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情當下酒精84輪番上陣,您的皮膚還好嗎?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勤洗手”一直是衛健委等有關機構向公眾強調且推薦的防感染方法之一,很多朋友每天按照七步洗手法認真洗手多次,結果卻發現皮膚似乎變得有點不妙。


有的人手背上逐漸冒出來不少小紅疹子,先是微痛,再是癢得不行,就像皴了似的,但手指手心卻沒事。還有人表示,原來就有手指肚脫皮的毛病,但現在情況愈發嚴重,甚至可以明顯感到裂口疼痛。


為什麼勤洗手反而會出現這種情況?


北京和睦家醫院皮膚科主任袁姍介紹,出現這種症狀,多數是頻繁洗手後造成皮脂膜破壞,因而誘發的慢性刺激性皮炎,也有極少部分人是對某洗手液過敏而引發的過敏性接觸性皮炎。


袁主任說,由於手部有可能接觸病毒、細菌等微生物,造成自身或他人感染風險增加,因此,為了預防傳染病,要反覆強調手衛生和環境消毒。


手衛生要求:在外出回家以後,工作中和他人接觸後,上廁所前後,吃飯前,觸摸自己眼鼻口前等情況下,強烈建議按照七步洗手法認真洗手,尤其是特殊工種的人群。


疫情當下酒精84輪番上陣,您的皮膚還好嗎?


然而如果洗手過於頻繁,由於洗滌劑的刺激,皮膚的防護屏障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進而傷害到皮膚,產生刺激性皮炎。


還有一些人在消毒物品時,皮膚直接接觸了強鹼、強酸等消毒劑,這些化學物質都容易刺激皮膚,產生皮炎反應。


皮膚損傷會有哪些表現?


袁主任介紹,皮膚損傷的嚴重程度和接觸刺激物的濃度和時間成正比。通常來說,對皮膚的刺激主要分為慢性刺激和急性刺激兩種。


慢性刺激因素包括肥皂、香皂、洗手液、熱水、摩擦,甚至頻繁的流動水洗手,都有可能因為使用、操作過度而刺激皮膚。急性刺激因素包括強酸、強鹼等消毒劑。


疫情當下酒精84輪番上陣,您的皮膚還好嗎?


刺激性皮炎表現為皮膚乾燥、發紅、刺痛或灼痛、瘙癢、裂隙、脫屑、甚至水腫或滲出。


如果本身就是過敏體質,那麼脆弱的皮膚在受到各種刺激後,發生皮炎的機會更是會增加,長時間持續受到刺激的話,還會使皮膚肥厚。


如何緩解皮膚受到的損傷?


如何在保證勤洗手的情況下,又把皮膚的傷害降低呢?


袁主任強調,要做到“洗手液和護手霜並存”,洗手之後的潤膚步驟非常重要。洗完手及時塗抹護手霜就可以修復皮脂膜,減少對皮膚的傷害。如果能在臨睡前做好潤膚工作,更有助於皮膚得到一整晚的滋潤。


疫情當下酒精84輪番上陣,您的皮膚還好嗎?


那麼,該如何選擇護手霜?


袁主任表示,不需要拘泥於護手霜的品牌,只要塗抹後沒有誘發過敏等不適症狀,就可以一直使用該品牌,“重點是洗手後就塗,飯前洗手後可以先不塗,等飯後洗完手再塗。”


在平時做家務勞動或做消毒處理時,還可以戴上手套(內棉外橡膠)操作,減少刺激物對手皮膚的各種傷害。


如果皮膚髮生了嚴重的皮炎表現,可以在潤膚基礎上,在炎症處塗抹激素藥膏,如丁酸氫化可的松或者糠酸莫米鬆軟膏等,每天2次可以有效幫助控制皮炎。如果情況仍不見好轉,建議需及時就診治療。


醫生介紹


疫情當下酒精84輪番上陣,您的皮膚還好嗎?

北京和睦家醫院皮膚科主任、醫療美容科負責人 袁姍


◆袁姍醫生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並獲得醫學學位和碩士學位。她在多個皮膚科附屬專業有資深的臨床經驗和學術造詣,其中包含(但不限於)皮膚病理學、激光治療、皮膚真菌學和美容學。


◆袁醫生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皮膚科開始了她的職業生涯,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任職的9年期間,袁醫生曾擔任了皮膚科醫生和真菌實驗室和美容部負責人。在加入北京和睦家醫院之前,袁醫生也曾在北醫三院上地門診部醫學美容中心擔任主治醫生。


◆袁姍醫生2009年2月加入北京和睦家醫院,擔任皮膚科醫生,現為皮膚科主任及醫療美容科負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