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開篇四個字「春,王正月」。
雖然只有四個字,但我們要分成五點來講。
1.首先先講講正月。
有人可能要說,正月有什麼可講的?正月不就是農曆一月,正月初一不就是春節嗎?
放到現在當然是這樣,但是放到春秋時代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相傳古代有三正的說法,三正其實就是3個正月:
- 夏代的正月叫做夏正
- 商代的正月叫做商正
- 周代的正月叫做周正
這麼多個正月其實都是曆法的問題。曆法從大面上來說有太陽曆和太陰曆之分,太陽曆就是通過太陽來觀測確定時間,比如說我們現在用的公曆就是太陽曆,太陰曆則是通過觀測月亮來確定時間,我們現在的農曆就是太陰曆。
但是宇宙要跟人類開一個大玩笑。曆法都是以天作為單位的,偏偏一年的精確時間是365天零5個小時多一點,所以任何的歷法,不管是太陽曆還是太陰曆,一年下來都會有誤差。我們現在的公曆每年是365天,所以一年就誤差了5個小時多一點,四年下來就誤差了將近一天的時間。所以公曆每隔4年就要設一個閏日,也就是2月29號,來彌補這些誤差。
可是這個問題放到太陰曆裡面就複雜太多了。因為太陰曆一年是360天,每年誤差了5天零5個小時,所以幾年下來就可能誤差了一個月。偏偏你補一個閏月還是有誤差,所以日積月累,日期和時間就對不上了。我們看日曆以為是在過三月,實際上已經是五月了。古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找了一天作為校驗這一年時間的定海神針,古人選擇了冬至。
原因是因為冬至最容易通過觀測來確定。冬至其實就是太陽直射地面到達一年中的最南端,對於北半球來說就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古人使用土圭來測量太陽的影子,越靠近冬至,太陽的影子就越長,影子最長的那一天就是冬至日。經過冬至之後,影子就會變短,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吃過冬至飯,一天漲一線的道理。確定了冬至,一年中的每一天也就確定了,所以古人將冬至所在的月作為一年中的第一個月。
用天干地支的地支稱呼它為子月,冬至月後的第一個月成為丑月,以此類推。冬至雖然很容易觀測到,但是以當時天文學的水平,想要預測它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夏王朝就設置了一個正月,他們把冬至月後的第二月,也就是寅月設置成正月。那麼理論上說,冬至月也就是夏立的11月,因為誤差的緣故也有可能在12月。所以每年11月的時候,夏王朝就會派專人去留意日影的長度,如果在整個11月中,日影變短了,那麼就說明本年的冬至在11月,12月就開始備年貨,正月就開始過年了。如果走完了11月,日影仍然沒有變短,就說明本年的冬至是在12月,夏王朝就會在12月後面加一個閏12月,過完閏12月之後才是正月。這在春秋中被稱為: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餘於終。意思就是說以冬至作為一年的開始,在冬至後面設置一個正月,每年到最後發現有誤差的情況,就把這些零頭歸屬在一個閏月裡面,也就是閏12月,或者13月。比如2014年閏九月,九月生日的我就過了兩個生日,只變老了一歲!
到了商代,商王朝把正月向前提了一個月。也就是以冬至月後的第一個月丑月作為正月。到了周代,周王朝又把正月向前提一個月,把冬至月也就是子月作為正月。到了秦代,再向前提一個月,把冬至月的前一個月也就是亥月作為正月。
這些王朝每當改朝換代的時候,就在正月這個問題上較真,顯得有點孩子氣,但實際上確定正月對他們來說非常非常重要。因為這代表了他們對宇宙和世界的認識,對天象的把控。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是不是能代表最先進的生產力。中國古代有個詞叫做正朔。正就是正月,也就是每一年以哪一個月來開年。朔就是每一個月以哪一天來開月。正朔實際上就是曆法的意思。當一個地方政權要歸屬中央政權的時候,就會說我遵守你的正朔。表面上看是地方政權遵守中央政權的歷法,背後實際上是地方政權承認中央政權對於天象問題的權威。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畢竟古人的天文水平有限,他們不停的向前提正月,最後的結果是經常出錯。以春秋為例,春秋裡面經常有曆法算錯的。本來以為是在過正月,實際上過得十二月。到了漢代,人們就不堪忍受曆法上的錯誤。漢初實際上是繼承了秦代以來以亥月作為正月的做法。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武帝頒佈了太初令,重新以寅月,也就是冬至月後的第二個月作為正月,這也就是今天農曆的前身。
我們拉拉渣渣講了很多關於正月的事情,想說明的就是,春秋裡面的正月並不是我們今天的正月,它是周曆的正月。所以當我們看到正月的時候,我們第一反應應該是把它減掉2個月。換算成今天的農曆的話,就是農曆的11月。
2.說完了正月,我們來說說王。
中國開始的三個王朝:夏、商、周,後世稱為三代,也稱作三王。但實際上夏、商是稱帝,只有周是稱王的。這個在視頻《帝與王》中有詳細的贅述,這裡就不再詳述了。從周代之後,秦漢以下皆稱皇帝。所以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王作為最高稱呼的朝代就是周代。所以這裡的王實際上指的是周王室,那麼春王正月就是周王室的正月,翻譯成現代話就是周曆正月。
3.說完了王,我們再來說說春。
春秋記事有一個特點,就是標註四時。他會把一年分成春夏秋冬,然後在每一段前面把季節標上。即使這個季節沒有什麼大事發生,他也會空標一個季節,春王正月,夏四月,秋七月等等,這是在同為編年史的其他史書裡面,比如《資治通鑑》就沒有這樣的情況。上次我們說到,春秋之所以是春秋,可能是因為焚書坑儒的時候燒的只剩下春秋了。這次我們可以說春秋之所以成為春秋,可能是春夏秋冬的簡稱。
當然,春秋裡面的春夏秋冬,顯得比較機械。春指的就是1-3月,夏就是4-6月,秋,指的是7-9月,冬,指的是10-12月。注意,這些時間都是周曆的,換算成今天的農曆,那麼春天其實是11月12月1月,如果以今年為例的話,再從農曆換算成公曆,實際上就是去年的12月,今年的1月、2月,在春秋這是春天明顯和我們感覺不一樣啊,我們那會兒在生活在冬天。所以說,春秋的春夏秋冬和我們感知中的春夏秋冬完全不是一回事。
今天就講到這裡啦,剩下的兩點放到下期繼續講,還是那句老話:我就這麼一說,您就那麼一聽。更多內容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一說春秋。
閱讀更多 一說春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