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寫作的文筆能練出來嗎?

福爾摩小黑


我在大學裡教授寫作,發現所謂能練分兩個層次,有的可教有的不可教:如果只是達到日常交流,掌握基本寫作技巧,所寫文字文從字順。這是可以培養練就出來的。第二是文學創作層面,不斷練習自然可以積累經驗,提高寫作技巧,但作品是否可以寫好,為大眾、後世認可,得需要一點天分,完全憑勤寫勤練恐怕還不夠。我在一篇文章《文章有命》裡這樣講過:“近代以來,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沈從文於西南聯大開講寫作,培養了汪曾祺。仔細思量,似乎也不能說沈從文培養了汪曾祺,實在是倆人的遇合罷了。一個自學寫作成功的小說家,一個有心創作的青年人。實在說不上誰培養了誰。天底下的事機緣往往很重要。

清人章學誠說,文章的事可教的是規矩方圓,不可教的是心營意造。若是告訴學生一些基本寫作技巧,這倒可行,但也只是可以而已。

講文章做法,你必須做減法,想想如何言說,當然最好是化約,集中,簡單。最方便的路徑是多舉案例,讓學者有眼前此路可通之感,但事先卻是培養感覺要緊。”

不然成名作家為什麼那麼少。所以你說文筆能練,關鍵是練到什麼程度。這個很關鍵。有時那百分之一的天分非常重要。


民國滋味


作為一名從教近三十年的語文教師,教過小學、初中、高中語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寫作體驗,可以明確的說,答案是肯定的,寫作的文筆是能夠練出來的。常人通過海量的閱讀、不停的筆耕、生活的積澱、人情的練達,不斷歷煉提升,完全可以做到筆下生花、文采斐然。這裡的練,不能簡單理解為寫作練習,當然,寫作訓練是練的重要內容,但絕不是全部,離開閱讀和感悟的簡單寫作練寫,就成了無本之木。我在教學中發現寫作水平高的學生有個共同特點:閱讀面廣、寫作興趣高、喜歡練筆。下面就以我自己寫作經歷現身說法,從小學到高中,我的作文水平只能是差強人意。後來,鬼使神差居然讀了中文系,在校啃了幾部大部頭,寫作水平也很一般。畢業分配到農村中學,校長很器重我這九十年代初的科班生,對我寄寓厚望,佈置我寫什麼教師節致詞、文藝節目串詞,整理先進教師事蹟報告。其實,開始我也有點怵,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感覺,時常憋得頭望天花板,嘴咬筆桿杆,搜腸刮肚,也難以交差。但為了不辜負校長的期望,只得厚著頭皮上,逼自己不停讀書、思考、寫作。不久,自己對寫作就有了一點感覺,再過了一二年就顯得心應手了,當時作為一名教育戰線的新兵,我和學生在徵文比賽中屢屢獲獎,師生都有不少“豆腐乾”見諸報刊雜誌,我也成長為鎮上小有名氣的筆桿子。後來主編了校刊《新綠》、《朝霞》。近年所編校本教材《紅星閃閃》(獲廣安市三等獎),主編了《觀閣鎮志》,還編輯了一本電子書《編志雜記》。特別是編志這最近兩年,我利用週末和業餘時間,翻閱手上的志書,網上查找資料,電話詢問知情人,整理記錄,提筆著文,“為伊消得人憔悴”,一個個字爬格子,有時月上中天,幾乎每天都要寫七八百字,雜七雜八寫了十多萬字的文學作品,有的文章發表在《四川教育》、《教育導報》、《眾鋒新聲》。近半個月,在《今日頭條》發表詩、賦、散文、故事二十多篇。寫作是項辛苦的腦力勞動,為了使文章接地氣,本人到田間地頭採風,當天形成書面材料,然後字酌句琢的修改,為觀閣量身打造一系列文章,力求反映觀閣的風土人情。我的一些文章發佈在社區和學校微信群中,也受到同鄉及本校同仁的關注和點贊。愛迪生說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曹學芹寫《紅樓夢》尚且“披閱十載,增刪五次”,何況我輩凡夫俗子?“文從改中出”這是大家的共識,改就是不斷借鑑、反覆練習、仔細推敲、精心打磨。因此,優美的文筆是在博覽群書、體察事物的基礎上,嘔心瀝血、持之以恆練習的結果,這就是我三十多年閱讀、寫作、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


胡林平a


我的經驗是:文筆是可以練出來的,只是不能達到作家的水平,創作需要天賦。當然,練習也是要有方法的,我講的方法主要是思想方法。一般人寫不出東西來,主要有兩個問題,一是腦子裡空空如也,沒有東西可寫。二是腦子裡的東西是死的,一時想不起來,沒有條理性,也寫不出東西來。要解決第一問題,就必須學會閱讀,不能像看小說一樣來讀文章,而是要把問題放在前面,思考文章裡講的有理無理。閱讀多了,思維就形成一種探究模式,習慣地去思考問題,積累多了,自己便會有許多主見,主見多了,就可以去解決新的問題了。我經常建議人家看今日頭條裡的“悟空問答”,你要從中看出問題來,提出自己的見解,你就上路了。要解決第二個問題,必須學會一定的思維方法。例如,現在空發議論的文章太多,從來不想一想,讀者為什麼要相信你的話。我跟考生們常說,寫文章要記住一句農夫山泉的廣告詞:我們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寫文章也是一樣,也要學會用材料,有許多材料是公理,不需證明的,如領袖的論斷,有許多材料是文化精華,人人認同的,如孔孟的許多名言。有許多材料被實踐證明了的,如成功的做法。如果文章由這些有價值的材料構成的,讀者才會認同,才會從中汲取養份。反之,你的話,人家根本不往心裡去,當成了耳邊風。

至於文筆,其實是語言表達,至少與三個因素有關。一是閱讀的習慣,平時喜歡讀什麼書,思想上就會感染什麼文風。我年輕時喜歡讀《毛選》和魯迅的文章,潛移默化地,用詞造句,就會有模仿的痕跡。二是與個人的性格有關,文如其人,多少會有些影響。三是與個人的生活閱歷有關。

所以,要練文筆,一是要多讀自己喜歡的書,二是要昇華自己的人格,三是要經受生活的磨鍊。



朵朵佬爺


寫作的文筆:一是靠學習積累,多讀別人的好作品,尤其是文學大家的精品,做好讀書筆記,把精彩的詞句和段落摘抄下來,仔細品讀體會,除了詞彙的積累,更要學習他們遣詞造句,運用修辭的方法,使自己的文章語言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富有表現力;二是靠多寫多練,可以從基礎的片段練習開始,也可以通過寫日記,寫隨筆的方式練筆,逐步上升到寫整篇文章,練的過程中還可以把寫與讀結合起來,學以致用,由模仿到創作,提高會更快。


二零二零起飛


我認為文筆是可以練出來的。

同時寫作有時候也是靠靈感,有時也是靠大量的閱讀,借鑑。時間久了,在你大量閱讀的過程中,好多東西都是你在潛意識記下來了。當你拿起筆靈感來的時候,刷刷刷那些大量的詞彙都出來啦。

人的意識每一秒都在跳動,意識關乎靈感,愛好寫作並且想要努力去寫好的人總是會在靈感消失之前將其記錄下來。記錄靈感必須要以看得見的形式去記錄,比如記錄在紙張或者可以儲存文字的設備上,若不去記錄,靈感必定會很快消失,當你過後再去回想時,很難再想起之前的靈感/想法。

大部分意識都會在你不經意間偷偷溜走,故此,很多人經常忽略它們。但凡你注意到的東西一般情況下都是添加了自我意識。

寫真實故事中,其實個人風格比文筆更重要,即便是一句很簡單的句子,放在不同的語境裡,表達的意思也是不一樣的。

看了那麼多回答,大多數都在說詩詞、散文、韻律....純文學一類的,如果想刻意練習,從而提高文筆,可能不大合適。

其實故事能寫好的人,並不是比你聰明或是走了多少捷徑,而是比你少走了很多彎路。我就不說一些文學上的專有詞彙了,儘量講的接地氣一些,讓你們讀完都有所收穫。

“讀讀寫寫”,亦或是,“多讀多寫多思考”,諸如此類。

寫真實故事中,其實個人風格比文筆更重要,即便是一句很簡單的句子,放在不同的語境裡,表達的意思也是不一樣的。

在後面寫作的過程中,也發現,文筆的確沒有那麼那麼重要,最起碼在寫非虛構文章中,是如此。

所以大家在寫作前期,千萬不要進入這樣一個誤區,

①在自己還沒確定寫哪個類型的文章時,(比如非虛構故事、新媒體、育兒文、自媒體...) 在還沒確定文體的時候,就開始盲目的打磨文筆。

②單純的認為,文筆是要花大力氣去打磨的,然後花很多時間去練習“文筆”單項,而忽略了文字風格和語境的用處。

好,知道了誤區之後,才能更有效的針對性解決問題,那麼,在寫非虛構故事的時候,如何提升自己文筆,包括語境、個人風格呢?

閱讀+模仿 – 塑造潛意識裡的“文筆”

在前期學習的過程中,無論如何都逃不掉閱讀的,那我應該閱讀什麼呢?雜文、散文、小說、唐詩宋詞都得去讀嗎?!

不是,你只需要讀你喜歡的、你覺得有趣的文章,如果你覺得那位作者寫的文字很符合你的喜好,那就多找幾篇過來讀。

讀這樣的文章或是書籍,你可能會隨著作者一起進入另一個世界,你會產生另一種思考,直接的問題是:如果你是主人公,你會怎麼做?





水靈兒芳芳


有人天生聰明,書一讀就活,下筆也有神。俺自認資質一般,只能“笨鳥先飛”,就苦讀苦寫。讀小學對語文的愛好,在班上是幾位作文寫得好的人,老師常拿自己的作文當範文在班上唸,激發了我的積極性,能找到的文學書都讀,讀了就要寫點東西,寫出的東西很盼望很喜歡老師拿到班上去唸,唸了,一連好多天整個人飄飄然,在同學中有“鶴立雞群”的感覺。

1976年10月9日投了一篇詩歌《黨中央的決定表達了億萬人民的心願》給《濟南日報》向陽花副刊(後改趵突副刊),寄來匯款單,稿費6元。

遷居泰國一心掙錢,中斷寫作15年。又恢復寫作17年。對那15年我很後悔,如果一直堅持練筆下去,文筆肯定得比現在進步。

文筆當然能練出來,關鍵是要持之以恆,堅持不綴,不受物質的誘惑。


今石看泰國


寫作的文筆能練出來嗎?答案是肯定能。我的答案沒有人敢否定,因為任何一個人的寫作功底都不是與生俱來的。當然了,自古至今所有的文豪大家也不會不例外。倒是從你的提問中感覺你是有所懷疑的。

一個人的寫作能力來源於生活;豐富於閱歷;成功於勤奮。生活給與你的是素材,它們是你未來小說,戲劇、影視、詩詞、所有文字作品的萌芽地。閱歷給予你生活中的體驗和感知,它教誨你分辯世間的人情冷暖,看懂善惡黑白、明辨真假,它迫使你體驗悽苦和快樂,感受真情和冷漠以及愛恨情仇。最後就是用勤奮來開闢你的成功之路了。

勤奮的方式有很多,老師早就教過了,在重複一次還是多寫、多記、多問、多想這些,老師沒教的屬於“師傅帶進門,修行在個人”中的自身修行範疇,它們是多比較,多思考,多凝練,多引證。說了這麼多,它們都是方式,是死的東西,它是一種狀態。那麼什麼是方法呢?方法就是讓死的的東西進入一個過程,催生這一過程的就是勤奮作用下的——行動。

一個詞,放在那裡什麼也不是,渺小到像一粒塵土,當成千上萬的詞堆在那裡的時候,無非是增量後的一堆塵土。但是最起碼用作建設高樓大廈的磚塊總算有了。

一句話,說給大傢伙聽,說明不了任何完整的事情,當成百上千的話句堆集在一起,就像紛亂熙攘,嘈雜無序的菜市場,但可喜的是建高樓大廈的鋼筋水泥也有了。

最後就是勤奮的你,用你勤勞的雙手,一塊磚一塊瓦,精挑細選,用心琢磨,一滴汗,一滴血堆砌起你心目中那座參天鉅著。


斤斗山下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文采從哪裡來?有趣的靈魂需要有,你會有強的敏感度,感受力對於文章的內容採集是捕手。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是一種歷練,也是文字工作者的基本功,筆下自有千斤力。筆力來自真實、來自平實、來自真情,不虛不假,不冒不誇,不空不泛,不乏不鈍,如此,文章才有感染力、凝聚力、引領力。

文筆能練出來嗎?孜孜以求,一物一事、一草一木,增加閱讀,從日常做起,記錄下點滴,偉大的作家也可能由此誕生,寫作之路由此開始,即使做個文藝青年又何妨,寫作中,你會青春永駐,以前的日子從前慢,見字如吾。現在很多人卻下筆無言,最讓我感觸頗深的是,多年後再讀父母書信,竟是悠長歲月的家族檔案。

寫作的文筆一定能練出來,猶豫什麼,開始吧!


偶然回眸


想要文思泉湧,就要書破萬卷、筆耕千里。有人說,我天生就不會寫東西。這是一種畏縮,不是天生不會,而是天生懼怕。提高文筆沒有捷徑,只有勤奮,必須要多讀,多看,多思,多寫。

我曾經就職過幾級機關,機關工作大都是上傳下達,文來電往,不是說文筆有多好,至少選人時,文筆基礎是首要條件。工作期間,我個人深有感觸,從無從下手到輕車熟路,我的感觸就是自己動手,從無到有,不停地看,不停地寫。從我的幾位同事身上,我更加堅信了這一點。這幾位同事非科班出身,又是從最基層的崗位上選調過來的,剛開始連基礎的電腦打字都不會,經過幾年的鍛鍊,也能行雲流水了,有的還成為本業務崗位上的“筆桿子”,你能說這是與生俱來,還是靈感突現呢?都不是,唯一的就是靠自己從零開始,堅持不懈,勤學苦練。

所以,當你羨慕別人妙筆生花時,請別忘了他們經常五更燈花,羨人學識五車富,不知五更燈下苦,“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文筆是絕對可以練出來的,只要你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