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同为首辅,为何霍光能废刘贺而杨廷和废不了朱厚熜?

上马击狂胡


同为首辅,霍光和杨廷和的权力地位不尽相同,可以说霍光的权力要远大于杨廷和,霍光是实质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由于门生党羽满天下甚至地位高于当时的皇帝刘贺,而杨廷和在当时只能算是名义上的第一人。这一切是由于汉朝和明朝的选才制度以及政治制度不同所造成的。

选才制度

明朝的选举制度大家都很熟悉了,是科举制度,基本上就是根据考试来选拔人才,虽说也有所谓的门生座师,乡党等等,但是在明朝前中期由于政治相对来说比较清明(当然也可能是被朱元璋杀怕了),所以说朝廷内部的结党并不没有那么紧密。

而汉朝呢,采取的是乡里察举,这个制度是什么呢?就是说乡里认为这个人有才,那么就会推举他到朝廷任职,这种选举制度就造成了一大弊端,那就是如果你想子孙后代一直做官的话那么你就得一直朝中有人,所以这个制度呢就造就了一个现象-门阀现象。基本上只要在朝中任职几年,门生故吏就会不少,更别说像霍光这样,两代人在朝廷中枢几十年的人了。

政治制度

明朝自从朱元璋杀死胡惟庸之后,宰相制度自此终结,但是由于后代子孙没有朱元璋这种劳模精神,所以又发明了内阁制度,内阁首辅成为了名义上的宰相。然而内阁首辅和宰相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杨廷和是文臣,手里缺少军权,在明朝文武大权一手在握是很难想像的,要知道整个明朝文臣和武将一向是不对付的,更何况京城的军队大部分掌握在和朱棣一起靖难的那群勋贵的后代中,这些人更不可能帮杨廷和了。

而霍光的职位是什么呢,大将军、大司马,这个职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手里有军队,而且由于上一点所说的朝廷上下都是其门生故吏,相当于选拔权和军权都在霍光手里,所以说霍光想罢免一个刚登基没有一点根基的皇帝一点难度都没有。


其实明朝相对于汉朝来说,中央集权程度加深,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避免出现霍光这样的权臣,所以说杨廷和是没有这个实力去罢免嘉靖的。


枫叶0829


俩人手中握有权限不同。

霍光是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既掌握军权,又领导中枢政务。杨廷和只是一个内阁大学士,两者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在汉武帝临终前,霍光成为了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按照汉朝制度,这个位置可以说是位极人臣,是地位最高的辅政大臣。霍光,既有相权,又有军权,后世没有人能跟他相提并论。

而海昏侯刘贺,他能短暂的当上皇帝,完全是霍光的扶持。既然霍光能立他,自然也能废了他。


因此,霍光经常被人和流放太甲的商朝大臣伊尹并提,并称伊霍。后人往往以“伊霍之事”,指称权臣摄政废立皇帝。

再说说杨廷和与嘉靖。

这对皇帝-大臣的关系,与霍光那会情况不同。


首先,杨廷和只是内阁大学士,这个位置是与司礼监、科道系统互相牵制的。换言之,杨廷和并不是真正的宰相,权力与霍光不可相比。

其次,嘉靖的皇位,本质上与杨廷和的意愿无关。这个结果,是遵循朱元璋《皇明祖训》规定的明朝家法所立的皇帝。

因此,霍光能废刘贺,但杨廷和绝无可能废黜嘉靖。


HuiNanHistory


我觉得说到底还是政治体制的不同还有两人背后所代表的势力的不同,汉朝时虽说也是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央集权制度但它是郡县封国并行,中央的影响力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十分强大。而且汉朝选官是察举制和举孝廉,教育资源被贵族所垄断所以官员基本出在几个大的家族或者小地主家中。因此形成“士族”这一政治势力,这些官员主要对自己的家族效力为维护家族利益不遗余力。霍光当时可以看做一些士族在朝廷的代言人与利益维护者,刘贺上台就削弱霍光权力,这在霍光和士族眼里都是不能容忍的。再由于士族在朝廷和地方的影响力,所以霍光能轻易的召集势力逼刘贺下台。

明朝时科举制的成熟打破了在“门阀士族”这一政治势力使老百姓的孩子也能立足朝堂握天下权柄,张居正就是例子。虽说后来诞生了“文官集团”但由于明朝是高度中央集权的王朝,前期权力全部集中于皇帝,后期是内阁。杨廷和是内阁首辅权力极大但他也并没有废皇帝的权力与势力。文官集团只是依附皇权的羽翼并不能单独与皇权对抗所以你让他们攻击攻击几个官员拉几个尚书总督下马他们还做的到。直接攻击皇帝抢夺皇权他们是不敢的,因为他们背后的势力稳定性太差,合作基础弱。谁都怕没弄好被推出去当替罪羔羊。当时明朝时思想都以程朱理学为主,忠君思想深入人心,如果杨廷和敢行废立之事必将众叛亲离,所有官员定群起而攻之让他身败名裂,所以杨廷和自己也是不敢的。


信风煇


霍光这个人真是厉害,他不仅仅和皇帝刘贺相抗衡,而且他还真的将刘贺活生生的从皇位上给拽了下来。

霍光废除刘贺

刘贺可真是一个傀儡皇帝,想当年他继位的时候都已经有着二十岁的年龄了,但是即使他二十岁了,依旧十分轻易的就被霍光从皇位上拉了下来。


当时这位皇帝才登上皇位二十七天,但是他不知道权衡之术,也不知道要龙御天下,反而最直观的事情是他拉拢旧臣,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能忍的是,他还荒淫无度,于是霍光对于这一个自己亲手扶持的皇帝十分不满,就着手将他拿下来了。


从上面,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霍光可以拉下刘贺的原因了 一个就是他继位不久,另外就是他是霍光一手扶持的。

杨廷和,朱厚熜

朱厚熜何许人也,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嘉靖皇帝。杨廷和呢?他也是大明王朝十分著名的首辅大臣之一。而朱厚熜能够当上皇帝有着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位首辅大臣。

当明武宗驾崩,于是满朝文武就在找寻新的继承人,朱厚熜作为明武宗的堂弟也在其列。而依据明朝的典制,最后朱厚熜当上了皇帝,虽然不可说与杨廷和毫无关系,但是实际上嘉靖是凭着自己的血统继位的。



还有就是嘉靖很聪明,他知道内敛,而且嘉靖也确实是一位很有能力的皇帝,于是这就给杨廷和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他可以推动朱厚熜做皇帝,但是却没有能力废了他。


是阿维啊


同是权倾朝野,霍光能废立皇帝,杨廷和为何不能?

  杨廷和和霍光,两位都是一时人杰,人中龙凤,在各自的时代里,呼风唤雨,吃得很开,但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把这两位放一起比,杨廷和只能是先退场了。

  霍光能随便立皇帝,比如刘贺,比如汉宣帝,杨廷和却不能,为什么呢?

  杨廷和是内阁首辅,是相,明朝的相权很强,这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但是嘉靖时的杨廷和,做不到一人说了算,朝里有的是他的反对派,嘉靖就从这里面去拉拢,团结为自己的力量。他能废立嘉靖?肯定不行的。面对不听话的嘉靖,他只能带着其他人一起,谏,谏,谏,嘉靖呢,不听不听不听,杨廷和也只能是不听我的我罢工,我不干了,我回家去,再不听我死给你看。结果呢,咱们都知道,“帝听之去”,随便他,爱咋咋的,要不是其他文臣给台阶,杨廷和都不下来台。嘉靖有嘉靖的办法,他拉拢了人,他还时刻撂挑子表示回家找妈去,结果大家都知道,嘉靖位子越坐越稳,杨廷和拿他没办法啊。为什么没办法?说白了,就是因为朝堂上,杨廷和他不能一人说了算,军权呢,他更是没有,所以只听是一谏到底。

  当然了,杨廷和还是相当有本事的,他镇静,沉稳,有政治家最优秀的品质,在明世宗还没有到达京城时,杨廷和揽朝政三十七天,革除武宗朝留下的各种弊政,利落而果决,朝廷内外对此一致称赞。可是,嘉靖帝不是好惹的,他敏锐地发现朝堂上的各种势力的不平衡,轻巧巧地四两拨千斤,以大礼议事件为点,把杨首辅赶回了家,后来干脆让他当了个平民百姓。

  霍光呢?他是汉武帝任命的顾命大臣,大司马大将军,是给汉昭帝准备的一套班子成员,是用来杠丞相和御史等人的,霍光一生,风风光光,汉书里有不少相关描述,比如:政事决于光;诸地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威震海内;辅幼主,政自己出;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霍光的家人,霍光的亲戚,织成了一张强有力的网,说霍光代天了摄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到了后期,只有他想不到的事情,没有他做不到的,比如说废立皇帝刘贺,轻易地就如开了一次会似的。

  刘贺是笨得很吗?他不如嘉靖聪明吗?未必,刘贺也曾经想过用丞相御史什么的,杠霍光,结果呢,相早就被霍光玩死了啊,朝堂里,霍光说了算,军队里,霍光说了也算,刘贺根本借不到什么力,怎么和人斗?刘贺到京城,估计也是有一番雄心壮志的,可是很遗憾,咱们只知道他一月干了多少多少坏事,根本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政绩。想想其实也不难理解,失败者,不就是用来给人抹黑的嘛,哪怕你不是那么的黑。刘贺被废,没引起朝野震动,就当是接了个小孩子来京城,然后他胡闹了一阵,然后霍光就把另一个皇帝汉宣帝给扶上了台。群臣们原来到霍光那议事,后来还到霍光那议事,不影响。

霍光本人还算是比较谨慎的,宣帝上位,还表示过要还政于帝,也表示要把自己的三千户封吧给侄孙霍山,继承兄长霍去病的香火,他给自己安排的墓地规格也中规中矩。只是一来汉宣帝是只小狐狸,一直在忍,另一方面霍光的家里人尤其是他妻子(非原配),实在是得意忘形小人相,最终给霍光弄了个晚节不保。霍光有知,也该感慨,娶妻当娶贤啊。

简单说几句,抛砖引玉了,期待各位朋友的关注。(网络图)


叶之秋


历史是不能类比的,看似相像的情况,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废立皇帝绝对是个风险巨大的技术活,尤其是在和平年代,几乎很难复制。

杨廷和看似跟霍光一样,是朝廷无可争议的一把手,其实两人面临的环境,和个人身份及实际权力的大小,差异太大。另外他们面对的对象,实力也不一样。

霍光与杨廷和差异,决定了两个人的路,是无法相交的平行线

杨廷和是儒家士族阶层出身,儒家思想是其精神核心,忠君像一个道德藩篱,杨廷和不可能突破这个界限。

世人只看到杨廷和所代表的士族集团与皇权的冲突,没看到这种冲突,始终没有超出忠君的范畴。明清时期,皇权逐步走向独裁,已经偏离了唐宋形成的皇权与士族共治天下的模式,而杨廷和所争取的正是士族阶层,在政权上的该有位置。这也是士族阶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诉求,是对朱元璋独裁政治的一次纠偏。

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杨廷和在正德和嘉靖担任首辅时,他关注的焦点都是在政治改革,而不是权力分配,虽然“大礼仪之争”本质上涉及权力之争。也就是说,杨廷和所追求的是,皇权统领下的共治,是对治理结构绝的关注,而不是个人凌驾于皇权之上。

杨廷和面对正德时期的混乱,常常心力憔悴,多次请辞,借着丁忧,他毅然决然地足足“逃离”朝政三年。“大礼仪之争”中,也是杨廷和主动缴械,并非穷途末路的被动结果。

这些都说明,杨廷和没有摆脱儒家忠君思想,他本质上还是在维护皇权,不可能做出废立皇帝的行为,更不可能为个人利益,让自己走向道德审判台。

霍光则不一样,他不是儒生,甚至都算不上读书人,世人对他评价是“不学无术”。霍光其实就是秦朝和汉初体制中的“吏治”代表,如果要归类,他属于法家思想。

与儒家思想忠君不一样,法家其实更忠于自己的职守,而不是操守。再形象一点比喻,霍光更像一台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只为目标服务。杨廷和像一名操作工,他融入更多的“情怀”。

基于这种差别,霍光对君主的“忠”其实只能排在第二位,甚至皇帝只是实现其目标的工具!这就是他与杨廷和的本质差别,他没有道德枷锁。

因而,杨廷和天生就没有废立皇帝的思想基因,霍光这样的权臣,恰恰是杨廷和批判的对象!

刘贺与朱厚熜差异,决定了霍光能跨过小河沟,杨廷和无法横渡大江

刘贺即位时18周岁,朱厚熜即位时只有14周岁。但显然,18岁的刘贺,不具备14岁的朱厚熜的才具和胸襟。

刘贺之所以二十七天就被废,说白了就是他自己太肤浅,对朝政局面没有半点清晰的认知。他在自己还没坐稳的情况下,就急于跟霍光争夺权力,对政治斗争一窍不通,枉为皇室子弟。

同时,刘贺也不识大局,没有认识到霍光对国家的价值,一切从个人好恶和利益出发,格局太低,眼界太窄。这种人当皇帝,恐怕是汉帝国的灾难!

请注意,这是在抛开强加在刘贺头上的,一千多条罪状基础上说的,假如其中能有几条坐实,也足以说明刘贺品行不咋地。这样一位无德无能的家伙,怎么会是霍光的对手?

朱厚熜不一样,虽然只是一个小小少年,但表现出来胸襟气度,以及出色的才能,连杨廷和都佩服。

比如,朱厚熜还没进城,他就敏锐地意识到,从哪个门进皇城,事关他的身份以及未来的地位,所以坚持要求按自己的意图办,否则宁可不即位!事实上,杨廷和哪有再换储的退路,只能接受朱厚熜的条件!

这种洞察局面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老道,哪是十四岁的少年,简直就是四十岁的老江湖!屁股还没坐上龙椅,就先给杨廷和一个下马威!

在朝政问题上,杨廷和与朱厚熜多次发生激烈冲突,但朱厚熜所表现出来的胸襟让人感佩,他不光给杨廷和以鼓励,甚至曾经公开承认错误,向杨廷和道歉。

要知道,朱厚熜也是人,也存在人性的弱点,能主动克制自己的私欲和情绪,能擦亮双眼,看到杨廷和的价值,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至少说明,朱厚熜确实具备了明君的基本条件。

后来的事实证明,朱厚熜把控时局的能力,无论哪个大臣都难以望其项背,刘贺跟他相比,差距太远太远!即便杨廷和有废立之心,他也做不到。

内朝官制和内阁制差异,注定霍光的专权和杨廷和的临时工身份

比当事人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制约。

支撑霍光专权的是内朝官制,而让杨廷和成为一把手的是内阁制。内朝官制和内阁制,表面上看有那么一点相似,其实差异很大。

内朝官制创立于汉武帝,是皇权架空三公的武器。到霍光时期,内朝的大权,完全掌握在代政的霍光手里。也就是说,内朝官制造成的结果是,霍光成了无冕之王!

内阁制始于明成祖,起初的性质跟内朝官类似,是皇权独裁的助手,到后期逐渐演变成“多相制”。也就是说,内阁其实是皇帝平衡朝政各派势力的工具,首辅也很难在内阁中做到独裁。

内朝官制,让霍光的权力有了制度性保障,内阁制,则让皇权得到了制度性保障。所以,霍光是独裁者,杨廷和只是受聘的高级打工仔,随时可以被替换。

我们看到的事实是,霍光满朝尽党羽,连老资格的张安世都得投靠在霍光门下,霍家子弟后期完全把控了朝廷要枢。而杨廷和呢?别说党羽,连他自己都如履薄冰,时时刻刻遭受政敌的排挤和打击,皇权如果支撑他,他还能说了算,一旦失去皇权的信任,分分钟倒台。

杨廷和废立皇帝?在那种环境下,先把自己站稳了更现实!

军队是豪赌一把的关键力量,霍光有条件,杨廷和连边都摸不上

政变是一件风险性很大的技术活,即使条件再成熟,依然是搏命的行为,离不开军队的支持。霍光有基本条件,杨廷和没有。

西汉的政治结构和大明不一样,大明更成熟,军政完全是两条线,首辅想介入军队,门都没有。西汉不一样,那时候的朝政有两个特点:一是家国不分,皇室事务与国政搅和在一起,二是军政不分,文官兼任将军。

以霍光为例,他的职务是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也就是说他以军界第一人身份,兼领朝政一把手!

那么霍光可以随心所欲吗?也不是,正常情况下,霍光没有调兵权,调兵权在皇帝手上。不过,霍光可以做到,把军界的大大小小将领们,都换成自家人。我们可以看到,连皇帝的贴身保安团,卫尉、中郎将、期门郎、羽林卫等,都是霍光的亲信。

这是个什么局面?皇帝的生死都控制在霍光手里了!兵符能调动谁啊?

即便这样,在废黜刘贺的时候,还是充满了凶险。刘贺太低能,被打了措手不及,没有任何准备。更关键的是,他当时就懵逼了,都没做反抗。如果他利用兵符,和自己从昌邑国带来的亲信,跟霍光对峙,而不是拱手交上玉玺,恐怕谁胜谁败还真不一定。

杨廷和呢?完完全全的文官,闹政变根本摸不到门边!

综上所说,不能简单将杨廷和与霍光类比,表明面上他们都是权臣,其实两个人的差异,决定了杨廷和不会做出与霍光相同的举动。对手的情况差异,也注定杨廷和做不到。再加上客观环境的制约,杨廷和根本不具备废立皇帝的客观条件!


寻根拜祖


虽同为一朝首辅,看似尊贵显赫荣耀,却地位权力都有天攘之别。西汉首辅权臣霍光地位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天下位极人臣,故能废天子刘贺立刘洵为汉宣帝。明朝首辅杨廷和虽出身名门,又位列首辅,却空有首辅之名却无至高之权。所以霍光有超强之权能废天子刘贺,杨廷和却无权废天子朱厚熜。


小龙女5505


根本原因在于汉与明的制度设计权力制衡方面不同,主要表现有:a,汉朝的皇权没有那么集中,皇帝的私权被世家大族限制着,国家的权力三公九卿掌握着,皇帝本人并不能为所欲为。明朝是一个没有制度的朝代,皇权高度集中,将国家权力收归皇帝本人,从此任何人都只是皇帝的代理人而根本没有其他集团可以挑战皇权。

b,当时霍光的权力是全方位的,包括军政大权独揽,而明朝的内阁只是首辅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班子,杨廷和并不握有军事大权,行废立之事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事情,对全局没有决定性的把握对掌权者是毁灭性的打击。


阳光普照的日子


霍光能废刘贺那是他能量大,大权独揽,朝廷内外都是他的人,刘贺是他一手扶上去的,能让你上台就能让你下台,而杨廷和他的能量远远不及霍光,他根本就没有实力和资格废嘉靖帝朱厚熜。


霍光那可是四大命大臣之一啊,汉武帝死后,认命了四个人做顾命大臣,霍光就是其中一个,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当时刘弗陵在位时,霍光通过手段把其他二位顾命大臣干掉了,一个病死了,只剩下霍光一个人了,这样一来霍光掌控了整个朝廷,官员几乎都是霍光的亲信,更重要的是霍光也是大将军,掌握着兵权,又有实权,再者皇太后都是霍光的亲孙女,可以说刘弗陵死后,霍光就是权力的第一人,他自己都可以做皇帝了,当然他是不能做的,只能做“站着的皇帝”,旁边坐着的才是真皇帝,霍光是“实权皇帝”。刘贺还是霍光选出来当皇帝的,本来皇位就不该轮到刘贺,只不过霍光看刘贺这个人,觉得刘贺容易控制,方便自己继续大权独揽。没想到刘贺当了皇帝后,不断任用自己的亲信排挤霍光的势力,导致霍光很不爽,你以为你是谁啊,你做皇帝还是我扶上去的,能让你上去,就能拉你下来。因此刘贺做皇帝不到一个月,霍光就让自己的亲孙女上宫太后以“天子无德”的理由废了刘贺,毕竟刘贺在不到一个月中干了几百件荒唐的事,不管真假,反正有理由废了你就是啦,刘贺就这样成了西汉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谁让刘贺愚蠢不知进退,迫不及待想要削弱霍光的实力,霍光自然有实力反击,皇太后都是我自家人,废刘贺真不难呢!



杨廷和废嘉靖帝朱厚熜那是自不量力,别说他没有这个资格和能力,一旦他有这个提议他连命都保不住,别说去废帝了,那是白日做梦。首相明朝和汉朝的权力制度不同,明朝是由皇族后宫势力,宦官势力,文官势力三个集团构成了权力的平衡,而文官集团相对弱一些。杨廷和之前内阁首辅罢了,他不是顾命大臣,再说他也不是文官集团的头头,虽说名义上他是头头,实质是他不能完全控制文官集团,这是因为内阁的特殊情况所致。本来内阁是向皇帝提供建议的机构,明朝是废除了丞相制度的,后来因为皇帝懒惰,内阁才逐渐权力增大,但是还不能大权独揽,因为六部的官员不是内阁的从属,这些六部官员和内阁成员也是有权力争斗的,谁都想把你搞下去,我当内阁大学士。武宗朱厚照死后,因为没有儿子,朱厚熜从血统还是祖制上都是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而武宗的生母张太后和杨廷和商量同意朱厚熜继位的,就这样朱厚熜继位当皇帝,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嘉靖上位后,就开始清除杨廷和的势力,就像刘贺上位后清除霍光势力一样,只不过霍光有足够实力能废刘贺,杨廷和却根本没有什么力量废朱厚熜。你杨廷和以什么理由废朱厚熜啊,朱厚熜也没干什么错事,就算干了什么错事,也轮不到你杨廷和废朱厚熜,首先张太后就不愿意了,废不废张太后有话语权,张太后反正儿子死了,哪个做皇帝无所谓,只要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就好,朱厚熜还是很尊敬张太后的,张太后有什么理由废朱厚熜呢!再说你杨廷和就为了权力就说要废帝,你那是不要命了,其他文官肯定会攻击杨廷和贪恋权力,因私废公,大家的口水都可以把杨廷和淹死,说白了新帝上位,一朝天子一朝臣,文官都想巴结皇帝,刚好你杨廷和不知死活想废帝,这就给了大家借口拉你下马,其他文官也想当首辅啊!杨廷和就算有废帝这个想法,他也说不出来,一说出来官位和命都保不住。最关键的是你杨廷和有什么资格废帝呢,废帝是皇族内部的事,你一个外人有资格插手吗,要知道掌握京城兵力的都是皇族后人,一旦你杨廷和说要废帝,马上以“谋反”的借口杀掉你,在暴力机器面前,你杨廷和算什么东西,人家霍光就不同那是手上有兵权的,枪杆子出政权那是真理。宦官集团也不喜欢文官集团,宦官集团是依附皇帝权力的,太监给你杨廷和搞动作还不容易嘛,毕竟太监也是有特务组织东厂的,找你麻烦还不容易吗?最关键的是嘉靖是皇帝,是天子,你杨廷和算哪根葱,能有什么资格废嘉靖,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代的帝皇权威不是你能随便抗衡的。杨廷和连文官集团都不能掌握,凭什么跟剩下的两大集团斗啊,就凭你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吗,那是白日做梦!因此嘉靖三年,朱厚熜只用三年就清除了杨廷和的势力,把他赶回老家。



霍光和杨廷和面对皇帝不同结果,一个废了帝,一个反被皇帝赶回老家,这是因为实力的悬殊,你有实力才能干事,没实力说什么也没用!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霍光大权独揽,包括军权皆在手中,而杨廷和相比没有霍光那样的权力;刘贺昏庸,贪图享乐,而嘉靖皇帝一上任就力革前朝他堂兄正德皇帝的弊政,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勤于政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