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战“疫”故事丨那个疫情防控不配合的大爷,后来怎么样了?

疫情防控初期,网格员登记信息频吃“闭门羹”,小区疫情防控点居民不配合,一线社区防控工作人员工作难做。然而这些不良情绪,很快被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责任担当与必胜力量所纾解,代之以温暖、信心和希望。

当登记遇上“夹生”大爷居家隔离“一波三折”

2月8日,在江宁区淳化街道桥头社区江山名座小区疫情防控点,综治办工作人员李超依规对进出小区人员进行登记及体温测量。

战“疫”故事丨那个疫情防控不配合的大爷,后来怎么样了?

李超在疫情防控点值守

一名从杭州返宁的大爷径直向小区内走去,而且大爷并没有戴口罩。李超见状连忙上去劝导大爷佩戴口罩。

“戴什么戴!我都戴了一路了憋死我了,进小区到家门口还戴什么戴!”大爷“理直气壮”地说道,并同时以口罩用完了为由拒绝佩戴口罩。

李超将自己工作的备用口罩赠给大爷,并告知大爷特殊时期佩戴口罩利人利己。大爷“勉强”收下了口罩。李超又顺势请大爷过来做好信息登记,虽不情愿但大爷也照做了。

根据要求,大爷需要居家隔离14日,大爷一听又火冒三丈:“把我关在家,我怎么买菜啊!我家里吃的用的都没有了,我怎么生活?”“放心吧大爷,您需要什么告诉我,我来代您购买送到您家中,您看这样行吗?”就这样,大爷在家开始了他的居家隔离生活。

战“疫”故事丨那个疫情防控不配合的大爷,后来怎么样了?

李超上门宣传疫情防控信息

铁汉也有“柔情”处 用心用脑来服务

李超了解到,大爷的子女住在市区,他一个人独居在江宁。独居又无法出门,这个特殊时期要想办法抚慰大爷的心。偶然间在一次与大爷电话通话时听到大爷电视里传来京剧的声音,李超便猜想大爷一定喜欢京剧艺术。

空闲时,他便在网上搜索京剧相关知识进行了解,还下载了一些经典的京剧视频,通过手机分享给大爷,更和他“畅谈”起观后感。大爷笑呵呵地说:“看你这个小伙子长得五大三粗的,做起事来心还蛮细的。”大爷的心扉自此打开,他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

战“疫”故事丨那个疫情防控不配合的大爷,后来怎么样了?

和大爷畅聊京剧艺术

曾经的“拒检”大爷化身防疫“志愿者”

14天很快就过去,大爷解除了居家隔离,他“自由”了。以前不配合的大爷,现在出门主动戴上了口罩;以前不配合的大爷,现在每每路过防控点,看到不愿意登记的业主,还帮忙上前劝说。虽没身穿红马甲,但他就是一名流动的“志愿者”。

2月15日南京突降大雪,李超和网格员在防控点位上整整忙活了一天,实在冷得够呛。次日,一碗姜汤出现了小区防控点的登记桌子上。

“这是哪来的?给谁的啊?”李超问网格员,网格员说自己也没看到,刚刚忙于登记没注意到有人过来。

李超的手机突然响起,打开微信,一条信息就像一股冬日暖流直抵他的心窝:“孩子,姜汤是我送来的,大雪天的,你们有家不能回,还在门口替我们抵挡病毒,辛苦你们了,我代表小区业主感谢你们,也感谢政府培养出你这么好的青年。天太冷,赶紧喝碗姜汤暖暖身子。”

战“疫”故事丨那个疫情防控不配合的大爷,后来怎么样了?

大爷送来的姜汤

疫情或许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遥远,但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大家心与心的距离反而更近。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我们无论来自何地、无论身处何方,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都息息相关、休戚与共。举国抗疫之时,需要每个人都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战“疫”故事丨那个疫情防控不配合的大爷,后来怎么样了?

李超和大爷合影

最后,向每一位对疫情防控工作给予支持、配合的你们道一声:“感谢。”

通讯员 雷利 南报融媒体记者 陈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