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我現在才知道,我的一切自卑和懦弱都是源於父母對我小時候的影響,現在該怎麼解脫?

翁董威


我小的時候,爸爸在供銷系統裡邊,從小我的生活裡邊從來不缺糖果、餅乾、麥乳精這些零食,當然八十年代也沒有別的東西了。九十年代初我開始上小學,父母雙雙下崗,爸爸開始做生意,那時候生活上倒是沒有降低標準,但是零花錢是沒有的。小學時很喜歡去姥姥家,因為只有姥姥姥爺或者舅舅能給兩毛或者五毛零花錢,自己才能在放學路上買個冰棍吃。後來到了初中,基本還是延續我小學的零花錢政策,基本沒有。那時候心思也活泛了,看到很多同學都在課間去買點零食或者加個餐,心裡很難受,但是爸媽總是教育不能亂花錢。正好初中三年家裡經歷了爺爺奶奶去世,爸爸生意也賠的毛包,生活更甚。爸爸的脾氣也越發不好,我記得最嚴重時在吃飯的時候爸爸筷子抬的稍高一點我都會馬上舉手擋住頭。同學之間的各種生日、聚會、春遊我基本沒有參加過,就是喜歡一個人待著,心裡也自卑到極點。

中考成績不理想,考了本省的一箇中專,好不容易離家生活了,手裡總算有點自己可以支配的錢財,性格逐漸開始開朗起來,但是相對其他同學我還是自卑過重。第一學期末時正好遇到兵役改革,我們學校作為技術類學校分到了十個士官學校的名額,我主動報名參軍了。那時候雖說覺得當兵光榮,但是大部分家長都在觀望,不想讓孩子去士官學校,只想著在學校好好學習。我是想著去士官學校就沒有亂七八糟的費用了,而且還每個月發津貼。驗兵完了後我讓舅舅來校簽字,交代好不要告訴父母,過了三天就去指揮學校報到了。

年假回家時我媽收拾我的行李才發現我的軍裝,但是他們也尊重我的選擇,沒有過多說什麼。年後離家時要給我錢,我沒有再要,從那年開始就開始了獨立經濟支配。

退伍回地方後就發現了自己的消費觀和同事們甚至女朋友都不同,同事聚餐很少參加,也不會給女朋友買太貴的禮物,總是摳的要命。後來做生意時也是膽子特小,只做比較保險的生意不敢賭,失去了很多機會,這方面魄力還不如我愛人大。

綜合我這半生經歷,小時候的家庭教育確實有問題,我也算真正窮養了,但是養成了性格內向、消費觀極度保守。我也嘗試過改變,也確實有改變,但是小時候的模子已經刻出來了,改變不太多了。現在對待我自己的子女教育很用心,絕對不能再走我的老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