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 原創」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 原創」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評述】學指的是讀書。習,指的是反覆的練習。朋,志同道合的意思。慍,是怒。君子,君子放在古代是賢達,在如今應該是事業有成,名聲很好的人。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通過不斷得讀書和反覆的學習,使得自己對道的理解與運用越來越熟練(不懂到懂,知識到智慧),這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記得讀書的時候,碰到數學難題,反覆的計算,總是解答不出來,但是當解答出來的時候,那一刻的心情是欣喜若狂。而這種心情,放在研究哲學的叫做頓悟,而頓悟所帶來的快樂不為外人道也。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通過學習,人就會有本事;有本事,就會有名聲;有名聲,就會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而能與遠道而來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坐而論道,交流各自的心得,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這難道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君子放在古代是賢達的意思,在如今應該是事業有成,名聲很好的人。所以作為一個追求成功的人,怎麼能去做因別人不瞭解而生氣的事?怎麼能去做因別人褒貶譭譽就改變自己理想?李敖大師說過一句話:我尋找快樂都沒時間呢!哪有時間痛苦。所以人想成功,就要專注自己的事業。不要去做跟事業不相關的事。這就好比我們的父母,一心只為自己的子女,哪裡有心情考慮自己是不是失去了什麼?

「 原創」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網絡圖片


  •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評述】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是良知表德,也就是良知。


學習為了什麼?

工作為了什麼?

生活為了什麼?

為了自己,為了父母妻兒,為了親朋好友,為了自己所關心的人,為了這個國家,為了……這些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朋友們!這就是我們活著的目的與理想!這就我們內心深處的根本,是我們的道,我們的追求。正因為這個追求,我們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也正因為我們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才實現了這個追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人有了這個追求,這個根本,誰還敢去做壞事?去做違法的事呢?因為大家都知道,如果做了壞事,做了違反的事情,不僅自己內心不安,還要被法律制裁,被人瞧不起。這樣的話,如何能讓自己的家人過的更好?更有尊嚴呢?所以有子才會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這就是儒家“人性本善”立論的來源。

然而人心雖然本善,但人與人之間的能力還是有差別的。有的人可以治國平天下,有的人只能修身齊家。不過,不管怎樣任何人做人做事都是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如果連身邊的事情都做不好,還談什麼治國平天下?所以有追求、有理想的踏踏實實做好自己腳下的事情就可以了。 “達者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這也是為什麼“孝弟也者”為“仁之本”的原因所在。

「 原創」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今日頭條素材庫


  •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評述】


巧言令色指的是:違背道義,阿諛奉承,曲意逢迎,佛口蛇心,口蜜腹劍的意思。而仁在古代指的是像孔子、漢武帝、李世民、岳飛這樣的人。放在當今來說叫做做大事業的人,比一般的成功更大,能夠影響天下的人。

這句話的意思:企圖用阿諛奉承,口蜜腹劍,來取得成功的人,幾乎是不可能成功!

這句話的是非不用懷疑,絕對是對的。

就說企業吧,一個本身產品有問題,不斷的用廣告說自己是最好的產品,你買第一次,還會買第二次?買了第二次,你還敢買第三次?消費者都不買了,那企業如何做大做強?

打鐵還需自身硬!投機取巧不可取。

所以想成功:少說漂亮話,多做漂亮事。

如果企業領導者真的能按本心做事,關愛員工,關愛消費者,關愛自己所愛的人……無微不至的,從其薪資、生活、工作時間、產品、價格……我想作為消費者或者員工沒有不愛這樣的企業。而企業有了這些愛,做強做大是可期的!

企業如此,國家、個人更是如此。

「 原創」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網絡圖片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評述】


當有一個富翁說:“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如我先掙它1個億。”

作為老百姓的我,我不禁要問:我的人生註定是要失敗了嗎?

後來我也想清楚了,這一個億並不是我的目標。

我的目標只是:家庭和和睦睦,家人健健康康。

所以,對我來說,我的成功不需要一個億。

自這之後,我對自己說:我是否取得成功?只有我自己知道。

所以我想對任何人說:請別用你的成功標準來判斷我!謝謝!

“三省吾身”指的是我做的對與錯,成與敗,只有我自己最清楚,也只有我自己最有發言權。“忠”指的是盡心盡力的意思。“信”是誠信,言而有信的意思。“傳”是教學的意思。“習”是不斷學習、實踐、研究的意思。

至於整個句子的字面意思,我想大家都懂得,就不做解釋了。在進入所要談的話題之前,先問個大家一個問題:如何看待紅軍長征的勝、敗?

先從國民黨的角度來看,我想大部分人都會認為紅軍是失敗的。

但是從共產黨的角度來看,紅軍是勝利的。因為長征使紅軍活了下來。

那到底是勝是敗?

從戰爭學的角度來說:戰爭只是為了存亡,也就是說“活著就是勝利”。孫子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從歷史的結果來看:最後共產黨的確勝了。

基於以上的觀點來看,我的結論是:事情是對是錯,是成是敗,真的只有自己最清楚,外人給的標準不能作為結論。

看到這裡,也就不難明白曾子“三省吾身”的話外之意就是: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成功與失敗?因為只有我自己清楚是否問心無愧,是否盡力,是否違反道義,是否誠實……

其實,不但人與人之間的成敗標準不同,不同的事情的成敗標準也是不相同的。就如父子之間講孝,而不能講悌;兄弟講究悌,不能講孝。因為孝帶有敬意、尊敬的意思,帶有長輩與晚輩兩個不同的身份的意思。而悌講的是同輩之間,是平等的,可以自由交流的。所以父子用哥倆好來處理,你覺得你父親會不會生氣?父親生氣了,就是不孝,那事情也就是敗了。如果兄弟之間,你變成尊敬,你覺得兄弟感情是不是顯得很生分,不親切。生分、不親切,這也是失敗。所以說,對於不同的事物,判斷成功、失敗標準的標準是不能相同的。

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就是針對不同事物提出來的。讀到這“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的言外之意也就不難理解了。“忠”、“信”、“習”就是判斷不同事物成敗的標準。

再把曾子整句話合起來解釋就是:我是否盡心盡力?我是否講誠信?我是否對把最好的學術、理論教給學生?這一切只有我自己知道。因為我知道,所以我知道我的人生是否充實?是否成功?是否問心無愧?

不管怎麼說,確立屬於自己的標準,這一點真的很重要。因為標準可以變成理想,變成方向,變成道路,變成原則、變成精神信仰……進而產生方法,產生辦法,產生路線、產生規矩……。

再拿紅軍長征例子來說。如果懂得戰爭的核心本質是:存亡。

作為長征領導人就不難想出“戰略轉移”這個方法。因為活著就是戰爭的目標,而繼續留在江西必死無疑。所以不難產生“戰略轉移”這一偉大構想。而有了“戰略轉移”這一偉大的構想,就不難想出更具體的落實的辦法。

不過,話說回來,“戰略轉移”這四個字看似簡單,其實也不是簡單。因為要做出這個判斷,如果不諳兵法“存亡”就是“活著”的真意,是很難想出“戰略轉移”這一方法的。而沒有了這一方法,就更別提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這些具體的事情了。

所以,朋友們!真的要好好想想自己的標準了!

因為有了標準,我們才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才會有詩與遠方,而不是苟且的活著!

不過,不管多少目標、標準,說起來只有一個標準——就是“良知”。我想大部分的人的人生都只是:

為了自己,為了父母妻兒,為了親朋好友,為了自己所關心的人,為了這個國家,為了……這些人你愛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王陽明說過:“千事萬事只是良知這一事”。

良知這一事,讓我明白了父母的愛,所以我要孝順父母;良知這一事,讓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貴,所以讓我明白了,戰爭只是為了活著,能好好活著,最好不要輕啟戰端;良知這一事,讓我明白了消費者需要好的產品,所以我營銷的方法就是保質保量;良知這一事……

「 原創」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今日頭條素材庫


  •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評述】道,導也,治理的意思。


因為我愛你,

所以我會在你生日的那一天,

送上一束美麗的鮮花。

因為我愛你,

所以我會在情人節的那一天,

送上一朵美麗的玫瑰花。

你知道嗎?

我知道。

我知道,

在我生日那一天,

會收到你送的鮮花。

我知道,

在情人節的那一天,

會收到你送的玫瑰花。

我更知道,

愛情與鮮花,

沒有愛,

不會送鮮花。

我更知道,

鮮花與愛情,

沒有鮮花,

愛情也就是說說而已。

品嚐,品嚐這一段話的意思,再看看孔子這句話: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道,通導,治理的意思。千乘之國,指的時諸侯國。敬事,指的是盡心盡力、踏實做事的意思。使民以時的意思,不要在農忙時,徵調農民。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看懂,但是看懂意思,不代表懂得這句話所蘊涵的真意。作為讀者的我們,看懂真意並不是我們的需求,我們需要的是知識,是智慧。

還是先說說鮮花與愛情。試問一個說很愛你的人,從來沒有具體行動,比如沒有鮮花,沒有關心,你覺得他真的愛你嗎?再比如在情人節那天,送你的不是玫瑰花,而是菊花,你覺得是愛嗎?

我想大部分的人會說不愛。

可見,愛你不是說說就可以的,是要有行動的,確切地說是要有正確行動的。

愛情與鮮花的道理弄明白了,對於孔子這句的意思也就不難明白了。

大家想想看一個國家要穩定、要富強最重要的是什麼?

當然是要愛民如子的好官了。大家都知道治理國家最重要的就是官員要愛戴自己的百姓。遵照這一準則,國家才能穩定、富強。

當然有愛民之心是不夠的,還要做正確的事。有一句俗語“好心辦壞事”,但對我來說,辦壞了就是壞心。試問要取得百姓信任,卻不“敬事”,能否?試問說愛惜百姓,卻不“節用”,能否?試問體惜百姓,卻不“使民以時”,能否?這好比孝順的人,在父母冷時,不買暖和的衣服給父母,卻買了單薄的襯衫給父母,這可以嗎?這叫做孝順嗎?

到這裡,“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的真意也就不難體悟了。

孔子這句話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換成現在話來說,就是我們做人做事:一要看目的,二要看行動,三要看目的與方法是否相符。符合了就意味著事情可做,不符合就意味著不要做。這就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真意卻需要我們好好體悟。最終是變成我們的知識,還是智慧,就看我們的體悟程度。心即理,也就是心物一體。對於這個心即理,其實很容易理解,就好比在炎熱的夏天,關心一個人,是送貂皮大衣,還是送空調。關心人與所要做的事情,是要匹配的。不匹配做了再努力,也是徒勞的。所以在做事情之前,必須進行可行性驗證,這樣自己所做的事情,才能成功。關心一個是如此,對於一個國家更是如此。所以孔子才會說:“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 原創」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今日頭條素材庫

  •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評述】

與父母在一起,不僅不盡孝,還去做其他事情,父母會覺得你做的很好?

與兄弟、朋友在一起時,不僅講兄弟情,還不斷的吹噓自己的風光史, 兄弟會覺得你做的很好?

答應別人的事情,卻不做,別人會覺得你做的很好?

一個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卻不幫助人,你會覺得這個人做的對?

一個領導人,心心念唸的只有自己的小九九,你會覺得這個領導做得對?

一個漠視身邊人和事的讀書人,你會覺得他做的很對?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答案出來了,也就不難明白孔子下面的這句話:

「 原創」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網絡圖片


  •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意思。

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的意思是:什麼樣的場合,什麼樣的身份、什麼樣的地位,就要做什麼樣的事情。如“入則孝”,如“謹而信”,如“泛愛眾,而親仁”。

至於“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管怎麼樣,都要以良知為重,都要以人為重,都要以道義為重。為什麼會這麼說?王陽明說過:“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可見“仁、義、禮、智、信”講的只是人的良知。

看到這裡,也就懂得了,要讓自己做對事情,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思考:

一、行動方案有沒有符合人的良知、良心、道義。

道義真的很重,違反了這個,就意味著毀滅。就好比企業長期賣有毒食品,過期食品給消費者,你覺得這種企業能夠做強做大?能基業長青?

二、行動方案是否符合自己身份、地位、場合。

在符合道義的情況下,具體實踐過程中,明白自己的身份,所在的場合和自己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就好比一個小企業,想推銷的產品,在國內所有得電視臺投放廣告,你覺得這樣企業能做強做大?

大家想想看“孝、弟、信、愛眾、親仁”

人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人到底是善是惡?其實人說善也可以,說惡也可以,只是從哪個角度來說。就如“惻隱之心”,人動了惻隱之心,是這個人所做的本能反應,所以後續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這個人樂於做的,是這個人的私心。因為假如不做,這個人就會不安,因為違反了自己的本能。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人的這種本能,做了惻隱之心,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這又有利於他人,這樣看起來,好像是公心。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國古代哲學家,不從是公心、私心來看待這個問題,而是把這種人的本能直接當作善來看,把違反這種本能當作“惡”。所以中國所說的善惡,不是從私心、公心來論,而是從人本人到底是是什麼來看。

瞭解了人的本能,就明白了人到底該做什麼?需要什麼?這樣也就明白了“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真諦。

「 原創」傳習錄學堂:對話——孔子、王陽明

  •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評述】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人才很重要,但要如何分辨人才?

用學歷分辨人才?

用功績分辨人才?

用資歷分辨人才?

用知名度分辨人才?

用容貌分辨人才?

……

這一些分辨人才的方法,總是欠缺了一些?

既然,這些方法辨別不了人才,那就不妨學學古人,看看孔子是怎麼辨別人才的?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這句話,雖然不是孔子說的,但是能放入《論語》,代表著孔子的觀點。

“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段話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先不做解釋。先重點說說“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這句話。

第一個“學”指的是學習的意思。第二“學”現在大部分人還是把他翻譯成學習,我認為不妥當。因為我認為把第二“學”翻譯成智慧、能力更好、更準確。舉個例子來說:明朝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在當皇帝之前,沒有讀過書。

那我們是這麼說朱元璋好:朱元璋這個人愛民如子,又有謀略,雖然沒有讀書,但是他是一個讀書人。

還是這麼說朱元璋好:朱元璋這個人愛民如子,又有謀略,雖然沒有讀書,但是是一個有能力的人。

答案顯然是第二個。

再來說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段話。 “事父母”指的是目的,孝順、孝心的意思。“竭其力”指的是行動盡心盡力的意思。有孝心,又有正確的行動,那這個肯定是孝順的人。在古代說人家孝順,指的是德業有成,是個人才的意思。至於“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都是如此,就不做解釋了。

弄清楚了整段話的基本意思,整體意思也就出來。這段話意思就是:

辨別一個人有沒有能力,有沒有智慧,看的只是這個人懂不懂理論,懂不懂“知行合一”。

說白一點就是,分辨一個人是不是人才,就看這三個方面:一看他目的的正確性;二看他行動的正確性;三看行動與目的是否吻合。

用王陽明的話來說,一個人是不是人才,就看他有沒有掌握:

“知行合一”這個理論武器。

有就是人才,沒有就是庸才,如此而已。

學習學的只是道。所以只要能按人自己的本能做事,就是學了。可見看待一個人、一件事情,不要看表面,只要看結果就可以了,結果是檢驗事情對錯的唯一標準,古人的蓋棺定論就是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