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明英宗復辟後為什麼殺于謙?不殺于謙會怎樣?

向天空


明英宗南宮復辟後,不久就誅殺了于謙,至於為什麼要殺于謙?

筆者認為,于謙的一些“超前思想”和行為得罪了當權者,動了當權者的“奶酪”,這些人自然留不得於謙。

就算明英宗不殺于謙,下一個皇帝也會殺,又或者死於黨派之爭。

在帝制時代,政治離不開皇帝,皇帝是國家正常運行的重要一環。

在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被俘,明朝無疑是面臨一個存亡的危機,下一步沒走好,明朝的將來就很難說了。

但是,幸好還有個于謙,站出來統領大局,運籌帷幄,運用各方的力量,終於將大明朝的主體承載下來,不至於成為下一個“靖康”。

此時,明朝的政治體制完全可以說是文重武輕,明景帝重用於謙,更是進一步讓文臣在朝政中佔了主導地位。

可是,管理國家始終是要依靠文臣,而不是武將,所以在和平時期,文重武輕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于謙作為文官集團的領軍人物,他的一些“超前思想”和行為無疑是得罪了當權者,動了皇帝、武將、宦官和其他文臣的“奶酪”。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一首《石灰吟》足以看出于謙不同當權者的高尚品質,在歷史上也是如此。

于謙是個剛正不阿,不攀附權貴,性格清孤,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有文臣,有武將,有宦官,而這些人為了自己的私慾,合夥要置於謙於死地。

同時,明英宗為了鞏固皇權,附和當權者,所以才決定誅殺了于謙。

文臣

首先,我們說下於謙得罪的文臣。于謙雖然是文臣的領軍人物,但是他的剛正不阿的性格無疑是阻礙了一些文臣的上位機會,徐有貞就是其中一位。徐有貞原名徐珵,在土木堡之變商議攻防之策時,與于謙結仇。

正統十四年(1449)十月,瓦剌準備進犯京城,徐有貞建議遷都南京,卻遭到于謙的厲聲呵斥,讓景帝誅殺主張南遷者。

最終,景帝還是決定保衛京師,而徐有貞也因這次進言而仕途不順。

後來,徐有貞想請于謙幫忙,求國子監祭酒一職,但是景帝個人認為他的人品太差,就拒絕了。可是,徐有貞以為于謙故意壓制他,因此記恨在心。

武將

而武將以石亨為主,于謙對石亨算是有知遇之恩的。在京師保衛戰中,于謙就推薦石亨為右都督,總領大軍。石亨也不負眾望,在戰中立了大功,被封為武清侯。

石亨私下為了報答于謙,或者說是想拉近與于謙的關係,拉攏于謙。於是,就向朝廷薦舉于謙的兒子于冕。

可是,以于謙的性格是不可能領情的。果然,于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上奏彈劾石亨,石亨因此也懷恨于謙。

宦官

宦官則是以曹吉祥為代表,這人也是對於謙心存嫉恨。

在土木之變後,曹吉祥在京營擔任監軍,卻在方方面面上受制於謙,于謙掌握了決策大權。而且,之前于謙曾經向景帝建議,廢除宦官監軍的制度,矛頭直指曹吉祥。

皇帝

由上文所知,于謙的行為確實是為了大明朝,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朝政之間的制衡,甚至出現了文官獨攬大權的現象,作為皇帝的明英宗是決定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的。

同時,為了附和幫助他復位成功的功臣,于謙是必須除掉的,而且於謙還是景帝時期的舊臣,忠於誰也不一定。

其次,于謙的“重國輕君”的思想,觸動了明英宗的地位,甚至可以說是危及了明朝統治者的地位。

要知道,朱元璋時代修編《孟子》一書時,就刪減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相關的章節,廢除丞相制度,讓皇帝獨攬大權,明朝可以說是封建時期君權最高的一個時代。

而於謙的“重國輕君”思想,無疑就動搖了明朝皇帝的統治地位,加上動了文臣、宦官和武將集團的“奶酪”,于謙的路走不長。

就算明英宗沒有殺他,還會有下一個人。

假如不殺于謙會怎麼樣?

歷史沒有假設!而且,觸動了多方權利的于謙,是不可能繼續當權的,總會有人把他搞下去。

假如你是皇帝,還是在明朝,你允許一個雖是清高,但是獨攬大權的臣子存在嗎?而且,不知道那天會不會成為一個被架空的皇帝?

答案是明顯的,動了當權者“奶酪”的于謙路走不長。


【小皮】


十點烏托邦


明英宗誅殺于謙,為世人所詬病。沒有于謙,或許大明朝於1449年就滅亡了;沒有于謙,瓦剌或許會再次入主中原;沒有于謙,明英宗何談復辟....然而,就這麼一位誓死保衛北平的英雄,卻被朱祁鎮所誅殺。

那麼,明英宗復辟後為何殺于謙?

1、客觀原因:內部三方(文官、武將、太監)政治勢力所決定的

  • 我們先來看下整個事件前後的時間線:

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去世,8歲的朱祁鎮繼位,由太皇太后張氏攝政,三楊輔政。

1440年,三楊之中的“楊榮”去世;

1442年,太皇太后張氏病逝;

1443年,朱祁鎮親政;

1444年,三楊之中的“楊士奇”去世;

1446年,三楊之中的“楊溥”去世;

1449年,土木堡之變,英宗被抓,代宗朱祁鈺繼位

1457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于謙被殺

  • 接著,我們再看下明朝建國到朱祁鎮在位這段時間的內部政治形式:

一、宗室藩王集團被瓦解、削弱

朱元璋稱帝后,認為天下必須由姓朱的管理,所以將自己的二十五個兒子及一個孫子封王,安排在全國各地,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宗室藩王集團”。然而,就在朱元璋去世沒多久,他的孫子朱允炆就開始清理這些叔叔們,到朱棣時期,藩王的勢力已經被瓦解的四分五裂。

二、文官集團、武將集團、太監集團相繼顯現

一方勢力的削弱,勢必會有其他勢力來填補,只有這樣,內部才能達到平衡,皇權才會更穩固。

隨著宗室勢力的不斷削弱,文官武將、太監集團逐漸登上舞臺。

武將集團的發展

1、

朱元璋稱帝初期,就開始大肆誅殺跟他一起征戰沙場的將士;

2、朱棣攻下南京,取代侄子朱允炆,又誅殺了一大批殘留的開國功臣;

3、朱祁鎮時期,四次征討雲南的麓川土司,導致大軍疲憊;

4、土木堡之變後,明朝最精銳的武將和士兵幾乎都戰死。

經過朱元璋、朱棣的不斷打壓和朱祁鎮時期的不斷征戰,導致武將集團在當時的政治勢力最低。

太監集團的發展

明朝是朱元璋和各路英雄豪傑一起刀風血雨多得的天下,所以,在明朝初期,太監集團並沒有什麼勢力,而其真正的發展,是從朱祁鎮時期寵幸王振開始的。

此時的太監集團,看似權力地位很高,但並沒有形成一個集團,只是個雛形,隨著土木堡之變的失敗,大太監王振被殺,太監集團勢力大大削弱;

文官集團的發展:

1、朱元璋重視教育,重興科舉,這也加快了文官集團的發展;

2、朱元璋廢除了“丞相”職位,建立了內閣。所謂內閣,就是幫助皇帝整理各地奏章,雖然有實權,但其權力完全依附於皇帝,此時的文官,還無法與皇權相抗衡;

3、朱棣永樂時期,內閣大學士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提高;

4、朱祁鎮繼位後,“三楊”輔政,在“三楊”的扶持下,文官集團的勢力遠遠超過武將集團和太監集團;

5、土木堡的失敗,恰恰證明了士大夫文官先前主張不戰的正確性;

6、北平保衛戰的勝利,再一次證明文官也可以捍衛國家安全;

文官地位的不斷提升,打壓了武將、太監的勢力,而於謙,就是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來的重量級人物。也可以說,于謙代表了當時整個文官集團。用“以于謙文首的文官集團”描述更為貼切。

  • 我們再來看幫助明英宗復辟的奪門之變的大致過程

奪門之變,稱南宮復辟,明朝代宗朱祁鈺在被弟弟朱祁鈺軟禁南宮八年,1457年,朱祁鈺病重,將領石亨、政客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擁戴南宮的明英宗朱祁鎮復位的政變。

在這場政變中,發起者主要有三個人:

石亨:將領,屬武官集團;

徐有貞:原名徐珵,此人其實是個文官,但跟于謙有過節,心胸狹隘,代宗朱祁鈺時期,主張南遷,一直不被朱祁鈺重用;

曹吉祥:太監集團,早期隸屬王振門下;

所以,綜上,我們能看出,奪門之變,其實就是武官集團、太監集團合起夥來,打壓文官集團的一場政變,而於謙,恰恰是文官集團的首腦。

2、以于謙文首的文官集團,嚴重影響了皇權

明英宗回到北京,迎接他的不是滿朝文武百官,也不是至高無上的皇權,而是早已登基的弟弟朱祁鈺,空蕩的南宮,哭瞎眼睛的髮妻錢氏,以及制約皇權的文官集團。

初,大臣憂國無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請皇太后立郕王。王驚謝至再。謙揚言曰:“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

從《明史》這段記載,不難看出,當時的文官,已經開始公然討論皇帝人選的問題了,可見其勢力不容小覷;

經歷了土木堡戰役的失敗,經歷了被困漠北草原的無可奈何,重新回到北京的朱祁鎮,面對早已不是自己天下的大明王朝,英宗也不再是之前那個幼稚的皇帝了。權力是把鋒利的快刀,朱祁鈺可以為權力不顧昔日兄弟手足情,朱祁鎮又怎能屈服命運,甘願一輩子困守南宮?

而此時,制約他重新奪回帝位的障礙不是弟弟朱祁鈺,而是朝中一大勢力集團——文官集團。

於是,經過一系列密謀,最終,在皇權的支持下,于謙被幹掉了。

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

于謙在朝為關多年,朱祁鎮難道不了解于謙?于謙保衛京師,保住了明朝,朱祁鎮又何嘗不知?然而,在皇權面前,于謙成了絆腳石,文官勢力的過於強大且不斷髮展,嚴重製約了皇權。

再次登上帝位的朱祁鎮,對皇權的控制慾會更強。失而復得後,會更加珍惜。所以,一切干預皇權的勢力,朱祁鎮都會處理掉,包括太監集團和武官集團。而文官集團勢力最大,要打壓,必須依靠另外兩方薄弱的力量。

所以,打壓完文官後,沒過幾年,太監集團、武官集團也相繼被打壓,自然,曹吉祥、石亨、徐有貞也沒啥好下場,帝王之術,高深莫測。

武將石亨:

1457年發動奪門之變,擁立朱祁鎮復辟,得以權傾朝野;

1459年秋,石亨受其侄子謀反和凌辱親王罪株連,停止上朝參見,削官為民,並究治石亨朋黨,悉數罷黜;

1460年,錦衣衛指揮使逯杲上奏石亨心懷叵測,圖謀不軌。朱祁鎮下詔令石亨下獄,以謀反罪處斬,並沒收其家資。二月,石亨病死獄中。

太監曹吉祥:

1457年,曹吉祥因奪門之變立下大功,其門客及家族人員封官加爵,勢力頗大;

1461年,曹吉祥以“謀反”的罪名處以磔刑。

3、主觀原因:于謙性格剛直,得罪了不少人

于謙性格剛直,滿腔熱血,報效國家。不畏權臣,為人太過於剛直,看不起那些懦怯無能的大臣、勳臣、皇親國戚,因此得罪了很多人,憎恨他的人更多。

所以,于謙被害,他的性格也佔了一小部分原因。

于謙被殺,千古冤案,然而,封建時期,皇權才是統治者的法寶,于謙的存在,威脅了皇權的實施。于謙大概也明白自己命運的走向,所以才會在獄中對急於爭辯的王文笑著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麼用處?”

那麼,不殺于謙會怎樣?

正如徐有貞對朱祁鎮所說:“不殺于謙,便是師出無名。”

奪門之變的理由,就是朱祁鈺病重,無子,皇儲無人,而當時的流言是,于謙等大臣有意立朱高熾嫡三子朱瞻墡的長子襄定王朱祁鏞為皇帝。而實際上,“迎立外藩繼位”並沒有實際行動,一切都是在嫁禍於謙。

所以,如果不殺于謙,師出無名,朱祁鈺依舊是皇帝,畢竟朱祁鈺當時的病是逐漸好轉的。而於謙手握重權,如果於謙沒有下獄,或許可能幫助朱祁鈺對抗朱祁鎮,結局是怎樣,很難說。

然而,歷史已成定局。


清蒸歷史


在南宮復辟後,英宗朱祁鎮殺于謙,除了英宗本身為了自己找一個理由外,于謙個人的性格的因素佔了很大的因素。于謙的人品太高尚了,他的品德與才智,均把其他人甩在後邊,他為官爭理不爭利,不拉幫結派。在景泰一朝,于謙得罪了太多人,包括英宗本人。

01.得罪了英宗朱祁鎮

土木之變後,于謙的一系列行為得罪了英宗。英宗殺于謙的第一個理由:他不僅擁立了郕王,而且多次拒絕了英宗南歸。當時也先以英宗為人質,為了在戰鬥中不受制於人,于謙擁立郕王朱祁鈺為帝。這既使英宗朱祁鎮丟掉了皇位,成了太上皇,也使他失去了人質的價值,南返的希望變得渺茫。

瓦剌挾持朱祁鎮至大同城下,于謙舉薦的大同守將郭登拒開城門。

正統十四年(1449)十月,于謙拒絕了也先的講和之議,又一次使朱祁鎮失去了早日返回的機會。

後來也先幾次對朱祁鎮說:如果朝廷派使者來,你早回去了。這時,朝廷大臣多次提議和瓦剌議和,把英宗接回來的,只有于謙以“社稷為重,君為輕”的理由,堅決不妥協。于謙的話,在古代就是大逆不道的話,無論哪個皇帝聽了都會懷恨在心。于謙的殺身之禍由此萌生。

朱祁鎮要殺于謙的第二個原因,于謙支持景帝朱祁鈺廢掉了英宗之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朱祁鎮遷怒於他,也是有可能的。

在朱祁鎮再次登上帝位後,于謙的命運可想而知。

02.于謙得罪了奪門之變的功臣

石亨、徐有貞、曹吉祥、張軏等人作為幫助英宗重新登上皇位的的大功臣,每個人都有置於謙死地的理由。

首先來看徐有貞(徐珵)。徐有貞和于謙結仇始於土木之變後。正統十四年(1449)十月,瓦剌進犯京城,徐珵建言遷都南京,遭到于謙的厲聲呵斥。後來徐珵很長時間無法升遷。景泰初,徐珵請于謙幫忙,求國子監祭酒一職,景帝認為徐埕人品太差,拒絕了。徐珵以為于謙壓制他,因此懷恨在心。

其次看石亨。于謙對石亨是有恩的,在北京保衛戰中,于謙薦舉其為右都督,總京營兵。在北京保衛戰中,石亨離了大功,被封為武清侯。石亨為了報答于謙,向朝廷薦舉于謙的兒子于冕,于謙不僅不領情,還彈劾石亨。石亨因此也懷恨于謙。

太監曹吉祥對於謙也是心存嫉恨的。土木之變後,曹吉祥在京營擔任監軍,受于謙節制。經營的重要決策都出自於謙,曹吉祥無疑會感到失落和怨恨。何況,于謙曾經向景帝朱祁鈺建議,廢除宦官監軍的制度。這一舉動,肯定得罪了身為監軍太監的曹吉祥。

張軏對於謙也有切齒之恨。張軏素來驕縱不法,多次遭到于謙的貶抑。如景泰元年(1450)四月,于謙彈劾張軏,“驕奢淫逸”、“鹵莽粗疏”,請皇帝重重的懲罰。

因此,即使沒有發生奪門之變,徐有貞、石亨等人都有置於謙死地之心。,何況有“奪門之變”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于謙豈能逃脫。

于謙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一心為公,他將國家利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于謙的這種品性和處世方式,出淤泥而不染,眾人都貪腐只有他一個人清廉,把自己陷於孤凌凌的境地,結果這樣一個令人唏噓的悲哀結局:當石亨、徐有貞一夥策劃擁戴朱祁鎮復辟時,竟然無人將這一情報告訴于謙,於是這些投機者從容實施著陰謀,輕易地將於謙送上了斷頭臺。


閔不克


其實明英宗剛開始殺于謙的時候,就是因為自己雖然再一次當上皇帝,但是名不正言不轉。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同時消除自己的影響,明英宗聽從了身邊的大臣的意見,本來他剛開始也不想要殺掉于謙,反而是希望能夠接好他,但是很多人說于謙是叛徒,必須要殺掉他,於是民眾殺掉他了,但是過了很久他開始後悔了,因為他是遭到了天下人的反對,給自己歷史上留下了一塊黑點。


如果明英宗不殺掉于謙的話,在於謙的幫助下,明朝會越來越好,而自己沒有什麼用,最終是導致了明朝的越來越衰弱。于謙不僅是靠著他非常強硬的氣節,更重要的是他是非常有才能的大臣,千古難得。

于謙真的是不應該死,不能夠被明英宗當成亂臣賊子而殺死,這是歷史上非常令人痛心的一幕,要是他能夠真正的活下來的話,歷史會讓明朝延續至少幾十年。

當時明英宗要和蒙古人打仗,這個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但是沒有辦法,皇帝偏要,於是于謙真的是阻止不了。沒想到皇帝被別人一下子給打敗了,而且全軍覆沒自己也被捉住了,當時蒙古人拿著皇帝想要放城門,于謙見到這樣的情況,首先就是安排了所有人正守在京城的6個大門,而最主要的大門于謙靠自己守,雖然沒有什麼厲害的士兵,但是于謙他歷史也不想像宋朝那樣,最終是擊退了蒙古人。


而蒙古人見到這樣是沒有什麼好處的,於是就把他們的皇帝明英宗放了回來,而這個時候于謙又弄了一個皇帝,是原來皇帝的弟弟,明代宗。而明英宗現在是沒有什麼用,只能夠呆在新皇帝給他安排的地方,好不容易有了機會新皇帝病死了,他重新的又一次當上了皇帝。

而於謙是擁有很大勢力的,很多人非常嫉妒于謙,其實于謙是對大明朝時忠心耿耿,尤其是熱愛這個國家。很多人就開始誣陷他,尤其是在明英宗又開始當上皇帝的時候,說于謙要讓襄王去當皇帝。明英宗總想起了以前的很多事情,最終是殺掉了于謙。



要是這個偉大大臣他沒有死的話,明朝肯定是會延續下去的,因為在他的引領下,明朝是恢復了元氣,可是他一死明朝開始慢慢的衰弱了起來,再也沒有以前那麼強大了。


汪公說


明英宗復辟後,于謙是不得不死,因為南宮復辟需要師出有名,如果不殺于謙,明英宗就是謀朝篡位,大逆不道。為什麼會這樣認為呢,下面就詳細分析。

歷史回顧

公元1457年即景泰八年,朱祁鈺病重,大有一病不起之勢,此時的大將石亨認為皇帝沒有子嗣繼承,而且傳聞大學士王文正欲立襄王之子為太子,如果擁立太上皇重登皇位,早王文正一步,自己就是大功臣,於是他決計聯合宦官曹吉祥、前府右都督張鞁,後又找到徐有貞,他們準備一起策動政變,迎回太上皇。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晚,張鞁藉口瓦剌騷擾邊境,要保護京城安全,率大隊京營兵進入皇城,而石亨則控制內城防衛,裡應外合後,石亨率部長驅直入去向南宮,成功迎回太上皇,並且簇擁著朱祁鎮直奔皇宮,朝皇帝舉行朝會的奉天門而去,將朱祁鎮扶上了奉天殿寶座後,徐有貞一眾開始山呼“萬歲”,南宮復辟成功。

于謙被殺原因

第一、南宮復辟,必須要師出有名

南宮復辟雖然成功,但如果沒有正當理由的話,那就是一場政變,事件的主角朱祁鎮就是謀朝篡位,這對英宗是不利的,百年之後後世難免指指點點。這個時候必須要有一個替罪羊來買單,而且這個人必須有一定的聲望,以堵天下悠悠眾口,在這種情況下,于謙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就在這座他曾拼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後的結局——斬決。史載:天下冤之!

第二、于謙擁戴的是景泰帝,英宗自然懷恨在心

土木堡之變以後,英宗被俘,大明面臨重新選立新君的情形,此時的英宗生母孫太后面臨選誰為新皇的難題,郕王雖年長,但其生母身份為妾,此時還有部分大臣欲擁戴朱瞻墡,孫太后一時猶豫不決,此時兵部尚書于謙力排眾議,擁戴郕王朱祁鈺為帝,是為代宗,年號景泰,代宗登基後,認為是于謙擁戴有功,對於謙委以重任,言聽計從。

英宗被俘一年後回到北京,被代宗軟禁在南宮,時時刻刻派人監視,不得隨意結交大臣,不僅行動受到限制,連基本的生活保障也得不到,因此對代宗非常不滿,因此,英宗重登帝位後,非常怨恨朱祁鈺,對於擁戴代宗即位的大臣們也自然心生不滿,于謙作為擁戴朱祁鈺的首功大臣,自然也是要嚴懲不貸的,英宗即位後,就以于謙曾經大力主張當時立他的弟弟朱祁鈺為帝,犯了“謀逆罪”為由,而將於謙關進了死牢。

結尾

于謙被殺後,天下皆閔之,明憲宗即位後,為于謙平反,恢復于謙的官職,賜祭,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號肅愍。


一切都付笑談中


這事兒要從“奪門之變說起”,當時朱祁鈺病危,唯一的兒子也早死了,要登基也得是朱祁鎮的長子朱見深當皇帝。但是這事兒石亨,曹吉祥等人不幹了,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而且本來就和于謙過不去。

再說朱祁鎮這個皇帝就是明朝最沒骨氣的一個皇帝,智商也不高,曹吉祥等人說啥就是啥。自己被俘虜後不自殺也就算了當個漢奸,還不如崇禎。自己惹得禍還是于謙替你擦屁股,守北京,輔佐朱祁鈺。

回來後不該當皇帝的他,被徐有貞一句“不殺于謙,此舉無名”,于謙就這麼倒黴了,人家于謙也不分辨,夠意思了。

抄家的時候別人都說朱祁鈺寵他,家裡肯定有好東西,可到了發現,于謙家只有朱祁鈺賜給他的蟒袍,劍器之類的,死的那天烏雲密佈,京城老少,無不傷心,連太后都傷心。

朱祁鎮乾的壞事兒多了呢,可不止這些,他竟然還給王振建廟招魂,給也先也建了。

以後去西湖的時候,大家都去看看于謙和岳飛,真民族英雄。




美妹觀歷史


這是于謙創作的《石灰吟》一詩,他也確實做到了“留清白在人間”。現在有很多人認為于謙之死是由明英宗復辟造成的,這句話不無道理。于謙本是景泰朝的重臣,當太上皇英宗復辟成功後,必然會對他進行清算。

但需要注意的是,明英宗復辟後一度不想殺掉于謙,他認為“于謙實有功”。可見,于謙的死不能僅歸咎於明英宗一人。于謙的悲劇還應該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于謙是一個剛正不阿、愛民如子的官員,註定被腐朽沒落的朝臣所不容;其次,于謙一直秉承重國輕君的思想,這無疑動搖了皇權的統治根基。

一、于謙是一個剛正不阿、愛民如子的官員,被腐朽沒落的明廷所不容

(1)于謙的剛正不阿

于謙是一位性情孤高的人,不趨炎附勢,曾經得罪了不少權貴。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同是英宗成功復辟的大功臣,這些人均要置於謙於死地。他們一心想除掉于謙完全是出於私心,皆因為于謙對他們的所作所為頗多批評。

首先說徐有貞。正統十四年,瓦剌部大舉進攻北京,當時徐有貞擔任侍講一職,他向皇帝建言遷都南京。于謙為此批評徐有貞“妄言當斬”,雖然徐有貞最終保住了腦袋,但他因此被群臣所恥笑,很長時間不能升遷。景泰年間,于謙頗受景帝的寵信,徐有貞便託人向于謙遊說,希望擔任國子監祭酒一職。于謙將徐有貞的請求告訴給了景帝,但景帝沒有答應。由於于謙曾經和徐有貞有隙,因此他沒有將結果直接告訴徐有貞。這導致徐有貞認為于謙是故意貶抑他,不讓他升遷。

石亨是最不應該對於謙落井下石的一位官員。于謙曾經對石亨有恩,于謙在正統十四年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後,就提拔石亨為右都督,令他鎮守德勝門。在於謙的正確指揮下,石亨殺敵數眾,因軍功被朝廷封為武清侯。石亨為了報答于謙的恩情,將於謙之子于冕推薦給朝廷。沒想到于謙不但不領情,還批評石亨:

“國家多事,臣子義不得顧私恩。且亨位大將,不聞舉一幽隱,拔一行伍微賤,以裨軍國,而獨薦臣子,於公議得乎?”——《明史·于謙傳》

于謙剛正不阿、不徇私情,因此得罪了這位好友。石亨的侄子石彪為人貪婪殘暴,于謙奏請出之於大同,這使得石亨對於謙更加痛恨。

明朝中後期,宦官亂政,于謙對此深惡痛絕。當時宦官曹吉祥監京營軍,但長期受到于謙的限制。于謙還向皇帝上書,奏請取消太監監軍的制度。這必然動搖了宦官們的權力,導致宦官欲除之而後快。

(民族英雄于謙)

(2)于謙的愛民如子

于謙還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官員,在底層百姓中有著崇高的地位,這也招致了群臣的嫉恨。

于謙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小就樹立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志向。于謙志存高遠,從小就顯露出與眾不同的氣質。于謙6歲入儒學攻讀四書五經,15歲考取秀才,23歲中舉,第二年接連通過會試、殿試,成為進士。

于謙做官後,用實際行動履行了幼時許下的誓言。在任職地方時,他四處體察民情,為民排憂解難。永樂二十一年,他秉公處理了湖廣官軍邀功妄殺無辜百姓的事件。宣德二年,他明斷了一件歷經多年的懸案,為很多人平反。他在巡撫河南山西期間,當地發生洪澇災害,百姓因此流離失所。于謙打開官倉賑災,還興辦藥局收治百姓,百姓稱頌他是“趙父杜母今重見,天遣恩官拯二方。”他還秉公執法、不畏權貴,切實保護了百姓的利益。當時江西寧王府官僚,藉著“和買”的名義,掠奪商人的財物。于謙知情後,迅速將其查辦。

二、于謙一直秉承重國輕君的思想,因此動搖了皇權的統治根基

(1)于謙重國輕君思想的主要內容

在明英宗被瓦剌俘獲後,明朝面臨著土崩瓦解的局面。在這種形勢下,于謙提出了重國輕君的主張,其主要內容有:

  1. 不能為了拯救明英宗而犧牲國家的利益,將明王朝的利益和明英宗的歸來相比,“社稷為重君為輕”。在這種主張下,于謙另立新君,打消了瓦剌部藉助明英宗來要挾明王朝的企圖。

  2. 輕君是指輕明英宗,而非輕景帝。當時的明英宗作為瓦剌的俘虜,已喪失了對國家的控制權,無法發揮統治者的功能。因此出於國家長遠利益的考量,于謙認為明英宗已然無用。

(2)于謙重國輕君思想的積極意義

于謙的重國輕君思想有其客觀必然性,在皇帝被敵軍所俘的境地下,另立新君不僅能穩定局勢,還能打消敵人得寸進尺的野心。重國輕君思想的積極意義有:

  1. 穩定了人心、軍心。當得知明英宗被瓦剌所俘後,朝野震動,大明王朝岌岌可危,很多人主張與瓦剌和談,甚至有人慾投降瓦剌。在這種形勢下,于謙的重國輕君思想為大明指出了另一條可行的道路,穩定了人心和軍心。

  2. 另立新君有了依據。明英宗被瓦剌俘獲後,太子朱見深只有三歲,即使登基也難以挽救大明江山,因此只能另立新君。在出徵前,明英宗已經安排其弟朱祁鈺在京中監國。因此在於謙重國輕君思想的指引下,朱祁鈺順利登上帝位。

  3. 朱祁鈺登基後,打破了瓦剌人藉助明英宗敲詐大明的企圖。當時瓦剌以明英宗為要挾,要求明朝向他們稱臣納貢,還挾持明英宗到明朝的邊地索要金幣。景帝朱祁鈺的上臺,宣告著瓦剌人的企圖已經破產。

(3)于謙重國輕君的思想動搖了明朝皇室的統治根基

雖然于謙重國輕君的思想客觀上挽救了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但這種思想無疑也會動搖封建王朝皇帝的統治根基。

在封建社會,“君為臣綱”,臣子不得挑戰君主的權威。而於謙不僅挑戰了這種權威,還提出放棄營救明英宗的主張,這無疑是大逆不道的。與統治者長期刻意培養的愚忠思想相比,這種思想有著超越時代的先進性,註定不被統治者所包容。

而明朝恰巧是一個封建專制制度登峰造極的時代。明太祖建國後,為了加強皇權統治,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取消丞相,施行皇帝獨裁。其次,設立特務機構,監視官員的行為。最後,為了進一步削弱官員的權力,大興文字獄。

于謙重國輕君的思想與這些措施相比,顯然是在唱反調,它只會削弱皇帝的權力。這種思想不要說是明英宗,換做歷史上任意一個皇帝都難以容忍。

(錦衣衛,明朝加強皇權統治的重要工具)

綜上所述:

于謙的死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明英宗復辟只是表面原因。深層次的原因是性格孤高、愛民如子的他被腐朽沒落的明朝政府所不容,而他所提出的重國輕君思想更是和明朝統治初期加強皇權統治的措施相悖。在多重因素的加持下,于謙註定沒有生存的空間。

不殺于謙會怎麼樣?其實上面已經說的很清楚,在那樣一個專制、腐朽的社會,于謙難有生存的空間。“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或許早就預見到了自己的命運,他本有反抗的機會,卻欣然受刑。這不是最好的結果,卻也不壞。于謙雖然身死,但他的潔名被後人不斷稱頌。


風雪赫連城


明英宗一輩子就幹錯了兩件事:一是錯信王振,二是冤殺于謙!單憑這兩件事,明英宗就是一個地道的昏君!話說回來了,明英宗為什麼非要殺于謙呢?我分析有以下原因:1、洩私憤!明英宗被瓦剌俘虜後,眼巴巴的等著明朝來贖身,等來的確是弟弟登基的噩耗!而提出王登基的正是于謙!後來雖然被接回宮中,但南宮的形似囚徒的生活更加深了明英宗對於謙的怨恨!明英宗把自己的落魄完全歸結到于謙的身上,殺于謙就有了動機。2、政治需要!于謙是明代宗的心腹肱骨,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明英宗不會放心明代宗的寵臣留在自己的身邊,更何況還是位置極為重要的兵部尚書!雖然于謙是忠於大明朝的,但明英宗已經不相信任何人了!帝王的猜疑是于謙被處死的主要原因!3、發動政變的徐有貞等人的慫恿!這些人嫉妒于謙的功績和威望,極力促成明英宗對於謙嚴肅處理,以使得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為掌握權力排除障礙!于謙作為他們的絆腳石,是一定要扳倒的!4、于謙個人的性格缺陷!于謙是個認死理的人,他不瞭解帝王的心思,帝王不看重他的兩袖清風,不看重他的為人操守,只看中是不是能為我所用!明英宗復辟的過程中,于謙沒有采取任何的補救措施,他太自信了!他認為他的忠心耿耿會成為他的護身符,但明英宗最恨得就是他的“忠心”!

英宗知道于謙為了大明江山的付出,沒于謙大明完蛋,但是奪門要合法化,要天下人知道他才是合法皇帝,當年只是去旅遊溜達了,景弟只是暫時攝政,可借給你你不能變成自己的,如今回來自然要找回失去的,因此去除景帝勢力需要拿于謙開刀,需要找對立教材,殺于謙那景弟的皇帝就是不合法,如不殺奪門成反叛,因此要借于謙的頭顱。

于謙之死是明朝黑暗的一面,也是明英宗一生所抹不掉的陰影!


加油站的巧遇


明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晚,武清侯石亨、右都督張軏、分掌京營太監曹吉祥、左副都御使徐有貞、太常寺卿許彬、左都御史楊善等合謀發動“奪門之變”迎立太上皇朱祁鎮復辟,朱祁鎮以孫太后的名義廢景泰帝為郕王遷居西宮。不久景泰帝就不明不白的死去,明英宗以親王禮儀葬景泰帝於北京西山諡號曰戾,後宮嬪妃唐氏被賜自盡殉葬。

英宗復辟後將景泰帝親信大學士王文兵部尚書于謙等下獄論罪,徐有貞等以迎立藩王之子“意欲”謀反為名將王文、于謙等斬於東市妻子流放邊疆。英宗復辟徐有貞等人力主殺于謙,英宗以于謙曾有大功原本不欲殺于謙,徐有貞等人以不殺于謙奪門之事便出師無名英宗才下決心處死於謙。

(奪門之變漫畫)

于謙的特殊的政治身份已經導致了他命運的悲劇,殘酷的政治鬥爭就像角鬥場敵對的雙方只有把對方徹底的撕碎才能保證自己活下去。

奪門之變後於謙被殺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于謙所處的政治地位。

奪門之變是一場不流血的政變不是皇權的正常交接,為了突顯英宗復辟的政治正確必須樹立敵對的舊當權派的反動形象。正如明成祖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發動奪取皇位的叛亂一樣,一旦成功必須把上一個當政集團定位為奸邪來提高自己的合法性和正義性。正如徐有貞對英宗所說:“不殺于謙,此舉無名。”

(于謙石刻像)

于謙雖然也曾是英宗朝的兵部侍郎但是真正發跡是擁立景泰帝朱祁鈺主持北京保衛戰,其後于謙深受景泰帝寵信重用所以于謙被視為景泰帝的心腹鐵桿支持者。《明史》記載:帝知謙深,所論奏無不從者。嘗遣使往真定、河間採野菜,直沽造乾魚,謙一言即止。用一人,必密訪謙。可見於謙受景泰帝之信任重用。所以景泰帝的內閣成員如大學士王文、陳循等人和于謙是奪門之變後掌權新貴們必須除掉的。

第二是于謙的性格和為人處世

于謙為人性格剛直為人治政認真負責,做事一絲不苟不講情面與當時和光同塵的官場習氣格格不入。《明史·于謙傳》記載:謙至官,輕騎遍歷所部,延訪父老,察時事所宜興革,即俱疏言之。一歲凡數上,小有水旱,輒上聞。于謙為官清廉正直據說兩袖清風的典故就出自於謙,《明史》記載:謙每議事京師,空橐以入,諸權貴人不能無望。

于謙為人自律對同僚下屬也是嚴格要求不講情面,為人處世只講公法不畏權貴從不講私情。史載:號令明審,雖勳臣宿將小不中律,即請旨切責。這種性格固然讓人欽佩卻難以讓人親近,尤其那些有劣跡的官吏武將更是對於謙恨之入骨。由是諸不任職者皆怨,而用弗如謙者,亦往往嫉之。比寇初退,都御史羅通即劾謙上功簿不實。諸御史以深文彈劾者屢矣,賴景帝破眾議用之,得以盡所設施。

于謙為人剛直一遇到不如意事就感嘆自己一腔熱血無無處揮灑,對待朝中大臣功臣勳貴也頗為輕視,憤者益眾。對瓦剌始終堅持主戰拒絕議和,英宗當時正在在瓦剌受苦所以對待堅持主戰的于謙也大為不快。

于謙自北京保衛戰後長期主導軍政事務改變團營,于謙提拔重用了很多有能力的將領。但是于謙治軍嚴格改革軍制,即得罪了很多既得利益的勳貴又得罪了自己力薦的軍方大佬石亨和掌營太監曹吉祥。御史、勳臣、軍隊實權派、內監都有對於謙不滿的,所以于謙雖有大功但當入獄受冤之時落井下石者多求情擔保者鮮。《明史》記載:遂溪教諭吾豫言謙罪當族,謙所薦舉諸文武大臣並應誅。部議持之而止。千戶白琦又請榜其罪,鏤板示天下,一時希旨取寵者,率以謙為口實。

(于謙之死漫畫)

第三,是于謙和奪門之變政治集團的矛盾。

首先是明英宗朱祁鎮的態度,朱祁鎮是奪門之變成功的保證。從歷史來看奪門之變雖然是由石亨曹吉祥等人發起的,但是如果沒有靈魂人物徐有貞和朱祁鎮這場政變必然以鬧劇收場。朱祁鎮對於謙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朱祁鎮也知道于謙於國的功勞但是也不能忘記某些傷害自己的舉動。

首先郕王登基於謙有勸進擁立之功,雖是權宜之計但是畢竟涉及到朱祁鎮的帝位得失。當時朱祁鎮雖然不悅但是為國家也可以原諒,但是朱祁鎮從北國歸來以後得到弟弟的長達七年的幽禁生涯。所謂愛屋及烏也可以是恨屋及烏,朱祁鎮對弟弟恨之入骨免不了對擁立弟弟的于謙產生怨念。再加上于謙始終堅持主戰不主和議使得朱祁鎮流落北國一年之久,雖然也為朱祁鎮回家做出了功勞但是朱祁鎮卻未必感激他。又始終不主和議,雖上皇實以是得還,不快也。

初,大臣憂國無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請皇太后立郕王。王驚謝至再。謙揚言曰:“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王乃受命。

大臣王直等議遣使奉迎,帝不悅曰:“朕本不欲登大位,當時見推,實出卿等。”謙從容曰:“天位已定,寧復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耳。萬一彼果懷詐,我有辭矣。”帝顧而改容曰:“從汝,從汝。”——《明史·于謙傳》

徐有貞在土木之變時力主南遷而被于謙訓斥,事後主持北京保衛戰的于謙名揚天下。而力主南遷的徐有貞則成為天下的笑柄,不得不把原來的名字徐珵改名徐有貞。後來徐有貞為了升遷又走通陳循的門路又託人遊說于謙,于謙因為徐有貞確實有才向景泰帝推薦徐有貞。

(徐有貞劇照)

沒想到景泰帝對徐有貞主張南遷印象很差堅持不用,徐有貞認為于謙故意阻撓自己升遷而對於謙大為不滿。所以奪門之變後徐有貞大受重用為文臣之首,對於謙必欲殺之而後快。

珵急於進取,自創南遷議為內廷訕笑,久不得遷。因遺陳循玉帶,且用星術,言“公帶將玉矣。”無何,循果加少保,大喜,因屢薦之。而是時用人多決於少保于謙。珵屬謙門下士遊說,求國子祭酒。謙為言於帝,帝曰:“此議南遷徐珵邪?為人傾危,將壞諸生心術。”珵不知謙之薦之也,以為沮己,深怨謙。循勸珵改名,因名有貞。——《明史·徐有貞傳》

決定於謙生死最重要的一個人是他曾經最親密的戰友石亨,石亨也是奪門之變的發起人。石亨原本是敗軍之將隻身逃歸京師,于謙主持京師防禦不計前嫌委以重用。石亨從此一戰成名名利雙收,事後石亨論功晉封武清侯。石亨見於謙拒賜封賞於是在功勞簿上加上于謙之子于冕,石亨本意是報答于謙的恩情互相提攜。

(石亨劇照)

沒想到于謙大為不滿認為石亨徇私,並且很不給石亨面子說:“ 縱臣欲為子求官,自當乞恩於君父,何必假手於石亨! ”石亨聽到後大為不滿兩人從此鬧翻,再加上石亨的侄子石彪貪暴不法被于謙參奏外放大同,從此石亨深恨于謙必欲殺之而後快。

掌營太監曹吉祥本是于謙政敵大太監王振的手下、右都督張軏景泰二年被于謙參奏下獄免職,這些人都和于謙矛盾重重奪門之變以後這些人都被委以重任。

(曹吉祥像)

奪門之變後石亨晉封忠國公掌握軍隊實權,再加上王振餘黨掌營宦官曹吉祥、軍方二號人物都督張軏。文臣中左都御史楊善左副御史徐有貞,三方都對於謙恨之入骨。這些都是擁立朱祁鎮的主力他們力主殺于謙,再加上朱祁鎮的私心於謙必然被害。

奪門之變以後軍隊內宮文臣大部分都被奪門之變集團所控制,朱祁鎮幽居多年出掌朝政也無法拒絕奪門集團的要求。這些勢力都要求處死於謙英宗即使有心不殺于謙也無能為力,這場政治鬥爭使得雙方極端對立。不殺于謙無法穩定這些掌握實權的奪門集團,一旦朱祁鎮堅持不殺于謙難免會得罪這些手握實權的實力派。難保這些人不會再次發動一場政變造成動盪,不管是為了為自己爭取合法的政治動機還是為了穩定政治形勢安撫實權都必須處死於謙。

(于謙祠)

這些利益集團不顧天下安危民心向背,以一己私利而冤殺忠臣勢必被後世歷史所不齒。于謙剛直不阿寧折不彎的性格也是造成他悲劇命運的一個原因,也許他的命運早在自己的詩作中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吧。

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湘淚飛蝶


導語

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鈺一病不起,朝中各種勢力暗流湧動,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投機小人趁代宗病重之時,暗中聯絡在南宮被囚禁的明英宗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再次登臨帝位,重新執掌權柄。復立英宗有功的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均與于謙有私仇,他們以“不殺于謙,此舉無名”為由攛掇英宗殺掉于謙,英宗聽信讒言,冤殺大明功臣于謙,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錯誤。

發動“奪門之變”的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均與于謙有私仇,合謀除掉于謙

徐有貞與于謙的私仇:“土木之變”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隨軍出征的近百名文臣武將全部戰死,御駕親征的皇帝英宗被瓦剌俘虜……當這些噩耗傳入京城之時,朝廷上下一片哀嚎,徐珵(徐有貞原名叫徐珵)此時提出只有南遷才能保住大明江山,當滿朝文武不置可否之時,時任兵部侍郎的于謙大聲呵斥“言南遷者,當斬”,于謙鏗鏘有力地直言南遷的危害,並鼓舞大家同心協力保衛北京城,之後于謙擁立朱祁鈺登基稱帝,並指揮北京保衛戰取得最終勝利。相比之下,提出南遷的徐有貞在眾人的鄙夷和嘲諷中落荒而逃,自此以後,徐有貞倍受代宗歧視和冷落,仕途一直不順利,徐有貞認為這一切都是于謙造成的,因此他想方設法尋找機會幹掉于謙。

石亨與于謙的私仇:石亨本是陽和口之戰的逃兵,于謙賞識其軍事才能,並向代宗推薦石亨,石亨不負眾望,在北京保衛戰中戴罪立功,英勇殺敵,成功擊退瓦剌進攻。戰勝瓦剌後,代宗論功行賞,石亨自覺沒有于謙功勞大,封賞卻比于謙多,石亨向代宗建議封賞于謙的兒子于冕,由於于謙太過耿直,不但沒有感謝石亨,反而勸諫代宗不要過於相信石亨。石亨知道後非常生氣,認為于謙不識抬舉,還反咬一口,兩人自此關係破裂。石亨和石彪叔侄府中養了一幫無惡不作、氣焰囂張的爪牙,經常幹不法之事,于謙知道後經常訓斥石亨,希望他注意收斂。但于謙的善意提醒在石亨這裡完全不起作用,石亨認為于謙雖有知遇之恩,但始終不是同路人,要想飛黃騰達、榮華富貴,必須除掉位高權重的攔路虎于謙。

曹吉祥與于謙的私仇:曹吉祥原屬王振門下,他的理想就是成為第二個權傾四海的王振,“土木之變”后王振同黨被清洗,曹吉祥開始自立門戶。“土木之變”後,滿腔憤怒的朝臣要求代宗下旨嚴懲王振同黨,正當代宗猶豫之時,王振的同黨馬順等人被一幫大臣活活打死在朝堂之上,甚是悽慘,于謙在混亂中鎮定自若,居然攔住因驚嚇過度想要逃跑的代宗,並要求代宗立即赦免在場出手的群臣無罪,這一切曹吉祥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早已視於謙為不共戴天之仇敵。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都是投機鑽營、貪得無厭、唯利是圖、心術不正的小人,他們謀劃“奪門之變”,不只希望得到高官厚祿,安享榮華富貴,還希望借英宗之手除掉于謙。

于謙過於耿直的性格容易得罪小人,“兩袖清風”的作風更是遭人嫉恨

在大明危難之時,于謙確實力挽狂瀾,粉碎了瓦剌也先的陰謀,抵制了蒙古的入侵,保衛了北京城,可以說沒有于謙,大明王朝的歷史必將由瓦剌改寫。但是一旦外部矛盾解除,朝廷內部各派之間的爭權奪利就又開始了。而於謙的性格過於耿直,眼裡揉不得半點沙子,從不結黨,從不站隊,一心只忠於國家,忠於天下。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于謙的這種性格註定是要吃虧的,于謙“兩袖清風”一無所求,但是于謙位高權重,勢必阻擋很多人飛黃騰達、大富大貴的美夢,所謂斷人錢財,猶如殺人父母,于謙註定不能夠善終。

在政治鬥爭中,真正厲害的是李賢這樣的人物,他討厭徐有貞、石亨等奸佞小人,但是卻與他們打成一片,表面上關係好得不得了,卻在私下裡使用各種花招,終於將這些奸佞小人各個擊破,還保全了自己。還有後來的內閣首輔徐階等人,他們都是在用迂迴的策略對付敵人,而於謙不屑這些手段,總是直來直去,黑白分明,必然引起他人不滿,遭人嫉恨,樹敵太多。

英宗對代宗的無情恨之入骨,將對代宗的仇恨轉嫁到代宗重臣于謙身上

英宗是個善良單純的人,對自己唯一的弟弟代宗朱祁鈺非常信任,英宗御駕親征之時,完全放心地讓弟弟監國。可是當英宗被俘,在瓦剌艱難生存之時,于謙卻擁立弟弟登基稱帝,使自己失去了價值。後來,瓦剌多次要求送回英宗,代宗居然不願意接英宗回家,寧可讓他死在瓦剌,都不願意接回英宗。儘管英宗多次承諾絕不爭取皇位,但是代宗依然殘忍無情,將英宗囚禁在南宮。英宗恨透了代宗,于謙是代宗的重臣,所有這些事于謙都有參與,英宗心理怨恨于謙是肯定的。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英宗復辟後寵信身邊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于謙乃代宗重臣,對代宗忠心耿耿,勢必不能為英宗所用。徐有貞等人正是抓住英宗怨恨代宗和于謙的心理,借英宗之手除掉于謙。

英宗本性善良,頭腦簡單,缺乏判斷力,即使不想殺于謙,但還是被奸佞小人利用

英宗生於太平盛世,長在深宮內院,“土木之變”之前他呢人生太過順利,沒有經歷過或任何磨難,他本性寬厚善良,但是英宗頭腦十分單純,過於相信身邊的人,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導致他易被奸佞小人操縱利用,之前由於他或許寵信王振,所以才放生了“土木之變”,現在他也知道于謙對大明社稷有功,沒有打算殺掉于謙,但是石亨等小人捏造于謙要擁立外地藩王為帝藉以總攬朝政,觸犯了英宗的逆鱗,所以他又犯了錯誤,若英宗調查一番,不輕易相信他人,就不會錯殺于謙。

總結

朝堂上的政治鬥爭往往比戰場上的拼殺更為殘酷,戰場上敵我雙方亮出兵器,使勁幹就行,但政治鬥爭都是沒有硝煙的戰場,稍不留神,便鑄成大錯,永不得翻身。英宗殺不殺于謙,跟于謙是不是功臣沒有關係,只是兩個利益集權此消彼長的結果,英宗手下的投機找人要想出人頭地,必須得讓于謙死,這是毋庸置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