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從神話到歷史:神話時代 夏王朝》:神祕的遠古衆神

02《從神話到歷史:神話時代 夏王朝》:神秘的遠古眾神

上一篇我們主要梳理了本書將要論述的重點和大致的論證方法。本書題名為《從神話到歷史》,我們接下來就從神話故事入手,抽絲剝繭,希望能尋找到些許破解謎題的線索。

相信每個中國人都聽過盤古開天地的傳說,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還如同一隻巨蛋,一片黑暗混沌。盤古就在這之中,一天天的長大。有一天,盤古拿著一把巨斧向黑暗深處砍去,雖然我們不知道這把斧子是從哪裡得來的,天地就這樣分開了。

清輕為天,濁重生地。盤古擔心天地再次合併,於是頂天立地,矗立天地之間。盤古死後,他的身體化為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世界也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按照神話的描述,盤古是第一位神,是開天闢地的神,但是最早記載這則故事的書,是三國時代吳國徐整寫的《三五曆紀》,徐整在這本書中還蒐集了很多當時流傳於南方少數民族之間的神話。

太史公的《史記》開篇是《五帝本紀》,沒有提到過盤古大神,也沒有記載

三皇(伏羲、女媧、神農)的傳說。要知道太史公當時編纂《史記》時,採取的材料都是他認為確鑿可信的,沒有采用不確實的傳說。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至少在西漢時,社會中還沒有廣泛流傳三皇傳說

後世所傳《史記》中的《三皇本紀》,乃是唐代司馬貞續寫,司馬貞也自稱為“小司馬公”,這篇《三皇本紀》可能是司馬貞根據當時所流傳的傳說進行了整理,而且現今所出版的《史記》,也沒有收錄這篇《三皇本紀》。

伏羲、女媧初期是作為兩位單獨存在的神出現的,而後一變為兄妹,再變為夫妻。從目前發現的漢代畫像石我們可以看出,伏羲和女媧同時出現於西漢中期的壁畫,蛇身人首的伏羲女媧相互交纏的畫像最早出現於西漢末期至東漢時期

這些證據表明,至少是在漢朝的時候甚至更早,那時候的人們就已經對自己的祖先和天地萬物起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姒氏。契為商,姓子氏。棄為周,姓姬氏。

據司馬遷的調查考證,五帝自黃帝至舜皆為姬姓,夏禹姒姓,商湯子姓,周文姬姓,先秦始祖有著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更有可能顯示出司馬遷將周王朝作為正統的意圖。

據史記記載,五帝的活動多在黃河中游至渭河流域一帶。與此同時,在黃河中下游一帶,存在著以蚩尤為首的九黎族部落,在長江中游一帶存在著三苗一族。雖然司馬遷所寫史記是以黃帝一系為正統,這恰恰體現了成王敗寇的歷史因果論,否則現今我們稱自己為蚩尤子孫也未盡可知。

如今世上是否還有蚩尤、三苗等部族的傳說,沒有人聽說過吧。除了黃帝打敗蚩尤於涿鹿,夏禹放逐三苗的記載,幾乎再無任何他們的身影。任何時代都是強者的時代。

02《從神話到歷史:神話時代 夏王朝》:神秘的遠古眾神

除了這本記載先祖神靈的《史記》之外,還有一本記錄自然界各種鬼神的奇書《山海經》。《山海經》由“大荒四經”四篇、“海內經”一篇、“五藏山經”五篇、“海外四經”四篇和“海內四經”四篇五部分組成,大約於戰國至西漢初期依次編成。

《山海經》中記錄的鬼神雖多,大致分為:日月星雲神等的天神類,山河水神等的地神類,風雨雷火神等的天地神類。這些神雖多,但無法與夏和夏之前的神靈一一對應。至夏禹分九州,定九鼎,眾神形象早已遍佈中華大地。考古學家目前已從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圖像中解讀出日神、火神和朱鳥的形象。

不管是神話傳說還是上古文物,任何一個時代的東西都會或多或少地體現出當時那個社會的風俗和風貌,可以看出那個時代人們的世界觀正從自我中心出發,不斷向部落邊緣擴展。三皇五帝的傳說說明自古以來人們就是以黃河流域的炎黃部落的子孫自居,《山海經》的鬼神從側面給我們提供了當時中華大地並不是三皇五帝一統天下的證據。

不過《史記》和《山海經》只是在文字上給我們提供了資料,依然沒有任何考古文物給這些故事記錄一記實錘。我們只能寄希望於考古學的學者專家,能夠早日還原遠古眾神的歷史形象。

如果只靠文獻資料做研究,只怕會墮入虛妄之災。但如果只有文物而無文字資料印證,又只怕會太過於主觀。下一篇我將會梳理中國考古學的發展歷程,力求講清中國的考古學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