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陕北三女汉杨凌战“疫”记


杨陵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健康教育中心、妇幼保健站)现有干部职工32人。记者发现,在这支队伍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她们在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用敢于担当,默默奉献的精神,一路呵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90后李涛:擦干眼泪,舍小家为大家

90后的女孩李涛,毕业于陕西中医大学,2015年进入杨陵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健康教育中心)工作。

陕北三女汉杨凌战“疫”记

今年腊月29日,李涛乘坐火车正兴冲冲地赶往老家榆林子洲县的路上,突然接到单位领导白小侠的急切电话——--因疫情防控的需要尽量立刻返回杨凌……

接完电话的李涛顿时伤心的哭了。用李涛的话说,倒不是她不愿返回杨凌,而是从小到大,她一直和家人一起过年,而今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她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无法回到近在咫尺的家……

伤心归伤心,但李涛很快擦干眼泪,在火车上拿起手机当即就网购了当晚12:46返回杨凌的车票,随后从绥德下车,在姐姐家里吃了一顿好久没品尝到的陕北饭,再给母亲电话里说明原因,经过暂短地歇息后就匆匆又踏上火车,第二天早上7:30,也就是大年三十到了杨凌。

到岗后的李涛先和同志们一起制作各种健康教育宣传片,紧接着被抽调至疾控中心从事流行病调查工作至今,有时即便是很晚接到上级要求流调的电话,但她依然无怨无悔的和同事们一起忙到深夜。

谈起工作的感受,连续战斗一个月的李涛说,面对疫情的压力,我们必须做到全面细致,所以加班都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等疫情过去,她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家看看她最想念的家人!

刘媛媛:往返千里,牵动两家人大接力

同样是90后的刘媛媛,年前本已经和爱人以及1岁的孩子一起回到了榆林定边县,正打算和一家人美美的过上一个幸福年,但是没想到刘媛媛单位的工作群里通知说国家出现了疫情状况,希望在外的同志能够尽量返回!看着这样的留言通知,刘媛媛呆呆的想了10来分钟……

陕北三女汉杨凌战“疫”记


“面对国家有难,自己本身又是学医的,此时不回,难以心安!”想到这些,刘媛媛依然决定立刻返回,并且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爱人李潇飞,李潇飞二话没说表示坚决同意,立即启程。

话语间,厨房里母亲烹制的特色定边羊肉已经散发着阵阵诱人的清香,而这正是媛媛想了很久的美味!可是为了不让母亲难过,刘媛媛试探性走到厨房将这一切告诉给了母亲。刚开始母亲还以为她在开玩笑,然而当刘媛媛再次认真的给母亲说了之后,没想到母亲刷地一下伤心地哭着说,她准备了好多好吃的,都还没来得及做给我们吃呢,现在说走就走,硬是要我们吃了这顿自己亲手做的饭再走……

看到女儿态度这么坚定,刘媛媛的父亲强忍着因手臂意外受伤,钢卡还没有拆除的疼痛,亲自驾车2小时,将他们一家三口即刻送到银川机场,等飞机在咸阳落地时已是晚上11点多。

陕北三女汉杨凌战“疫”记

而早已在机场等候多时的公公和婆婆也不顾夜晚寒风凌冽和辛劳,将他们一家接回到了杨凌。就这样,通过两家人的爱心接力,为刘媛媛参与抗击疫情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由于进入疾控中心工作的特殊性,快一个月来,刘媛媛没有见到自己的孩子,谈起疫情结束后最想做什么?她说,除了想好好休息以外,还想在家好好陪陪孩子,因为她最后一次见到孩子的时候,孩子刚学会站一两秒,现在都可以走几步了……

白小侠:争做权威宣传的科普先锋

说起杨陵区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健康服务中心)的主任白小侠,今年在杨陵工作已有23个年头,党龄也有21年。

陕北三女汉杨凌战“疫”记

说她是陕北人,其实她是一位嫁到陕北的“杨凌人”。这些年来,在许多杨陵干部的眼里,70后的白小侠是一位做事果断,思路清晰的女干部。

年前的腊月28日,白小侠和家人回到了榆林市靖边县,没想到第二天早晨醒来她就接到要求返程的疫情防控指令,随后她只身一人,义无反顾的踏上火车于当晚就返回到了杨凌!

面对疫情,既需要冲锋一线的“战士”,更需要默默支撑的坚强后盾。疫情刚刚开始时,针对人们思想认识严重缺乏,时间紧,任务又艰巨的情况,白小侠快速反映,立即部署并制定出防疫工作方案。同时,她紧紧围绕疫情发展,持续关注公众心理变化和需求,在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及时在本单位组成疫情防控专班,带领同志们一起“投其所好”地进行着形式多样的防控健康教育知识对外宣传。

为保障疫情知识在宣传过程中的权威性,白小侠及时组织职工学习国家权威网站发布的信息,及时开通杨陵健康教育公众号适时开展技术指导;同时精心组织和印制一批杨陵区新冠肺炎宣传海报、口袋书等,及时分组深入到各单位及镇村进行宣传讲解。针对孕产妇和0—6岁的儿童,该中心及时开通24小时健康知识咨询热线和儿童防护示意图。

陕北三女汉杨凌战“疫”记

中心职工崔锋利、王丽等人还通过轻松活泼、寓教于乐的方式,自编自演小品和轻松易学的顺口溜以及快板等,通过抖音和新媒体源源不断的宣传抗击新冠肺炎健康知识。

如今,该中心采用线上、线下组合宣传方式,不仅使疫情防控知识在大街小巷广泛传播,而且更多群众乐于接受,促使健康宣教入耳更入心。

“工作中同志们干到几点,白小侠主任同样和大伙干到几点,有时为了确保印刷的宣传册子不出错,一盯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忘记了吃饭,真是‘皮实’的很!”这是该中心职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然而在全面恢复市场秩序之际,杨陵区健康教育中心“宣传小分队”的战士们主动作为,持续开展进机关、进企业以及小区等上门宣讲活动,现场科普“七步洗手法”、“正确佩戴口罩”及“消毒液的配比方法”等防疫知识,为全区有序复工复产持续保驾护航。(陕西农村报 记者 王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