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秦漢時期的名將都有誰?怎麼樣?

冰封龍俠千年


關於秦漢時期,主流的說法是指秦、漢兩個大一統王朝統治的時期,包括秦、西漢、東漢共400多年,但也包括楚漢之爭的那四年。

下面我就來列舉一些,以下排名不分先後啊。

一、秦

1,王翦,少時喜愛軍事,隨侍親王嬴政,是秦朝傑出的軍事家、著名戰將,憑藉傑出的軍事才能,與白起、廉頗、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與其子王賁一起成為秦始皇攻滅六國的最大功臣,主要戰績有:攻趙破邯鄲滅燕滅楚南征百越並取勝。後拜太師,封武成侯,功成名就之後選擇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2,蒙恬,出身名將世家,祖父蒙驁,父蒙武,自幼胸懷大志,早年就跟隨秦王嬴政,深得其尊寵,與弟蒙毅號稱“忠信”。主要戰績有:攻破齊國;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遷徙人民充實邊縣;率軍修築萬里長城九州直道。蒙恬駐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車府令趙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胡亥即位後,賜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藥自殺。曾經改良毛筆,被譽為“筆祖”。
3,王賁,王翦之子,秦滅六國的主要將領,到處都有其身影,深得秦始皇信任。主要戰績有:滅楚戰爭中大敗楚軍;水淹大梁滅魏;攻齊俘虜齊王建,滅齊;隨其父攻滅趙、燕,隨後又平定代地之亂,徹底消滅趙國,後又奪取燕國遼東之地俘虜燕王喜,徹底滅亡燕國。
4,章邯,是秦王朝最後的名將、最後的軍事支柱。公元前209年,受命率驪山刑徒及奴產子迎擊陳勝起義軍,屢戰屢勝,為秦王朝贏得喘息之機,鉅鹿戰敗後投降項羽,受封雍王,後被劉邦擊敗而自殺。主要戰績有:滅周文敗陳勝,攻殺反秦武裝首領魏咎、田儋、項梁。


二、楚漢相爭時期

1,項羽,楚國貴族之後,名將項燕之孫,項梁之侄,其人勇猛好武,最初跟隨其叔父項梁在吳中郡起事,後在鉅鹿消滅秦軍主力,又入咸陽、殺秦王子嬰,立六國後人為王,大肆分封諸侯,自號西楚霸王,最後在垓下之戰中敗亡。主要戰績有:破釜沉舟戰鉅鹿,敗章邯、破秦軍主力;楚漢相爭時在正面戰場屢勝漢軍,彭城之戰以少勝多大敗劉邦六十萬聯軍。

2,淮陰侯韓信,出身平民,秦末起義時初投項羽,後改投劉邦,經蕭何保舉為大將,為劉邦制定漢中對策,為劉邦戰勝項羽、贏得天下立下大功,是劉邦最大的助力,後被誘殺,夷三族。主要戰績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敗章邯,定三秦睢水之戰,虜魏豹,滅魏國;井陘之戰,背水一戰破陳餘,滅趙國;濰水全殲龍且二十萬楚軍,後東進攻滅齊國;垓下大戰,消滅項羽。

三,西漢

1,衛青,西漢著名將領,是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官至大司馬大將軍。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朝對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漠北大戰擊潰了匈奴單于主力,迫使其向西北遷徙,十幾年內再無南下之力,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

主要成就:北擊匈奴,龍城大捷,收復河朔,奇襲高闕,二出定襄,漠北大戰

2,霍去病,是漢武帝皇后衛子夫以及名將衛青的外甥,權臣霍光同父異母兄長,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霍去病用兵靈活,不拘古法,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大殲滅。17歲曾率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兩次功冠全軍,封“冠軍侯”。19歲指揮兩次河西之戰,殲滅、招降河西匈奴近10萬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這是華夏政權第一次佔領河西走廊,從此絲綢之路得以開闢。漠北之戰消滅匈奴左部主力7萬餘人,封狼居胥。

主要成就:初戰封侯,打通河西,封狼居胥

3,李廣,西漢名將,長年抗擊匈奴,其先祖為秦始皇時名將李信。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驍騎將軍,領萬餘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匈奴兵將其置臥於兩馬間,李廣佯死,於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後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回朝後自殺。

主要成就:參與平定七國之亂,北擊匈奴

4,周亞夫,開國功臣絳侯周勃次子,歷仕漢文帝、漢景帝兩朝,以善於治軍領兵,直言持證著稱。軍事才華卓越,在吳楚七國之亂中,他統帥漢軍,三個月平定了叛軍,拯救了漢室江山。後被冤下獄,閉食自盡。

主要成就:平定七國之亂

5,程不識,西漢著名將領,人稱“不敗將軍”。程不識與李廣同為漢武帝時期的名將。兩人在當時齊名,特點卻不同,程不識帶兵打仗從未讓匈奴人得逞,但也沒有取得過巨大的勝利,性格極為穩重,沒有敗績。而李廣帶兵打仗,不是大勝,就是大敗,兩人代表了兩種指揮管理的典型。

主要成就:鎮守邊疆,抗擊匈奴

6,趙充國,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習性。漢武帝時,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擊匈奴,率百壯士突圍,被拜為中郎,歷任車騎將軍長史、大將軍都尉、中郎將、水衡都尉、後將軍等職。他率軍擊敗武都氐族叛亂,並出擊匈奴,俘虜西祁王。漢昭帝死後,與霍光等擁立漢宣帝,封營平侯。神爵元年(前61年),計定羌人叛亂,並開展屯田。趙充國晚年致仕後,仍常參與議論“四夷”問題。甘露二年(前52年),趙充國去世,年八十六。諡號“壯”。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

主要成就:威震匈奴,計定西羌,施行屯田

7,陳湯,西漢大將。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經假託聖旨,脅迫西域都護甘延壽出兵,攻殺與西漢王朝相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很大貢獻,經典名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官至射聲校尉、從事中郎,封關內侯。王莽掌權後,追諡陳湯為破胡壯侯。

主要成就:

安定西域,搴歙侯之旗,斬郅支之首


四,東漢

1,班超,生於史學大家族,父班彪、兄班固、妹班昭都是著名史學家,史學大著《漢書》就是班固和班昭所著。班超前半生不是很得志,直到了40歲才有隨軍打仗的機會,他隨大將軍竇固一同出征北匈奴,期間立下了不少的功勞,受到竇固的賞識。當時,北匈奴企圖打西域的主意,竇固派了班超去經略西域。班超很猛,僅帶著36個人就一步一步的搞定了西域,粉碎了北匈奴的陰謀,並在他之後的31年人生裡,憑藉一人之力,平定了西域的50多個國家,這為東漢王朝的穩定與發展做出了無比巨大的貢獻。班超這位東漢王朝的傳奇名將,為後世留下了兩個傳唱千古的成語:

投筆從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主要成就:收復並經營西域

2,岑彭,雲臺二十八將第六位。新朝時為棘陽縣長,歸降劉玄後,封歸德侯,隸屬於劉縯。劉縯遇害後,歸屬於朱鮪,多次平叛後升為潁川太守。歸降劉秀後,被封為刺奸大將軍,督察各營。岑彭與吳漢等十一員將領圍攻洛陽朱鮪,數月攻不下,岑彭勸降朱鮪。之後岑彭逼降許邯、擊敗秦豐、田戎等割據勢力,升任徵南大將軍,被封為舞陰侯。岑彭率軍平定荊州,跟隨劉秀從徵隴右隗囂,隨後岑彭率軍討伐公孫述,快攻到成都時,被公孫述派遣刺客乘夜刺死,死後諡號壯侯。

主要成就:勸降朱鮪;平定南方

3,竇憲,其妹是漢章帝皇后。漢和帝年間,竇憲有一次犯了大錯,他的妹妹竇太后很是生氣。竇憲為贖罪,便請求朝廷許其帶兵攻打北匈奴,朝廷同意了。適逢南匈奴單于請兵,遂聯合南匈奴、烏桓、羌胡兵馬三萬人,會師於涿邪山,大敗北匈奴於稽洛山(今蒙古國額布根山),殲敵一萬三千,俘虜無數。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刻石記功,史稱燕然勒石,如同霍去病故事。燕然山大捷,堅定了消滅北匈奴的決心。永元三年(91年),再次領兵出塞,攻打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大破北匈奴主力,俘虜北匈奴太后。軍功日隆,權傾朝野,陰存篡位之心。永元四年(92年),漢和帝得知陰謀後,聯合中常侍鄭眾,逮捕親信黨羽,沒收大將軍印綬,封為冠軍侯,迫令自殺。

主要成就:大破北匈奴,燕然勒石

4,竇固,好讀書,喜兵法,曾任中郎將,與馬武擊破燒當羌。永平十六年(73年),以奉車都尉職與耿秉等分四路出擊北匈奴,在天山大破呼衍王,又奪取伊吾盧,設置宜禾都尉。並以班超為假司馬,命其出使西域,最終使西域諸國重新歸附。次年,率耿秉等擊降車師,又建議重新設置西域都護及戊己校尉,打通了前往西域的咽喉。漢章帝劉炟繼位後,徵召竇固為大鴻臚,歷任光祿勳、衛尉等職。每有軍政要事,章帝都會徵求竇固的意見。

主要成就:大破匈奴呼衍王,擊降車師,再通西域

5,馮異,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臺二十八將第七位。馮異原為新朝潁川郡掾,後歸順劉秀,隨之徵戰,大破赤眉、平定關中。協助劉秀建立東漢。劉秀稱帝后,馮異被封為徵西大將軍、陽夏侯。馮異為人謙虛退讓,不自誇,出行與別的將軍相遇,常拉開馬車讓路。軍隊前進停止都有標明旗幟,在各部隊中號稱最有紀律。每到一個地方停下宿營,其他將軍坐在一起討論功勞時,馮異經常獨自退避到樹下,軍隊中稱他為“大樹將軍”。

主要成就:平定赤眉,協助劉秀建立東漢

6,鄧禹,雲臺二十八將之首,曾在長安學習,與劉秀是同學。兩人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後來劉秀在打天下的過程中,鄧禹也追隨其左右。鄧禹對於劉秀來講,就相當於蕭何對於劉邦的作用一樣,鄧禹不僅有蕭何的本事,還有韓信的本事,打仗也很厲害,多次為劉秀立下汗馬功勞,堪稱一代名將。

主要成就:

協助劉秀建立東漢,定河北,復關中,平河西

7,馬援,沒辦法,他後世子孫馬超太有名了。新朝末年,馬援投靠隴右軍閥隗囂麾下,甚得器重。後歸順漢光武帝劉秀,為劉秀統一天下立下赫赫戰功。統一之後,馬援雖已年邁,但仍請纓東征西討,西破隴羌,南征交趾,北擊烏桓,官至伏波將軍,封新息侯,世稱“馬伏波”。其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的氣概,受到後人的崇敬。建武二十五年(49年),馬援在討伐五溪蠻時身染重病,不幸逝世。死後遭人構陷,被劉秀收回新息侯印綬,直到漢章帝時才獲得平反。漢明帝時命人畫雲臺二十八將,馬援並未位列其中,原因是其女為漢明帝皇后,為了避嫌而未將功勳卓著的馬援畫入其中(李世民命人畫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好像很多都是自己親戚)。為後世也留下了成語典故:

馬革裹屍畫虎不成反類犬

主要成就:二定交趾,助破隗囂,撫平羌亂,東漢開國功臣


大地瓜小地瓜一塊錢買


秦漢時期的名將有許多。下面就為大家列舉一些:

一、秦

1、蒙恬:世為秦將。率軍驅逐匈奴,佔領匈奴河套地區。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為趙高所誣被殺;

2、李由:秦丞相李斯之子,三川郡守。項羽、劉邦率軍攻三川郡,被殺;

3、王離:秦將王翦之孫,王賁之子。蒙恬死後接任蒙恬。鉅鹿之戰中戰敗被俘;

4、章邯:原秦治粟內史(相當於國家稅務總局局長)。陳勝的部將周文率軍攻入到戲下(今西安市),章邯率由酈山徒臨時組成的軍隊擊破周文軍,周文自殺。不久章邯率軍攻滅陳勝、吳廣。之後項梁率軍北上,多次被項梁擊敗。但是他趁項梁驕傲自滿之時一舉攻殺項梁。鉅鹿之戰後敗於項羽,不久投降,其士卒全部為項羽坑殺。項羽入關,隨從入關,被項羽封為雍王。漢元年劉邦回師關中,圍雍丘,章邯戰敗。漢二年漢軍灌廢丘,章邯自殺。

4、董翳:原秦朝司馬,與章邯一起投降,隨項羽入關,被封為塞王。劉邦回師關中,投降。不久被劉邦斬殺;

5、任囂:秦軍在領南的最高統帥。陳勝起義後,他見秦朝風雨飄搖,於是有自立之志。但是他很快病重不治,臨終前遺命部將南海尉趙佗割據領自己稱王。

6、趙佗:秦朝的南海尉。河北真定人,任囂臨終前把兵權交給他,讓他自立。任囂去世後,趙佗立即按照任囂的遺囑攻並了桂林、象郡和日南三郡,自立為南越王。

7、王翦

二、楚

1、周文:戰國時期楚將項燕的部下,陳勝起義後投奔陳勝。後率領一支部隊攻入關中,打到咸陽的近郊戲下(今西安),為秦將章邯擊破,自殺;

2、項梁:戰國時期楚將項燕的兒子。陳勝起義,項梁擊殺會稽郡守殷通在江東起兵,並接受陳勝的任命率軍北上。攻滅了另一支起義部隊景駒,之後進入齊地,接連擊敗章邯。但不久又被章邯攻破自殺。

3、宋義:項梁死後接任項梁,為楚軍援趙主將北上,路上被項羽擊殺。

4、項羽:項梁之侄,戰國時期楚將項燕的孫子。擊殺宋義後成為楚軍主力的統帥,大破秦軍於鉅鹿。後率軍入關,屠滅咸陽。漢元年正月,大封諸侯。但是他分封不當,隨後天下大亂,項羽為平叛而焦頭爛額之際,劉邦再次進入關中並糾集了一幫烏合之眾東進佔領了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項羽從齊地迅速回師,擊破反項聯軍。之後就是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

5龍 且:(?-前203年),秦末楚漢爭霸時期西楚國猛將。生年不詳,史料上對龍且記載不多,只是說龍且自幼與項羽一起長大,隨項羽叔父項梁起義,每戰皆親身奮戰殺敵,情若兄弟。深得項羽信任。是項羽手下第一猛將,與季布、鍾離昧、英布、虞子期為楚軍五大將。官拜西楚國大司馬。

6季布(生卒年不詳),楚地人,曾效力於西楚霸王項羽,多次擊敗劉邦軍隊。項羽敗亡後,被漢高祖劉邦懸賞緝拿。後在夏侯嬰說情下,劉邦饒赦了他,並拜他為郎中。漢惠帝時,官至中郎將。漢文帝時,任河東郡守。季布為人仗義,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諾言、講信用而著稱。所以楚國人中廣泛流傳著“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諺語。“一諾千金”這個成語也是從這兒來的。

7、鍾離眛(?一前200年),鍾離氏,名眛(多被誤為“昧”或“眜”)。

朐縣伊蘆鄉(今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伊蘆鄉)人。楚漢之際項羽麾下將領之一,多次在與劉邦正面對峙時給劉邦以沉重打擊,最後自殺身亡。

三、楚漢時期

1、韓信:原為項羽的部下,因不滿項羽的作為而投奔劉邦。後來漢大將軍,統領漢軍擊滅魏、趙、齊等地。最後率領軍隊與劉邦會師垓下,並用“四面楚歌”之際瓦解楚軍,最終擊滅了項羽。項羽滅亡後,劉邦奪取了韓信的兵權,並把他由齊王改封為楚王。漢六年,劉邦用陳平之計於雲夢擒拿了韓信,把他貶為淮陰侯,在長安進行監視居住。期間,他與張良一起受劉邦之命整理古代兵書典冊,也寫了一部兵書。後來劉邦外出平定陽夏侯陳希的叛亂,呂后趁機斬殺了韓信,並夷其三族。

2、張良:其祖、父皆為戰國時期韓國的相國。秦滅韓,張良發誓為韓報仇,散盡家財尋求刺客。公元前218年(秦始皇29年),張良於博浪殺刺殺秦始皇,失敗後逃至下邳,改變姓名,遊俠於下邳一帶,期間結實了項伯(項梁的堂兄弟)。陳勝反秦,張良在下邳也糾集了一百多號人,想南下投奔景駒。路上遇到了劉邦,於是改歸劉邦,被劉邦任命為廄將。之後在薛地見到了項梁,請求恢復韓國。項梁答應了他的要求,並把在楚軍中的故韓公子成立為韓王。張良與韓成回到韓國攻佔了十幾座城,章邯大軍來攻,旋又失去。張良與韓王成在韓地一帶打游擊。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楚軍分兵,劉邦率領一支部隊西近攻咸陽,在韓地遇到張良,於是張良與劉邦兵合一處,一起進入關中。項羽入關後大封諸侯,因為張良的原故,項羽不允許韓王成回國,而是帶回了彭城,不久殺掉了韓王成。張良從韓國逃回到劉邦那兒。從此開始了他的參謀生涯。劉邦滅項羽後,讓張良自擇齊地十萬戶,但是張良謙遜的推辭了,僅選了與劉邦初次相遇的留(今徐州東北,已沒入微山湖)。張良身體一直不好,因此後來基本上處於半退休狀態。漢惠帝時期,呂后強令張良視事,漢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病逝。

3、曹參:沛人,秦時為沛縣的獄吏椽,是劉邦早年的狐朋狗友之一。劉邦起義後,成為劉邦手下的主要將領。後來趙王張耳去世,他接任張耳之職擔任韓信的副手。與韓信一起平定了齊地。高祖功臣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蕭何,武將功臣中則居第一。劉邦稱帝后,封庶長子劉肥為齊王,曹參出任齊相。任內,他用道家之言,使齊國大治。在“病榻問相”中被劉邦視為蕭何的接班人。蕭何去世,他接任相國,並在任內沿襲蕭何的制度不予更改,留下了“蕭規曹隨”的典故。曹參與蕭何一樣,都是漢初名相。

4、周勃:沛人,劉邦早年的狐朋狗友之一,年輕時當過吹鼓手。劉邦起義後成為劉邦手下的主要將領。漢高祖功臣中排名第三。“病榻問相”中被劉邦視為太尉的最佳人選。劉邦去世後出任太尉,但是實權為呂后剝奪。呂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周勃聯手陳平,與劉章等發動政變,一舉滅掉了呂氏外戚集團。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出任左丞相(正職),不久因不稱職罷去右丞相,右丞相陳平獨任丞相。陳平去世後,周勃再次出任丞相,但不久罷職,並歸國就封。曾因為買殉葬品被人誣告要謀反,一度入監。釋放後回家,不久病逝。周亞夫是他的次子。

5、樊噲:沛縣人,劉邦早年的狐朋狗友之一,從事殺狗職業。劉邦娶了呂后,樊噲則娶了呂后的妹妹呂須。劉邦起義後成為劉邦手下最主要的將領。他雖然出身屠戶,但是絕對不是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武夫。相反他不僅能征善戰,而且很具胡政治頭腦。劉邦入咸陽,貪戀秦宮中的珍寶和美女,樊噲出面制止;鴻門宴上樊噲的表演更是精彩,充分表現了他膽大心細、有勇有謀的一面。在漢高祖功臣中,名列第四。

6、灌嬰:早年是一個布販子。劉邦起義後成為其主要將領。當劉邦組建騎兵時,他出任這支部隊的總指揮。垓下之戰後,項羽倉皇逃跑,灌嬰率騎兵追擊,並在烏江包圍了項羽,最後斬殺了項羽。劉邦稱帝后,一直以列侯身份擔任要職。高後八年,齊哀王劉襄率軍西進要誅殺諸呂,呂氏外戚沒有人出任迎擊齊軍的將領,於是讓灌嬰率領漢軍迎擊齊軍。灌嬰率領漢軍進駐滎陽就停止了前進,並與齊軍聯合,準備進軍長安掃平呂氏外戚。周勃、陳平政變成功,他命令齊軍回國。漢文帝即位後,他出任太尉。周勃二次罷相,他接任丞相。匈奴入侵,他以丞相身份迎擊匈奴。不久濟北王劉興居造反,灌嬰回師平定了叛亂。不久灌嬰去世,北平侯張蒼接任丞相。

7、英布:(?—公元前196年),秦末漢初名將。漢族,六縣(今安徽六安)人,因受秦律被黥,又稱黥布。初屬項羽,為霸王帳下五大將之一,被封為九江王,後叛楚歸漢,被封為淮南王。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英布作戰的主要表現在與秦軍的戰鬥中。

8、彭越:(?-前196年),漢族, 昌邑人(今山東鉅野縣),字仲,楚漢戰爭時漢軍著名將領,西漢開國功臣,拜魏相國,又被封為梁王。與韓信、英布並稱漢初三大名將。

彭越被譽為是世界戰爭史上第一個正規使用游擊戰戰術的軍事家,可是說是游擊戰的始祖。在楚漢戰爭中,正是由於他在楚軍的後方開展游擊戰,打擊楚國的補給,用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的戰術,使項羽兩面作戰疲於應付,楚軍的糧食裝備得不到補給,也給了前線漢軍不被項羽殲滅的機會。正是在劉邦的正面防禦,韓信的千里包抄,和彭越後方游擊戰的基礎上,才在最後的垓下之戰中有機會殲滅項羽麾下疲憊的部隊,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9、夏侯嬰(?-公元前172年),即汝陰文侯,又稱滕公,泗水郡沛縣人(今江蘇沛縣)人。

西漢開國功臣之一。他與劉邦是少時的朋友,跟隨劉邦起義,立下戰功,後封為汝陰侯(封地在今安徽省阜陽市。1977年出土的西漢汝陰侯墓是第二代汝陰侯夏侯灶的墓葬,可證其封地所在)。

四、西漢

1、李 廣:(?—前119),享年約60多歲,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人,中國西漢名將。李廣的祖先是秦朝將軍李信。李廣接受世傳弓法,射得一手好箭。李廣身材高大,臂長如猿,有善射天賦,他的子孫和他人跟李廣學射箭,但都不及李廣。

李廣一生皆在邊關戍敵,與匈奴七十餘戰,以驍勇善射、智謀超群著稱,匈奴聞其名則遠而避之,不敢與其相戰,堪稱不戰而屈人之兵。李廣治兵寬緩不苛,與士卒同甘共苦,深受邊關軍民的愛戴,在歷代的邊疆士兵中都有著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氣天下無雙”的將軍。唐朝時期,有不少詩句用以歌頌李廣,如王昌齡《出塞》,盧綸《塞下曲》,高適《燕歌行並序》等。王昌齡詩云:“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然而李廣真正殺敵並不多,故此沒有能夠裂土封侯。

2、衛 青:(?~公元前106年),漢族。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106年(西漢武帝元封五年)。他能征慣戰,是漢武帝時期抗擊匈奴的主要將領,霍去病的舅舅,二者並稱“帝國雙璧”。為漢朝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將領,也是中國歷史上為人熟知的常勝將軍,與匈奴作戰,屢立戰功,但從不結黨干預政事。衛青開啟了漢對匈戰爭的新篇章,七戰七捷,無一敗績,為歷代兵家所敬仰。

3、霍去病:(公元前 140—前 117年)享年23歲。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西南)人。中國西漢武帝時期名將,漢族,傑出的軍事家。好騎射,善於長途奔襲。經典之戰:決戰漠北。

霍去病一生曾四次領兵出塞攻打匈奴,共殲敵11萬多人。他平時少言寡語,戰場上卻勇猛無比。他是一位軍事天才,漢武帝常常勸他學習孫吳兵法,他卻說:“為將須隨時運謀,何必定拘古法呢?”他是憑藉戰場上的直覺指揮戰鬥的,隨機應變,閃電式行動,使他百戰百勝,成為名揚後世的一代名將。

五、東漢時期更多的就更多了。

比如雲臺二十八將:耿弇、吳漢、馮異、岑彭、姚期、馬武、張奐、臧宮、賈復、皇甫嵩等等。


多爾袞愛新覺羅


秦漢時期是中華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其軍事,政治,文化,經濟也是空前強盛,由內而外帝國都是自信的,期間湧現出需要重要人物,秦漢是中國社會轉型期,也是中國文化整合期。這一時期形成的國家治理體系,不僅深刻影響著中國的歷史進程,也決定了以後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秦有王翦,蒙恬,白起,漢有衛青霍去病,他們為中華領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王翦

王翦,關中頻陽東鄉,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王翦軍事指揮才能傑出,曾率軍消滅燕、趙,掃平三晉;大敗項燕,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

蒙恬

蒙恬秦朝著名將領,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破齊國,拜為內史。秦統一後,其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後率軍修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構成防禦鎮守北方,匈奴懾其威猛,不敢再犯。公元前210年,胡亥即位後,賜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藥自殺。

衛青

衛青,河東平陽,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元光六年(前129年)首次出征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

霍去病

霍去病,河東平陽人,西漢名將、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霍去病十七歲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3歲









景粼玖序


1.王翦:王氏家族,一門三代名將:王翦、王賁、王離。此處僅按功勞以王翦作代表。王翦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功臣之一,被譽為是戰國時期名將白起之後最為傑出的秦國統帥,其戰功自然不必細說,稍微看了秦始皇統一六國曆史的,基本都知道,王翦之滅三晉、滅楚等,戰功累累。但是王翦跟上面的衛青有點像,都屬於仕途上平步青雲,但是他們在面對至高功勞和至高官爵的時候,處理的方式卻不同。衛青是接受了高官厚祿,但是懂得夾著尾巴做人,因此得以善終。但王翦卻不同,他功勞巨大,本可享受高官厚祿的待遇,但是他的選擇是徹底離開政治旋渦,退隱而去,因此,王翦也得以善終。雖然此二人的方式不同,但結果相同。堪稱古代史上那些功臣學習的楷模,說白了在皇帝身邊想善終,那就兩條道:一條是學衛青,一條是學王翦。

2.龍且。我們都知道項羽能戰,但是項羽手下有一人,其實不弱項羽,此人便是龍且。龍且被項羽麾下第一猛將,在統兵作戰方面也是一個少見的奇才。最開始,隨項梁起兵的時候,龍且可是20萬西楚大軍的總指揮官。到了項羽做老大時期,在公元前205年的彭城之戰勝利後,項羽的西楚軍中最為精銳的部隊是樓煩騎兵,項羽則全權交由龍且統領。因此,從項梁、項羽兩代人對龍且的重視,可見龍且絕非等閒之輩。龍且有兩大傑出勝利,第一次是東阿大破秦軍,第二次是猛將英布反叛,項羽派龍且去討伐,龍且大破英布大軍。我們都知道英布那也是極其能征善戰之輩,可卻不是龍且的對手。

項羽雖然厲害,但是仔細看他的團隊組織的話,龍且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臂膀。在公元前203年,項羽派龍且領兵20萬迎戰韓信,最後中韓信之計,龍且戰敗被殺。龍且的戰敗和戰死,項羽的反應是兩個字:甚恐。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在項羽本人看來,龍且絕對是一個不次於自己的傑出將領。

3.周勃:把周勃列為劉邦舊部的元老代表,那是因為周勃在劉邦陣營具有特殊的地位,跟樊噲等人不同。周勃此人跟隨劉邦比較早,在軍事上戰功極大,但是除此之外,他還不僅僅是一員猛將或名將。他在馬上追隨劉邦助劉邦得天下後,在馬下也成為了劉邦最為倚重之人。史載劉邦在臨終前說過一句遺言:“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這一句話基本就把周勃的與眾不同之處點了出來,而周勃也因此在劉邦的名將陣營中脫穎而出。此後,也果然如劉邦所言,劉邦死後,呂后專權,劉氏天下眼看淪為呂氏之手,正是以周勃為代表的劉邦舊部扳倒了呂后集團,把天下重還歸劉邦之子之手,擁立了漢文帝。從大的歷史

4.項梁。項梁出身名將之家,其父為楚國名將項燕。把項梁擱在這個秦漢十大名將排行榜中,主要是因為項梁對於秦末漢初歷史發展的推動具有不可磨滅的重要意義。當然有人說,那應該是陳勝吳廣起義才對嘛。但是看史載的話,我們發現陳勝吳廣起義雖然開始得早,但是不過曇花一現就死掉了。真正對歷史起到推動和震動作用的,卻是項梁統領的這支起義軍。

從大的方面來看,陳勝吳廣的起義口號更像個野幹家,這樣的組織一般都長不了,名不正則言不順。但項梁則不同,在迅速組建了義軍之後,立即就復辟楚國,立了一個楚王。這樣以來,就有了號令天下的大旗,類似於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同時,項梁的復辟楚國,也起到了連鎖反應,導致秦統一的諸國紛紛復辟,這個局勢可比陳勝吳廣對於秦朝的打擊大。此外,在項梁的統領下,楚軍取得了非常多的勝利戰績,多次擊敗秦軍。後來項梁輕敵戰死,死後,他為項羽留下了一支精銳之楚軍,為項羽馳騁秦漢的歷史舞臺提供了基礎。

5.項羽。項羽是在接替了項梁的大旗後,開始名聲大振。項羽在中國古代史上都是少見的軍事奇才,一代戰神。但是項羽也因此,偏科嚴重,在政謀方面極差。雖然能夠憑藉武力爭霸天下,並把天下收入囊中,卻因不懂帝王之術,最終卻為劉邦做了嫁衣裳。堪稱古代史上最令人遺憾的事。

6.韓信。在中國歷史上,韓信跟項羽一樣,都是軍事上難得一見之奇才。項羽善於征戰,而韓信善於用兵。項羽征戰如虎,韓信則用兵如神。也正因此,在劉邦基本沒什麼希望的情況下,在韓信的輔佐之下,讓敗勢變為勝利,最終一統天下,建立大漢。韓信在用兵上的過人之處,無人可比,因此被譽為兵仙。

7.蒙恬。他在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功臣中,功勞不亞於王翦。蒙恬這個人在史上有點爭議,戰功累累,自不必說。但他的結局跟王翦不同,王翦退隱自保善終,但蒙恬卻一直統兵作戰,可是他的結局雖然沒有善終,被逼自殺,可是他卻因此落了一個好名聲,即忠君。雖多少有點不盡如人意,但是還算不太差吧。

8.章邯。這位大秦末期最優秀的將領,統兵能力、作戰能力都很強,但是其人生卻多有起伏,也因此存在多處爭議,至少有兩處比較明顯。第一處就是在秦軍兵力優勢於項羽的前提下選擇了投降,當然這主要原因是秦國內部的問題,或許章邯在秦這裡看不到希望,但是投降就投降吧,可是投降的後果卻讓章邯在三秦人那裡成了罪人,因為他選擇投降,卻沒有保護好自己的二十萬士兵,全被項羽坑殺。第二處是章邯在最後兵敗,選擇了自殺。有人說他為什麼自殺啊?那麼請問他可以不自殺嗎?他難道不自殺,再投降劉邦嗎?恐怕這樣的事作為名將的章邯不會再讓上演了,說多了都是恥辱。

9.霍去病。這位是西漢時期與衛青齊名的名將,他的名流青史,除了天生的軍事才能,比如千里奔襲戰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此外,霍去病還因為一句話而被人們念念不忘,這句話就是:“匈奴不滅,何以家為!”







一蓑煙雨任平生jkl


秦漢時期,如果以秦始皇登基之後,漢獻帝退位之前來算,約四百年時間,名將也頗多。這裡就列舉十個較為出名的名將。

一:不得不提的就是韓信,作為兵仙,軍事技能可謂是登峰造極,一生從無敗績,如果要以秦漢時期的標準來看,他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二:衛青,作為漢匈之戰的最高將領,他率領漢軍數次北伐,基本都取得了重大勝利,漢朝軍事的強大,離不開衛青對匈作戰打出的赫赫威名。

三:霍去病,年少輕狂,生而知之的代表,從未習過兵書,卻能領軍作戰,面對來去如風的匈奴,霍去病充分吸取了匈奴的長處,師夷長技以制夷說的就是霍去病。最著名的一戰曾經打到了封狼山,封狼山作為極北之地,匈奴的聖山,從此有了大漢的蹤跡。

四:竇憲,如果說霍去病的巔峰是封狼居胥,那麼竇憲的巔峰就是勒石燕然。同樣是對匈奴作戰,同樣是將匈奴打得追逐漠北,唯一的區別就是匈奴沒有霍去病時期那般讓人聞之色變了。

五:周亞夫,相比於周亞夫權勢,他的功績並不那麼矚目,但恰恰是他的功績挽大漢於傾頹之間,就像郭子儀對大唐的功績一般,在吳楚七國叛亂時,三個月內平定吳楚七國叛軍。

六:蒙恬,蒙恬鎮守長城,相比於章邯來說,他好像並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戰績,然而在賈誼的過秦論中有一句話“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從此就可以看出蒙恬作為名將的功績了。

七:彭越,作為西漢開國功臣與韓信,英布並列的三大名將,為西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先後參與了誅秦滅楚的戰爭。可惜由於韓信的光芒太盛,彭越只能默默無聞。

八:鄧禹,作為東漢開國功臣,雲臺二十八將第一人,他跟隨劉秀南征北戰,先後收復河北,關中等地,被劉秀“持之以為蕭何。”

九:馬援,和鄧禹同為東漢開國功臣,雲臺二十八將之一,幫助劉秀建立東漢,晚年更是駐守邊疆,大破東羌。人稱馬伏波。

十:皇甫嵩,皇甫嵩作為大漢最後一位拿的出手的名將,在黃巾之亂中與朱儁一同平叛,半年內南征北戰,先後擊敗波才,卜已,張梁,張寶,殲滅黃巾軍主力。後來涼州造反,皇甫嵩大破叛軍。平定涼州。如周亞夫一般,挽大漢於將頃。


撥開歷史迷霧


秦朝名將有:白起、王翦、蒙恬、章邯、李斯、司馬錯、魏冉等。

漢朝有:韓信、彭越、英布、衛青、霍去病、李廣、鄧禹、馬援、竇固、周亞夫等。 1蒙恬(秦)

蒙恬,山東蒙陰人(?-BC210)秦代著名將領,將門之後,祖父蒙驁和父親蒙武都是秦國名將。前221年封大將軍,因攻齊有功拜內史,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賞識,曾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有效的阻止了匈奴的南下,駐守上郡十餘年,力保秦帝國北疆安定。前210年,始皇崩於巡遊途中,趙高與胡亥、李斯串謀矯詔,改立胡亥為帝,公子扶蘇和蒙恬被賜死。 .韓信(西漢)

韓信(BC231-BC196)江蘇淮陰人,與蕭何、張良併成為漢初三傑。前209年,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爆發,韓信投軍項梁麾下,後項梁戰死改投項羽部下。在項羽帳下得不到重用的韓信逃到了劉邦那裡,起初也沒有得到重視,韓信再次出走,才有了歷史上有名的那段“蕭何月下追韓信”。漢二年八月,韓信被任命為左丞相率兵攻打魏王豹,安邑之戰韓信改魏地為河東郡,為劉邦從北面解除了對關中的威脅。前204年爆發的井陘之戰,是中國古代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韓信在此戰役中以數千人擊敗二十萬趙軍,顯示出高超的軍事才能。

歷代開國名將都逃不過功高蓋主的猜疑,兔死狗烹的宿命一代代反覆上演。劉邦立國後大肆屠殺開國功臣,前196年,呂后誘殺韓信於長樂宮鍾室。好一個“上不至天,下不至地”,感嘆一代名將慘死於婦人之手。


LHC否極泰來


秦漢時期名將太多了,我喜歡其中代表吧。秦朝時期大將軍蒙恬,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開發寧夏,修築長城。

漢武帝時期的霍去病,最早創造了閃電戰戰法,17歲為票姚校蔚,率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打擊匈奴,取得勝利,封“冠軍候”。19歲指揮河西之戰,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萬人,俘虜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中國第一次戰領河西走廊,從此絲綢之路得以開闢。“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漠北之戰,消滅匈奴左部主力7萬餘人,飲馬瀚海,獲封“封狼居胥”。元狩六年去逝,年僅24歲。他就是上天專門派來的打擊匈奴,完成了歷史使命後,匆匆而去,“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封狼居胥”古代軍人追求最高的軍人榮譽。




平凡的世界128162794


1、蒙恬:世為秦將。率軍驅逐匈奴,佔領匈奴河套地區。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為趙高所誣被殺;

2、李由:秦丞相李斯之子,三川郡守。項羽、劉邦率軍攻三川郡,被殺;

3、王離:秦將王翦之孫,王賁之子。蒙恬死後接任蒙恬。鉅鹿之戰中戰敗被俘;

4、章邯:原秦治粟內史(相當於國家稅務總局局長)。陳勝的部將周文率軍攻入到戲下(今西安市),章邯率由酈山徒臨時組成的軍隊擊破周文軍,周文自殺。不久章邯率軍攻滅陳勝、吳廣。之後項梁率軍北上,多次被項梁擊敗。但是他趁項梁驕傲自滿之時一舉攻殺項梁。鉅鹿之戰後敗於項羽,不久投降,其士卒全部為項羽坑殺。項羽入關,隨從入關,被項羽封為雍王。漢元年劉邦回師關中,圍雍丘,章邯戰敗。漢二年漢軍灌廢丘,章邯自殺。

4、董翳:原秦朝司馬,與章邯一起投降,隨項羽入關,被封為塞王。劉邦回師關中,投降。不久被劉邦斬殺;

5、任囂:秦軍在領南的最高統帥。陳勝起義後,他見秦朝風雨飄搖,於是有自立之志。但是他很快病重不治,臨終前遺命部將南海尉趙佗割據領自己稱王。

6、趙佗:秦朝的南海尉。河北真定人,任囂臨終前把兵權交給他,讓他自立。任囂去世後,趙佗立即按照任囂的遺囑攻並了桂林、象郡和日南三郡,自立為南越王。

7、王翦

二、楚

1、周文:戰國時期楚將項燕的部下,陳勝起義後投奔陳勝。後率領一支部隊攻入關中,打到咸陽的近郊戲下(今西安),為秦將章邯擊破,自殺;

2、項梁:戰國時期楚將項燕的兒子。陳勝起義,項梁擊殺會稽郡守殷通在江東起兵,並接受陳勝的任命率軍北上。攻滅了另一支起義部隊景駒,之後進入齊地,接連擊敗章邯。但不久又被章邯攻破自殺。

3、宋義:項梁死後接任項梁,為楚軍援趙主將北上,路上被項羽擊殺。

4、項羽:項梁之侄,戰國時期楚將項燕的孫子。擊殺宋義後成為楚軍主力的統帥,大破秦軍於鉅鹿。後率軍入關,屠滅咸陽。漢元年正月,大封諸侯。但是他分封不當,隨後天下大亂,項羽為平叛而焦頭爛額之際,劉邦再次進入關中並糾集了一幫烏合之眾東進佔領了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項羽從齊地迅速回師,擊破反項聯軍。之後就是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

5龍 且:(?-前203年),秦末楚漢爭霸時期西楚國猛將。生年不詳,史料上對龍且記載不多,只是說龍且自幼與項羽一起長大,隨項羽叔父項梁起義,每戰皆親身奮戰殺敵,情若兄弟。深得項羽信任。是項羽手下第一猛將,與季布、鍾離昧、英布、虞子期為楚軍五大將。官拜西楚國大司馬。

6季布(生卒年不詳),楚地人,曾效力於西楚霸王項羽,多次擊敗劉邦軍隊。項羽敗亡後,被漢高祖劉邦懸賞緝拿。後在夏侯嬰說情下,劉邦饒赦了他,並拜他為郎中。漢惠帝時,官至中郎將。漢文帝時,任河東郡守。季布為人仗義,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諾言、講信用而著稱。所以楚國人中廣泛流傳著“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諺語。“一諾千金”這個成語也是從這兒來的。

7、鍾離眛(?一前200年),鍾離氏,名眛(多被誤為“昧”或“眜”)。

朐縣伊蘆鄉(今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伊蘆鄉)人。楚漢之際項羽麾下將領之一,多次在與劉邦正面對峙時給劉邦以沉重打擊,最後自殺身亡。[1]

三、楚漢之際

1、韓信:原為項羽的部下,因不滿項羽的作為而投奔劉邦。後來漢大將軍,統領漢軍擊滅魏、趙、齊等地。最後率領軍隊與劉邦會師垓下,並用“四面楚歌”之際瓦解楚軍,最終擊滅了項羽。項羽滅亡後,劉邦奪取了韓信的兵權,並把他由齊王改封為楚王。漢六年,劉邦用陳平之計於雲夢擒拿了韓信,把他貶為淮陰侯,在長安進行監視居住。期間,他與張良一起受劉邦之命整理古代兵書典冊,也寫了一部兵書。後來劉邦外出平定陽夏侯陳希的叛亂,呂后趁機斬殺了韓信,並夷其三族。

2、張良:其祖、父皆為戰國時期韓國的相國。秦滅韓,張良發誓為韓報仇,散盡家財尋求刺客。公元前218年(秦始皇29年),張良於博浪殺刺殺秦始皇,失敗後逃至下邳,改變姓名,遊俠於下邳一帶,期間結實了項伯(項梁的堂兄弟)。陳勝反秦,張良在下邳也糾集了一百多號人,想南下投奔景駒。路上遇到了劉邦,於是改歸劉邦,被劉邦任命為廄將。之後在薛地見到了項梁,請求恢復韓國。項梁答應了他的要求,並把在楚軍中的故韓公子成立為韓王。張良與韓成回到韓國攻佔了十幾座城,章邯大軍來攻,旋又失去。張良與韓王成在韓地一帶打游擊。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楚軍分兵,劉邦率領一支部隊西近攻咸陽,在韓地遇到張良,於是張良與劉邦兵合一處,一起進入關中。項羽入關後大封諸侯,因為張良的原故,項羽不允許韓王成回國,而是帶回了彭城,不久殺掉了韓王成。張良從韓國逃回到劉邦那兒。從此開始了他的參謀生涯。劉邦滅項羽後,讓張良自擇齊地十萬戶,但是張良謙遜的推辭了,僅選了與劉邦初次相遇的留(今徐州東北,已沒入微山湖)。張良身體一直不好,因此後來基本上處於半退休狀態。漢惠帝時期,呂后強令張良視事,漢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病逝。

3、曹參:沛人,秦時為沛縣的獄吏椽,是劉邦早年的狐朋狗友之一。劉邦起義後,成為劉邦手下的主要將領。後來趙王張耳去世,他接任張耳之職擔任韓信的副手。與韓信一起平定了齊地。高祖功臣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蕭何,武將功臣中則居第一。劉邦稱帝后,封庶長子劉肥為齊王,曹參出任齊相。任內,他用道家之言,使齊國大治。在“病榻問相”中被劉邦視為蕭何的接班人。蕭何去世,他接任相國,並在任內沿襲蕭何的制度不予更改,留下了“蕭規曹隨”的典故。曹參與蕭何一樣,都是漢初名相。

4、周勃:沛人,劉邦早年的狐朋狗友之一,年輕時當過吹鼓手。劉邦起義後成為劉邦手下的主要將領。漢高祖功臣中排名第三。“病榻問相”中被劉邦視為太尉的最佳人選。劉邦去世後出任太尉,但是實權為呂后剝奪。呂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周勃聯手陳平,與劉章等發動政變,一舉滅掉了呂氏外戚集團。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出任左丞相(正職),不久因不稱職罷去右丞相,右丞相陳平獨任丞相。陳平去世後,周勃再次出任丞相,但不久罷職,並歸國就封。曾因為買殉葬品被人誣告要謀反,一度入監。釋放後回家,不久病逝。周亞夫是他的次子。

5、樊噲:沛縣人,劉邦早年的狐朋狗友之一,從事殺狗職業。劉邦娶了呂后,樊噲則娶了呂后的妹妹呂須。劉邦起義後成為劉邦手下最主要的將領。他雖然出身屠戶,但是絕對不是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武夫。相反他不僅能征善戰,而且很具胡政治頭腦。劉邦入咸陽,貪戀秦宮中的珍寶和美女,樊噲出面制止;鴻門宴上樊噲的表演更是精彩,充分表現了他膽大心細、有勇有謀的一面。在漢高祖功臣中,名列第四。

6、灌嬰:早年是一個布販子。劉邦起義後成為其主要將領。當劉邦組建騎兵時,他出任這支部隊的總指揮。垓下之戰後,項羽倉皇逃跑,灌嬰率騎兵追擊,並在烏江包圍了項羽,最後斬殺了項羽。劉邦稱帝后,一直以列侯身份擔任要職。高後八年,齊哀王劉襄率軍西進要誅殺諸呂,呂氏外戚沒有人出任迎擊齊軍的將領,於是讓灌嬰率領漢軍迎擊齊軍。灌嬰率領漢軍進駐滎陽就停止了前進,並與齊軍聯合,準備進軍長安掃平呂氏外戚。周勃、陳平政變成功,他命令齊軍回國。漢文帝即位後,他出任太尉。周勃二次罷相,他接任丞相。匈奴入侵,他以丞相身份迎擊匈奴。不久濟北王劉興居造反,灌嬰回師平定了叛亂。不久灌嬰去世,北平侯張蒼接任丞相。

7、英布:(?—公元前196年),秦末漢初名將。漢族,六縣(今安徽六安)人,因受秦律被黥,又稱黥布。初屬項羽,為霸王帳下五大將之一,被封為九江王,後叛楚歸漢,被封為淮南王。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英布作戰的主要表現在與秦軍的戰鬥中。

8、彭越:(?-前196年),漢族, 昌邑人(今山東鉅野縣),字仲,楚漢戰爭時漢軍著名將領,西漢開國功臣,拜魏相國,又被封為梁王。與韓信、英布並稱漢初三大名將。

彭越被譽為是世界戰爭史上第一個正規使用游擊戰戰術的軍事家,可是說是游擊戰的始祖。在楚漢戰爭中,正是由於他在楚軍的後方開展游擊戰,打擊楚國的補給,用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的戰術,使項羽兩面作戰疲於應付,楚軍的糧食裝備得不到補給,也給了前線漢軍不被項羽殲滅的機會。正是在劉邦的正面防禦,韓信的千里包抄,和彭越後方游擊戰的基礎上,才在最後的垓下之戰中有機會殲滅項羽麾下疲憊的部隊,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9、夏侯嬰(?-公元前172年),即汝陰文侯,又稱滕公,泗水郡沛縣人(今江蘇沛縣)人。[1]

西漢開國功臣之一。他與劉邦是少時的朋友,跟隨劉邦起義,立下戰功,後封為汝陰侯(封地在今安徽省阜陽市。1977年出土的西漢汝陰侯墓是第二代汝陰侯夏侯灶的墓葬,可證其封地所在)。

四、西漢

1、李 廣:(?—前119),享年約60多歲,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人,中國西漢名將。李廣的祖先是秦朝將軍李信。李廣接受世傳弓法,射得一手好箭。李廣身材高大,臂長如猿,有善射天賦,他的子孫和他人跟李廣學射箭,但都不及李廣。

李廣一生皆在邊關戍敵,與匈奴七十餘戰,以驍勇善射、智謀超群著稱,匈奴聞其名則遠而避之,不敢與其相戰,堪稱不戰而屈人之兵。李廣治兵寬緩不苛,與士卒同甘共苦,深受邊關軍民的愛戴,在歷代的邊疆士兵中都有著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氣天下無雙”的將軍。唐朝時期,有不少詩句用以歌頌李廣,如王昌齡《出塞》,盧綸《塞下曲》,高適《燕歌行並序》等。王昌齡詩云:“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然而李廣真正殺敵並不多,故此沒有能夠裂土封侯。

2、衛 青:(?~公元前106年),漢族。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106年(西漢武帝元封五年)。他能征慣戰,是漢武帝時期抗擊匈奴的主要將領,霍去病的舅舅,二者並稱“帝國雙璧”。為漢朝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將領,也是中國歷史上為人熟知的常勝將軍,與匈奴作戰,屢立戰功,但從不結黨干預政事。衛青開啟了漢對匈戰爭的新篇章,七戰七捷,無一敗績,為歷代兵家所敬仰。

3、霍去病:(公元前 140—前 117年)享年23歲。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西南)人。中國西漢武帝時期名將,漢族,傑出的軍事家。好騎射,善於長途奔襲。經典之戰:決戰漠北。

霍去病一生曾四次領兵出塞攻打匈奴,共殲敵11萬多人。他平時少言寡語,戰場上卻勇猛無比。他是一位軍事天才,漢武帝常常勸他學習孫吳兵法,他卻說:“為將須隨時運謀,何必定拘古法呢?”他是憑藉戰場上的直覺指揮戰鬥的,隨機應變,閃電式行動,使他百戰百勝,成為名揚後世的一代名將。

趙充國、 陳湯

五、東漢

東漢時期10人:耿弇、吳漢、馮異、岑彭、姚期、馬武、張奐、臧宮、賈復、皇甫嵩;


秦川晚生


白起:說到白起就讓人想到,白起萬惡的稱號“殺神”。白起是戰國將領中殺人最多的一位,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僅僅“長平之戰”就殺掉趙軍40多萬,讓秦國成為當之不愧的霸主。

王翦:王翦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的第一名將,在秦國滅六國的戰線上,王翦做為主帥的就有三次,滅三個國家,而且都是強國。尤其是在滅楚國的道路上,率領60萬秦軍,經過艱險萬難才打敗項燕,俘虜楚王,滅掉六國地盤最大的楚國。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排名第二當之無愧。

蒙恬:蒙恬在秦國統一中國時,曾經跟隨王賁攻破齊國都城,他在統一中國的路線上,功績不是十分的卓越。蒙恬的主要功績,在於外族,打破匈奴,修築長城。蒙恬是名將之後,一家三代都是秦國名將。

王賁:王賁是王翦的兒子,正所謂虎父無犬子,王賁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時,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水淹大梁,魏國滅亡;攻打遼東,俘虜燕王;攻打代國,剷除趙國殘餘勢力;攻取楚國數十城,與王翦一起滅掉楚國,統一中國。

李信:李信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主要將領之一,曾經與王翦一起滅掉趙國,李信在滅燕國時,居功至偉。後來離秦始皇統一天下,只差一步的時候,秦始皇派李信帶領20萬秦軍滅楚。開始進入楚地,也是一路凱歌,後被楚國大將項燕打敗,成千古之恨。

韓信(約前231年—前196年),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漢初三大名將之一, 主要成就:虜魏、破代、平趙、下燕、定齊,濰水殺龍且,垓下破項羽。

衛青(?—前106年),字仲卿,西漢著名將領,是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 主要成就:北擊匈奴,收復河朔、河套地區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西漢著名將領,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主要成就:大破匈奴,封狼居胥。


御前帶刀侍衛


1、蒙恬:世為秦將。率軍驅逐匈奴,佔領匈奴河套地區。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為趙高所誣被殺;

2、李由:秦丞相李斯之子,三川郡守。項羽、劉邦率軍攻三川郡,被殺;

3、王離:秦將王翦之孫,王賁之子。蒙恬死後接任蒙恬。鉅鹿之戰中戰敗被俘;

4、章邯:原秦治粟內史(相當於國家稅務總局局長)。陳勝的部將周文率軍攻入到戲下(今西安市),章邯率由酈山徒臨時組成的軍隊擊破周文軍,周文自殺。不久章邯率軍攻滅陳勝、吳廣。之後項梁率軍北上,多次被項梁擊敗。但是他趁項梁驕傲自滿之時一舉攻殺項梁。鉅鹿之戰後敗於項羽,不久投降,其士卒全部為項羽坑殺。項羽入關,隨從入關,被項羽封為雍王。漢元年劉邦回師關中,圍雍丘,章邯戰敗。漢二年漢軍灌廢丘,章邯自殺。

4、董翳:原秦朝司馬,與章邯一起投降,隨項羽入關,被封為塞王。劉邦回師關中,投降。不久被劉邦斬殺;

5、任囂:秦軍在領南的最高統帥。陳勝起義後,他見秦朝風雨飄搖,於是有自立之志。但是他很快病重不治,臨終前遺命部將南海尉趙佗割據領自己稱王。

6、趙佗:秦朝的南海尉。河北真定人,任囂臨終前把兵權交給他,讓他自立。任囂去世後,趙佗立即按照任囂的遺囑攻並了桂林、象郡和日南三郡,自立為南越王。

7、王翦

二、楚

1、周文:戰國時期楚將項燕的部下,陳勝起義後投奔陳勝。後率領一支部隊攻入關中,打到咸陽的近郊戲下(今西安),為秦將章邯擊破,自殺;

2、項梁:戰國時期楚將項燕的兒子。陳勝起義,項梁擊殺會稽郡守殷通在江東起兵,並接受陳勝的任命率軍北上。攻滅了另一支起義部隊景駒,之後進入齊地,接連擊敗章邯。但不久又被章邯攻破自殺。

3、宋義:項梁死後接任項梁,為楚軍援趙主將北上,路上被項羽擊殺。

4、項羽:項梁之侄,戰國時期楚將項燕的孫子。擊殺宋義後成為楚軍主力的統帥,大破秦軍於鉅鹿。後率軍入關,屠滅咸陽。漢元年正月,大封諸侯。但是他分封不當,隨後天下大亂,項羽為平叛而焦頭爛額之際,劉邦再次進入關中並糾集了一幫烏合之眾東進佔領了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項羽從齊地迅速回師,擊破反項聯軍。之後就是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

5龍 且:(?-前203年),秦末楚漢爭霸時期西楚國猛將。生年不詳,史料上對龍且記載不多,只是說龍且自幼與項羽一起長大,隨項羽叔父項梁起義,每戰皆親身奮戰殺敵,情若兄弟。深得項羽信任。是項羽手下第一猛將,與季布、鍾離昧、英布、虞子期為楚軍五大將。官拜西楚國大司馬。

6季布(生卒年不詳),楚地人,曾效力於西楚霸王項羽,多次擊敗劉邦軍隊。項羽敗亡後,被漢高祖劉邦懸賞緝拿。後在夏侯嬰說情下,劉邦饒赦了他,並拜他為郎中。漢惠帝時,官至中郎將。漢文帝時,任河東郡守。季布為人仗義,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諾言、講信用而著稱。所以楚國人中廣泛流傳著“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諺語。“一諾千金”這個成語也是從這兒來的。

7、鍾離眛(?一前200年),鍾離氏,名眛(多被誤為“昧”或“眜”)。

朐縣伊蘆鄉(今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伊蘆鄉)人。楚漢之際項羽麾下將領之一,多次在與劉邦正面對峙時給劉邦以沉重打擊,最後自殺身亡。[1]

三、楚漢之際

1、韓信:原為項羽的部下,因不滿項羽的作為而投奔劉邦。後來漢大將軍,統領漢軍擊滅魏、趙、齊等地。最後率領軍隊與劉邦會師垓下,並用“四面楚歌”之際瓦解楚軍,最終擊滅了項羽。項羽滅亡後,劉邦奪取了韓信的兵權,並把他由齊王改封為楚王。漢六年,劉邦用陳平之計於雲夢擒拿了韓信,把他貶為淮陰侯,在長安進行監視居住。期間,他與張良一起受劉邦之命整理古代兵書典冊,也寫了一部兵書。後來劉邦外出平定陽夏侯陳希的叛亂,呂后趁機斬殺了韓信,並夷其三族。

2、張良:其祖、父皆為戰國時期韓國的相國。秦滅韓,張良發誓為韓報仇,散盡家財尋求刺客。公元前218年(秦始皇29年),張良於博浪殺刺殺秦始皇,失敗後逃至下邳,改變姓名,遊俠於下邳一帶,期間結實了項伯(項梁的堂兄弟)。陳勝反秦,張良在下邳也糾集了一百多號人,想南下投奔景駒。路上遇到了劉邦,於是改歸劉邦,被劉邦任命為廄將。之後在薛地見到了項梁,請求恢復韓國。項梁答應了他的要求,並把在楚軍中的故韓公子成立為韓王。張良與韓成回到韓國攻佔了十幾座城,章邯大軍來攻,旋又失去。張良與韓王成在韓地一帶打游擊。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楚軍分兵,劉邦率領一支部隊西近攻咸陽,在韓地遇到張良,於是張良與劉邦兵合一處,一起進入關中。項羽入關後大封諸侯,因為張良的原故,項羽不允許韓王成回國,而是帶回了彭城,不久殺掉了韓王成。張良從韓國逃回到劉邦那兒。從此開始了他的參謀生涯。劉邦滅項羽後,讓張良自擇齊地十萬戶,但是張良謙遜的推辭了,僅選了與劉邦初次相遇的留(今徐州東北,已沒入微山湖)。張良身體一直不好,因此後來基本上處於半退休狀態。漢惠帝時期,呂后強令張良視事,漢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病逝。

3、曹參:沛人,秦時為沛縣的獄吏椽,是劉邦早年的狐朋狗友之一。劉邦起義後,成為劉邦手下的主要將領。後來趙王張耳去世,他接任張耳之職擔任韓信的副手。與韓信一起平定了齊地。高祖功臣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蕭何,武將功臣中則居第一。劉邦稱帝后,封庶長子劉肥為齊王,曹參出任齊相。任內,他用道家之言,使齊國大治。在“病榻問相”中被劉邦視為蕭何的接班人。蕭何去世,他接任相國,並在任內沿襲蕭何的制度不予更改,留下了“蕭規曹隨”的典故。曹參與蕭何一樣,都是漢初名相。

4、周勃:沛人,劉邦早年的狐朋狗友之一,年輕時當過吹鼓手。劉邦起義後成為劉邦手下的主要將領。漢高祖功臣中排名第三。“病榻問相”中被劉邦視為太尉的最佳人選。劉邦去世後出任太尉,但是實權為呂后剝奪。呂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周勃聯手陳平,與劉章等發動政變,一舉滅掉了呂氏外戚集團。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出任左丞相(正職),不久因不稱職罷去右丞相,右丞相陳平獨任丞相。陳平去世後,周勃再次出任丞相,但不久罷職,並歸國就封。曾因為買殉葬品被人誣告要謀反,一度入監。釋放後回家,不久病逝。周亞夫是他的次子。

5、樊噲:沛縣人,劉邦早年的狐朋狗友之一,從事殺狗職業。劉邦娶了呂后,樊噲則娶了呂后的妹妹呂須。劉邦起義後成為劉邦手下最主要的將領。他雖然出身屠戶,但是絕對不是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武夫。相反他不僅能征善戰,而且很具胡政治頭腦。劉邦入咸陽,貪戀秦宮中的珍寶和美女,樊噲出面制止;鴻門宴上樊噲的表演更是精彩,充分表現了他膽大心細、有勇有謀的一面。在漢高祖功臣中,名列第四。

6、灌嬰:早年是一個布販子。劉邦起義後成為其主要將領。當劉邦組建騎兵時,他出任這支部隊的總指揮。垓下之戰後,項羽倉皇逃跑,灌嬰率騎兵追擊,並在烏江包圍了項羽,最後斬殺了項羽。劉邦稱帝后,一直以列侯身份擔任要職。高後八年,齊哀王劉襄率軍西進要誅殺諸呂,呂氏外戚沒有人出任迎擊齊軍的將領,於是讓灌嬰率領漢軍迎擊齊軍。灌嬰率領漢軍進駐滎陽就停止了前進,並與齊軍聯合,準備進軍長安掃平呂氏外戚。周勃、陳平政變成功,他命令齊軍回國。漢文帝即位後,他出任太尉。周勃二次罷相,他接任丞相。匈奴入侵,他以丞相身份迎擊匈奴。不久濟北王劉興居造反,灌嬰回師平定了叛亂。不久灌嬰去世,北平侯張蒼接任丞相。

7、英布:(?—公元前196年),秦末漢初名將。漢族,六縣(今安徽六安)人,因受秦律被黥,又稱黥布。初屬項羽,為霸王帳下五大將之一,被封為九江王,後叛楚歸漢,被封為淮南王。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英布作戰的主要表現在與秦軍的戰鬥中。

8、彭越:(?-前196年),漢族, 昌邑人(今山東鉅野縣),字仲,楚漢戰爭時漢軍著名將領,西漢開國功臣,拜魏相國,又被封為梁王。與韓信、英布並稱漢初三大名將。

彭越被譽為是世界戰爭史上第一個正規使用游擊戰戰術的軍事家,可是說是游擊戰的始祖。在楚漢戰爭中,正是由於他在楚軍的後方開展游擊戰,打擊楚國的補給,用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的戰術,使項羽兩面作戰疲於應付,楚軍的糧食裝備得不到補給,也給了前線漢軍不被項羽殲滅的機會。正是在劉邦的正面防禦,韓信的千里包抄,和彭越後方游擊戰的基礎上,才在最後的垓下之戰中有機會殲滅項羽麾下疲憊的部隊,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9、夏侯嬰(?-公元前172年),即汝陰文侯,又稱滕公,泗水郡沛縣人(今江蘇沛縣)人。[1]

西漢開國功臣之一。他與劉邦是少時的朋友,跟隨劉邦起義,立下戰功,後封為汝陰侯(封地在今安徽省阜陽市。1977年出土的西漢汝陰侯墓是第二代汝陰侯夏侯灶的墓葬,可證其封地所在)。

四、西漢

1、李 廣:(?—前119),享年約60多歲,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人,中國西漢名將。李廣的祖先是秦朝將軍李信。李廣接受世傳弓法,射得一手好箭。李廣身材高大,臂長如猿,有善射天賦,他的子孫和他人跟李廣學射箭,但都不及李廣。

李廣一生皆在邊關戍敵,與匈奴七十餘戰,以驍勇善射、智謀超群著稱,匈奴聞其名則遠而避之,不敢與其相戰,堪稱不戰而屈人之兵。李廣治兵寬緩不苛,與士卒同甘共苦,深受邊關軍民的愛戴,在歷代的邊疆士兵中都有著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氣天下無雙”的將軍。唐朝時期,有不少詩句用以歌頌李廣,如王昌齡《出塞》,盧綸《塞下曲》,高適《燕歌行並序》等。王昌齡詩云:“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然而李廣真正殺敵並不多,故此沒有能夠裂土封侯。

2、衛 青:(?~公元前106年),漢族。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106年(西漢武帝元封五年)。他能征慣戰,是漢武帝時期抗擊匈奴的主要將領,霍去病的舅舅,二者並稱“帝國雙璧”。為漢朝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將領,也是中國歷史上為人熟知的常勝將軍,與匈奴作戰,屢立戰功,但從不結黨干預政事。衛青開啟了漢對匈戰爭的新篇章,七戰七捷,無一敗績,為歷代兵家所敬仰。

3、霍去病:(公元前 140—前 117年)享年23歲。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西南)人。中國西漢武帝時期名將,漢族,傑出的軍事家。好騎射,善於長途奔襲。經典之戰:決戰漠北。

霍去病一生曾四次領兵出塞攻打匈奴,共殲敵11萬多人。他平時少言寡語,戰場上卻勇猛無比。他是一位軍事天才,漢武帝常常勸他學習孫吳兵法,他卻說:“為將須隨時運謀,何必定拘古法呢?”他是憑藉戰場上的直覺指揮戰鬥的,隨機應變,閃電式行動,使他百戰百勝,成為名揚後世的一代名將。

趙充國、 陳湯

五、東漢

東漢時期10人:耿弇、吳漢、馮異、岑彭、姚期、馬武、張奐、臧宮、賈復、皇甫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