫情初期就安排科室人員對血液、尿液、便等一些體液如何安全處理進行了培訓並進行了詳細解讀,發熱患者樣本離心分離血清,離心就會產生氣溶膠,開蓋負壓真空採血管會產生大量氣溶膠,檢驗科每天會開啟這種負壓真空採血管幾百個,發熱樣本幾十個。雖然之前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未提及到存在氣溶膠傳染,但為更好保證實驗室人員生命安全,降低醫務人員感染的風險,他決定使用單獨離心機,並且放在空氣流動良好位置,人員站在上風位開啟離心機,避免了離心機因密閉環境、高濃度兩個重點因素所產生的氣溶膠的問題。隨著第六版診療方案的發行,也證實了確實存在氣溶膠傳播,科室的這一離心措施,大大降低了實驗室人員感染風險。張志偉也曾考慮過發熱標本採用56℃滅活後再檢測,弊端是可能會影響到生化酶類項目的結果。實驗室生物安全重要,但疫情期間給臨床提供準確的檢測數據更重要,科室依然決定不滅活,疫情前期,在沒有任何參考文獻的情況下,科室制定了發熱樣本收取到拿出實驗室的流程,反覆論證,力爭做到萬無一失。

由於疫情原因,發熱門診患者劇增,原本一個人值夜班的檢驗科,已經無法完成正常工作,為應對高峰,決定增加夜班人員,張志偉第一個加入夜班崗位,科室黨員潘玉霞、範孝君相繼參加,副主任陳俊光及各專業組組長於徵吉、閆正才、倫楠楠、張曉彩也都參與其中,及時有效地解決了疫情期間科室夜班問題。

隨著疫情的持續發展,防控工作的緊張進行,防護用品的短缺成了醫院的新難題,檢驗科同樣如此,科室人員各顯其能,想盡各種辦法為科室解決防護用品問題。作為免疫室組長的倫南南個人掏錢為科室買防護帽,李默從自己家帶來了醫用手套、酒精等。為節省防護用品,當發放口罩時,閆正才總是說“我的還能用一天”。為保證科室防護用品的正常使用,更好地為醫院戰鬥一線的醫生和護士們節省防護用品,科室人員用過的口罩帽子紫外線消毒後重復使用......

戰“疫”有我 | 與病毒“密切接觸”的幕後英雄——記戰“疫”中的樺甸市人民醫院檢驗科

在疫情嚴峻的緊要關頭,全科人員每天都精神抖擻,積極主動工作,做事“你爭我搶”,毫不退縮,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在得知醫院組建馳援湖北醫療隊時,因受專業限制,未能讓大家報名,但大家都非常積極踴躍,表示組織如有需要,隨時可以報名參加。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時此刻,戰鬥在一線、迎難而上的醫務人員就是偉大的英雄。每一個檢驗人員,都是距離病毒最近的白衣戰士,是與疫情“親密接觸”的幕後英雄。在全國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有人逆向而行奔赴前線,有人堅守崗位保衛家園,平凡的崗位上,檢驗人踐行著“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光榮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